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诗

时间:2024-03-24 16:20:02 好文 我要投稿

(实用)关于茶的诗5篇

关于茶的诗1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关于茶的诗2

  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精华,其味道胜于茶

  我们知道在我国有着许许多多的名茶之乡,益阳就是其中的一员。其境内的安化县所出产的就有我们所熟知的黑茶,黑茶我们也可以称为砖茶、边茶和茯茶等称谓,在古老的茶马古道迂绕千年。

在我国的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的牧民对于黑茶就特别的喜爱,他们的.生活中少不了黑茶。在饮茶的历史中,少不了的就是茶诗了,诗词作为我国的特色,也将茶融入到了其中。

  茶诗味道胜于茶

  自古以来,茶诗就被看作为中国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篇。在不少的品茗咏茶的名篇佳作中,诗词作者将茶升华为一种意境、一种精神,同时又是对于思想和灵魂的升华。

茶诗中所包含的香味、趣味、意味虽然来自于茶但是其意境却浓于茶,诗中有动人的芬芳,有楚楚的形态,有亮丽多姿的色彩。品饮茶时,有的在夜晚在明月的照映下品茗,有的在还有露珠未干的早晨,邀上三五好友,谈兴与茶味渐浓,茶味与诗味共生。茶香袅袅,那是浪漫而奢华的云中漫步。

  知道并能朗诵一两首茶诗,相对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在品茗茶之时,随兴的创作一两组茶诗,相对也不是非常的困难。但是对于同一题材,百首佳吟,则是一种挑战,不仅要避免形式手法的重复,更要求内容立意的开掘。

茶诗几乎覆盖茶事的全部过程:种茶、采茶、饮茶、品茶、斗茶,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却又高于生活。诗人神思飞扬的百首茶诗,融入了五彩缤纷的画、香甜可口的食、解读茶事的书。思想内容上,将茶与生活、茶与人生融会贯通。形式格律上,遵从旧体诗要求,对仗工稳,韵脚严格。

关于茶的诗3

  林清玄:七碗茶诗的启示

  在杭州西湖畔的翁隆盛茶馆喝茶,这家茶馆听说是明朝时代就有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几位一起喝茶的朋友问我:从古到今有这么多的茶诗,你觉得哪一首最好?

  这真是问倒我了,“从古到今”是一个多么长的观念,茶诗可考的就有几千首,更别说那些不可考的了,若要选出好的茶诗,编成一册《茶诗三百首》也绝无问题。

  但是,哪一首茶诗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又把茶写得极好的,我倒是可以推荐卢仝的《七碗茶》诗。

  卢仝的《七碗茶》诗原题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五丈睡正浓,军将扣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问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山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变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这首诗是卢仝写到在午睡的时候,突然收到孟谏议的赠茶,自己立刻关起门来煎茶吃,连吃了七碗茶,随即达到了饮茶的极高境界,自己仿佛做了神仙,但做了神仙的心情却是想到有百万亿的百姓在受苦,不知道他们是否也能得到苏息呢?

  特别是他写到喝七碗茶的感受,使我们觉得痛快淋漓,以致于后代喜欢喝茶的人,常把卢仝的这首茶诗当成喝茶的一个准则了。我们如果把它诠释一次,也就知道饮茶的.奇效了。

  一碗喉吻润——茶可以滋润身心,产生喉韵。

  二碗破孤闷——茶可以破除烦闷的心情。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茶可以刺激灵感,使思想清明。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茶可以抒发情绪,创造人的正向品质。

  五碗肌骨请——茶可以使人超越俗事,连肌骨都为之清朗。

  六碗通仙灵——茶可以使人通往神明的境界。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第七碗不能再喝了,因为会使人生起如梦似幻的境界,仿佛不在人间。

  卢仝在历史上并不是赫赫有名的人,却因为他写了这首茶诗,使后人在谈茶史的时候,不能不提到他,因为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把茶提到那么高的境界——专心地喝茶即可以羽化登仙,名利权位又有何可恋?又有何可求?

  卢仝自幼家贫,但写得一手好诗。他不顾仕进,因此隐居在少室山,自号“玉川子”,读书、写诗、喝茶度日,曾写诗讥讽宦官专权,得罪了元和逆党,“甘露之变”时因留宿于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

  从卢仝的简历看来,他是与世无扰、与人无争的隐士,也唯有这样隐于山林之间的人,才能对每一碗茶都能细细品味,而每一碗茶都有深刻的感受吧!在飘飘欲仙的当刻,又能深切体会采茶制茶的农民生活艰辛,更使这首茶诗在优美的诗境后还有深深的感情。

  卢仝光是靠这一首诗就可以传世了!

  大诗人苏轼在茶中一再以这首诗用典,例如《汲江煎茶》:“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例如《试院煎茶》:“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及睡足日高时。”

  例如《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珍重绣衣直指,远烦白绢斜封。惊破卢仝幽梦,北窗看起云龙。”

  例如《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示病维摩原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例如《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面首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例如《游惠已》:“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

  我读苏东坡的诗,很少读到他一再用典的诗,卢仝是例外,可见他对卢仝的这首诗是如何倾倒了。不只是苏东坡,历代可以说有无数的诗人拜倒在卢仝的茶诗下,我们试举举个例子:

  北宋诗人文同的《谢人寄蒙顶茶》:“落落真贤宰,堂堂作主人。玉川喉吻润,莫厌寄来频。”

  宋朝诗人孙觌的《饮修仁茶》:“昏昏嗜睡翁,唤起风洒面。亦有不平心,尽从毛孔散。”

  宋朝诗人陆游的《昼卧闻碾茶》:“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肤。玉川七碗何须尔,铜碾声中睡已无。”

  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尝茶和公仪》:“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清风吹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卢仝七碗诗难得,念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与绕烟霞。”

  明朝潘允哲的《谢人惠茶》:“漫道玉川阳羡蕊,还如鸿渐建溪芽。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信手拈来,就可以看出卢仝的一首茶诗几乎贯穿古今,历来喜欢喝茶的诗人没有倾慕的。

  记得在翁隆盛茶馆,我对气质不凡的茶馆主人说,可以把卢仝的诗书写于壁间,让到茶馆品茗的佳客至少喝七碗才走,因为如果不能一饮七碗,如何能知道“乘清风归去”的滋味呢?

  我在杭州的时候,正好是清明时节,明前茶成为嗜茶人在茶市里追逐的目标,茶馆主人以明前龙井为我连续泡了三盏,又冲了一碗野生的苦丁茶,最后又以明前的开化龙顶泡了三盏,七盏过后,眺望西湖,颇有飘飘欲飞之感。想起卢仝,他的时代,以及他喝阳羡茶的情景,才知道,连喝七碗好茶,果然能醉人呀!

关于茶的诗4

  昨天今明天,不负这杯茶

  泡壶茶,浓淡中不觉已苦尽甘来

  凝看窗外,不为看穿,只是看淡

  将窗外的喧嚣揉成手中一盏淡茶

  独自呢喃,长歌也好,欢歌也罢

  任茶色一点点淡下去,以过往的心看世间的过往。

  有的茶喝到嘴里,有的茶喝到肚里,有的茶喝到骨子里。

  清中思静寂,香中观变化。品茶,对嘴而言难,对心而言易。

  其实哪里是在静心品茶,分明是在反观自身。

  人生百年好像茶烟起灭,有人留下一缕清香,有人随风飘散。

  清幽如茶,转眼即逝,何况繁似华花。

  茶有茶的宿命,壶有壶的因果,过客有过客的约定,世间万物,都有着各自的.信仰和使命。所有的相聚,都是因了昨日的萍散,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寻找最后的归宿。

  品茶,就是为了品一盏纯粹、一盏美好,一盏慈悲,我们就在茶的安静、茶的湿润里,从容不惊地老去。品茶,也是一种修行。

  师父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烧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了,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柴;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

  师父摇摇头,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10年前,茶是茶,我是我;

  10年后,茶像我,我像茶;

  后来,茶是我,我是茶;

  最后,无茶,无我……

  庙堂之上称茶道,庙堂之下称倒茶。

  茶入家庭,贵在随意。

  茶不必精,放心就好;

  水不必贵,利茶就好;

  器不必妙,顺手就好;

  境不必幽,心悦就好。

  总之喝茶就好

关于茶的诗5

  茶,是对记忆的收藏!

  喝茶

  喝的是一种心境,

  感觉身心被净化,

  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喝茶

  喝的是一种情调,

  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

  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

  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窖”热闹后的落寞。

  茶是对记忆的收藏,

  在任何时间饮茶,

  都可以感受到那慵懒温暖的阳光。

  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

  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

  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

  人生也要经历磨砺后才能坦然。

  无论是谁,

  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

  浮浮沉沉,怕是也拼不到人生的浓香。

  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

  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

  用沉默来作惟一微笑的表情,

  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

  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有一种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

  窗外潺潺的雨夜,

  屋内融融的炉火,

  闲闲地一捧香茗,

  一卷诗书。

  红袖添香的意境,不亦乐乎!

  轻轻晃动手中的茶杯,

  看淡绿色的茶或针或片,

  忽上忽下,簇拥着,

  沉沉浮浮,变换着不同的位置,

  试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是夜,茶香满室。

  杯中茶由淡变浓,

  浮浮沉沉,聚聚散散,

  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品人生深意……

【茶的诗】相关文章:

关于茶的诗03-24

黑茶和普洱茶哪个更好05-03

郊游的诗05-04

拜伦的诗05-05

离别诗03-13

写茶的作文09-03

茶之味作文11-06

芝麻茶作文11-10

说茶的作文08-07

悟茶的作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