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故事

时间:2024-06-10 16:27:32 好文 我要投稿

(通用)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

  有一位老大爷是一家图书馆的看门人,这家图书馆的书籍一应俱全:地理书、历史书、科学、文艺、外语等等。因为书品种齐全,所以吸引了很多爱学习的人,每天,图书馆里的人都络绎不绝。

(通用)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老大爷每天都是5点钟就开门。有一天开门时,门外的一个年青人就等候在那儿了,他见图书馆的门一开,就飞快地跑了进去,拿起书来看,在智慧的海洋里吮吸知识。开始,老大爷并不以为然:这样的年轻人我见多了,开始是很勤奋,可过了几天,还是被懒惰征服了。可两天、三天……三十天过去了,这位年轻人仍然风雨无阻地每天早早就到图书馆来看书。老大爷渐渐改变了先前的想法,开始不由得赞叹这个年轻人的毅力。

  在一个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日子,连老大爷那样勤奋的人都迟了半个小时才来开门。开门后,老大爷的眼睛不禁为之一亮:那个年轻人举着伞,面颊被寒风、被飞雪吹得通红,却还是在雪中等候,构成了一道雪中亮景,可与傲骨的梅花媲美。他见门一开,就急步走了进去。老大爷好奇地问他:“我见过许多勤奋的人,可没见过你这样特别勤奋的人,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多睡会儿呢?”“因为时间就是知识,多睡一会儿觉,就少知道一些知识,少睡一会觉,就多知道一些知识。有位名人曾说:‘生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所以我得抓紧时间学习啊!”说完,走进了图书馆,又开始了他的学习。

  这个年轻人就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不仅自己爱学习,他还鼓励其它人学习。毛泽东曾撰写了一幅富有哲理、言简意赅的对联“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送给他的堂妹毛泽建,勉励她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今天,这幅对联和毛泽东读书的故事仍鼓励着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2

  暑假里,我读了爸爸给我介绍的《毛泽东的故事》这本书,了解了毛主席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精神和智慧感动了。

  毛泽东生于韶山冲,毛泽东父亲的名字叫毛顺生,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妇女。毛泽东六岁就开始干活,十三岁就开始长时间劳动,但他的父亲却不让他看书,十四岁就让他停学。但毛泽东仍然挤出时间来看书,他什么书都看,甚至连和尚的经书也找来读,有时又故意到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的长沙城门口“闹中求静”去看书。毛泽东不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刻苦认真,而且创造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当我看到毛泽东当上了毛委员,并带领泥木工人向资本家谈判讨要工人的.工钱三角四分,毛委员带领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资本家无可奈何,不得不答应工人的胜利。这是长沙工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

  后来,毛泽东当上毛主席,他带领红军用蘑菇战术、十六字诀等战术打败了敌人。最有趣一战是毛主席让一小队装扮成红军主力,而另一队在后面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是和他少年时发奋读书分不开的。

  这本书最深刻的地方是朱德给刘志丹同志提的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战场上的英雄们的血和泪换回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读了《毛泽东的故事》这本书后,我被毛泽东崇高的品质、光辉的思想所吸引。我们要以毛主席为榜样,在学习的道路上努力拼搏,长大成为一个以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3

  宁静的夜晚,我取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看着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电视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

  这本书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留给历史的一些闪亮的足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父子之间》这篇故事。毛泽东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着幸福的生活。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和在生活所迫的原因,都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

  毛泽东14岁时就被父亲停了学。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一株大树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着了,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了。父亲十分容易地找着了他,大动肝火。但是当他知道儿子已经挑完了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粪在半天挑完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实在没有理由再骂儿子。由于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受到了有益的影响,他还深深感触: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同他少年时代发愤读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像毛泽东一样,在少年时期打好基础,将来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出一份力!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4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听爷爷说过毛泽东主席的故事。在我家的柜阁里会看到一顶顶军帽,那上面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红星。

  初读《毛泽东和革命者的故事》时,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读懂。长大后,再仔细的看了一遍后,我被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给震撼了。

  为了能读书,再难做的事情也能完成。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因为出身在农民家庭,被封建社会的传统影响,连看书的自由也没有。14岁的时候被父亲停学,可是对知识渴望的毛泽东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下地的时候,他悄悄带着一本书,一有机会马上躲到墓碑后看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被他的父亲发现了,并狠狠的骂了毛泽东一顿,还惩罚他在半天时间内挑完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他的父亲很容易就找到了他,大动肝火。但在得知他已经挑完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因为在半天时间内挑完十五担粪,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也没什么理由来惩罚毛泽东。

  刻苦学习,从书中知道自己的责任。

  16岁后不久,毛泽东便开始自学自修。他在定王台不远处一个藏书很多的湖南图书馆里看书。每天早上,他吃了早餐就匆匆来到图书馆门口,有时馆门还没开,他就在外面等着,馆门一开,他总是第一个进图书馆看书的人。天天是这样,月月是这样。在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世界大地图,毛泽东每经过那里都会停下来,仔细地看一看,他从地图上知道,世界很大,世界上的'人很多,而这些人的生活过得如何,都值得关心。他认为:有志气、有理想的少年就应该担当起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改造世界的责任。于是,他为了这个责任奋斗了几十年,最后创建了新中国,成了伟大的人。

  毛泽东的成就与书本离不开,他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创造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我想:为了能让自己也可以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也要像毛泽东一样,把读书当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不断从书中学习知识,沿着这伟大的革命者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我相信,不久后的将来,又是一番新气象,又是一个新时代。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5

  写完作业,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名叫《毛泽东故事》的书。我迫不及待的拿到桌子上看。

  当读到毛泽东十四岁因太穷而无法上学时,我不禁涌出一阵怜悯之情。但当我读袄毛泽东在干农活的时候也忘不了看书时。我心里想:我也要像毛泽东那样废寝忘食地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很快就看完了这本数,真是受益匪浅!我体会到了,做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例如毛泽东,他之所以能当上人人皆知的伟大领导者,是以为多年的积累、巩固,才得到了如此的回报。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红军长征吧,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这首诗里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它的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困难,把万水千山只看作是悠闲的事,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毛爷爷的伟大。怪不得《东方红》这首歌时刻飘扬在中国人的心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6

  我对毛泽东穿补丁衣服的这部分内容印象深刻。文章写了毛泽东的内衣和内裤上布满了许多千姿百态的补丁,各种颜色、形状的补丁都有,有的补丁还是用医药纱布做的`。毛泽东对外衣的补丁挺讲究的。补丁颜色尽量和衣服颜色相近,形状也要规矩一点。毛泽东一直穿着旧衣服,直到上天安门,警卫员才请师傅为他做了一身新衣服。

  和毛泽东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比他老人家好,可是我还是不知足!有一次,妈妈拿起一件我以前的毛衣说:娇娇,明天天气冷,你把这件毛衣穿上!我毫不客气地说:那毛衣颜色早就过时了,款式也不怎么好看,我才不穿呢!娇娇,衣服不好看又没有关系,只要穿着暖和就行了!我不穿嘛,就不穿嘛!妈妈深深叹了一口气,似乎有许多心事!

  我是多么挑剔啊!衣服过时了就不穿,毛主席那个时候有我们这种好条件吗?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以后一定要向毛主席学习,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7

  我用了一个星期看完了;;毛泽东的故事>>这一本书,书中让我最难忘得是毛泽东求学的这一篇文章,就是讲毛泽东《少年立志出乡关》这一部分,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知道了毛泽东当时读书是那么的困难,虽然家人反对他读书和当时家庭条件的艰苦,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读书,等父亲睡了他才起来读书,常常苦读到深夜。他把整个韶山冲能借来读的书都借来钻研。毛泽东还听到表哥说湘乡有一个东山高等小学,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他非常的想要去那所学校读书,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请来亲戚帮忙做通父亲的工作,在他一次又一次的请求下,父亲终于同意他去湘乡的那所东山高等小学读书。

  毛泽东这种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他能在那种贫困的条件下还能自觉的读书,再大的'困难也阻止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里,拥有着美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老师和家人的教导与支持,我们更应该刻苦、努力的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品学谦优的学生,长大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8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顺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一首首名歌,一句句名言,讲述着新中国诞生的历程,大家让我来讲讲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依靠种田生活。毛泽东的妈妈性格温顺、乐于助人,爸爸责任心强、有好胜好强的敏感。有一年秋天,要下雨了,大家抢着要收回晒着的粮食,不然被雨淋湿了就没法秋收了。但5岁的毛泽东不收自己家的粮食,跑到隔壁毛四阿婆家里帮助她收晒场的粮食。

  但是等毛泽东回到自家的晒场准备收粮食的时候,雨点已经落下来了,父亲责备毛泽东不抢收自己家的粮食,去帮别人家收粮。毛泽东说:“因为毛四阿婆的种田地器都是租东家的的地来种田,要是她家的粮食淋湿了,就没法交租子了,我们家的种田地器都是自己的,淋湿一点没关系。”说完就低头干活了。

  有一次,毛泽东的八叔要到城里去教书,8岁毛泽东在教室里做‘旁听生’,八叔教的都是十几岁的哥哥们,因为他们平时贪玩,八叔教了《百家姓》的前一段,叫那几个哥哥背出来,但他们上课还想着玩,脸憋得像几个大苹果,还是背不出。这时,瘦小的毛泽东站了起来说:“八叔,我会背。”八叔说:“你肯定不能背。”毛泽东说:“哼,不信啊。”“你听: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口气就背了下来。

  当时的他还有一点娇气,当毛泽东的奶奶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惊叹的说:“毛泽东这孩子,可真够聪明的,呵呵呵呵。”

  毛泽东长大了,就夺得了主席的位子。当年毛主席在延安组织抗日战争的时候,穿着带有‘双色补丁’的.破烂衣服,他的警卫员对他说:“主席,您穿件新的衣服吧!”毛主席说:“不穿。”这时,彭德怀司令进入了中央指挥所,看见毛主席穿着如此破烂的衣服,就厉声责备毛主席的警卫员说:“你看着主席穿着这样破烂的衣服,你的心里好受吗?为什么不让主席穿件新衣服呢?”

  警卫员说:“主席不让穿新的衣服。”警卫员说完就对毛泽东说:“主席,你穿着这样破烂的衣服,彭司令很不好受,大家都不好受啊,您还是穿件新的衣服吧!”但毛主席笑着说:“我不管你们心里好受不好受,只要这件破烂衣服能穿多一天就穿多一天。”大家都无话可说了。

  毛主席这种不折不扣、乐于助人和用心倾听的革命精神,感染这我们每一个人,毛主席是中国的大救星,是新中国解放的象征。我们更要学习毛主席的革命精神,这样中国就会更加美好。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9

  毛泽东是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毛泽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他的父亲叫毛顺生,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还当过几年兵。

  我读了以后,最喜欢毛泽东一纸吓退十万兵。就用了一张纸,吓退了十万士兵!这个十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蒋介石非常惊讶:这可是我方最高机密的军事行动,共产党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

  就这样,蒋介石和博作义精心策划的“围魏救赵”遇上毛泽东不费一枪一弹的.“空城计”,伤亡了3700人,损失战马240匹,汽车90辆以及“赠送”给我军大批作战物资而告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的面对,不要忘乎所以。毛主席这么努力对抗敌人,都是为了将来的我们,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辜负了毛主席的一番心意啊!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0

  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上屋场。

  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怀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盖着稻草。毛泽东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这里叫上屋场。毛泽东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毛顺生只读过两年书,17岁就当家理事,但继承的却是一大笔欠债,不得已去当了几年兵,回来以后在家务农。他聪明能干,善于经商,还作粮食和猪牛生意,很快就还清了债,赎回了15亩稻田,日子越过越好。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娘家离韶山冲只10几里地,与韶山冲只隔着一座云盘山,在湘乡县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长得清秀,圆脸庞,宽前额,聪慧又善良,勤劳又俭朴,乐于助人,每逢灾荒之年,常接济穷人,深得乡亲们的赞誉。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1

  星期六,我突然发现书柜里有一本《毛泽东的故事》,便取下来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

  书中有一段故事主要讲:毛泽东从小就勤奋好学,但在他年仅十四岁时,就被他父亲停了学。可少年毛泽东并没有就此放弃学习,他偷偷地跑进深山里去读书,后来被他父亲抓到,父亲罚他挑十五趟粪。长大后,毛泽东更加勤奋了,别人学习一两个小时,他却要求自己学习七八个小时,他的目标就是读好书,然后带领全中国人民赶跑侵略者,走向富强的道路。

  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伟人之一,和他刻苦读书、发愤向上是分不开的`。为了让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终于成为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我家有八百多册书,可是,却有一大半被我束之高阁。有时爸妈催促我看书,我还总是不耐烦。等到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时,我才慌忙拿起书来看。相比于毛泽东小时候,我现在的读书条件是多么的优越呀!各种各样的书应有尽有。但我的读书劲头和态度却与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相关十万八千里。

  少年毛泽东读书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今以后,我也要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有抱负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2

  有一次,老师毛宇居外出,临走前规定学生必须在室内背书,不准走出私塾房间。老师前脚一走,毛泽东后脚就跨出了门。他背着书包爬到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他给每个同学送上几粒毛栗子,也孝敬已回来的先生一份。毛宇居却不领情,责问道:“谁叫你四处乱跑?”毛泽东回答说:“那我就背书给你听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难不倒这个学生,心生一计,来到院子中央,指着天井道:“我要你赞井!”毛泽东沿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口占一首五言古诗:“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间接批评了毛宇居老师,从而也批评了这种压制学生的`教育方法。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3

  毛泽东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

  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白胡子老头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

  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

  石三伢子边说边笑眯眯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4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真是少见。

《(通用)关于毛泽东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毛泽东的故事】相关文章: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03-11

(精品)关于毛泽东的故事03-13

饭桌的故事02-08

难忘的故事02-20

《郑人买履》故事03-08

冬天的故事02-15

雨后的故事02-17

老树的故事02-27

春天的故事01-24

推敲的故事12-20

(通用)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

  有一位老大爷是一家图书馆的看门人,这家图书馆的书籍一应俱全:地理书、历史书、科学、文艺、外语等等。因为书品种齐全,所以吸引了很多爱学习的人,每天,图书馆里的人都络绎不绝。

(通用)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老大爷每天都是5点钟就开门。有一天开门时,门外的一个年青人就等候在那儿了,他见图书馆的门一开,就飞快地跑了进去,拿起书来看,在智慧的海洋里吮吸知识。开始,老大爷并不以为然:这样的年轻人我见多了,开始是很勤奋,可过了几天,还是被懒惰征服了。可两天、三天……三十天过去了,这位年轻人仍然风雨无阻地每天早早就到图书馆来看书。老大爷渐渐改变了先前的想法,开始不由得赞叹这个年轻人的毅力。

  在一个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日子,连老大爷那样勤奋的人都迟了半个小时才来开门。开门后,老大爷的眼睛不禁为之一亮:那个年轻人举着伞,面颊被寒风、被飞雪吹得通红,却还是在雪中等候,构成了一道雪中亮景,可与傲骨的梅花媲美。他见门一开,就急步走了进去。老大爷好奇地问他:“我见过许多勤奋的人,可没见过你这样特别勤奋的人,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多睡会儿呢?”“因为时间就是知识,多睡一会儿觉,就少知道一些知识,少睡一会觉,就多知道一些知识。有位名人曾说:‘生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所以我得抓紧时间学习啊!”说完,走进了图书馆,又开始了他的学习。

  这个年轻人就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不仅自己爱学习,他还鼓励其它人学习。毛泽东曾撰写了一幅富有哲理、言简意赅的对联“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送给他的堂妹毛泽建,勉励她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今天,这幅对联和毛泽东读书的故事仍鼓励着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2

  暑假里,我读了爸爸给我介绍的《毛泽东的故事》这本书,了解了毛主席光辉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的精神和智慧感动了。

  毛泽东生于韶山冲,毛泽东父亲的名字叫毛顺生,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妇女。毛泽东六岁就开始干活,十三岁就开始长时间劳动,但他的父亲却不让他看书,十四岁就让他停学。但毛泽东仍然挤出时间来看书,他什么书都看,甚至连和尚的经书也找来读,有时又故意到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的长沙城门口“闹中求静”去看书。毛泽东不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刻苦认真,而且创造了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当我看到毛泽东当上了毛委员,并带领泥木工人向资本家谈判讨要工人的.工钱三角四分,毛委员带领工人罢工取得了胜利,资本家无可奈何,不得不答应工人的胜利。这是长沙工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

  后来,毛泽东当上毛主席,他带领红军用蘑菇战术、十六字诀等战术打败了敌人。最有趣一战是毛主席让一小队装扮成红军主力,而另一队在后面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是和他少年时发奋读书分不开的。

  这本书最深刻的地方是朱德给刘志丹同志提的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战场上的英雄们的血和泪换回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读了《毛泽东的故事》这本书后,我被毛泽东崇高的品质、光辉的思想所吸引。我们要以毛主席为榜样,在学习的道路上努力拼搏,长大成为一个以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3

  宁静的夜晚,我取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看着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电视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

  这本书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留给历史的一些闪亮的足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父子之间》这篇故事。毛泽东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着幸福的生活。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和在生活所迫的原因,都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

  毛泽东14岁时就被父亲停了学。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一株大树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着了,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了。父亲十分容易地找着了他,大动肝火。但是当他知道儿子已经挑完了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粪在半天挑完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实在没有理由再骂儿子。由于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受到了有益的影响,他还深深感触: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同他少年时代发愤读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像毛泽东一样,在少年时期打好基础,将来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出一份力!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4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听爷爷说过毛泽东主席的故事。在我家的柜阁里会看到一顶顶军帽,那上面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红星。

  初读《毛泽东和革命者的故事》时,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读懂。长大后,再仔细的看了一遍后,我被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给震撼了。

  为了能读书,再难做的事情也能完成。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因为出身在农民家庭,被封建社会的传统影响,连看书的自由也没有。14岁的时候被父亲停学,可是对知识渴望的毛泽东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下地的时候,他悄悄带着一本书,一有机会马上躲到墓碑后看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被他的父亲发现了,并狠狠的骂了毛泽东一顿,还惩罚他在半天时间内挑完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他的父亲很容易就找到了他,大动肝火。但在得知他已经挑完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因为在半天时间内挑完十五担粪,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也没什么理由来惩罚毛泽东。

  刻苦学习,从书中知道自己的责任。

  16岁后不久,毛泽东便开始自学自修。他在定王台不远处一个藏书很多的湖南图书馆里看书。每天早上,他吃了早餐就匆匆来到图书馆门口,有时馆门还没开,他就在外面等着,馆门一开,他总是第一个进图书馆看书的人。天天是这样,月月是这样。在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世界大地图,毛泽东每经过那里都会停下来,仔细地看一看,他从地图上知道,世界很大,世界上的'人很多,而这些人的生活过得如何,都值得关心。他认为:有志气、有理想的少年就应该担当起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改造世界的责任。于是,他为了这个责任奋斗了几十年,最后创建了新中国,成了伟大的人。

  毛泽东的成就与书本离不开,他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如饥似渴的读书、学习,创造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我想:为了能让自己也可以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也要像毛泽东一样,把读书当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不断从书中学习知识,沿着这伟大的革命者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我相信,不久后的将来,又是一番新气象,又是一个新时代。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5

  写完作业,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名叫《毛泽东故事》的书。我迫不及待的拿到桌子上看。

  当读到毛泽东十四岁因太穷而无法上学时,我不禁涌出一阵怜悯之情。但当我读袄毛泽东在干农活的时候也忘不了看书时。我心里想:我也要像毛泽东那样废寝忘食地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很快就看完了这本数,真是受益匪浅!我体会到了,做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例如毛泽东,他之所以能当上人人皆知的伟大领导者,是以为多年的积累、巩固,才得到了如此的回报。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红军长征吧,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这首诗里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它的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困难,把万水千山只看作是悠闲的事,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毛爷爷的伟大。怪不得《东方红》这首歌时刻飘扬在中国人的心中: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6

  我对毛泽东穿补丁衣服的这部分内容印象深刻。文章写了毛泽东的内衣和内裤上布满了许多千姿百态的补丁,各种颜色、形状的补丁都有,有的补丁还是用医药纱布做的`。毛泽东对外衣的补丁挺讲究的。补丁颜色尽量和衣服颜色相近,形状也要规矩一点。毛泽东一直穿着旧衣服,直到上天安门,警卫员才请师傅为他做了一身新衣服。

  和毛泽东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比他老人家好,可是我还是不知足!有一次,妈妈拿起一件我以前的毛衣说:娇娇,明天天气冷,你把这件毛衣穿上!我毫不客气地说:那毛衣颜色早就过时了,款式也不怎么好看,我才不穿呢!娇娇,衣服不好看又没有关系,只要穿着暖和就行了!我不穿嘛,就不穿嘛!妈妈深深叹了一口气,似乎有许多心事!

  我是多么挑剔啊!衣服过时了就不穿,毛主席那个时候有我们这种好条件吗?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以后一定要向毛主席学习,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7

  我用了一个星期看完了;;毛泽东的故事>>这一本书,书中让我最难忘得是毛泽东求学的这一篇文章,就是讲毛泽东《少年立志出乡关》这一部分,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知道了毛泽东当时读书是那么的困难,虽然家人反对他读书和当时家庭条件的艰苦,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读书,等父亲睡了他才起来读书,常常苦读到深夜。他把整个韶山冲能借来读的书都借来钻研。毛泽东还听到表哥说湘乡有一个东山高等小学,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他非常的想要去那所学校读书,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请来亲戚帮忙做通父亲的工作,在他一次又一次的请求下,父亲终于同意他去湘乡的那所东山高等小学读书。

  毛泽东这种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他能在那种贫困的条件下还能自觉的读书,再大的'困难也阻止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里,拥有着美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老师和家人的教导与支持,我们更应该刻苦、努力的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品学谦优的学生,长大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8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顺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一首首名歌,一句句名言,讲述着新中国诞生的历程,大家让我来讲讲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依靠种田生活。毛泽东的妈妈性格温顺、乐于助人,爸爸责任心强、有好胜好强的敏感。有一年秋天,要下雨了,大家抢着要收回晒着的粮食,不然被雨淋湿了就没法秋收了。但5岁的毛泽东不收自己家的粮食,跑到隔壁毛四阿婆家里帮助她收晒场的粮食。

  但是等毛泽东回到自家的晒场准备收粮食的时候,雨点已经落下来了,父亲责备毛泽东不抢收自己家的粮食,去帮别人家收粮。毛泽东说:“因为毛四阿婆的种田地器都是租东家的的地来种田,要是她家的粮食淋湿了,就没法交租子了,我们家的种田地器都是自己的,淋湿一点没关系。”说完就低头干活了。

  有一次,毛泽东的八叔要到城里去教书,8岁毛泽东在教室里做‘旁听生’,八叔教的都是十几岁的哥哥们,因为他们平时贪玩,八叔教了《百家姓》的前一段,叫那几个哥哥背出来,但他们上课还想着玩,脸憋得像几个大苹果,还是背不出。这时,瘦小的毛泽东站了起来说:“八叔,我会背。”八叔说:“你肯定不能背。”毛泽东说:“哼,不信啊。”“你听: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口气就背了下来。

  当时的他还有一点娇气,当毛泽东的奶奶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惊叹的说:“毛泽东这孩子,可真够聪明的,呵呵呵呵。”

  毛泽东长大了,就夺得了主席的位子。当年毛主席在延安组织抗日战争的时候,穿着带有‘双色补丁’的.破烂衣服,他的警卫员对他说:“主席,您穿件新的衣服吧!”毛主席说:“不穿。”这时,彭德怀司令进入了中央指挥所,看见毛主席穿着如此破烂的衣服,就厉声责备毛主席的警卫员说:“你看着主席穿着这样破烂的衣服,你的心里好受吗?为什么不让主席穿件新衣服呢?”

  警卫员说:“主席不让穿新的衣服。”警卫员说完就对毛泽东说:“主席,你穿着这样破烂的衣服,彭司令很不好受,大家都不好受啊,您还是穿件新的衣服吧!”但毛主席笑着说:“我不管你们心里好受不好受,只要这件破烂衣服能穿多一天就穿多一天。”大家都无话可说了。

  毛主席这种不折不扣、乐于助人和用心倾听的革命精神,感染这我们每一个人,毛主席是中国的大救星,是新中国解放的象征。我们更要学习毛主席的革命精神,这样中国就会更加美好。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9

  毛泽东是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的韶山冲,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毛泽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他的父亲叫毛顺生,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还当过几年兵。

  我读了以后,最喜欢毛泽东一纸吓退十万兵。就用了一张纸,吓退了十万士兵!这个十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蒋介石非常惊讶:这可是我方最高机密的军事行动,共产党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

  就这样,蒋介石和博作义精心策划的“围魏救赵”遇上毛泽东不费一枪一弹的.“空城计”,伤亡了3700人,损失战马240匹,汽车90辆以及“赠送”给我军大批作战物资而告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的面对,不要忘乎所以。毛主席这么努力对抗敌人,都是为了将来的我们,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辜负了毛主席的一番心意啊!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0

  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上屋场。

  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怀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盖着稻草。毛泽东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这里叫上屋场。毛泽东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毛顺生只读过两年书,17岁就当家理事,但继承的却是一大笔欠债,不得已去当了几年兵,回来以后在家务农。他聪明能干,善于经商,还作粮食和猪牛生意,很快就还清了债,赎回了15亩稻田,日子越过越好。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娘家离韶山冲只10几里地,与韶山冲只隔着一座云盘山,在湘乡县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长得清秀,圆脸庞,宽前额,聪慧又善良,勤劳又俭朴,乐于助人,每逢灾荒之年,常接济穷人,深得乡亲们的赞誉。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1

  星期六,我突然发现书柜里有一本《毛泽东的故事》,便取下来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

  书中有一段故事主要讲:毛泽东从小就勤奋好学,但在他年仅十四岁时,就被他父亲停了学。可少年毛泽东并没有就此放弃学习,他偷偷地跑进深山里去读书,后来被他父亲抓到,父亲罚他挑十五趟粪。长大后,毛泽东更加勤奋了,别人学习一两个小时,他却要求自己学习七八个小时,他的目标就是读好书,然后带领全中国人民赶跑侵略者,走向富强的道路。

  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伟人之一,和他刻苦读书、发愤向上是分不开的`。为了让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终于成为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我家有八百多册书,可是,却有一大半被我束之高阁。有时爸妈催促我看书,我还总是不耐烦。等到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时,我才慌忙拿起书来看。相比于毛泽东小时候,我现在的读书条件是多么的优越呀!各种各样的书应有尽有。但我的读书劲头和态度却与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相关十万八千里。

  少年毛泽东读书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今以后,我也要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有抱负的人。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2

  有一次,老师毛宇居外出,临走前规定学生必须在室内背书,不准走出私塾房间。老师前脚一走,毛泽东后脚就跨出了门。他背着书包爬到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他给每个同学送上几粒毛栗子,也孝敬已回来的先生一份。毛宇居却不领情,责问道:“谁叫你四处乱跑?”毛泽东回答说:“那我就背书给你听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难不倒这个学生,心生一计,来到院子中央,指着天井道:“我要你赞井!”毛泽东沿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口占一首五言古诗:“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间接批评了毛宇居老师,从而也批评了这种压制学生的`教育方法。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 篇13

  毛泽东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

  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白胡子老头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

  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

  石三伢子边说边笑眯眯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4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真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