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导学案

时间:2024-05-21 16:04:34 好文 我要投稿

《拟行路难》导学案(精选3篇)

《拟行路难》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3.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

  二、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2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

  四.当堂检测

  默写《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导学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副渲染愁绪的用意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二、知人论世:(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教师适时补充强调。)

  术语解释:“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一)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二)、作者简介:

  1、鲍照的生平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2、鲍照的人生道路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3、鲍照的诗歌创作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他的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边塞诗,如《代出自蓟北门行》;有描写游子、思妇、弃妇的诗,如《代白头吟》;而以《拟行路难》18首为其代表。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三、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拟,摹仿。《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四、赏析:(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大声朗读诗歌,通过反复诵读,初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过诗作后,请你找出一个代表诗人情感的词?——“愁”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愁的内容——“命”(门第决定人生)

  ①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运用了比兴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就是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这是古代的血统论。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体会“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涵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暗含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2)如何解愁?借酒消愁,悲歌断愁。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

  (3)愁的结果?吞声踯躅不敢言。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的句式,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不敢言: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可奈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4)请同学画出诗人情感变化的曲线

  明确:平静压抑——悲愤难抑——激昂抗争——无奈压抑

  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悲愤无奈

  (5)那么这首诗歌的主旨应该怎样归纳?

  明确: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起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对士族门阀的压迫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五、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拟行路难》导学案3

  《拟行路难》学案

  一、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一说上党(今属山西)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的侍郎,在刘□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

  二、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三、自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蜀相》学案

  一、助学资料

  【介绍作者】

  杜甫(少陵野老):巩县少年—陷身长安—寓居草堂—漂泊夔州—客死湘江。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诗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

  二、【学习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探究此诗主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本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书愤》学案

  一、助学资料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二、自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1、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2、《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拟行路难》导学案】相关文章:

《拟行路难》导学案05-21

《灯笼》导学案12-17

人琴俱亡导学案12-18

《背影》导学案12-07

《太阳》导学案02-29

秋天导学案03-02

《草》导学案03-14

《论语》导学案03-14

巨人的花园导学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