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本节是节复习练习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原因知识基础上,经历知识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习,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_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习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习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习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习,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习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同学们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胜利的无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无一漏网,无一不时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教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2
游戏目的:本游戏通过“和小鱼交朋友”这一儿童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的兴趣,使他们为了能和小鱼成为好朋友自觉地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场景:此游戏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需要在老师的动作指导下完成游戏,并达到游戏的目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游戏时间:5分钟左右。
游戏难度:中级
适合年级:本游戏适用于六年级“圆柱的认识“一课的课尾,作为对圆柱体概念的巩固及延伸。
游戏人数:全班游戏准备:
(1)奖品“小鱼”若干条。
(2)游戏记录纸。
游戏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一条条不同颜色的`小鱼从左向右欢快地游过,每条小鱼身上都写有不同的数。
师:(结合课件描述)大家快来看,咱们的电脑里游来了很多漂亮的小鱼。今天的数学课咱们就和这些小鱼交个朋友,一起做游戏!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都跃跃欲试)
2、说明游戏方法。
师:这些漂亮的小鱼儿可灵活了,要想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大家还得花点功夫。怎么样,有信心吗?
所有的学生都大声回答:有!
师:那就请大家听清楚要求。等会儿屏幕的上方会出现一道题目,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得数,然后从这些游动着的小鱼中,找出身上写有这个得数的那条,站起来大声地说出小鱼的颜色。谁找得快又说得准,这条小鱼就成了他的好朋友。明白了吗?
3、开始游戏。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请睁大你们的眼睛,别放过与任何一条小鱼做朋友的机会。
课件出示题目“8+9”,同时屏幕的下方游过一条条写有不同数字且颜色不同的小鱼。
学生计算并找小鱼,找到了就说出该条小鱼的颜色。
教师进行评定,如果找对了,就奖给该条小鱼;找错了,就请其他小朋友帮忙重找。
依次出现题目:15—7、6+6、13—9、10+5。
(1)同桌轮流进行。
师:看样子,大家都想让小鱼成为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就给每个小朋友一次机会。下面我们同桌两个小朋友轮流进行,先请左边的小朋友来找小鱼,右边的小朋友负责判断、记录;然后请右边的小朋友找小鱼,左边的小朋友负责判断、记录。每个小朋友都要计算5道题目,只有答对4题以上才能和小鱼成为好朋友。
课件依次出示5道题目:13—7、5+8、10+10、17—3、6+9。
一名学生找、另一名学生判断,然后交换进行。(两次题目不同)小结反馈,发给答对4题以上的小朋友每人一条小鱼。
(2)游戏提示:
本游戏把原本枯燥的口算练习融入在“和小鱼交朋友”的游戏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口算积极性,使他们在紧张而快乐的气氛中,不断提高计算能力。而且本游戏的设计让学生不仅需要计算,还需要从众多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本游戏还适用于“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表内乘除法”的口算练习中。
课后思考:
通过玩本游戏,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加减法,需要了解更多20以内退位加减法的口算题,可以关注下面的公众号,回复20,即可获得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一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5课时十几减9用数学。
2、教材简析:用数学对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看懂图意并根据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同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点:学会看图理解图意,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5、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二、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即用数学)。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学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好的方法。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定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具体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导入课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学习例5,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选取图中和问题有关的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清给出的信息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多余的信息就去掉。
4、列式计算,理解算理和算法
5、适时点拨。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三测评训练。
课本20页“做一做”和22页第3、4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20以内的退位减法4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5、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辅助分析“求另一个加数”数量关系,从而确定解题方法,突出检测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
二、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讨论: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我是这样检查的: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3、讨论:针对图文应用题,我们应怎样解答?]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
[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在学生收集信息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分析,运用画图、摆一摆等方法,发现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和解决的方法,能找到题目中多余的信息排除掉,从而在图文应用题解答中明确求其中一个加数要用减法计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5
一、复习9+2=11
1、师:打开电脑,让生看一看,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
生:这是桃子。
师:数一数有几个桃子?
生:数,有9个桃子。
师:再操作以下电脑,问生又多了几个桃子?
生:又多了2个桃子。
师:想一想原来有几个桃子?
生:原来有9个桃子。
师:原来有9个桃子,又多了2个桃子,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同学们数一数。
生:数,一共有11个桃子。
师:谁能用算式算一算?
生:举手,说9+2=11。
2、师:出示一题9+()=11
生:2。
师:9+(2)=11
生:读9+(2)=11
二、新授:11-9
1、数物体计算。
师:让学生观察画面,数一数有多少个桃子?
生:有11个桃子。
师:数一数虚线框起来了几个桃子?
生:数,说框起来了9个桃子。
师:虚线外面有几个桃子?
生:有2个桃子。
师:虚线框起来的桃子,我们可以说是“吃了9个桃子”
一共有11个桃子,吃了9个桃子,还剩几个桃子?
这句话的意思用式子表示就是11-9,根据上面我们分析的'意思,同学们想一想11-9等于几?
生:11-9=2
师:一共有11个桃子,吃了9个桃子,还剩2个桃子。也就是
11-9=2
2、根据加减法的关系计算。
师:想一想,9加()得11。
生:9加(2)得11。
师:11减9得()。
生:11减9得(2)。
师:11-9=2
3、根据数的组成计算。
师:11由几和10组成?
生:11由1和10组成。
师:用斜线表示11的组成,问10写在左边还是右边?
生:10写在右边。
师:10为什么写在右边?
生:10写在右边离的减数近。
师:10减9等于几?
生:10-9=1
师:1+1=?
生:1+1=2
师:11-9=?
生:11-9=2
三、练习。(略)
20以内的退位减法6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找出规律,进一步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正确的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等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格(每个学习小组一张,共十张)、各种奖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好吗?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得到的奖品最多?
二、复习口算方法:
1.板书出示算式:16-9=?
2.复习16-9=?的口算方法。
师:16-9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生1:16减9等于7。我是这样想的:9加7等于16,那么16减9就等于7了。
生2:我把16分成10和6,10-9=1 1+6=7。
生3:我把9当成10计算,16-10=6 6+1=7。
生4:我把9分成6和3,16-6=10 10-3=7。
生5:因为16可以分成7和9,所以16减9就等于7。
……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各种方法,并在方法前标上序号。)
3、教师小结。
师:这些口算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第3种。因为这种方法很方便。
生2:我最喜欢底1种。因为它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生3:我喜欢用数的组成去计算,所以我最喜欢第4种。
……
师:小朋友们真棒!能想出那么多的方法,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很了不起!我们在计算时,你喜欢用那种方法计算就用那种方法进行计算。
4、反馈练习。
师: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选择其中的两道减法算式,让同桌进行计算。并请同桌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最愉快?老师有奖品的噢!好,开始!
要求:同桌同学合作,一生说算式,另一生报答案。
(对于合作的比较好的同桌,教师颁发适当的奖品,进行奖励。)
三、整理算式,寻找规律:
1、回忆并记录所有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
师:请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所有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都写出来。
(组内分工:学习小组组长进行记录,其它同学说减法算式。)
2、分类。
师:团结就是力量,刚才在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找出了所有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那么多的算式放在一起,显得乱糟糟的。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3、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生1:我是根据被减数来分类的。被减数是11的分一类……
生2:我是根据减数来分类的。减数是9的分一类……
生3:我是根据得数来分类的.……
……
师: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4、课件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5、学生观察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并寻找规律。
师:请小朋友们安静的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第一列的减数都是9,第二列的都是8,这些减数都是一个一个的少下去的。
生2:我是横着看的,我发现每一行的被减数都是一样的。第一行是11,第二行是12,每一行都是一个一个的增加的。
生3:我发现在第一列中,被减数一个一个的增加,减数都是9,他们的差也是一个一个的增加的。
师:噢!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后面几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生:是的!后面几列的规律和第一列的规律是一样的。
生4:老师。我还发现在这张表格中,每列的最后一个算式的得数是相同的。象18―9 17―8 16―7 15―6 14―5 13―4 12―3 11―2它们的得数都是9。
师:真棒!为什么不同的减法算式它们的答案是相同的呢?
生1:因为我发现,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减数都少1,所以它们的得数都是9。
生2: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被减数一个一个的少下去,减数也是一个一个的少下去的。
四、反馈练习:
1.口算比赛:9 + 8= 11-6= 17-9= 3 + 8=
15-7= 12-5= 8 + 7= 14-8=
13-6= 12-9= 7 + 9= 6 + 6=
14-5= 13-7= 18-8= 11-2=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前五名给予奖励。)
2.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3.看得数编算式。
7 5 9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8
教材简析:
十几减7、6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8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但还不够熟练。本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课还是结合具体情境,编成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过程还会出现几种算法,但是学生已经倾向于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既提高计算价值又充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7、6,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法”的思考方法。
2.通过直观图和对数据的观察,能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能力。
3.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的过程,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
教学难点:重点感受“想加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新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算式。
()+()=()
()-()=()
()-()=()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教师:图中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1)红金鱼的有多少条?
(2)黑金鱼的有多少条?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怎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
三、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一)分析信息,列出算式
1.分析信息
教师:要求红金鱼的有多少条,怎样列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会说:
女小朋友说:共有13条金鱼,黑色有7条,求红色有几条,可以用13减去7。
教师追问:13和7各表示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逐步演示)先出示金鱼实物图。
2.帮助学生理解,初步建模
“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在此题中用总数13条减去黑色的7条,就是另外一部分红色金鱼的条数。
教师板书:13-7=
教师追问:要求黑金鱼有多少条,又该怎样解答呢?
让学生说出理由,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3-6=
比较算式,引入课题并板书。
3.尝试计算
【设计意图:根据两位学生赏鱼的情境,通过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信息,同时也提出不同的问题,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现实而有意义的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地表象支撑。】
(二)独立思考,形成表象
教师可提出问题:
1.你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你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吗?
3.你能听懂或读懂同桌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操作验证,发现关系
(课件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破十法”:让学生说思考过程,把13分成3和10,10-7=3,3+3=6;把13分成3和10,10-6=4,4+3=7。
由于学生对“破十法”已经比较熟悉,不再出现直观图,让学生直接说出思考过程。
2.“平十法连减”:13-3-4=6,13-3-3=7。
3.“想加算减法”:因为7+6=13,所以13-7=6,13-6=7。
从实物图中学生能直观看出,并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这种方法的便利和快捷。
4.数数的方法:从13里一个一个减,减去7个还剩6个。
5.观察比较:“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算式,感受后一种方法简捷。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同时,可结合今天所学算式进行对比,体现出方法的简捷,以便在今后中能够熟练和正确地计算,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同伴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巩固应用,抓住联系
(课件出示)
(一)教材第14页“做一做”1、2、3题。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你们完成速度很快,有什么好办法?你发现这些题有什么联系?
你能写出几个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吗?
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3道题,从直观到抽象,巩固所学计算方法,体验“想加算减法”的优越性,并知道在减法算式中交流减数和差的位置,能得到另一道减法算式的结果的练习过程。】
五、应用理解,回顾总结
(一)教材第16页第10题。
1.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动态出示)
呈现情境图,先出示一个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补充条件。
教师:一共有15只鸭子,右边有几只?要想解决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
指名回答,补充条件。(课件演示)
2.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选择信息,提出问题?
3.同伴交流,相互说一说
集体练习,全班交流,回顾反思,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此题同主题图有点类似,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不仅让学生对信息整理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六、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畅谈收获。
20以内的退位减法9
教学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小鸟卡片 房子卡片 题纸一张 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
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 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
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量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是为将来学习多位数这类题型打下基础。本课中,学生对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理解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提供画图、操作、摆一摆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量关系,沟通与原有经验的减法模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解决比多(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在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少几”的问题,还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来解决,减轻了学生负担。教学中,设计具体方法与策略的呈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题型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决策略。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一一对应、转化等数学思想。
3.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感知模型
课件出示复习题:
(一)比一比,说一说。
1.
2.
教师:这两组题中,谁多谁少?你是怎样看出来?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题1中物体个数较少,能直观看出○多,△少。可以表示为5>3,也可以表示为3<5.
第2题,苹果和梨比较,苹果比梨多,多4个,引导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两种方法说出比多和比少的关系。
如:比多,表示:8>4;比少,表示:4<8。
(二)摆一摆,比一比。
教师:有红色圆片10个,蓝色的圆片8个,你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吗?
学生利用学具操作,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直观看出谁多谁少的关系。
学生汇报,直观展示,完整表述。
师生小结:在比较两个物体多少时,最好分成两排,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能感受这种方法直观明晰的优点。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从直观判断,实物操作,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也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一)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套圈游戏)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小雪:我套中7个
小华:我套中12个
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谁和谁比?怎样清楚看出谁的多?谁的'少?
三、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教师:想一想,我们在比较两种物体多少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
(一)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汇报结果,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
1.圆片或小棒摆出:
2.画图:
3.线段图雏形:
4.直接列算式。12-7=5(个)
(二)比一比,说一说
师生交流。分析各种方法,引导补充,完善图示,便于清晰理解。
教师:方法1、2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一一对应法)小华的12个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看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对应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来,完善图示。)
师生共同分析方法3,用两条线长短不一的线表示小雪与小华套圈的个数。方法类似1和2,只是表示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把多出来的部分用大括号和问号方法表示。
教师肯定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能联系旧知运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形成策略
1.分析数量,理解关系
教师:从图中看出,我们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在图中哪一部分?
通过图示再次理解问题,标画条件和问题,建立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理解用小华12去掉与小雪相同的7个,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问题。
2.列式计算,意义建构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12-7=5(个)
教师追问:“7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指着图说,表示与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小华中也有的那部分。)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3.变式思考,突出转化
教师:我们解决了小华比小雪多5个的问题,那么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怎样解决?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换一种说法:(课件出示)“小华比小雪多几个,也可以说小雪比小华少几个”。
结合图示,(课件闪烁比少的部分)说出比少的部分与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7=5(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的方式理解数量关系,建立于原来减法模型的联系,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获得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变式练习运用转化思想,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理解。】
(四)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1.验证结果
教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或者说小雪比小华少套中5个”这个结果正确吗?(课件出示问题)
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可能会说:从图中看出多(少)了5个;12个去掉5个就和7个一样多;7个再增加5个就12个。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
2.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分析信息时,怎样表示个信息的数量?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师生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能直观看出多少,根据多少的数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结果可以用反过来思考的方法来检验。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有效画图策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验证与反思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体验成功
(一)教材2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用圆片摆一摆,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汇报。
(二)完成教材23页第9题。(课件出示)
尝试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先分析信息,理解数量关系,第(1)题直接列式计算。第(2)题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不唯一具有开放性。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比多比少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问题诊断:
对于学生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并没有案例设计中那样规范,教师该如何引导分析?还是以教材中的图示分析为主?
学生尝试摆一摆时,都会用旧知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能直观看出5个,觉得这题难度不大。在这样基础上,教师还反复进行图示讲解,主要注重比较时多出部分或少掉部分都应在去掉同样多的基础上,理解减法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规范画图,在学生原始图示上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培养学生养成各数量和问题在图中表示出来的习惯,是为将来学习线段图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础。这个环节看似简单,相关的数学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师要肯花时间,给学生空间,讲解中源于本课教材知识点,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些数学思维,为后续的数学发展做准备。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1
教材简析: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由于十几减9的算式,部分学生有一些基础,尽管在计算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据学生原始计算方法,会出现算法多样,而不同算法的体现会给初学的学生带来困扰,不知哪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在本课的编排中着重呈现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计算方法。根据一年级认知特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直观帮助学生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经过语言描述,注出算式过程图,经历数学符号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实现对算理的理解。同时在练习设计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选择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十几减九的多种计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探究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学具:圆片或小棒。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主题图:这是游园会的场景,说一说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观察图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顺序,结合具体的每项活动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有序观察主题图中每个活动中得数学信息。重点选取“小丑卖气球”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成说出来。
教师板书(课件出示):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活动项目很多,数学信息很零碎,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收集信息和提出与信息相关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找与对应信息提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经历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究十几减九的算理
(一)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
教师:要求“气球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列式,教师板书:15-9=
(二)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组织学生全班汇报
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以下几种方法):
1、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圆片)小棒摆出15根,然后一根一根的拿走,拿走9根,还剩6根。
2、想加算减法。我知道“6+9=15,15-9=6。”
3、“平十法连减”。从15(圆片)小棒先去掉5个再去掉4个,还剩6根,根据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列出算式,把9分成5和4,15-5-4=6。
4、多减再补。把15个(圆片)小棒先去掉10个还剩5个,多去掉1个,再补上1个。教师列出算式15-10+1=6。
5、“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10去掉9个,剩下1个与1合起来是6个。思考过程课件逐步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过程归纳,教师算式演示,逐一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实现对算理的理解。】
(四)教师和学生共同操作,课件直观演示,重点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摆出15个圆片,分成左边10个,右边5个。插入图片
2、把左边10个中圈出9个,还剩1个,如图:
3、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出整个过程。
4、结合学生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师板书,如图:
(五)即时练习(课件出示)
1、圈一圈,算一算。
12-9=
请学生汇报结果,说出操作过程。教师相应写出算式的分解格式,让学生直观看出个步骤表示的意思。
2、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出示算式:14-9=,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用“破十法”摆出计算过程,写出结果。
3、直接计算。
教师出示算式:16-9= 11-9=
学生可以在脑中利用“破十法”摆出计算过程,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破十法”的算理过程,将多种表征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方法理解。通过几个层次练习,进一步掌握用“破十法”解决十几减9的式题。】
(六)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1、整理算式,发现特点,引入课题。
2、回顾算法的多样,比较方法,结合自身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三、多样练习应用算法。(课件出示)
(一)圈一圈,算一算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二)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9= 13—9= 15—9= 17—9=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选择的计算方法。全班汇报,说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追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式题的分析、整理和归纳能力。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特点来分析,只要孩子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
(四)看图列算式。(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不同的练习,教师观察巡视,反馈出学生对十几减9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加强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今天你学会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熟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
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4、反思。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习中,有的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已经学完,这节课是学生学习100以内减法的基础,直接影响了本学期后面的学校。在这单元的学习中,我感觉到不足的地方很多,希望能在往后的教学当中改正。
一是自主探究中的要求不够明确。
比如让学生在组内“开火车”将得数是5、6、7、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目的本是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检查对规律的掌握情况,但学生开始并不清楚怎么进行,造成每个小组里只有少数一两个学生在说,其他同学当“观众”,没有切实参与到接龙中去。应该先讲清说算式的方法,请一个小组示范,再全班活动。
二是教学当中的时间分配不够恰当。
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的时间或者自主活动的时间有时超出自己的预设。如让学生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所花的时间较多,而且多数小组都不能完成,没能给予学生多次尝试的机会,巩固练习时多数学生还“沉浸”在对新减法表的思考和摸索中,没有将注意力转移到口算练习上来,造成后面很多练习没能完成。
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从开学到现在的情况来看,学生出现了些许程度上面的退步,课堂常规也有些退步,对低年级儿童来说也属正常现象。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意识方面还是比较淡薄,“听”和“说”的能力还非常欠缺。有的学生整节课都在摆弄算式卡片,并且不愿意将自己拿到的卡片和伙伴放在一起进行整理;有的学生对优等生过分依赖,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充当“看客”的角色;有的学生则对新的座位形式产生很强的新奇感,兴奋过度不能平静,或将注意力放在与同伴做与本课内容无关的游戏上,等等。凡此种种,一方面与我平时教学中对这方面训练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尤其是这学期因为时间紧赶进度,课堂上不敢花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教学准备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需要不少教具和学具,若分组操作、交流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必要的“硬件”材料,因此,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依然不能“习惯成自然”,平时更多地还是依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而不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与探究。
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情,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失败才能吸取教训,希望在往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吸取经验并应用于教学,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知识。为了让他们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教学例一时,我设计用两种颜色(10根红小棒、5黄小棒),让学生思考:从15中去掉9,该怎么去?学生能很快从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黄小棒合起来就是15-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计算方法也是参差不齐,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想加”来计算。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达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做减想加”和“破十法”的计算算理,目的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普通的长久发挥的数学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相关文章: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实录03-1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篇(通用)05-26
10以内的分解03-12
5以内的加法反思12-18
减法即加法作文07-09
100以内数的顺序反思12-18
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反思03-05
亿以内数读法教学实录12-18
100以内数的顺序反思【精】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