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

时间:2021-06-23 17:56:15 物理 我要投稿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

  一提到物理,很多同学们都觉得它很枯燥,繁琐。为了扩展大家的物理知识准备了这篇新编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以供参考。

  功与能观点

  功W = Fs cosq (适用于恒力功的计算) ①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②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W= P·t (

  p=

  =Fv) 功率:P =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动能: EK=

  重力势能Ep= mgh (凡是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W合=W1+ W2+…+Wn= DEk= Ek2一Ek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守恒条件:(功角度)只有重力,弹力做功;(能转化角度)只发生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在该过程中,物体可以受其它力的作用,只要这些力不做功,或所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就可以认为是“只有重力做功”。

  列式形式:E1=E2(先要确定零势面) P减(或增)=E增(或减) EA减(或增)=EB增(或减)

  mgh1+

  或者 DEp减= DEk增

  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外,其它力做功改变机械能;滑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做功W=fd路程

  E内能(发热)

  这篇新编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物理!

  2016年高考物理公式总结:力的合成与分解

  【编者按】2012届的高三学生已经迈入的紧张的复习之中,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生同学们更好的复习物理,特别整理了物理常用公式。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编辑推荐:

  更多内容进入:

  物理选择题答题小窍门

  在高考物理试卷中,选择题的分值为40分(占整张试卷比重的27%)。选择题位于整张卷子的第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选择题完成的情况关乎整场考试的成败。

  学会逆向思维

  高考题目一般是不超纲的,当考生对于一道题目毫无头绪时,不妨先静下心来,看看平时所学的定理、性质、公式,有哪些可“套”到这道题目上。

  一般说来,我们是看到题目,再联想到选用解题方法,而此时,我们可以选择逆向思维,一道“面目狰狞”的题目也许会变得可亲可爱起来。例如,当你不知道该用运动学中诸多公式中哪一条的时候,可把运动学中各个公式都写在草稿纸上,看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了多少量,要求的是什么量,逐条对比各个公式,从中选择合适的。虽然花时间默写公式了,但却从解题中省下了更多的时间,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

  题目中找答案

  高考试题中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其实,有的时候作者已经将答案高高悬挂在题干上了,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抬头看一下。例如,去年高考的选择题最后一题(第8 题)询问的是劈尖干涉的干涉条纹变化情况,由于平时上课时老师提到过劈尖干涉,看到这道题目时,很多同学就开始回忆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由于考试紧张,再说,劈尖干涉也不是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很多同学想来想去却想不出来,反而越想越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道题目的题干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劈尖干涉的有关性质,我们只要仔细阅读一下,题目就能迎刃而解。这道题目考的是我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对已有知识的反馈能力。

  掌握出题规律

  从评分标准中可以看出,对于选择题,考生应该慎之又慎,“宁可漏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告诉大家一个小经验,物理选择题中不太可能有ABCD同时选中的 (整个高三的题目做下来,我一共也只碰到过两三次这种情况);所以,当我们以为四个选择支都对的时候,要三思而行。对于题干的含义,应当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揣摩,而不应该主观臆断。对于选择支的安排,我们应当了然于胸,什么样的选择支可能有对称的两个答案,什么样的可能只有一个,什么样的可能有三个……这对于我们的解答不无参考。

  做好考前练习

  提高选择题的答题水平,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些专项练习。如买一套模拟卷,把里面的选择题挑出来单独做(同样的方法也适用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计算时间与正确率,及时纠正错误。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略微看一下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如动量等,对于解某些题目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哦。

  高考理综最后一个月冲刺技巧

  【物理】

  最后一个月最好分块练习

  问:我每次做理科综合,总是觉得时间非常紧张,怎么办?

  答:我建议,你将那些难的题目、感觉到可能会消耗大量时间的题目先放在一边,先做容易的、好拿分的题目。把能拿到的分数尽量拿到,再考虑其他的难题。

  问:理科综合试卷中,物理大题在最后的位置。做到那里时往往只剩30分钟,该如何提高速度?

  答:平时训练和高考时,还是要以前面的题目为主,做好选择题和计算题第一题及实验题。你现在要稍稍把速度加快一点 高中地理,至少要保证物理计算题的第一题有充足时间做。

  问:如果遇到受力分析题目时一定要作图,但画出图来往往要三四分钟,很浪费时间,怎么解决呢?

  答:如果没有图,作答只是干巴巴的,很可能评卷老师看不懂,影响你的得分。如果你把图作得直观,可以让评卷老师看懂你的图。画图不会耽误时间,对你解答和老师评分都很有帮助。


  延伸阅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问题归纳

  一. 教学内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问题归纳

  二. 目标: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误差分析。

  2、深刻理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涉及的习题类型及相关解法。

  三. 考点地位: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阶段实验问题的重点内容,从近几年高题实验题出题的特点来看,表现为一电学实验和一个非电学实验的组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是我们备考非电学实验的重点内容。

  四. 体系:

  1、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分别求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选第一、二点间的距离接近2m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O,并在纸带上从任意点开始依次选取几个点1、2、3、4……,并量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 ,计算相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4)测出一系列计数点到第一个点的距离 ,根据公式 。

  (5)比较 是否相等。

  5、实验结论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即当 ,或 一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少量例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需的,其编号为____________。

  A. 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 B. 重物;

  C. 天平; D. 毫米刻度尺;

  E. 秒表; F. 运动小车

  (2)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为___________;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

  (3)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使重物获得的动能往往__________。为减小误差,悬挂在纸带下的重物应选择____________。

  (4)如果以 图线是_________,该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__。

  解析:(1)选出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重物,毫米刻度尺,编号分别为:A、B、D。注意因 ,故m可约去,不需要用天平。

  (2)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底板要竖直,这样才能使重物在自由落下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放下重物,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

  (3)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重物获得的动能小于它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减小误差,重物的质量应选大一些的。

  (4)描绘出来的变式1. (2007?长春质检)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变电流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

  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 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 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 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 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 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 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步骤B是错误的,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步骤D是错误的,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步骤C是不必要的,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锤的.动能和势能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

  问题2、数据的记录与处理问题:

  例2. 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若打出的纸带前段不清楚,但从A-E却是清楚的,数据如图所示,单位是cm,你能据此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吗?要求:

  (1)简述判断;

  (2)写出运算过程;

  (3)得出结论;

  (4)算出A点是第几个点。

  解析:(1)选定物体下落的某段距离△h,算出其重力势能减小量 ;再算出下落△h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 ,则验证了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根据 可得

  (3)若选BC段,则有

  可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机械能守恒定律获证。

  如选BD段,则有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认为 ,机械能守恒定律获证。

  (4)设从打第一个点到打B点所用的时间为t,则由

  所以 (个)。

  这表明A为第6个点。

  变式2. 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打下的第一个点,0,1,2,……为连续的计数点。现测得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打点时间间隔均为T。根据纸带测量出的距离及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求出此实验过程中重锤下落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在打第5号计数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打下第___________号和第 ___________号计数点之间的过程来研究。

  解析: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打下第1号点和第5号点之间的过程来研究。

  变式3. I.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测得所选计数点A、B之间的间隔 ,B、C两点之间的间隔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2)该同学上交的实验报告显示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大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则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 实验所选重锤质量过大

  B. 实验所选重锤质量过小

  C. 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放纸带

  D. 实验时先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答案:(1) (2)D

  问题3、实验原理或方法的迁移创新类问题:

  例3. (2007?深圳期末)如图(a)所示,用包有白纸的、总质量为m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锤,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马达上并随之转动,使之替代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落下,毛笔就在圆柱棒面上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b)所示。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mm、42mm、 58mm、74mm、90mm、106mm,已知马达铭牌上标有“1500r/min”的字样,由此验证机械能守恒。

  解析:本实验设计是对课本实验原理的拓展,主要考查在新情境中,对已学知识的迁移应用,考查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毛笔在圆柱棒上的划痕周期与马达的转动周期相同的原理从而推出本实验的计时方式。

  (1)马达的转速为1500r/min,可知其频率为 。由于棒做自由落体运动,故画线间距越靠近悬挂端越大,因此左端为悬挂端。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圆柱棒下落速度为:

  所以C、D间圆柱棒动能的变化量为:

  由此可得出结论为: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变式4. (2004?北京理综卷)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锤拖着纸带下落,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 5个相邻计数点A、B、C、D和E,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T,其中O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 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D时,重锤下落的速度 __________。

  (2)从打下计数点B到打下计数点D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__________。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了。

  答案:

  变式5.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_J。(取三位有效数字)

  根据测量数据,重物从O点运动到C点下落的高度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重物运动至C点时的速度 等于重物从B运动至D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答案:7.62 7.56

  【模拟】

  1、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必须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B. 必须采用直流低压电源

  C. 必须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D. 必须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2、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锤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 重锤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 重锤质量选用得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 纸带下落和打点不能同步会造成较大误差

  3、本实验中,除铁架台、夹子、低压交流电源、纸带和重物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

  A. 秒表 B. 刻度尺

  C. 天平 D. 打点计时器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

  (2)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 )。

  A. 质量为100g的钩码

  B. 质量为10g的砝码

  C. 质量为200g的木球

  D. 质量为10g的塑料球

  (3)给打点计时器提供的电源如下,应选择( )。

  A. 4节干电池

  B. 3节蓄电池

  C. 学生电源4V~6V,交流输出

  D. 学生电源4V~6V,直流输出

  5、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就是看 (n为计时点的编号0、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打第一个点0时,物体的速度为零

  B 高考. 是计时点n到计时点0的距离

  C. m为重物的质量,需用天平称量

  D. 用 计算 时, ___________,重物的动能增加量

  8、有位同学用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他挑选一条第1、2两点之间的距离最接近2mm的纸带进行处理。设第一个点为A,第n个点为B,测量出AB之间的距离h,因为从开始下落到B点经过打点计时器的时间是 ,如果有 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为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1、2两点间的距离应接近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 ,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锤速度 ___________,重锤动能 ___________,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

  【试题答案】

  1、C

  (本题考查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因为实验中根据公式 。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求重物适当重些,因为实验中运用打点计时器,所以不需要秒表测时间,同时必须采用低压交流电源,应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要求被选用的纸带打出的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mm,故C选项正确。)

  2、B、D

  (本实验与重锤质量无关,但重锤质量选得大些,则空气阻力相对减小,可以忽略不计。有利于减小误差;纸带下落和打点不能同步有两种情况:①纸带先下落后打点;②重锤后下落,前者会使最初两点间距离较正常间距偏大,且第一个点便有初动能,③会造成最初几个点的点迹不清,不便于选择纸带进行测量。①②均会带来较大误差。)

  3、B、D

  (由实验仪器可知。)

  4、(1)带纸带夹的重锤

  (2)A

  (3)C

  [实验的研究对象是能够连接纸带的重物;为减小阻力的影响,重物应选择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故问题(2)中应选A;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的仪器,电压为4V~6V,所以问题(3)中应选C;而A、B、D皆为直流电源,不能选。]

  5、A、B

  (本实验的原理就是利用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因此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一个点,重物运动的速度应为零, 与 分别表示打第n点时重物下落的高度和对应的瞬时速率。

  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因为公式 中的方程两边都有m,故只要 ,在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造成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空气阻力及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摩擦阻力,所以造成 。)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高中物理重力势能知识点归纳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知识点总结

  1、能量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单位:焦耳(J)

  2、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3、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单位:焦耳(J)

  4、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单位:焦耳(J)。

  (3)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高二物理教案 多普勒效应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知道它是在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现象.

  3.了解多普勒效应的一些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普勒效应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对多普勒效应的解释.

  三、教学过程:

  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波源和观察者都是相对介质静止的,波源的频率和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是相同的,若波源或观察者或它们两者均相对介质运动,则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f和波源的真实频率f一般并不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火车入站,笛声较高,火车出站,笛声较低,就是这种现象.

  (一)多普勒效应

  【演示】制作的课件:听行驶中火车的汽笛声

  1.现象:当火车向你驶来时,感觉音调变高;当火车离你远去时,感觉音调变低(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2.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3.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演示】制作的课件:波源和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跟观察者间接收到的频率关系.

  (1)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介质都静止不动.即二者没有相对运动时:

  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几个完全波,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就接收到几个完全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2)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会改变.

  ①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或观察者不动,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

  ②波源相对介质不动,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时(或观察者不动,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总之: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注意】在多普勒效应中,波源的频率是不改变的,只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了变化.

  4.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二)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1.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2.红移现象: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星系的谱线有"红移现象",所谓"红移现象",就是整个光谱结构向光谱红色的一端偏移,这种现象可以用多普勒效应加以解释:由于星系远离我们运动,接收到的星光的频率变小,谱线就向频率变小(即波长变大)的红端移动.科学家从红移的大小还可以算出这种远离运动的速度.这种现象,是证明宇宙在膨胀的一个有力证据.

  【小结】多普勒效应是指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是奥地利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现的.

  【作业】课本P25习题A组1~3

  四、跟踪反馈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D.只有声波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2.当火车进站鸣笛时,我们在车站听到的声调( )

  A.变低

  B.不变

  C.变高

  D.不知声速和火车车速,不能判断

  3.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4.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两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将_______波源频率;如果两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将_____被源频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

  1.C 2.C 3.相对运动 4大于 小于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功与能详解】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功与能07-02

高中物理知识点平抛运动详解06-27

关于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辅导之功率06-27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总结01-26

物理之功和机械能的复习提纲06-18

高中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03-01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04-26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06-29

关于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