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1
一、机制目标:
为学院各部门、老师及学生干部在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能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有序应对,同时能够及时、高效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学生突发心理危机事件,保证广大同学的正常生活学习秩序和生命安全,尽最大可能避免和降低心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化危机为转机,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机构设置及职责:
1、学院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院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委员会主任由担任,副主任由担任,委员由学生会正、副主席担任,委员会下设危机事件联络组和危机事件执行组和文件管理组三个具体部门。
委员会职责是组织和领导委员会下设部门,统筹开展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危机事件联络组由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负责,实行部长负责制,组员由其部门干事担任。
其职责是全院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联络工作,负责收集整理院校各相关部门、班级和学生及其家长的联系方式,危机事件发生时,负责与各个责任方进行联系,请求支援等。
3、危机事件执行组由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负责,实行部长负责制,组员由其部门干事和个班级心理委员担任。
其职责是宣传和落实院校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文件精神,危机事件发生时,执行学院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委员会的具体部署,对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监控和心理疏导。
4、文件管理组由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负责,实行部长负责制,组员由其部门干事担任。
其职责是建立和更新全院学生及其相关责任人和院校相关部门的联系库,为危机事件联络组提供依据资料;建立和更新全院学生心理健康资料库和特殊心理问题学生资料库,为危机事件执行组提供依据资料;记录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为心理专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指导提供依据资料等。
5、各班级心理委员。其职责是及时发现并报告本班级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协助学院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委员会处理已经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并对本班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监控和心理疏导。
6、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和各班级心理委员在学院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委员会的组织和领导下,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适用范围:
1、情绪不稳定,易受刺激,易采取过激行为的学生;
2、狂躁不安,行为特殊,影响学业的学生;
3、自我认识失调,感情适应不良的学生;
4、人际交往严重困难,环境应激性差,相对自闭孤独的学生;
5、缺乏爱异性的能力,不能恰当地表达爱,致情结产生的学生
6、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情绪消沉、低糜、抑郁的学生;
7、对现实产生偏见和不满,丧失生活信心的.学生;
8、有其他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
四、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
1、学院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团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教教育,及时印发教育资料,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班级心理委员应当对所在班级的有较严重人际交往困难、情绪不稳定、思想极端等特殊心理的学生有大致的了解,及时与学院心理健康部沟通情况,以为其建立心理关注挡案,从而进行定期监控,并收集相关信息,便于应对突发事件。
3、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应建立突发事件档案库,便于对有特殊心理的学生情况进行汇总,并联系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其做心理疏导。
4、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会心理健康部以及任课老师应积极配合心理辅导老师评估近期内易激化学生情绪的不安因素,加强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
5、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对心理事件频繁发生的特定学生应及时上报学校,建立特殊档案加强关注并予以至少一年的心理疏导,且建议其家长及时带其问医就诊。
五、对于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程序:
1、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必须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自身力量并迅速请求心理咨询室等有关方面快速开展各项心理疏导救援工作,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学生干部或学院辅导员应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以及采取措施情况、进展和下步打算等。
3、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的部长及干事或者班级心理委员在接到报告后5分钟内要联系当事学生;
4、突发心理事件发生后在场学生或学生干部在知道事件之后10分钟内通知老师;
5、心理健康部的部长及干事或者班级心理委员遇到问题学生本人的情况下要做到:
a.保持与问题学生的通讯畅通状态;
b.确定学生的位置,诱导其处于可监管范围内;
c.观察询问问题学生的当前状态,评估其心理的稳定状况;
d.通知就近学生或学生干部进行监管陪伴,并通知班主任迅速赶到现场;
e.若特殊原因班主任无法赶到的应及时通知学院有关领导,向校/院心理指导室老师请求支援;
f.在确定危机状态解除前的72小时里,安排同班级学生、学生干部或室友对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必要时可向校方申请医护及保卫部门的特殊监管,直至学生本人的法定监护人接管主要监护责任。
6、未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问题学生本人的情况下,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及干事或者老师要做到:
a.不间断联系学生本人,要求其友人提供信息协助寻找,安排班级同学在其可能出现的地方巡查;
b.通知学院心理指导老师、学院有关领导请求支援,商议对策;
c.联系其家人,沟通情况,使其配合校方的寻找行动;
d.必要情况下,向学院领导请示,请求公安部门协助寻找。
7、突发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心理健康部的部长及干事或者班级心理委员要对事件的处理做细致记录,通讯材料进行存档;
8、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要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详细备案,对已存档的学生心理挡案资料进行整理便于院校两级有关部门及专家对事件发展和学生状况进行及时评估;
9、事件处理完结后,学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要认真总结处理的经验,以便完善今后的工作。
六、责任追究
1、学院各相关部门人员违反本预案有关规定要求导致突发事件处理受到影响或者导致事态扩大,给相关责任人及其主管人员以相应的处分。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从重处分:
(1)因管理混乱、危机事件预防措施不落实,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并造成严重影响的;
(2)突发危机事件接报者未按规定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导致事件处理受影响的;
(3)相关人员处置突发危机事件不力,延误突发危机事件处理时机的;
(4)相关人员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信息未经领导审签,导致错报、漏报,造成不良影响的;
(5)相关人员未及时履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导致事态扩大的;
(6)拒绝、阻挠事件调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隐瞒事实真相的。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2
为了保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意外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 预防和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意外事件,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副校长、德育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等。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心理健康工作计划,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监督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
3. 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三、预警机制
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测试结果。
2. 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筛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应急响应
1. 一旦发现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立即向心理健康教师报告。
2. 心理健康教师应立即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危机程度。
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等。
4. 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应立即启动紧急干预机制,如联系家长、拨打急救电话等,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五、后续跟进
1. 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2. 对于已经解决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后续的跟踪和关注,防止问题复发。
3. 对于存在长期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建立长期的心理支持系统,提供持续的心理帮助和支持。
六、总结与评估
1. 学校应定期对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工作机制。
2. 对于在心理健康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七、附则
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3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随时出现,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因此,特制定本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一、预防
1.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适度放松等,都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建立健康心理环境。创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的影响。
二、识别
1.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2. 注意观察身边人的变化。对于家人、朋友、同事等,要留意其情绪变化、行为表现等,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3. 学会倾听和沟通。与他人交流时,要倾听对方的心声,关心他人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干预
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体,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2. 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帮助个体恢复心理健康。
3. 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对于遭遇困难和挫折的个体,可以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帮助其重新建立信心和勇气。
四、支持
1. 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建立心理健康支持团队,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等,为个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促进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3. 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平台,为个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希望。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特制定本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 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安全。
3.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 成立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全面指导和协调心理健康应急工作。
2. 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中心、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心理健康应急工作的实施。
三、预警与预防
1.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2.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3. 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辅导,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四、应急响应
1. 发现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心理健康中心负责对学生进行初步评估,判断其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3. 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对于一般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心理支持服务;
对于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及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转介治疗,并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对于涉及学生安全的紧急情况,保卫处应立即介入,确保学生安全。
4.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保持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专业医疗机构等相关方的密切沟通,共同协商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五、后期处理
1. 对参与心理应急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对经过心理干预的.学生进行跟踪回访,了解其心理状况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后续支持。
3. 加强与其他高校、专业机构等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心理健康应急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心理健康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大心理健康应急工作的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设备等保障。
3. 加强心理健康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
4.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应急工作的奖惩机制,激励相关人员积极投入工作。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5
为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德育副校长、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心理健康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二、预警机制
1.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2. 设立心理健康热线,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心理状况,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三、应急响应
1. 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师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判断危机程度,并及时报告给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
2. 领导小组根据危机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对于轻度心理危机,由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对于中度或重度心理危机,应立即联系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干预,并通知家长。
3.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对于出现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应暂时停课并安排专人进行看护,确保其安全。
4. 在危机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2. 加大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投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
3.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联系,形成多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五、附则
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或需要调整预案内容,应经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并及时修订完善。
3. 本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和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确保预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6
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时,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为了给在危机中或者危机过后的师生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危机在心理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维护学校师生员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成立应急心理干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分工:
xx,全面组织协调指挥,报告学校校长
xx,教师的调配与补位,提供学生日常的档案
xx,给区域心理专家打电话获得相关指导
xx,通知各班班主任,稳定班级其他学生情绪
xx,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xx,维持秩序,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
xx,组织校家委会成员进行正面宣传引导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一)加强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在培训学习中增进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更加地热爱生命。
(二)加强对特殊学生的研判。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日常中要关注特殊家庭的学生,特殊性格的学生,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三)加强对身处危机中的学生进行靶向干预。对身处危机中的学生给予精确的策略支持,让学生认识危机事件,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
(四)加强健康校园的创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员工良好习惯的.的培养与养成并且学会自我关怀,营造适合学生成长、教师员工舒心的健康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师生员工的心理品质。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一)生命第一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亲属。
(三)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
(四)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四、心理危机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一)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二)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三)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四)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五)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六)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七)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五、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一)及时发现问题各班要建立起通畅的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做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周围同学应予以理解、关心和帮助,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对有行为异常或近期情绪、行为变化较大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给予及时的心理指导,并做好咨询记录,对问题严重的学生实行转介。
(二)按时报告讯息学生发现危机情况,周围同学应立即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在采取必要措施并迅速赶往现场的同时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或者启动“澳门路小学紧急吹哨群”。
(三)及时安排监护学校派专人对危机学生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四)通知相关家长在实施监护的同时,学校应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长来校,如果家长确实无法尽快赶到学校,在家长以电话等方式的授权下,对学生采取治疗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可采取直接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治疗等相应处理措施。对没有监护能力或不配合学校的家长,学校将及时报告上级,听取专业部门的建议,对学生强制采取治疗措施或派人将学生送回家,并视情况为其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
(五)进行妥善阻控对于有可能造成危机扩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进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绝。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可能引发其他学生心理危机的刺激物,有关部门应及时阻断。
(六)实施靶向治疗需住院治疗的,必须将学生送至专业卫生机构治疗;对可以在校坚持学习但需辅以药物治疗的学生,教导处应与其家长商定监护措施;对不能坚持在校学习的,按照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由家长监护并离校治疗。
(七)采取应急救助得知学生有自伤或伤害他人倾向时,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救助措施,紧急情况下应先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求助。
(八)事故后续处理当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事故发生后,校长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教导处、总务处、保安负责保护现场,配合有关单位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监护;卫生老师或者或配合相关人员护送至就近医院救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专家指导下负责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心理救助,稳定当事人情绪。
(九)成因复盘分析事故处理结束后,心理教师负责事件的成因分析,对事前征兆、事发状态、事中干预、事后疏导等情况认真梳理,尤其对那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手段和措施认真总结,以备今后参考。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要求
(一)信息畅通。参与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二)工作到位。危机发生时,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三)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四)记录备案。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必要时做好音像资料的收集,确保资料详细完整。
(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工作原则、延误时间、知情不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或个人的责任。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7
为了保障我校师生心理健康,及时有效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危机,特制定本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1. 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评估心理问题。
3. 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支持,减轻心理创伤,防止问题恶化。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提升师生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 成立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学生工作处、教务处、保卫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监督心理健康应急工作。
3.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干预和教育工作。
三、预警与监测
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2. 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3. 设立心理健康热线,接受师生心理咨询和求助。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四、应急响应
1. 当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相关部门应立即向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危机评估,确定干预措施。
3.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援助等。
4. 相关部门应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五、后续处理
1. 对心理危机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完善应急预案。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3. 对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提升专业水平。
4. 持续关注心理危机事件涉及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2. 完善心理健康设施和设备,确保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与校外专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4.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检查和评估,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目标
建立健全大学心理健康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心理健康危机的能力,确保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支持和帮助,预防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
二、组织机构
1. 成立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保卫处、校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 设立心理健康应急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心理健康应急工作,包括信息收集、评估、决策、协调、指挥等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信息收集与评估
心理健康应急办公室负责收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包括学生自报、教师反映、同学观察等途径获取的信息。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心理健康危机,并确定危机级别。
2. 决策与启动预案
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确定应对措施。
对于一般性的心理困扰,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于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启动紧急干预措施。
3. 紧急干预措施
设立心理健康热线,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心理支持。
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在必要时,启动校园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校园安全保卫等部门的联动协作。
4. 后续跟进与关怀
对于接受紧急干预的学生,进行后续的跟进和关怀,确保学生得到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设施,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试设备、心理健康图书资料等。
3. 加强与校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心理健康支持网络。
五、总结与评估
1. 定期对心理健康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
六、附则
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心理健康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2.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确保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9
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并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特制定此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全体学生,包括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心理健康政策,监督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2、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负责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疏导等服务,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3、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心理问题,协助学生寻求专业帮助。
三、预警机制
1、日常观察与记录: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定期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记录异常情况,并及时与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沟通。
2、心理测试与评估: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通过问卷、量表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存在风险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
3、信息报告与反馈:建立信息报告机制,确保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上报。同时,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四、应急响应
1、初步评估与干预:一旦发现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如情绪异常、行为失控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
2、专业治疗与转介:对于需要专业治疗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应及时与校外专业机构联系,协助学生转介至合适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3、家校沟通与协作: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学校应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治疗进展,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五、后续关注与评估
1、定期回访与跟进:对于经历过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应定期进行回访和跟进,了解其心理恢复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效果评估与改进:学校应定期对心理健康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预案内容,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六、附则
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在实施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或问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寻求指导。
2、通过制定和执行心理健康应急预案,我们期望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 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为学院的稳定工作服务。
一、总则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院范围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当事人及其他人员生命危险的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条:危机事件分级
心理危机是一种个体运用自己寻常的方式不能应付所遭遇的内外困扰时的反应。一般发生在个体无法避免的、强大的应激事件,动员所具备的应付手段失败时,存在明显的急性的情绪、认知及行为上的功能紊乱,此时个体处于一种心理失衡和无能为力面对的状态。
根据心理危机事件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心理危机事件分为重大事件(I级)、较大事件(II级)和一般事件(III级)三级。
1、重大心理危机事件(I级)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经评估具有潜在自杀事件;精神病人处于急性发作期,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
2、较大心理危机事件(II级)
(1)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
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且有明显症状,本人心理痛苦程度较深,或严重影响社交功能(如引起其他同学害怕、忧虑和不满)。
3、一般心理危机事件(III级)
(1)在心理普测中筛查出来的潜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患者。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特殊者。
(3)因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适应困难、就业困难等出现心理或行为特殊者。
(4)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5)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或有自杀史的学生在心理状况或治愈情况不明的条件下返校复学。
(6)其他需要专业心理学参与的紧急事件 第三条:心理危机鉴定与评估
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及心理学专业人员应负责对心理危机进行鉴定和评估,并依此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第四条:心理危机干预救援
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院心理学专业人员,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学院心理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均为心理危机干预救援的重要力量。
二、监测、鉴定与报告
第五条:危机监测
1、心理健康普查监测
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每年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
2、学生汇报监测
班级心理委员两周向学院辅导员汇报一次,辅导员汇总报至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
3、班主任和其他教师汇报监测
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可随时向学院辅导员或学院领导汇报情况。
第六条:危机鉴定与报告
1、学院辅导员首先评估和鉴定心理危机事件的等级,如无法判断可联系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或学院心理学专业人员。
2、如发现有II级或III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学院应迅速上报学生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3、I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如情况紧急,发生心理危机的班级应在第一时间想方设法阻止危机事件发生,同时尽早向学院领导报告,学院同时向学生处报告。
三、应急响应
第七条:应急响应原则
发生突发心理危机事件时,学院学工工办和各班级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第八条:I级响应
1、I级响应标准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经评估具有自杀意念;或者精神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并且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时,启动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I级响应。
2、I级响应行动
学院领导、学工办在接到重大心理危机事件(I级)发生报告时,立即启动本方案。
精神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并且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的情况。
(1)须在第一时间阻止其自伤或伤人行为,保障人身安全,在家长未到前对当事人进行妥善安置,并实施24小时陪护,陪护人应身强体壮,数量以2-3人为宜
(2)妥善处理周围任何可能用来伤人的尖锐器具
(3)尽量解决引起发作的应激来源问题,同时向学院领导汇报,并告知学生处、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4)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或学院心理学专业人员评估当事人精神状态及再次发生自伤或伤人行为的可能,并提供进一步措施的意见,必要时进行现场干预
(5)通知家长立即来校,在家长的同意下陪护至精神病院。
(如家长不相信,可向其叙述细节,如执意不肯前来,或确实无法短期内赶到,可拟定“送精神病院治疗委托书”,由家长签字传真后带去医院。如家长仍不愿意过来且评估发现学生自伤或伤人事件升级,可拨打110,公安机关在评估后有权力将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的精神病人送至医院治疗)
(6)学工办整合各类资源对发生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目击者、同寝室同学、同班同学,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员组织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组进行创伤后应激干预。
(7)学生回校复学需有医院证明其健康状态可以复学
学生有自杀意念的情况:
(1)须在第一时间该生转移到安全环境,并在家长赶 到之前进行24小时密切监护,同时告知学生处、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2)尽量解决引发自杀意念的应激来源问题
(3)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或心理学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评估和干预,提供具体意见
(4)通知家长立即来校(与家长沟通注意事项同前)
(5)评估为住院或门诊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生,学院将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送至专门精神卫生机构治疗,门诊治疗后建议请假休息一段时间,具体依评估结果而定
(6)评估为回家休养治疗利于心理康复的学生,学院将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带回家休养治疗
(7)学生回校复学需有医院证明其健康状态可以复学,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其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干预,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按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专业评估结果进行关注。
学生实施自杀行为的情况:
(1)学生工作人员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进行紧急救援,并立即报告院领导及老师和相关部门。情况紧急的可先将学生立即送医院抢救,然后向有关部门汇报。
(2)及时保护、勘察、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助有关部门对事件调查取证。
(3)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自杀未遂的学生进行评估,如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通知家长将该生送至专门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4)评估为回家休养治疗利于心理康复的学生,学院将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带回家休养治疗
(5)学生回校复学需有医院证明其健康状态可以复学,同时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其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干预,下属学院和班主任按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专业评估结果进行关注。
(6)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目击者、同寝室同学、同班同学,进行创伤后应激干预。
第九条:II级响应
1、II级响应标准
(1)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时,启动Ⅱ级响应。
(2)虽未处在激烈发作期,但发现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经专家确诊的学生时(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癔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启动II级响应。
2、II级响应行动
学工办在接到重大心理危机事件(I级)发生报告时,立即启动本方案。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时:
(1)告知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2)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现状立即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
(3)如果评估发现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学院接受心理咨询为主,由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指导进行。
(4)如果评估发现危机程度较高,通知家长来校,并要求到精神卫生医院心理科等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
发现经专家确诊的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1)告知学生处、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2)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现状立即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
(3)通知家长来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了解病史并评估是否可以继续学习。
(4)如评估结果表明该生基本已愈,可继续学习,家长须补交医院证明,同时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其进行约谈和危机评估,学院学工办和班主任对其进行关注(特别关注其服药情况,如该生停止服药应尽早告知学院、学校心理健康- 8 - 指导中心)。
(5)如评估结果表明不能继续学习,须让家长带回家休养或住院治疗。
第十条:III级响应
1、III级响应标准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特殊者。
(3)因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适应困难、就业困难等出现心理或行为特殊者。
(4)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2、 III级响应行动
(1)心理健康测评中反映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约谈,按照约谈结果进行分类,或继续长期咨询,或根据保密原则反馈给下属学院,情况严重的可转为其他危机标准,并进行相应的响应。
(2)其他情况下,由学院学工办或班主任直接告知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如有必要可转介至其他心理咨询机构。
四、应急结束
特别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响应终止,由学院危机干预应急领导小组决定。
重大和一般心理危机事件由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分析和论证后作出决定。
五、应急资源保障
第十一条:队伍的管理和培训
1、制度与备案
学生危机事故发生后(含已遂和未遂),学院学工办在事故处理后应将该生的详细材料提供给学生处、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备案。
2、培训与调整
据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置情况,对队伍及时进行调整,定期对班级心理委员、信息员、班干部实行培训。
3、保密
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
六、后期跟踪
1、学生复学后,学院应对其学生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
2、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院心理健康联络员辅导员,定期以预约咨询或随访咨询的形式,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学院领导。
3、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学院应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应安排班级心理委员、学生骨干、该生室友对其密切监护,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
【心理健康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应急预案10-07
应急预案08-08
应急预案05-16
应急物资应急预案12-15
应急疏散应急预案03-06
应急疏散应急预案06-22
应急资源应急预案02-01
疫情期间学校心理健康应急预案(精选6篇)06-01
学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急预案03-20
学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急预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