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案

时间:2024-07-30 04:09:36 百文网 我要投稿

(精品)峨眉山月歌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峨眉山月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峨眉山月歌教案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1)半轮;

  (2)影入;

  (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懂字词句,第三步思考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理解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许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

  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思念故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

  师: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

  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

  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家齐读诗的题目。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抓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注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视,纠正要求认识的字词。

  检查朗读,点人读。(注意纠正,评价)【多读】

  认识生字,字音,写法

  师:大家读得都非常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范读)

  师: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男生女生比较读)

  师:我们分小组再读一读,看哪一组的声音最整齐。

  2、再读课文,读懂诗句。

  ①整体感悟古诗。

  师:诗人小时候随着他的父亲搬家到了四川,直到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才离开那里。这首《峨眉山月歌》就是年轻时的李白刚离开四川时的作品。

  师: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大家看大屏幕,找一找在哪里?

  师:这两首诗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不是)这首诗中,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并不是只在一个地方。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 流 发 向 下 (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师: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找完的同学举手示意。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 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②逐句理解古诗,解决难理解的`字词。

  师:诗人经过了这么多的地方,那他看到了什么景色呢?我们来继续欣赏。

  师:齐读第一行诗,想一想诗人在这一句中写的是什么?(月,峨眉山月)它是什么样的呢?(半轮)在这里“秋”是在什么意思呢?(秋季)谁能试着解释一下这一句吗?

  师:第一行诗,诗人写出了一副青山吐月的美景,第二行写的什么什么呢?齐读第二行诗,看一看诗人在这一句里写的是什么。(影--指月影。流--流动,诗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这里的月亮是有感情的,月影倒映在江水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如果站住不动观察水中的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岿然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不理解“影”的再读一整句诗)这一句诗人写的是水中的月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呢?

  师:前两句都在写景,一行写山月,一行写水中的倒影,第三行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齐读第三行诗,读完之后找同学试着翻译一下。

  师:诗人晚上出发,看到了这些景色会有什么心情呢?再读第四行诗,想一想诗人是在思念什么呢?(“君”)君有哪些意思呢?(先生,朋友······)在这里,君是指什么呢?(月亮)(不理解“君”的再读第一句)对,但是这里的君如果只是指月亮,那这一句为什么不用“思月不见”呢?(这里的月亮是一种寄托,诗人借月亮寄托了对故乡,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月亮时而被两岸的高山挡着,使诗人更增添了对亲友的思念)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亲友。)

  ⒊再整体感悟古诗

  师:请大家通读全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看能不能把它串起来。(点人说)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根据大家的理解,整理出了这首诗的意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幻灯片)请大家齐声读一读。

  师:我们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那么,你能不能读出诗人的这种心情呢?(多点人读,自己读,再找人读,齐读)

  师:现在,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假设我们自己是诗人,在这样的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师:找几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下,看一看哪一位更有感情,读的更好。(角色读)

  师:大家一起试着读一下!(齐读)

  三、巩固加深,理解背诵

  师:大家读的都非常好,对作者的心情也都有自己的体会。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看图片背诵一下这首诗呢?(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背诵。)全班一起看图背诵一下。

  师:大家背的不错,再读一遍,然后我们一起看着这些地点,再背一背。

  师:找几位同学有感情的读一读,我们再试着看着这些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背一下。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自己的心里默背一下。

  师:再齐读诗文,刚才哪里背得不熟的地方,重点记忆一下,看一看哪一位同学能最先熟练的记忆。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峨眉山月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和教师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整首诗的意思,并感悟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诗人李白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离乡江行时的思友之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古诗,有感情地诵读来想象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

  难点: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漫长江行途中江月作伴中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教具:插图、投影片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李白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大家已经会背很多首古诗了。谁能背诵一首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背诵)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峨眉山月歌》。

  2.板书课题:峨眉山月歌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想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离开四川时,途经峨眉山,看到美丽的月色和江水,触景生情而作。

  三、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教师先范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找出本课生字,记记字形,如“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齐读课文,读出诗的韵律和节奏。

  四、精读课文

  1.理解诗意:

  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意思。

  2.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

  看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练习背诵

  1.指导背诵: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六、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

  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了解“峨眉山月”成为典故后,对后世咏诵峨眉的诗文产生的影响。

  2.作业布置:

  完成习字册,默写《峨眉山月歌》。

  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想象和背诵,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峨眉山月歌》的基本内容,还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李白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拓展阅读和作业布置,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两首古诗。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投影片、收集有关李白、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2、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出示:峨眉君羌渝洲

  1、认读生字。

  2、理解字词的意思:半轮(看图理解,指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月影。

  夜发:连夜出发。

  四、读文释义

  理解一、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1、指名读。

  2、小组学习,理解意思,或提出疑问。

  3、交流

  理解三、四句: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思念友人却没有见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渝洲驶去了。

  1、由读。

  2、小组学习。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连起来读,指名串讲诗意。

  1、示幻灯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想象。

  五、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低头又看见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么表情。

  3、结合想象连起来说一段话。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因思念而惆怅的预语气。,语调要低缓些。

  六、指导背诵指名背

  齐背。

  总结作者借峨眉山的月夜美景,抒发了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七、作业:

  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峨眉山月歌教案】相关文章:

《峨眉山月歌》赏析01-12

峨眉山月歌原文及翻译08-23

峨眉山月歌翻译及赏析08-13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04-14

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及赏析10-26

峨眉山月歌主旨及原文赏析10-19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及赏析01-18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峨眉山月歌教案设计(通用10篇)04-21

月如歌作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