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知小知识
质量百分比浓度
【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叫做质量百分比浓度(简称百分比浓度),其公式表示如下:
例如,农村选种常用浓度为16%的食盐溶液,就是每100克的溶液里含有16克食盐和84克的水。由于能从百分比浓度的表中直接看出溶质的多少,使用简明,所以广泛用于工农业中(参看一定百分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千克,则(1.993x10-26)/12=1.667x10-27千克。然后再把其它某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数相比后所得的结果,这个结果的数值就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求法为:(2.657x10-26)/(1.667x10-27)≈16,即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其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按相同的方法计算的。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为其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计算方法为,A=A1·a1%+A2·a2%+......+An·an%,(A是相对原子质量,A1,A2......是该元素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1%,a2%......是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例如,氯元素有2种同位素,为氯-35和氯-37,含量分别为75%和25%,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x75%+37x25%=35.5.
几种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氢碳氮氧钠镁铝硅磷硫氯钾钙铁铜锌元素符号HCNONaMgAl Si PS ClKCaFeCuZn相对原子质量112141623242728313235.539405663.565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固态的冰受热融化成水,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态变化中只是外形和状态变化了。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又如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就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变成了另外一种单质。
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 (间隔距离、运动速度等)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物理变化表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变化跟化学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参看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通常用观察法和测量法来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可以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光泽和溶解性;可以闻气味,尝味道(实验室里的药品多数有毒一般不能用口尝);也可以用仪器测量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应注意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两个概念的区别。如灯泡中的钨丝通电时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通过这一变化表现出了金属钨具有能够导电、熔点高、不易熔化的物理性质。人们掌握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就便于对它们进行识别和应用。如可根据铝和铜具有不同颜色和密度而将它们加以识别。又可根据它们都有优良的导电性而把它们做成导线用来传输电流。
物质的结晶
【物质的结晶】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的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蒸发溶剂法,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沿海地区“晒盐”就是利用的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此法适用于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质。如北方地区的盐湖,夏天温度高,湖面上无晶体出现;每到冬季,气温降低,纯碱(Na2CO3?10H2O)、芒硝(Na2SO4?10H2O)等物质就从盐湖里析出来。在实验室里为获得较大的完整晶体,常使用缓慢降低温度,减慢结晶速度的方法。
人们不能同时看到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和结晶的宏观现象。但是却同时存在着组成物质微粒在溶液中溶解与结晶的两种可逆的运动。通过改变温度或减少溶剂的办法,可以使某一温度下溶质微粒的结晶速度大于溶解的速度,这样溶质便会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电子
【电子】带负电荷的一种基本粒子。常用符号e 表示。是构成原子的一种微粒,电子在原子内围绕着原子核作复杂的高速运动。
电子带电量为1.602189×10-19库仑,是电量的最小单元。电子的质量为9.1095×10-31千克,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电子极小,半径为2.8179×10-15米。一般情况下可视作点电荷。原子中的电子数如等于质子数,整个原子为电中性;如电子数少于质子数,则微粒带正电,为阳离子;如电子数多于质子数,则微粒带负电,为阴离子。例如,钠原子的电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钠阳离子的电子数(10)少于质子数(11)。
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1897 年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
电离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例如:
离子化合物(NaCl、KOH、K2SO4等)和某些共价化合物(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大的如HCl、H2SO4等)溶于水中或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发生电离。要注意:电离是在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自动发生的。
【物理必知小知识】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必知重要知识点06-08
新手须知:关于档位的必知小知识09-25
生活中必知的科学养生小知识11-22
外出必知的安全知识07-14
家长必知的安全知识07-10
装修必知的风水知识05-12
关于中考物理必知重要知识点总结07-17
初中60个物理必知重要知识点04-19
小学生必知的科学小知识是什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