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讲解分析
电路图的分类
(一)、原理图 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实际工作时的原理,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工具。
(二)、方框图(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的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单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详细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三)、装配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外形图。我们只要照着图上画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地把一些电路元器件连接起来就能够完成电路的装配。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初学者使用的。 初中语文 装配图根据装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样,大多数作为电子产品的场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绍的印刷线路板,所以印板图是装配图的主要形式。 在初学电子知识时,为了能早一点接触电子技术,我们选用了螺孔板作为基本的安装模板,因此安装图也就变成另一种模式。
(四)、印板图 印板图的.全名是印刷电路板图或印刷线路板图,它和装配图其实属于同一类的电路图,都是供装配实际电路使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由于这种电路板的一面或两面覆的金属是铜皮,所以印刷电路板又叫覆铜板。印板图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图中大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所有元件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合理,要考虑元件体积、散热、抗干扰、抗耦合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印刷电路板,从外观看很难和原理图完全一致;而实际上却能更好地实现电路的功能。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单面板、双面板外,还有多面板,已经大量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建设、航天事业等许多领域。 在上面介绍的四种形式的电路图中,电原理图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够看懂原理图,也就基本掌握了电路的原理,绘制方框图,设计装配图、印板图这都比较容易了。掌握了原理图,进行电器的维修、设计,也是十分方便的。因此,关键是掌握原理图。
其实电路图是人们为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是一种表示各元器件组成的图形。
欧姆定律的公式大全
欧姆定律部分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初一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以上的所有内容就是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公式大全,相信大家都已经熟知了吧。
电阻
1、电阻的概念;每个导体都具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电阻。符号为R。
2、电阻的单位:单位欧姆Ω,常见的的还有kΩ、MΩ。 106Ω= 103kΩ= 1 M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关系为:
4、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
①接线柱②滑片③电阻丝④金属杆 ⑤瓷筒
5、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为了使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必须把电阻丝介入电路中,无论采用什么接法,都是一上一下。
6、读电阻箱的示数: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他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 初三。
测定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两只停表应经过校准。为了比较客观地测量声音的传播时间,在终点的宜将眼睛闭起,只根据听声音启动停表。
(2)实验前,小组的每个人都应借助皮卷尺测出自己每走一步的平均跨距,而在实验中还应力求以相同的步伐行走。
(3)应在无风或风力小的情况下测定声速。测量的起点和终点也宜交换一次。在马路或公路上进行实验,还要注意交通安全。
【备注】
(1)两个启动停表的人也可同在终点 初三。这时观察发烟信号的人宜将耳朵暂时堵塞。但由于路远,一般发烟信号不易看清。
(2)本实验是测量短时间与长距离的综合实验。要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由于初次使用停表,各人的反应快慢又有差异,因而对于测定结果不宜作过高的要求,主要注重在思路和上的训练。
【想想议议】
(1)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体会,提出操作上的改进方案。
(2)怎样识别停表上的刻度值?用停表计时应注意什么?测量两地间的距离,还有哪些办法?怎样测量?
(3)在空旷处对着较远的高墙、山崖击掌或喊话,常能听到。一般在相距50米以上利用回声也可以较好地来测定声速。请你利用击掌产生的回声和手表计时设计一种测定声速的方案,并具体做一做(当年学家牛顿在英国剑桥三一学院就曾经做过利用回声测定声速的实验)。
功和功率
判断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要看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者缺一,则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常有以下三种:
(1)物体由于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不受力的作用。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匀速滑动的木块,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阻力,也没有受到动力,因此没有力对它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在此过程中,缺少一个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车的力没有对车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这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水桶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典型例题】
例析1:在下图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解析:
这是一道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题目。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关键要看是否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选项A中,水桶受到提水桶的力向上,移动的距离方向是向前,力的方向与移动距离的方向垂直,因此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所以A错;选项B中,属于有力没距离的情况,举力对杠铃没有做功,所以B错;选项C中,人虽然用力搬石头,但是没有距离,所以C错;选项D中,人推车,推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前,车又沿推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因此推力做功。因此D是正确的。
答案:D
例析2:小明体重600N,小强体重500N,他们进行登楼比赛。小明跑上五楼用30s,小强跑上五楼用24s.则______做功较多,______的功率较大。
解析:这是一道功率的测量和计算的题目。由功率公式P=W/t可知,要比较登楼时功率的大小,必须知道人登楼过程中所做的功和时间。这里的功就是人克服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由 可知,只要测得人的质量和楼高 初二,就能算出人做功的大小。
分子间作用力
【总结辅导之分子间作用力】以下是对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的总结内容,同学们认真学习。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米时 初中数学,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希望上面对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点的总结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好充分的迎接考试准备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讲解分析】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知识点讲解07-01
初中物理电磁知识点讲解06-28
物理知识点讲解06-23
初中物理并联的电学知识点讲解06-29
初中物理电路图的分类讲解与分析01-19
初中物理电路图画法分析讲解04-09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及例题讲解06-23
初中物理关于神奇的”眼睛“知识点讲解07-02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知识点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