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

时间:2022-12-25 11:14:29 物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

  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1

  (1)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或瞬时感应电动势为零的位置。

  中性面的特点:a.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最大,但=0;

  产生: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场垂直的轴匀速转动。

  变化规律e=NBSωsinωt=Emsinωt;i=Imsinωt;(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最大值Em=NBSω

  四值:

  ①瞬时值

  ②最大值

  ③有效值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对于正弦式交流U==0.707Um

  ④平均值

  不对称方波:

  不对称的正弦波

  求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Q=IΔt=εΔt/R=ΔΦ/R

  我国用的交变电流,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电流方向每秒改变100次。

  表达式:e=e=220

  sin100πt=311sin100πt=311sin314t

  线圈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变压器两个基本公式:①

  ②P入=P出,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

  远距离输电:一定要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来,

  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负载电阻。并按照规范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一般设两个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1/n2、n2/,相应的电压、电流、功率也应该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

  功率之间的关系是:P1=P1/,P2=P2/,P1/=Pr=P2。

  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求输电线上的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而不能用,特别重要的是要会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延伸阅读:

  恒定电流公式:2016年高考物理知识点

  【摘要】高考是关系到学生能不能顺利进入理想大学学习的重要考试,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恒定电流公式:2013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希望对参加2013年高考的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光的反射和折射

  距离2011年高考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文科的同学要有一个清楚的头脑,总结各科的知识重点并记住。下边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高中物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3)日食和月食:

  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1)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

  (1.)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4.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i/sinr=常数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v,因c>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两种介质相比较,n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n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

  6.全反射和临界角

  (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用C表示sinC=1/n

  7.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同一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小,对紫光折射率大

  (2)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

  (3)由同一种介质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8.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9.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

  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

  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

  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

  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高中物理必修之运动的描述

  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之运动的描述,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之运动的描述,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1.线速度V=s/t=2πr/T高中地理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物理实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

  实验仪器:引力常量实验仪(J2158)

  教师操作:分别用最终变位法、加速度法测量G值。

  2、研究等面积定律

  实验仪器:电火花计时器、长约1米以上的细金属丝、锥形金属摆锤、金属板(30×30cm2)、墨粉纸及白纸(大小与金属板相同)、直尺、绝缘棒(长约0.3m)

  (1)如图那样装好支架。把金属丝的一端系在绝缘棒上,另一端系在锥形金属摆锤上。在金属摆锤平衡位置的正下方铺上金属板,在板上放上墨粉纸,墨粉纸上铺上白纸,四角用金属板压住。把电火花计时器,高压插接线的“+”线接在金属丝的上端,“-”线接在金属板上。调节摆锤高度,使摆锤尖在摆动中距纸面约1~2mm。

  (2)把锥形金属摆锤拉离平衡位置,并轻轻侧推一下放开,使它在水平面内做椭圆运动。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输出电脉冲进行描迹。在锥摆描迹一周时,立即把开关关闭。找出描迹电源插头,取出描好迹的纸。定出椭圆的长、短轴、找出椭圆中心。在椭圆上每隔相等数量的点迹(例如十个或二十个)取一个计数点,连接椭圆中心和这些计数点,得到一系列扇形。把这些扇形近似为三角形,测出底和高,求出其面积。比较这些扇形的面积,看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最大百分误差在5%左右)。

  注意事项:

  (1)在打点计时器已输出电脉冲时,实验者不能接触金属丝和金属摆锤,以免受电击。

  (2)当把锥形摆锤拉离平衡位置侧推时,推力方向要和拉动方向垂直,否则锥形摆锤的运动不是真正的椭圆,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2

  1、电流强度:

  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

  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功与电功率:

  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4.纯电阻电路中:

  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5.焦耳定律:

  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6.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

  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7.电阻、电阻定律:

  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8.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3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

  (4)1A=103mA=106uA

  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表示;

  1k=103,1M=1064、伏安特性曲线:

  三、闭合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电键组成;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

  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E=U内+U外;U外=RI;E=(R+r)I

  四、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五、半导体: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升越高而减小;

  六: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消失,成为超导;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4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

  (1)函数式:e=Esinωt(其中E=NBSω)

  (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磁通量最大,电动势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线圈平面与中心面垂直时,磁通量为零,电动势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3)若从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为i=Icsωt。

  (4)图像: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e、电流i、和电压u,其变化规律可用函数图像描述。

  3.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瞬时值:交流电某一时刻的值,常用e、u、i表示。

  (2)最大值:E=NBSω,最大值E(U,I)与线圈的形状,以及转动轴处于线圈平面内哪个位置无关。在考虑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则应根据交流电的最大值。

  (3)有效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即在同一时间内,跟某一交流电能使同一电阻产生相等热量的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①求电功、电功率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物理量时,要用有效值计算,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E=E/,U=U/,I=I/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其他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来计算,切不可乱套公式。

  ②在正弦交流电中,各种交流电器设备上标示值及交流电表上的测量值都指有效值。

  (4)周期和频率

  周期T: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的方向变化两次。

  频率f: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角频率:ω=2π/T=2πf。

  4.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2)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5.变压器

  (1)理想变压器:工作时无功率损失(即无铜损、铁损),因此,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阻均不计。

  (2)理想变压器的关系式:

  ①电压关系:U1/U2=n1/n2(变压比),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②功率关系:P入=P出,即I1U1=I2U2+I3U3+…

  ③电流关系:I1/I2=n2/n1(变流比),即对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电流跟匝数成反比。

  (3)变压器的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可用较细的导线绕制,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应当用较粗的导线绕制。

  6.电能的输送

  (1)关键: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P耗=I2R线

  (2)方法:

  ①减小输电导线的电阻,如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

  ②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前一方法的作用十分有限,代价较高,一般采用后一种方法。

  (3)远距离输电过程:输电导线损耗的电功率:P损=(P/U)2R线,因此,当输送的电能一定时,输电电压增大到原来的n倍,输电导线上损耗的功率就减少到原来的1/n2。

  (4)解有关远距离输电问题时,公式P损=U线I线或P损=U线2R线不常用,其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U线不易求出,且易把U线和U总相混淆而造成错误。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的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交变电流06-26

交变电流公式高中物理知识点01-26

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知识点总结06-23

高中物理知识点之正弦式交变电流07-02

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知识点07-23

高三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总结06-23

高二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总结06-27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11-26

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知识点总结大全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