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反思

时间:2024-05-22 23:44:37 好文 我要投稿

磨课反思范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磨课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磨课反思范文

磨课反思范文1

  一:关于磨课的体会:

  第一:为什么而磨课?我们将此归纳为三句话:为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而磨;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学风格而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而磨。从整体上说,即是为了夯实教与学的基础而磨。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始终是教学的最根本的问题,通过磨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也自然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学风格而磨,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风格各不相同,而磨课绝对不是要形成整齐划一的,固定化和模式化的教学风格,而是要帮助教师逐步形成符合自己的,更富有特色的,具有效率的和成熟的教学风格,唯此,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而磨,磨课的最终着眼点应当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之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磨课应当是作为比较全面的提高教与学的基础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第二:如何来进行磨课?我们认为它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定基础目标:课堂教学能力的涵盖范围很广,一次磨课的过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认为,比较具有效率的磨课应当是事先设定某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然后通过后续的实践得以提高;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适当的多次反复操练;评价与总结。

  第三:磨课的目标是什么?磨课的目标是形成精品课,优质课抑或常态课?我们认为磨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更好的.,更有效率与风格的常态课。即使通过多次的过程而能够形成很好的课,这个课也应当是归属于常态课,这与磨课的本意是相符的。

  第四:磨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磨课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

  ①选择性原则:磨课的课程内容应当有所选择,一般不宜选择具有一些争议性,过于复杂性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②个体性原则:基于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不同以及教学风格的不同,应当考虑到每个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能力的不同掌握程度,而制定相适应性的方案;

  ③适度性原则:即是以达到事先设定的基础性目标为标准,进行次数不同的操练,而不必规定限定性的次数;

  ④多样性原则:即是在磨课的实践操作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既然上课可以采取多次独立磨课的方式,那么备课是否也可以独立的进行多次的磨课式的操作呢?还有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否也可以进行独立的磨课式的操作呢?值得大家思考。

  二:关于磨课的反思:

  第一:理论的学习尚需加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和总结,通过学习理论,可以增强自己实践的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的学习还十分的薄弱,还缺乏系统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也直接的制约了实践的活动和效率的提高,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第二:实践的计划性待加强。限于现实的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开展这项研究性工作的时间性和计划性都不是太强,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适当的加强,争取做到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争取早日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

磨课反思范文2

  本次远程研修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磨课过程,感受深刻,收获颇丰。通过磨课,我在备课、课堂教学、辅导学生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研修组为教师学习提供了一个小范围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教师才会有真实的处境认知,也就是对自身发展水平的定位,这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比较和自身反思才能变得明晰。在磨课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过程中,教师们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比照和反思,对自己的发展水平会产生逐渐明晰的定位。

  孙老师的课通过三次备课,两次打磨,可以看出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执教能力,充分体现出来。

  本节课首先从游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然进入角色,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孙老师从生活中找素材,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竖式的写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学生借助手中的小棒,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孙老师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经验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感觉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通过指导学生列竖式,初步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培养了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和认真计算的态度。

  总之,本次磨课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引,通过科学、合理的计划和集体的力量打造一节高质量的课例。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算理比较抽象,学生的经验是在活动中积累的,因此,我们这次磨课为怎样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丰富数学经验及如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走出沉闷,创建生动、深刻和学生喜欢的课堂进行了细致地打磨。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今后,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把课打磨得更好。

磨课反思范文3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

  《大江保卫战》一文主要赞颂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们在到处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样忘我地保卫大江、救助人民群众的事,讴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全然不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再现了他们光辉的形象。在教学此文时,我主要从审题入手,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研读的主题,开展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即让学生进行批注式的阅读,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要进行批注式的阅读,需先确立课文的研读主题,从研读主题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批注阅读,避免出现学生不着要领,在课文的“外围”上转圈圈,不能深入地把握文本主旨,从而导致阅读效率的减低。《大江保卫战》一文的研读主题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得以确立,即“人民子弟兵们是怎样保卫战的?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们的一种什么精神?”学生根据研读的主题开展批注式阅读。

  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先进行同桌间的相互交流或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交流彼此的收获,探求别人独到的见解等。

  最后,学生就研读主题进行批注阅读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在汇报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阅读文本并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地深入。如在汇报“在这危急关头,几十万??”时,学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批注情况,有的说“说明解放军叔叔不畏艰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

  有他们的身影”;有的说“解放军叔叔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白天黑夜地忙着赶路,日夜兼程,多么伟大呀!而我们呢,只要是略微晚了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就起不来,白天上课的时候甚至还打瞌睡。”??通过班级交流,使他们共享学习成果,让他们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可见,批注式阅读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学习是高效的,课堂是充实的,活跃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资料,促进了语言的积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子弟兵和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听了陈新英老师上的这篇课文,感受颇多: 感受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自学和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陈老师的自学自悟的课堂形式体现了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她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简单的一问一答,注重培养自学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师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在自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再加批注,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多种感官协同操作的'良机。“不动笔墨不读书”,加批注,需要学生深入地读书,要求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积极思维,要求学生自身情感的投入。这一部分,陈老师给的时间十分充分,学生在讨论交流学习的收获,谈自己的感受时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这样切实有效的自学交流充分给予了学生思维、表达的机会,从而也能及时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有的放矢。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把。《大江保卫战》一课,陈新英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生动的影片画面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智慧、教学机智点燃了学生的智慧。师生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彼此敞开心扉,相互倾吐,相互接纳。老师从情入手,让学生自读勾画、体会,说出感受、读出感受,师生自始至终沉浸在对“铮铮铁汉”们的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震撼之中。师生成为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真心阅读,真心感悟,真心对话。 感受三:在课文中照见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课文的身影。 正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所说:“智慧的语文教育来自于善良的心灵,来自于深刻的思想,来自于鲜活的生活。”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处:一是引进生活促感悟。在文本学习中,师生一起交流课外了解的感人事迹,丰富“铮铮铁汉”的形象,更深刻地震撼心灵,体悟文本;一是伸向生活巧迁移。一句句看似平常的导语,却由老师在引导学生巩固课文之后,又不露痕迹地引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此迁移,扎实有效而令人深感巧妙。 感受四:由读向写辐射,在互动中实现读写迁移。

  老师在指导阅读感知,自读领悟的基础上,围绕课文内容,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在学生情感积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铁汉”们倾吐心声,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悟,去理解,去表述,以此促进语言的积累运用,集读写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和思想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促使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磨课反思范文4

  历时近一个月的磨课接近尾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这一过程,使我认识到磨课是经验的积累过程,数经磨砺走卓越。下面就结合此次磨课活动谈几点反思体会:

  1、相同的内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

  磨课开始不久就真实地感受到流程设置的科学与严密了。因为一同参与磨课计划的制定,看到每个流程中我们分工清楚,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承载着任务。我虽然没有机会执教磨课课例,但从制定计划到备课教案的修改再到观察维度的确定、观察量表的制定及第一次听课和评课,我也一直跟同着执教课例的徐老师忙碌着,真切地感受到被打磨者的滋味。这一个流程的亲自实践,我通过学习磨课计划知道了自己什么时间干什么,有时不等小组长提醒就提早做着自己该准备的事。第一次修改着徐妮娜老师的备课,自己也不断用学习完的新理念来尝试着运用到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所以当局者迷时,自己这个旁观者还能提出些有成效的改进意见。学习名师时对观察量表的设计并没觉出什么,一旦自己要设计了,就得深入课堂观察的里面,去寻找自己的观察维度,对照着专家的量表自己不断修正,以期待更加适合自己的观察。听课前会议,听课评课,课后会议我们交流交换着自己对课的看法,在思想的碰撞中我不断边深对教材分析、课堂预设,课堂生成的理解与把握,虽说没有执教,但每一个环节我都是参与者和研究者和学习者。通过这次远程研修,我学到了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又让我不断的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2、通过次磨课,让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不过如何更好去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充分把握教学的切入口,还需我们不断实践、思考。

  学生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备课中,教师要找准知识建构点,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等要做深入的了解。从细微处去关注学生,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去鼓励学生的`发现,及时优化和引导学生,促使学习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3、通过打磨上课,一堂好课的诞生除了上课教师的付出之外,离不开全组老师共同的努力。课例打磨将经验、理论、实践融为一体,让我们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

  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我需要在平时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磨课反思范文5

  这一课是新教材中的比较有难度的一节课,以前策略的叫法是替换,现如今改成了假设,虽然叫法不同,但是课的本质是一样的,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假设这一策略将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使得原本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

  选择这一节课也算是一种挑战,可以说,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觉得如果按照教案中的流程来应该来说还是比较清晰和流畅的。可是,预想的总归是和实际有一定得差距。接下来,就第一次磨课的感受来谈一谈。

  首先,在新课教授前,有一个预习反馈,这一个反馈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因为转化是本节课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假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大多碰到的问题是解决一种未知量的题目。可是,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小结过度,这就使得预习反馈的'内容与新课没有联系起来。

  其次,新授过程比较凌乱。原因很大程度上我被学生的思维牵着走了,并且回不到我之前预想的方案中。然后感觉是越来越乱,自己也没有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处理好,使得有时候自己的思路出现了混乱。课堂中对老师的考验还是很大的,对学生要会及时引导,对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及时利用和处理等等。

磨课反思范文6

  在研修中幸福成长-小学语文研修组磨课研讨总结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老师们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尤其在低年级。本次我们选取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识字写、字并积累运用语言”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在沈教授、张教授、毕校长以及吴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群组所有老师迎难而上,通过对课例进行三次设计两轮打磨,对研究问题有了很大的突破。整个研修过程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一以贯之追踪问题,课例改进明显

  首先,本研究专题,是根据新课标理念,并汇集了群组成员教学的困惑、问题后产生的,来源于老师们的教学困惑。然后,以刘小露老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多次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在整个磨课过程当中,紧紧盯着“低年级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如,这篇课文中“我”想变的事物很多,但“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课文的重点,为突出教学重点,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例打磨后,就把第2—4小节的教学合并施教,采用小组合作、练习朗读和质疑解疑的方式略处理;把教学重点放在第5 小节上,突出了大大的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进行谁来了,怎么样的句式训练。在观课、评课环节,观课点又是围绕“发挥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一问题展开,设计了“学生参与度”、“师生活动所用时间分配”、“教学目标达成”等几个观课量表。在课后研讨中,又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做出针对性分析,最后,每个老师针对研讨主题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因此,整个课例研究是老师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聚焦学生,生成学生学习

  1.基于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快乐读书、敢于质疑、大胆交流。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备这节课之前我们在思考,如果让学生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可能读得懂的,哪些地方可能读不懂?为此我们进行了前测,了解了学生的问题,都是对词语的不理解。为此根据这一特点,在课上老师就安排有质疑问难的环节,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以学定教。“穿梭”“清凌凌”“嬉戏”等词语都是由学生提出来的。教师只是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答疑难。在此基础上,恰当运用图片,并作准确简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新词。

  2.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活动。

  这节课65.9%的时间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比较好地摒弃了低年级那种看似活跃的一问一答式教学。并且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有合作朗读、词语质疑、句式训练表演、以及猜字游戏等,都紧紧围绕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识字和朗读展开。比如,进行第一次试讲中,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1-4小节时,让学生提出喜欢哪一小节就来美美地读这一小节,读一段学一段,一节课讲下来总觉得教学手段重复、单调,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学着学着就下降了。后来,通过不断打磨,我们采取了略读1-4小节,重点指导第5小节的做法,增多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先让学生们快乐地、自由地读一读诗歌,再让他们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由学生互助解答,再由老师点拨的做法。我们发现,学生的小手更多地举起来了,小嘴巴读得更有劲头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3. 心中有学生,跟进练习到位。如,在让学生划出“我想变什么的词语”以及“指导书写”时,都让学生再次修改、练写,纠偏改错,做得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

  总之,我们根据学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不会到学会,学得轻松,学得投入。

  三、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在磨课中幸福成长

  从接到任务开始,所有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定计划、备课、磨课、发贴、观课,用研究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在研修的这两个月中,过程是艰辛的,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我们有过众说纷纭,彷徨迷茫的的焦灼期,但是群组教师没有放弃,在不断尝试中,硬生生的创出了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课例设计。执教者刘小露老师从研修开始基本上就没有了休息日,闷在家里安静思考。特别是在第二次教学设计没有突破的瓶颈期时,刘老师面对试教的屡次受挫,能够坚韧执着,潜心研究;群组教师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对于研修不离不弃,学校春季活动特别多,群组教师基本上都是班主任老师,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任务,放弃自己的空堂休息时间,一起陪着试教老师听课、议课,错过了午饭时间都没有觉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近二十稿的反复修改,群组的每一位教师都在“磨课”中得到了成长,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教学行为跟进改善。

  四、过程比结果重要

  记得研修的开始,参加研修培训的时候,教授就对我们说,这次我们的任务不是追求最后要出一节多么精彩的课,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我们的任务是要体会一词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次经历,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其中,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如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现在回想整个过程,有很多难忘的镜头,发现问题时候紧锁的眉头,共同讨论时的激情飞扬和频频点头,解决问题时的会心微笑……这一幕幕都那么让人留恋,充满魔力和诱惑。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让我们化辛苦为快乐,在艰辛的历程中,收获一份快乐而充实的心情。

  通过本次研修让我们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重审语文教学,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细细咀嚼,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一起收获,一起分享专业成长的快乐吧。

磨课反思范文7

  经过三周的磨课历练,我们的磨课已经接近尾声,为了更好的内化我们的学习成果,强化我们学习的理念,我们举行此次磨课总结会议。在会议中每个参与磨课的成员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与收获,真正把磨课作为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来做,通过磨课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将大家的发言整理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理论先导,为磨课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我们一起对磨课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中年级阅读教学明确了方向。在参加前面两个专题学习的基础上,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于是,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晚上有时忙到半夜,QQ交流,手机短信息随时联系,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磨课过程规范,研修效果明显

  磨课伊始,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磨课内容进行反复研讨,经常聚会碰头,探讨遇到的问题。组长每天检查磨课进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即使周末期间,老师们也没有休息,一直坚持磨课。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磨课过程,才会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三、以课例为引导,磨课活动促发展

  为了保证研修的正常规范的进行,研修开始我们就如何开展研修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会议,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督促,保证了每位成员都按时完成任务,积极参与其中。

  我们经过研究决定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孔子拜师》作为我们磨课的课文,把中年级阅读教学作为我们研究的内容,经过我们不断地研究确定了本课了重难点为: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然后我们全组对徐老师的初次备课进行修改研讨,第一次试讲,感觉老师讲的有点多,有的环节设计不够明了,然后进行修改,第二次试讲,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次,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结尾部分好像有点牵强,第一次读书时出示什么问题最合适,重点放在什么地方等,我们又进行了修改,第三次试讲比较成功,整体流程比较顺畅。

  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为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四、科学观课,推动磨课纵深发展

  我们在观课时设计了不同的观课量表,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课堂性质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观课量表,然后每位老师用观课量表进行观课,然后写出观课报告,更加科学的分析这堂课出现的问题,让执教者真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也让每位观课者得到提示,注意以后自己的教学不能犯类似的错误。一篇篇分析透彻的观课报告,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高效生本的课堂。总之,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组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磨课反思范文8

  《长城》是一篇经典的课文,没有华丽的语言,四个自然段构成全文,脉络清晰。由远及近介绍了长城的外貌及构造,展现了长城的长和高大坚固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及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自豪。

  在授课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我深刻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我请孩子们找出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来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中孩子们说“蜿蜒盘旋”、“从东头……到西头”等,其实孩子们找的词语都体现出了长城 的“长”。而我一直在等,等从孩子们嘴里说出“长”,这里处理地有些死板,也耽误了一些时间。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找关键句,圈关键词”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在讲第一段中抓住了“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从东头……到西头”等词语,教学节奏还是比较顺畅。但在第二段体现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没有抓住重点语句,造成了课堂拖拉现象。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必每一句话都带着孩子分析,要提高课堂效率。

  3,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我这里设置的问题是(1)“站在、踏着、扶着”这三个动词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作者“很自然地想起……?”这是教师用书中的'问题,但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回答,回答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其实,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来朗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三个动词可以看出作者已经来到了长城的脚下,看见雄伟壮观的长城,所以才会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劳动人们来,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情景朗读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节奏没有控制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不断地研究教案,向各位老师请教,并不断反思,让孩子们爱上课堂,为他们呈现出更好的课堂体验。

磨课反思范文9

  小学语文磨课总结反思 进入20xx年10月中旬,我们参与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郭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阅读教学课《长城》。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郭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多多。

  一、总体感觉

  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郭娟老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们已经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

  二、关于备课

  基于第一次备课,郭娟老师在研修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执教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用心聆听了大家的评课意见和建议:课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评价不及时,面对学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于是,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了修改,重新确立了 1

  教学重难点,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随后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并在同组成员的分工观课中执教了第二次课……

  三、关于上课

  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1、 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这篇文章很长,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着重抓住“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这些词语展开教学,从柳树的外形和生长经历引导学生直奔重点,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情感、读出方法。

  2、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帮助学生感受柳树的形象时采用了灵活的方法:有让学生体会,像“嘉峪关”的高度;跟已有生活经验楼的“高度”比较,把“长城的长度”跟平时常见的“距离远度”对比。

  3、 汉语独具的个性魅力也决定了“悟”这一独具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悟,是一种省去繁琐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作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的体悟式思维。”(引自董丽芳《我们应该如何感知文本》)通过语言文字品读,在语言的基础上,感悟文学,与作品共鸣,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万里长城留给后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去感悟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最终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四、关于听课、评课环节。

  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和“困惑”,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建议。

  五、关于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大家通过反复磨课后,教研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

  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教学精彩之处是:

  1、 精心设计,找准解读的突破口。“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不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品味、咀嚼。而是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 3

  时,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

  2、 精简环节,以读代讲。精简教学环节,真正的把时间还给学生。学习重点句子与欣赏精美图片相结合,通过朗读理解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之处。

  总之,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情的过程;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课程整合的过程;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择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更新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环节,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营造出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磨出了教师的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磨课反思】相关文章:

磨课反思范文汇编(9篇)05-22

磨豆浆作文07-12

篮球课反思04-14

磨剪刀老头作文07-12

(热门)磨豆浆作文02-11

磨豆浆作文[精]02-11

(精华)磨豆浆作文11-17

英语课的反思08-15

试卷讲评课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