高一物理上学期寒假复习要点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假高一物理学科专题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物理上学期寒假复习要点1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做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两类.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3.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 匀减速直线运动 a取大小
位移公式:x=v0t+ at2 x=v0t- at2
位移公式:S= t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 2-v 02=2ax v 2-v 02=-2ax
平均速度计算式:
4.几个推论:
⑴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
⑵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
⑶两相邻的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即
x= =aT2
该公式可用于测定加速度,也可作为判断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条件。
*⑷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从运动开始时刻计时,且设t为时间单位)
①ts末、2ts末、3ts末、nts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1:v 2:v3:vn=123n
②ts内、2ts内、3ts内、nts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122232n2
③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1:3:5::(2n-1)
④经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Ⅰ∶tⅡ∶tⅢ∶∶tN=1:( ):( ):( )
5.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解题步骤:
(1)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
(2)明确物体作什么运动,并且画出草图.
(3)分析运动过程的特点,并选用反映其特点的公式.
(4)建立一维坐标系,确定正方向,列出方程求解.
(5)进行验算和讨论.
6.怎样处理追及和相遇类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此类问题的本质的条件就是看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的同一位置。求解的基本思路是:
①分别对两物体研究;
②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③找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
④建立方程,求解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1)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常见的有下列两种情况:
第一类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②若两者位移相等,且两者速度相等时,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③若两者位移相等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第二类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
②若两者位移相等时,则追上.
(2)相遇问题:
①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上即相遇。
②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3)处理这类问题,也可以只用位移的关系列出x-t二次函数方程,利用判别式求x极值,或由有一组解、两组解、无解,确定是否相遇、相撞、相遇次数。
7.运动的图象问题
物理规律的表达除了用公式外,有的.规律还用图像表达,优点是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也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对图像的要求可概括记为: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
(1)x-t图象:图1-2-2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
这四个物体的位移图象都是直线,其位移又都随时间增加,说明都向着同方向(位移的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只是其速度的大小和起始情况不同.
a、b两物体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t=0时从位于原点前方x1处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时间t1才开始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中可知,任取相同时间△t,它们的位移△x大小不同:△xc△xB△xa△xd,所以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cvavd.
(2)v-t图:
①说出如图1-2-5中的各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是沿规定的正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是沿规定的正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是沿与规定的正方向的反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是沿规定的正方向的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v-t图象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如图1-2-6所示,加速度 ,即加速度a等于v-t图象的斜率。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所以速度图象与横轴的夹角恒定,即加速度是一个恒量(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曲线,所以图象与横轴的夹角在改变,即加速度不恒定如图17所示,速度图象与横轴的夹角越来越小,表示加速度逐渐减小,即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慢.这里要注意,图1-2-7所表示的加速度虽逐渐减小,但速度却越来越大,这也体现了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别.
高一物理上学期寒假复习要点2
1.高一上学期物理复习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2.高一上学期物理复习知识点
曲线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线运动的特点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改变速度的大小;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改变速度的方向;
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时,力既搞变速度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3.高一上学期物理复习知识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4.高一上学期物理复习知识点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
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
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
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
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5.高一上学期物理复习知识点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其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与v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一物理上学期寒假复习要点】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上学期相互作用的复习要点06-13
初中物理复习要点07-02
物理有效的复习要点06-28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要点之弹力07-01
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单元寒假复习要点07-21
高一物理力的相互作用的复习要点06-14
高二物理复习要点01-19
初中物理力的复习要点06-17
物理总复习要点分享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