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科举名称解释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其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孙中山称赞其为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而其辐射一直延续至今,我国现在的干部选拔学生考试等等制度上都可以看出科举的影子。
下面是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古代科举有以下几个名衔: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眼。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榜眼】
榜眼是对科举考试殿试第二名的称呼,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其名始于北宋初。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榜眼这名称跟状元、探花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探花】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园游庆祝,称探花宴。以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童生】
童生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秀才】
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贡生】
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副校长了。
【举人】
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宋为乡试(贡举考试)各科中试者的统称。俗称举子。宋举人被解送礼部前,须经考试。举人在礼部应试落第者,仍须再应乡举,可方参加下科考试。举人登科即可授官,但无出身,可免丁役。金、元亦如此。明清沿袭,为乡试中试者的专称,俗称孝廉。
【解元】
解元,读(ji yun),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唐制,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故后世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如世称明代唐寅为唐解元。亦称解首。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
【古代科举名称解释】相关文章:
参观科举博物馆作文07-12
名称变更函03-06
名称变更函【推荐】03-13
【优】名称变更函03-14
合作社名称03-07
班级小组名称和搞笑03-15
名称变更函15篇(经典)03-14
地方农谚及解释03-06
物权法解释-办法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