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实录

时间:2024-03-14 10:22:38 好文 我要投稿

《背影》教学实录[必备11篇]

《背影》教学实录 1

  师:这篇文章感动了很多人,你们有没有感动,请举手

《背影》教学实录[必备11篇]

  师:没有感动的举手——刻薄点说,两次都不举手说明你那个…好吧,哪个呢,下课再说吧

  生:第六段, 师:读一读,说一说

  生:他嘱咐我路上要小心

  师:平常的句子能看出感动,不容易

  生:课文最后一句

  师:恩,那么大年纪,想到这些,可见父子情感之真挚

  生:走了几步又回头,依依不舍

  师:细节写出了父亲的爱

  生:第四段,茶房……再三叮嘱

  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你很主动,主动的同学是优秀的。连不感动的同学也很快主动了

  生:第六段,蹒跚,说明父亲很努力才买了橘子,但是回来,扑扑身上的尘土,很轻松似的。

  师:你真是个读书的孩子,你注意到了很轻松的样子,大家想过吗,让我们感动的内容都与什么相关

  生:背影,都与背影相关

  师:或远或近,都相关,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高大?

  生:不高大,肥胖,衰老的……

  师:衣着呢,不许看书,直接回答

  生:黑色马褂,黑布小帽,深青色棉袍

  师:走路的动作呢 生:蹒跚

  师:课文围绕它写,那么怎么去感受这个背影呢?大家看这幅插图,这个插图能不能表达这种情境?屏显父亲翻月台图

  师:如果配文字,应该是哪些文字。

  生:他两手攀在上面……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师:你们圈画出最能表现父爱的词语,教师开始读……

  生:蹒跚……艰难……照应前面的肥胖等等

  师:换“徘徊”行不行,恩,这个是内心活动,不是动作

  生:向左微倾……吃力

  生:攀 缩 吃力

  师指着屏幕上的插图:这幅图师两手向上攀?

  生:是

  师:我生气了,怎么读书的',这是攀么。(动作示范了一下,借助黑板)

  师:这是攀,还是爬?。所以画的不好,你们要敢说。

  生:倾字好……很不容易

  师:我就读出了“不容易”,你们大概是没有做爸爸的缘故(众笑)。

  教师板书 不容易

  师:如果没有问题,那么是不是可以下课了。如果背影渐渐是写一个穿着……的父亲,在……给儿子买橘子……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就上完了。

  生:为什么前面写那么多,为什么不直接下买橘子,攀月台

  师:有问题比主动更优秀。大部分同学写人喜欢写眼睛,为什么他写背影不写眼睛,假如要描写眼睛,会是什么样的眼睛

  生:应该是眼睛很小的,胖子嘛

  师:更应该关注眼睛的内涵

  生:慈祥

  师:还能读出作者没有写出的东西,不错

  生:还有精明,因为年轻的时候干过许多大事。

  师插嘴说,真正干大事的人往往不精明。众笑

  生:深邃

  生:疲倦,因为家里的事比较多

  师:疲于奔命,困倦

  生:依依不舍,想留下但必须要送走的感觉

  生:还有悲伤

  师:能读出作者没有写出的东西是很难的。我们看看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哪些信息对理解本文有联系

  屏显:1915年,包办婚姻,儿子生气——1916年儿子考上北大,擅自改名,父亲生气——917年父亲实业,家庭困顿,父子别离——儿子1920年到南方工作-1921年儿子由杭州到扬州工作,父亲代领工资,儿子辞职离去——1922年儿子回家,父亲不让进门——1923年儿子回家,父子无言,儿子再次离开----1924年作者写小说暴露家庭矛盾,——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儿子在泪水中写“背影”——1928年,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结束——1945年父亲去世。

  生:1917年,父子别离

  生:1925年,父亲给儿子写信(大去之期不远)

  师:还有没有跟本文有联系的

  生:1928年……父子和解,因为这篇文章

  师:好,以后你们和父亲吵架了,就写一篇文字,就和解了。(众笑)

  师概括:父子之间有很深的矛盾,有距离,哪位同学能在文中看出父子之间的距离

  生:第五节,聪明过分。说话不漂亮,不满意,暗笑他迂,觉得父亲是白搞

  师:现在的孩子也认为父母比较落后

  生:第五段第六段,父亲叮嘱我小心,不要着凉,买橘子,而我话特别少,客套

  师:很硬,不亲切,言辞之间有点远,想找机会逃离老爸

  生:第四段,渡江玩了一天,游逛

  师:无所事事,游逛勾留,玩了一天,大家想想,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你还去玩了一天。这说明父子之间有距离

  生:从第六段,爸爸你走吧,其实车开动还有很长时间

  师:找机会赶走,不腻父亲,表面心理的距离。这个矛盾,最后有没有解决,谁是主动的

  生:爸爸

  师:从哪里看出来是父亲示好

  生:买橘子

  生:第四自然段,踌躇了一会儿,不去送也可以的,他是借这个想拉近距离

  师:读书一定要注意变化的地方,尤其是心理变化的地方。其他还有没有表达爱的方式

  生:全部句子都放这儿,一个也没有拿走

  师:每一代人爱人的方式也不一样,中国传统的父亲是胃炎的,今天都被母亲夺走了。父亲是不说“我爱你的”,是用行动表达爱,

  生:叮嘱茶房,踌躇……

  师:文章中最强烈地表达爱的句子,同学们还没有找到

  生:本不要去,一定要去

  生:……很轻松似的……那边来信,尽到父亲责任,后来又惦记,路上平安

  师:还有更深厚的,继续

  生:终于忘了我的不好,惦记我的儿子,越来越关心,惦记……变化了

  生:第二段,事已至此,……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生:第五段,夜里警醒些……不要着凉

  师:爸爸一次次表达,儿子有没有理解

  生:没有理解

  师:开始没有 ,最后有没有理解

  生:理解了,在泪光中理解了

  生:第七段,少年出门,做了很多大事,独立支持,不容易,哪知老境如此颓唐

  师:老……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理解了他为什么会发火,哪个词儿最能

  生:自然,因为那么不容易,发火是理所当然

  师:几个自然,两个……不容易所以自然而然就控制不住,刚才,“泪光中”的眼泪,你们理解四次流泪能不能都表明充分的理解……第一次因为是祖母死,第二次第三次是买橘子,最后一次是文末

  生:不能说是充分理解,这两次买橘子流泪还只是感动,不是理解

  师:再看看父子关系的屏幕图。为什么说前面两次不能说充分理解呢

  生:如果理解了就不会到杭州去到南方去,

  师:对吗,如果理解了,文章就说不定写于1917年,应该是1925年写的吧,父亲给儿子写信,打开了冰冻,但是文章还没有写……看这封信,“我身体平安……大去之期不远矣,”

  有没有矛盾的地方?

  生:平安,大去不远,又说快死了……

  生:信是1925年写的,其实二十年后才去世

  师:那么哪句是真话,身体平安,这种矛盾的心理有点意思,为什么又说大去之期不远,既表达了对儿子的爱,又希望能得到儿子的关爱,示爱,也是示弱,然后就得到了爱,写了这篇文章,父亲老了就喜欢他牵挂他

  师:不容易啊,还有那些地方说明父亲不容易

  生: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工作没有了

  师:还有那些,说明不容易

  生:父子关系不太好

  师:都说父爱如山,那么我们在后面加一句话,父爱如山一样……

  生:沉默 生:沉重 生:严苛

  师:生活中从眼睛里读出父爱是容易的,但是从背影中读出父亲的爱是不容易的。你们如果有一天从背影里读出了爱,那么你就真正懂了什么是爱。

《背影》教学实录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导语:《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纪实性散文,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份的《文学周刊》上,它的发表使朱自清声誉鹊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高年级学生看到从“工”字厅走出的朱自清,会情不自禁地向一年级新生介绍说:“瞧,他就是写《背影》的朱自清!”那时,朱自清因为他的《背影》而成了清华园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么,《背影》究竟写了什么,何以有如此魅力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背影》这一课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出不懂的字词

  (读完课文,师生共同完成如下工作:)

  生字:交卸(xiè)奔丧(sāng)差使(chāi)琐屑(xiè)颓唐(tuí)蹒跚(pánshān)踌躇(chóuchú)

  生词:祸不单行——不幸的事连续发生亏空——欠人钱物

  发之于外——把情绪表现出来妥贴——合适,恰当

  师:我们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拦路虎”那么,让我们再来通读课文

  生:读课文

  师: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一:本文写了哪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哪一次?

  生:本文四个地方写到“背影”,第一段写难忘“背影”,第六段两次写“背影”,结尾一段追忆“背影”,其中重点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师:问题二:作者写父亲爬月台时,用了哪些动词?请在书上划出来,大声朗读并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生:在书上划出“戴”、“穿”、“探”、“爬”、“攀”、“倾”等动词

  ——这些动词逼真地刻画出父亲的“背影”形象

  师:问题三:课文中第二、三段写祖母去世及父亲失业的文字是多余记述吗?

  生1:不多余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是为刻画父亲爱子情深的形象作铺垫父亲在精神打击、经济拮据的双重困境中,对儿子照顾还那样细心,这就更使儿子感动

  生2:作者写这两段并不是有意要作铺垫,只是客观地记述当时的事实罢了这两段是后面“车站送别”的背景和原因,必须写要是没有父子同时奔丧回家,同时起身北上,哪来的“浦口送别”?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有道理本文的二、三段或许不是作者刻意为之,只是出于叙事的需要写上了但客观上对送别场面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作用

  问题四:你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文路吗?

  生:开头先点出“背影”;中间再回忆几年前父亲送我的前因后果,并仔细描画出送别时父亲的“背影”;最后又回到现实,叙述写作的起因,追忆父亲的“背影”

  师:根据大家的.回答,我把课文的文路用图表示出来:

  父亲爬铁道时的背影

  家境困顿父亲混入人群中的背影父亲来信

  难忘“背影”再现“背影”

  结语:这节课我们主要扫除了阅读障碍,理清了文路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一课为此,请大家课后完成下面的作业:

  《背影》这一课里写的事情发生在1917年,这正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时期请同学们利用互联网或历史教材,查找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资料,了解那一时期青年人反抗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热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重复叙述”切入,对课文思想内容做深度解析

  2、学习课文语言简练、结构严谨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重复叙述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背影》,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1: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生2: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忏悔

  生3: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困苦

  生4:透露了父子之间的不和谐

  师:几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背影》这篇课文丰富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最容易懂得,但又最不易懂得刚才大家谈的前三种理解,课文中表现得比较明显,而第四种理解,课文中表现得不很明显,但的确存在,现在,我们重点来讨论这一点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子之间的不和谐?试着找一下

  生:课文中有几处心理描写,比如:“其实我那时已二十岁,北京已来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儿子嫌父亲啰嗦,想自己独立办事

  师:说得有道理这几处心理描写,事实上构成了一种意义上的重复重复叙述是一种修辞现象,重复某种东西,常常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比如某个人在你的生活中很重要,你可能会多次想起他,念叨他;再如,上课时老师认为是重要的地方可能会重复讲述,多次强调;同样,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重复某种东西,我们通过分析这种重复表述,基本上可以见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背影》中作者自我心理的几次重复描述可以看出作者不满足于父亲的安排,而追求个性独立、争取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面

  课文中还有对父亲行为的几处描写,请大家找出来,体会一下这些描写是否也构成重复叙述的效果

  生:课文中讲父亲跟脚夫讲价钱时,没有儿子插嘴的余地;写儿子争着要去买橘子时父亲不肯;父亲去买橘子时又吩咐儿子不要走动等等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绝对的支配地位,儿子没有半点自主权在父亲面前,二十岁的儿子只有听话的份儿,不得反抗,反抗了也没有用

  师:这就是重复叙述造成的效果由上面两组重复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儿子面临顺从父亲和张扬个性的选择冲突以及内心矛盾,这种选择痛苦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人追求解放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是让你们查找新文化运动的有关资料,找得怎么样呢?

  生1:我从网上了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请来了德先生、赛先生,青年人追求独立自由,渴望冲出封建家庭,挣脱父辈的束缚

  生2:我看过巴金的小说《家》《家》就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人对封建家长的激烈反叛

  师:《家》这部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五四时期许多知识分子都反叛旧家庭,但这种反叛并不彻底《家》里的觉慧在他祖父去世时,表现得极其哀伤事实上知识分子在反抗传统时,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他们的内心往往是矛盾和焦虑的《背影》的作者朱自清也面临这种痛苦,这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境遇

  生:从《背影》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写这篇文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在看了父亲来信后写的,当然,课文主要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之情,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处理与父亲的关系上,有许多矛盾和痛苦写《背影》可能会减少一些痛苦吧?

  师:是的,文学作品的写作往往是作家释解情感的一种方式,从这一角度来看,《背影》的写作使朱自清得到了一丝心灵的宁静看来,每个同学对《背影》的理解都不同有的看出了其中的父爱,有的体会到了“儿子”的忏悔,有的读出了时代的动荡,人民生活的困苦,还有的感觉出了父子之间的不和谐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一篇伟大的作品永远处在一个解读的过程中,《背影》之所以美名远扬,就是因为它恰到好处地记录了一段真实的感情,这种感情引发一代又一代人思索晚辈与长辈、继承与发展、认同与反叛这样永恒的话题《背影》意蕴丰厚,为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提供了可能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你们将来对《背影》可能会有更多的体悟

  师:《背影》不仅思想内容丰厚,而且它的表现手法也很有特色下面我们通过两个问题来学习本文的艺术特点

  问题一:找出课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谈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语言有何特点?

  生:父亲说了五句话: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5.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五句话非常简洁,用了“白描”的修辞手法,单独抽出来看,这五句话很平淡,但放在文章的情景中,却很感人

  师:不仅父亲的这五句话非常简练,《背影》全文的语言都有这个特点:简洁、质朴,没有铺陈、渲染,也没有华丽的词藻

  问题二:这篇文章是怎样安排结构的?

  生:全文一共七个自然段,首尾两段内容较少,但前后照应中间五段插入回忆,内容较多

  师:这样就形成一个两头尖、中间粗的“梭子”型结构这样的结构给我们以严谨、优美的感觉,是吗?

  结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背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下面还有些时间,你可以做课后练习,也可以讨论有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个别跟老师、同学交换意见下面是这节课的课外作业:

  1.重复是一种语言手段,它是指作品中某些东西不止一次地反复呈现,每次呈现之间可能约略相似但又有变化重复的类型很多,有词语重复,事件重复,结构重复等,这些重复往往具有特别的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已有了感性认识,课后请从你学过的课文或看过的作品中找出重复叙述的地方,进一步感受重复叙述所造成的特殊效果

  2.朱自清的《背影》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台湾女作家三毛、大陆作家张承志都写有散文《背影》,取材、立意与朱自清的《背影》有相似之处,请大家找来读一读,感受一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背影”现象。

《背影》教学实录 3

  一、简述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者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对每一名学生的发言给以积极评价,既紧紧结合教材,又适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珍视他们在研讨与探究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点击课件,播放一段短片,将教材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插图动态化,网上下载,约2分钟)同学们我们都是华夏子孙,优秀的中华儿女,同时,我们都有伟大的母亲父亲。他们不辞辛苦,终生为我们操劳,费尽心血。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担着“祸不单行”重担的形象,就是《背影》中父亲的形象,那个攀爬月台的形象,就是那个在“祸不单行”的特殊背景下,吃力地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形象,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默读课文,质疑探究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屏幕出示话题)

  1、文中四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定语,以修饰限定不同背景下的“背影”,以便理解四处“背影”的不同含义。

  2、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这与其他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点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可否调整一下四次“背影”的出现顺序,将后两次安排在第一、二次之间(各小组组长组织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很热烈,气氛活跃,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研究成果。

  生:我觉得第一个“背影”设下悬念,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广阔的想像空间,所以是设置悬念的“背影”。

  师:你说得很好。请问本文的开篇属于我们作文教学中讲过的.哪种形式的开头? 生:设置悬念式。

  师:很好。 生:我认为“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点题的作用。故曰点题的“背影”。

  师:你是从文章的线索与主题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无道理。

  生:我想给第二次出现的“背影”加以望父买橘的定语。

  师:这是从概括文章内容的角度来思考的,很恰当。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令普天之下所有华夏儿女都感动的“背影”,摧人泪下,感人至深。

  师:可以看出你很激动,朱自清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举动已深深地感动了你。

  生:老师我可以对李航同学的发言做点补充吗?

  师:当然可以。

  生:我觉得朱自清先生除了被深深感动外,还会有一丝的后悔或遗憾;因为二十岁的他当年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有“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理解之后,定会有自责之意。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见解独到。我想朱自清先生是应该有遗憾或后悔之情的。

  生:我觉得此时朱自清先生感动之情淹没一切。因为这是他平生以来第一次真正理解到了父爱的真谛,第一次顿悟到了父爱的存在。

  师:但我们不能否认朱先生此刻内心十分复杂,会有一点点遗憾懊悔之意,你们能理解接受吗?

  生:可以。

  师:谁能说说第三次出现的“背影”。

  生:我认为这是惜别的“背影”。朱自清在顿悟到父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父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即将分别格外依恋。

  师:分析很精彩。

  生:我认为此处惜别的“背影”,写得非常精妙,作者把它放在人流中来写,距离由近到远,视线由显而隐,但感情却愈来愈浓,没有用浓墨重彩,只用白描手法,却给我们留下无穷的想像空间,这是一种很成功的空白艺术。

  师:你这是侧重从艺术手法角度理解。

  生:我认为作者此时心情应该很悲酸痛苦,特别是想到父亲找工作的前景时,更会为父亲担忧。这样父亲怕儿子路上有闪失担忧,儿子为父亲的前程担忧,从中我们能体会父子深情。 师:你的分析更深刻,触及了文章的主旨。

  生:我认为第四次出现的“背影”,是思念中的“背影”。是完成形象定格,令朱自清先生永世难以忘怀的“背影”。因为此时朱自清已身为人父,更能理解做父亲的不易,所以此处更是感人至深。

  师:你的分析,令老师感动,此刻,你是我的老师。

  生: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我想朱自清此时会有强烈的回家看看的心理,而“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父亲则更想看到儿子。但生活就是这样,难以如愿,再多的思念也只能融入晶莹的泪光中。

  师:我想到一个成语“锦上添花”,你的分析更进一层,可谓“锦上添花”。

  师:我有点疑惑,难道四次“背影”作者是平行分配笔墨的吗?

  生:不是。作者详写的是望父买橘的“背影”,因这一情节感人至深,所以详写。

  师:我明白你说的意思,谁还能进一步谈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材料安排的详略与否,与文章中心有关。这一情节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最能突显中心,所以理应详写。

  师:任何文章都是由材料构成的,那些与中心联系最紧密的理应泼浓墨重彩。此外还有一点决定这一情节得详写,看谁能答出来。

  生:因为从这一情节中,作者第一次顿悟到了父爱,第一次理解父亲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其他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要详写。

  师:对。这正说明将后三次“背影”的顺序颠倒是不适合的。道理李明同学已说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难道没感觉到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很特别吗?

  生:说来也奇怪。一般表现一个人物,都有正面描写,都有音容笑貌,可本文留给我们的却是“背影”,我想这个角度很独特,算是独辟蹊径吧!

  师:是的,这是个新视角。

  生:我认为这个新视角之所以能成功,也就是“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这是一位身体肥胖的、步履蹒跚的父亲,爬月台留下的,其中的努力、费力、艰难的情状可想而知,实在令人感动。

  师:仅有独辟蹊径的精神,角度还不够,还必须有真实的、感人至深的内容做支撑,否则就会华而不实。

  生:听了同学和老师的讲解,我感受很深。我以前写作都是前人走过的老路,没有创新,让人读来一眼看穿来龙去脉,直来直去,不会设置悬念,给人回味的空间。

  师:我想对每个人的启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收获,这种独特的手法技巧我们能学来,也应该学会。但更重要的是认真观察体会生活,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来。否则再高的手法技巧,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老师,我有个建议,今天的作业就模仿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表现父子或母子深情,好吗?

  师:当然可以,我没意见,同学们以为如何? 生:好!(齐声)

  (三)触及主旨,情感升华

  师:你们写父亲或母亲,是要表现父子或母子深情,那本文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

  生:我认为所要表达的感情,就是本文中心,无非就是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认为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只是一个方面,尽管是主要方面,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是说,表现父子深情。

  师:真是一语中的。

  生:老师我有个疑问,我们常说严父慈母,可文中的父亲更多的是像一位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自己的儿子,这岂不是对严父形象的糟蹋。

  师:你说的“糟蹋”,言之过重了,但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你提出的问题很深刻,我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我也有同感,我总觉得这一父亲形象少了一点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

  师:我保留意见。

  生:我认为这一“慈父”形象的背后,有阳刚的一面。比如父亲的这句话语“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闭饩浠坝锲坚定,有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

  师:你明确而创造性地表达了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注意语气。(生齐读)

  师:很好,读出了坚定乐观的语气。你们说得丰富多彩,认识深刻,所提的问题,也很有见解,希望你们牢记父亲的谆谆教诲,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多媒体播放《父亲》,师生齐唱)

  师:同学们,普天之下似乎只有母爱无边,但我要告诉你们:寰宇之内仿佛更有父爱永存,真是“可怜天下父亲心”呀!而“父母的心”,其实就是伟大的无私的爱。让我们把这种伟大无私的爱传递下去,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下课!(大屏幕出示)

  三、点评:

  马波老师的案例是一个开放的、生动的、以学生为主的、充分发挥教学民主的、令人回味的优秀案例。 从教学全过程来看,全课教学思路开阔,步骤明晰,布局合理,交流充分,手法多样。导语新颖,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设计独具匠心。内容分析紧紧围绕“背影”这一文眼设置问题,重点突出,难点启发引导很讲技巧,有很强的调控能力,面对学生的疑问,毫不惊慌,耐心讲解,以理服人。既走进课文,深挖教材承载的语文信息,又走出语文课堂,积极向外拓展延伸,特别是结尾上升到中华传统美德上来,更是锦上添花。齐唱《父亲》是活动形式的变化,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刻表达,真是说得好听,不如唱的动听感人,使全课教学余味犹存。 一句话,全课可谓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值得细细品味,好好咀嚼。

《背影》教学实录 4

  一、 导入

  师:经常听到小朋友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也听到有人把这首歌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来唱,确实,在生活中,父爱和母爱是一样伟大的,只是父爱可能比母亲更深沉,含蓄而使你感受不到,其实只要你用心体会就能感受得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章《背影》。

  师: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我们在去年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还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荷塘月色》《绿》等

  师: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介绍得很全面,是的,上学期我们就已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对《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今天的学习同样会给同学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 整体感知:

  师:这篇文章的课题是《背影》,那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又各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提到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请思考这些问题,朗读过程中如有生字词,请划出来,并查字典解决。

  生:纷纷朗读课文,边读边作标记(约五分钟)。 五分钟后 师:读完课文,刚才的思考题已经解决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生1:这篇课文一共三次提到背影,第一次是在文章的第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是在父亲给我买桔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在父亲和我分别时我看到的背影。

  生2:一共有四次,除了刚才说的三次外,在文章最后一段,也提到了父亲的背影"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师:对,你看书更仔细。确实,这篇文章一共四次提到背影,而且,注意是提到"背影",每一次背影的提及是不完全一样的,请同学们再用简洁的几个字概括一下。

  生1:第一次:想背影 生2:第二次:看背影 生(七嘴八舌)第三次:别背影,第四次:思背影 师:概括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背影",通过细小的具体的事情来写背影的,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发现,哪一次的背影写得更具体。

  生(异口同声):第二次的背影 师:那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的背影,请一位同学来把第6小节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注意思考:(1)请用横线划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2)为什么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生: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将你们所划出的具体描写背影的句子齐读一遍,然后根据文中的描写用你的学习用品模拟出父亲去买桔子的路线,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生:学习小组模拟、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边模拟边介绍

  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我们小组用笔袋当用月台,用两支铅笔作为铁路,父亲在给我买桔子的时候,先从这边月台慢慢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然后去买桔子。

  生:我们小组还有补充,就是从这边月台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文中有很具体的描写,是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然后身子向左边微倾,然后再爬上去,从这些爬月台的描写,更能看出父亲买桔子的.艰难。

  师:第二小组同学模拟介绍的更具体,更形象,说明同学们已经深入理解课文了,确实,父亲的行动更令我们关注,"探"、"缩"、"倾"这些动作能体现出父亲买桔子的艰难,由此,你们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

  生1: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2:父亲给儿子买桔子的行为倾注了分别时的深沉的爱。

  师:正是这样,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的独特发现,选择了"背影"最佳表现角度,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显出了父爱的深沉,博大,他的行为是这样的,父亲的语言更具朴实、简洁,请找出文中父亲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深意。

  生:"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生2: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生3:进去吧,里边没人

  生4:这些话反映了父亲对我的安慰,比如说第一句话,其次,还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体贴和关心,我已经是20岁的人了,但父亲还把我当成小孩子,帮我买桔子,叮嘱着我,牵挂着我,从这些话中都能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深刻地领会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那么,文中的儿子理解了吗?,儿子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领悟的呢?

  生:儿子的几次流泪,泪水说明了一切,泪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

  三、布置作业

  生活中,岂止是母爱,父亲,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贵,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出你的亲情之爱,450字左右。

《背影》教学实录 5

  一、【情感铺垫】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美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大家都读过这篇文章吗?

  生:(齐答)读过了。

  师:在阅读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部分学生,声音较低)很感动。

  师:《背影》这篇文章,是一首悲歌,更是一支爱之曲,它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虽然它的时代与同学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但这并没有影响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同学们仍然能读出文中那淡淡的哀愁里浓浓的父爱。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想做两个调查。(教师用电脑投影调查题目: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师:很多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真好,我替你们的父母谢谢你们。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调查:你能说出在与父母相处的日子里,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者一个片段)吗?(老师让学生默想一分钟,但没有学生说得出)

  师:很多同学能够体会到父母为你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并且在接受爱的时候,也能够爱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爱是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也有一些同学没能好好地体会父母的爱,也许是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平凡,也许是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的一种天经地义。

  亲爱的同学,让我告诉你吧,父母的爱的确很平常,很实在,但它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责备你们的。因为,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我也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爱。只是现在人到中年,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同时看到父母额头的皱纹一天天增多,头发一天天变白,我才会想起从前父母伴我走过的岁月,一种感动,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机会,好好尽孝。感谢上苍,我的父母依然健在,我还有机会尽一份孝心。

  二、【听读课文】

  师:好了,不说太远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品读这篇写父亲的经典美文。请大家打开课本,边看课文边听朗读录音,用心感受。 (老师用电脑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课文,老师注意观察学生听读时的情况)

  三、【交流感受】

  师:从同学们的默默无语中,我知道了,你们已经走进了作品,并且被作品深深地打动了。那么,文章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动呢?请大家来谈一谈,好吗?

  生1: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很感人。(老师让学生说出原因)因为当时他的家竟很贫困,可他却还要为儿子买橘子,我读到这里很感动。

  师:当时作者的祖母亡故,父亲又失业,家境的确十分惨淡。在这种凄凉哀愁的背景下,父亲还要亲自送儿子上车,亲自为儿子买橘子。这种爱子深情就显得特别感人,也特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生2:“父亲走后,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地方也很令人感动。作者原来并不理解父亲,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作者已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和爱子深情,在离别的时候,儿子终于忍不住流泪了。

  师:儿子理解了父亲,此刻,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他流泪了,在这泪水里,有对父亲的感激,有对父亲往后日子的担忧,更有依依不舍离情别绪。

  生3:儿子读父亲来信的那一段也很令人感动。(老师让学生读这段文字,生读)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与全体学生一起再读这段文字)读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了那句古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学生跟着老师读这两句诗)

  生4:我感觉到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那一段很感人。因为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仍要攀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体现了一片深深的爱子之情。师:是呀,这一段写得真的十分感人。身体肥胖,步履蹒跚的父亲,艰难地攀上爬下去为儿子买橘子。望着父亲的背影,作者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作者感动了,可见作者是动了真情的,动真情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生5:父亲为我铺好座位,叮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那一节让我感动。

  生6:父亲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一段令我感动。(老师让该生说说感动的理由)因为父亲很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已经再三嘱托茶房,但他还是放心不下,踌躇再三还是决定亲自送我。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体贴和关怀。

  师:是呵,父亲再忙也牵挂着儿子,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呵。刚才大家找到了很多感人的地方,都是一些细节之处。其实父母的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它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你捧在手里的一个热腾腾的鸡蛋,也许只是你装在书包里的一盒牛奶……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四、【精段赏析】

  师:刚才同学们也提到了,父亲过铁道买要橘子这个场景很感人。的确,文章开头作者所难忘的背影,文章结尾作者读信时在泪光中再现的背影,其实就是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那么这个“背影”写得如此感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绘它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朗读第六段,好吗?(同学们齐读第六段)

  师:文段从哪几方面写父亲?

  生1:(老师点名让一生回答,该生回答有困难)写父亲……

  师:(引导)描写人物有哪些方法呢?

  生1:写了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齐回答了有关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语句)

  师:在这个场景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

  生:(齐答)三句。

  师:父亲的话不多,但这朴实的话语却饱含了一片爱子深情,同学们能体会到吗?

  生:(齐答)能。

  师:除这三种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一种描写,写得也很感人。

  生:心理描写。(老师要求同学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生:(学生自由读)“心理很轻松似的”。

  师:买橘子,爬上爬下,那么累,为什么还轻松呢?

  生:(七嘴八舌地)高兴、一切安排妥当……

  师:你们可能还不能理解,因为你们还不是父母。父亲之所以感到轻松,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师:在这些描写中,我们对动作描写作点重点分析吧。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背影”已成为了父爱的象征,定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艺术长廊,定格在广大读者的心中。而父亲攀爬铁道的动作,也成了一种经典的动作,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请大家找出描写动作的关键的词语。(学生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蹒跚地走、探、攀、缩、倾。教师同时投影显示这些词语。)

  师:接下来,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这些动词运用的妙处。(学生前后桌讨论,教师巡堂并参与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把小组讨论的情况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这些动词写出了父亲买橘子很吃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师给予肯定)

  生2:“蹒跚”说明父亲行走不便,但他还要穿过铁道亲自去买橘子,很不容易。“攀”更写出父亲爬的艰难。这些都很好地表现了父亲的爱。

  师:好,分析很具体。

  生3:“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父亲是个肥胖的老人,“探”字很符合人物的物征。

  生4:我想说说“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攀”说明月台高,不容易上去,比如“攀山”,像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攀天都峰》,天都峰又高又陡,所以用了一个“攀”字。“缩”字说明了父亲腿是悬空的,无处借力。而“倾”字是写父亲身体的动作,让人能想像出父亲很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个胖子,他爬月台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

  师:说得真好,还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看来,大家是真正体会到了文章里表达的父子之情了,真正走进了这篇感人的作品里去,并被深深的感动了。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如此感人,我以为,主要是三个字:真、细、实。“真”即是真情实感;“细”即是描绘细致;“实”那就是朴实无华了。同学们读文章时感动了,作者当时也动情了。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动情了呢?

  生:作者流泪了。(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写作者流泪的句子)

  五、【总结拓展】

  师:从父亲的“背影”里,我们读懂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意,从作者的眼泪里,我们又看到一个儿子对父亲深切的理解、牵挂和感激。可以说,这一对父子间的挚爱亲情,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美文。同时我们也更明白,不管生活环境如何,至爱亲情,血浓于水。同学们,父爱如山,是那样地厚重、深沉;母爱如水,是那样的温柔、绵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毕生都无以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父母的心呵。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首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

《背影》教学实录 6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流传甚广,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师:看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

  师:确实如此啊,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课文,把握文意)

  建议学生这样概说课文:

  概说全文的主要内容;概说文章的行文脉络;概说你认为的课文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

  活动方式:请每个学生从上面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对课文进行概说。(用五六个句子对课文进行概说。注意对课文第六段的概说。)

  学生思考,交流

  A.你知道了些什么?

  B.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用“我知道文章写了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我知道文章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写了四次背影。

  师:哪四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师: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老师课中小结:这是一篇追忆性散文,写于1925年,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平常。那是作者追忆1917年,丢了职赋闲在家的父亲,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分别的时候的情景。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的家庭因为社会的黑暗日趋窘迫。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境遇艰难的现实。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来的,不仅是简单的父子之间的伦理之爱,也暗含着一种时代之难和心灵之痛。

  纵观本文,父亲的背影总共出现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分别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虚写”,而最真实的背影,是作者坐在车厢里,看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是出现的。

  (品析:教学内容:概说课文,把握文意;教学角度:概括内容;概说脉络;概说重点段落;教学手法: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速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顺势切入课文第六段,进行精段品读

  (1)建议大家这样朗读(朗读训练)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关于父亲“背影”的故事;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这一段的结构层次,以这一段中两次背影分层次朗读;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六段,感受这一段中的感情抒发。

  (2)请学生从下面的话题中自选内容研读课文第六段

  话题: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师:如果把“背影”比作一块情感的通灵宝玉,那么,它的两面都写着爱。请问写的是什么?

  生:一面是“父亲爱我”,一面是“我爱父亲”。

  师:知道这两种爱是比较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它们是怎样表达的,这是我们探究的重点、难点。

  此文很妙,就在于作者重构了一个具有强烈视感效果的焦点场景,形成了一个动人的文学意象——“背影”。而且这个“背影”又将“父爱”与“爱父”两种情感统一在一起。

  为了作理性深入的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背影”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卖橘子的货摊在什么地方?

  生:卖橘子的货摊在“栅栏外”,与车厢有铁道相隔。

  师:那么父亲怎样才能买到橘子?

  生:须穿过铁道,要跳下这边月台,还要爬上那边月台。

  师:“背影”是什么情况下的“背影”?

  生:是父亲上那边月台时的背影。

  师:假如像我们今天常见到的情景:列车旁的月台上有流动购物车,父亲顺手买了一兜橘子从车窗递给儿子,还会有书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顺手买一兜橘子,就使这行为很平淡,不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刺激。

  师:所以说是车厢与橘摊的空间位置构成了产生“背影”的客观条件,它增加了买橘人的行动难度。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般来说付出了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觉得怎么样呢?

  生:难忘、甜蜜、喜悦

  生:付出较大努力得到的东西让人倍觉珍贵,须加倍爱惜。

  师:难度增加了价值。我们再从父亲的情况看,假如父亲像你们年轻的体育老师那样三十几岁,又身强力壮,身体利落,穿着也利落,能轻快地跃身跳下,能轻快地纵身上跳,那么,还会有文中所写的“背影”吗?

  生:没有的。父亲条件愈好,上下月台越不成问题。

  师:所以文章极写父亲攀爬能力之弱,显示攀爬难度,这样,文章的情感力量会怎么样?

  生:父亲条件越差,上下月台难度越大,文章的情感力量也就越发的集中和强烈。

  师: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总结——空间位置与人物行为及其自身条件的矛盾性蕴蓄着浓浓的父子情。由此大家明白叙述空间的作用了吗?

  生:故事的空间影响事情的性质。

  师:所以,写作有这样一条原则:利用空间条件与事件相关元素的关系塑造人物,创造故事。比如,创作一个下河救人的故事,在十来米深的唐山陡河与不到两米深的小河沟有区别吗?

  生:当然,在陡河要难得多。

  师:所以,我们要树立“空间意识”。

  下面我们再从儿子这面看“背影”。从儿子这面看“背影”,看见的仍然是父亲,但我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这是一种写作艺术——从儿子看到的父亲的样子中看儿子的心理——以描写对象的情状显示描写者儿子的眼神,其效果是“一石二鸟”。具体说父亲是怎样去买橘子的呢?儿子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呢?尽量用书中的摹状语句表述。

  生: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过铁道,“慢慢探身”,下到这边月台下边,然后在那边月台边“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样具体,这样传神,说明儿子是怎样看着父亲的?

  生:说明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父亲的举动。

  生:我感觉好像儿子和父亲一起使劲儿。

  师:这一瞬间,儿子心中的骨肉亲情被激发开来,这是对父亲的一种认知。他深切地感受、理解了父爱,所以才会有情至深处、不由自主的“流泪”。同学们要记住——认知是情感产生的条件。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明白其中的缘故,就会有相应的情感。“背影”描写很具体,间接写出儿子心理很专注。甚至还写出儿子对父亲心理的体验。文中写父亲买橘子回到车上怎么说?

  生:看见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师:“心里很轻松似的”是说父亲的心里感觉,儿子怎么知道?

  生:“扑扑衣上的泥土”,这本身就是父亲的一种轻松的动作,从这样的动作里,可以看出父亲买来橘子好像做了一件大事情之后的轻松。

  师:这些描写,其实就是儿子对父样的认知——从外表到内心。在整个买橘过程的描写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准确使用摹状词,比如“攀”、“缩”、“蹒跚”、“左倾”、“努力”,等等,都是在极力体现这橘子来得怎么样?

  生:不容易。

  师:“不容易”是文中的原话,我们用一个字怎样来概括?

  生:难。

  师:是的。用“难”来体现“心”。整个“背影”都围绕这个“难”字写。为了体现“难”,甚至还着意写父亲的穿着。他穿了什么?

  生:“大马褂”、“布棉袍”,这样的衣着为上、下月台增加了不少的困难。

  师:是的。写什么都有目的。这买橘子本来是一个平凡之举,那么为什么如此打动人心呢?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工笔画一般细致入微的描写,从父亲的衣着形象以及一连串的动作,走、探、穿、爬、攀、缩、倾、抱等,每一个动作那都像电视特写慢镜头一般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那说明父亲买橘子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而是费了不少的周折。几个小小的橘子,包含着浓浓的父爱。

  这是第一个“背影”。文中还写了第二个“背影”。第一个“背影”突出了“难”的动作,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个“背影”体现的是“难舍”的情。

  师:凭什么这样说?

  生:“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这才回到车里。这说明“我”一直注视着父亲。

  生:一个人走进人群里,我们盯着看,有时看不到了,过一会儿,就又看到了。不见了,又见到。反反复复,直到最后消失在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

  生:那个“再”字很传神,传出“我”对父亲的关心。

  师:这就是“难舍”,目光依依远送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不见长江天际流”。循着第二个“背影”,让我们诠释一下本文标题——《背影》。“背”,一个意思是“脊背”的“背”,一个意思是“离”。“影”,这里应该解作“像”。“背影”者,父亲渐渐去我而背之像也。这样的“背影”里蕴涵的是什么?

  生:人走远了还在看,难舍之情非常明显。

  父亲为儿子,多为难的事都不在乎,也因为儿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背影看,满目含情地在人群中苦苦追寻,这通灵宝玉般的“背影”,自然就永远铭刻在儿子的心田上,悬挂在儿子的记忆中,让他一面体味着“父爱”,一面释放着“爱父”。

  教师进行小结:

  这一段中的事件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父亲买橘。作者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的家庭败落、生活困苦的境遇;那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费劲吃力;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那流泪,又流泪的叙述,表现着作者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意。总之,这一段都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处处表现了作者的感动之情。

  (3)回扣与顺联:

  这一次的阅读任务是进行“回扣”和“顺联”。 “回扣”即回头扣住课文的开头部分,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顺联”即顺势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父子相恋的真挚情感。从而使全文的教学形成一种选点突破、辐射全篇的格局。

  建议学生这样探究:

  回扣:从对背影的描写回扣课文的二、三段,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

  师:如果就单纯地描写父亲去买橘子,故事会这样感人吗?

  生:父亲已经年老力迈了。

  生:父亲的身体肥胖。

  师(引导):不错,父亲的体胖和年老力衰都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外在的原因,联系课文二三段,看看有没有内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请同学自由朗读二三段

  生:(沉默。)

  师(启发):我们不妨回忆一下父亲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

  生:母亲去世,悲痛,丧母的悲痛。

  生:家境不好。

  师(引导):是啊!母亲去世+家境不好,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丧母无论对于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切心的痛,都是一种难以抚平的伤。

  师进一步引导:除此外,父亲此时还面临怎样的境遇?

  生:父亲的失业。

  师:不错,失业意味着什么?

  生:已到老年!没了经济收入。

  师:我们的父母也可能面临失业,但并不一定是进入老年了啊!是失业不是退休!

  师:是的,没了工作,直接面临经济支柱的坍塌,失业就将面临家庭经济的危机,无钱维持生计。我们来看看文中具体的语句。

  生:(第三节)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师: “变卖典质” …… 就是把家里的东西典当出去换钱用。那就是倾家荡产啊! 大家想想看,父亲经受着丧母的悲痛,失业的悲哀,家败的无奈,它们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在父亲的身上,压在肩负一家老少生养之责任的脊梁身上,他的心情是悲酸苦楚的,甚至是无助无望的,此时的背影该是多么沉重啊。在这种情况之下,父亲却并没有忽略对儿子的爱,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可见,二三两段对表现父亲爱子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开头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有力地烘托了父爱的崇高。

  师:我们读《背影》的结尾。大家有什么感觉?

  生:照应了开头,两年不相见,心里很想念,自然就期盼相见。

  生:我觉得文章写完了,但事情没有完。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相见,但不知什么时候。

  师:“唉”的一声长叹,留下思念,留下期盼。这是一个没有完结的结,此时打在了作者的心灵之上,让他纠结痛苦;也永远地打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之上,让我们唏嘘慨叹!从“背影”里,我们应该懂得什么叫“父子之爱”,由此理解我们生活中的骨肉亲情。

《背影》教学实录 7

  师:同学们,有时候写信往往比说话能更好地表达情感。作家朱自清与父亲两年没见了,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这封信勾起了他对很多往事的回忆。同学们,如果朱自清要回复这一封信,他该怎么写呢?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找一找体现父子情感的词语或者细节,并用横线标记出来,时间4分钟,开始。

  (师板书“背影”“父”“子”,生读课文。)

  师:好,时间到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进一步体会一下自己画出的句子,然后代表朱自清给他父亲写一封回信,就写在老师刚才发给同学们的信纸上。好,现在开始。

  (生写信。)

  师:好,时间到,不管你写了多少,都要先停下笔。接下来,请同桌之间交换阅读,相互学习一下,可以修改。

  (生阅读并交流。)

  师:讨论交流的时候,同学们要敢于表达。

  (生继续讨论交流。)

  师:好,现在我们请这位同学念一念他写的信。

  生:爸爸,您好!谢谢您为我做了那么多。那次,您为我买橘子的过程我都看见了,您攀爬月台的背影,让我十分感动,我写这封信是希望您能原谅我。谢谢!

  师:能不能把信后边的内容也一起念完?

  生:祝您身体健康,儿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师:很好,请坐!我们请他的同桌点评一下他写的信。

  生:我觉得他写得还可以,如果能把对父亲的歉疚写出来就更好了。

  师:哦,很好!这位同学对同桌的要求还挺高啊!其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能在独立阅读后有这样的体会和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刚才,我在观察同学们写信时,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像这位同学一样,在信中都提到了难忘的那一幕,还有父亲的背影。现在,我想继续提问这位同学,父亲的背影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文章哪个段落详细描写了父亲的背影?

  生:我是从课文第6自然段读到的。

  师:哦,很好!这段主要写了父亲做什么事情时的背影?

  生:这段主要写了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的事情。

  师:事情?请注意,刚才我们说的是儿子看到的是父亲做什么事情时的背影。再清楚表达一下可以吗?

  生:这段主要写了父亲为儿子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

  师:这下准确多了。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父亲的这一背影呢?

  生:因为作者看到这一背影时流下了眼泪。

  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背影,竟然让儿子流下了眼泪?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来一次深情朗读。请找到第6自然段第3行,“走到那边月台”,一起来读一读。

  (生集体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第4~11句。)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我读出了一个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很努力地爬月台的背影。

  师:他提到一个很关键的词——努力。这说明父亲爬月台时怎么样?

  生:很辛苦。

  生:很不容易。

  师:也就是说,非常艰难。

  (师板书“艰难”。)

  师:这位同学,你能告诉大家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不容易吗?

  生:我是从“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看出来的。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作者对父亲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地方能体现父亲的艰难吗?

  生:父亲的背影是蹒跚的,而且父亲是一个胖子。

  师:很好,请坐!这位同学不仅抓住了父亲腿脚不灵便这一特点,更重要的是,他还由父亲的体型特征看出了父亲的不容易。看着父亲艰难地爬月台的背影,儿子流下的泪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

  生:感动。

  (师板书“感动”。)

  师:刚才同学们只从两三句话中就感受到了儿子的感动,这正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文字简朴但情深意长。大家再想一想,儿子的泪除了感动还包含什么别的感情吗?

  生:我从第7自然段还看出了他对父亲的思念。

  师:很好。这位同学从第7自然段读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但是,刚到火车站时儿子有这样的感情吗?

  生:没有。

  师:文中第几段写了儿子之前的表现?

  生:第5自然段。

  师:老师给同学们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大家看一看儿子的表现。

  (师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第7 ~10句。)

  师:同学们,你们能从老师读的内容中,找出一个表现和儿子流泪的举动正好相反的词语吗?

  生:“暗笑”。

  师:你从“暗笑”这个词看出了当时儿子对父亲有怎样的感情?

  生:儿子不理解父亲。

  师:很好,请坐。

  (师板书“不理解”。)

  师:正是父亲这一艰难的背影,让儿子发生了从不理解父亲到对父爱有所感动、有所体会的转变。同学们,再想一想,这时候的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已经足够深了吗?

  生:是。

  生:不是。

  师:有分歧,不要紧!我们继续读文章,以加深理解。我们先看文章第1自然段,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好。请同学们注意一个字——“不”。大家想一想,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辅助体会这个字。比如,他不听我的话,主动者是哪方?

  生:他。

  师:这里,儿子与父亲不相见,主动者是哪方?

  生:儿子。

  师:为什么儿子会两年之久都不去见父亲呢?这得从儿子与父亲在火车站分别后的第六年说起。当时,已经工作的儿子与父亲因为一些家庭琐事产生了矛盾,于是离开家北上工作,并且有两年之久没去见自己的父亲。这时,一件事情的出现让他们之间的状况出现了转机。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生:父亲来信了。

  师:好,我们再看第7自然段。这封信到底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一读。

  (生齐读第7自然段第9句。)

  师:刚才,同学们有一个字没有读准。举“箸”提笔,“箸”是筷子的意思。继续读。

  (生齐读第7自然段第10句。)

  师:请注意“我读到此处”这个句子。父亲写来的信可能有很多内容,但这几句却让儿子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联系信的内容,大家想一想儿子为何会流泪。

  生:我觉得是因为信中的“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让儿子想起了之前父亲为他做的一切,并很后悔当初自己没能为父亲做些什么。

  师:儿子后悔了,儿子开始反省了,是吗?儿子是怎样反省往事的呢?我们看第7自然段前6句。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一生读。)

  师:刚才她有一个字没读准,家庭琐“屑”。对她刚才读的几句话,你们有怎样的理解呢?同学们可以结合注释讨论一下,前后左右交流后发表意见。

  (生讨论交流。)

  师:好,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生:结合注释,我知道了当时父亲眼见家庭衰落而情郁于中,所以遇到家庭琐事便容易发怒,结果父亲和儿子便有了不可避免的摩擦。

  师:很好,请坐!这位同学结合注释能得到这样的理解,真的非常棒!这几个句子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儿子已经理解父亲,大家找找看。提示一下,这个词出现过两次。

  生:“自然”。

  师:这里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应该是这样;应当。

  师:儿子是又过了多少年才获得这样的感悟的?

  生:两年。

  师:直到这个时候,儿子才真正理解了父亲。

  (师板书“理解”。)

  师:现在,儿子终于理解父亲了。学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之前为什么会有同学提到儿子对父亲有愧疚之情了。文章第5自然段中,哪个句子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生:“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儿子的自责?

  生:“太聪明”。

  师:聪明本来是赞美人有智慧的,这里怎么会有自责的意味呢?

  生:我觉得,这是作者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嘲。

  师:很好。“聪明”这个词,在这里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反语使用的。反语,就是反过来说话,常带有一种讽刺的意味。父亲的`这一封信,让儿子回忆起了父亲那充满爱的背影,唤醒了作为儿子应该感恩并报答父亲的良知。这位同学体会出来了,大家做一下笔记。

  (生做笔记。)

  师:大家想一想,多年以后,儿子看着父亲的来信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儿子最想做的是再与父亲相见。

  师:你是从哪里获得这样的感受的?

  生:我是从“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两句中读出来的。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准。这两个句子很有意思,标点都是什么?

  生:感叹号。

  师:这两个句子,感叹的语气应该怎么读?是读出遗憾、失落、无奈,还是别的什么?

  生:我觉得要读出强烈的语气。

  生:我觉得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师:好。这说明,儿子理解父亲之后是非常迫切且坚定地要去看父亲。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强烈的愿望读读看。

  (生读。)

  师:儿子最想见到的是父亲,正是父亲的背影唤醒了儿子报恩、尽孝的良知。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八年来,父亲一直用他的爱深深地关怀着儿子,但年轻的儿子并不理解,直到他看到父亲那艰难的背影,才有所体会,但理解还不够深,直到多年以后,儿子才最终全部理解父亲的付出。

  (师一边总结一边板书“爱”。)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板书,你们觉得什么才是父子情?谁来说说?

  生:我觉得,就是父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

  师:那儿子呢?

  生:儿子能够理解父亲。

  师:太好了!父亲关爱儿子,儿子理解父亲,这就是父子情。

  (师板书“情”。)

  师:纵使时间流逝,尽管家庭变故,哪怕偶尔争吵,就算暂时分别……这些都统统不能阻断父子之间的感情。看到这样的父子,我们不禁要说这真是父子情——

  生:深。

  (师板书“深”。)

  师:太棒了!现在,请大家把你们的感悟写到信中。老师相信,现在你们完全可以代表朱自清给父亲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了。同学们可以对前面写的信作修改。

  (生修改信,师点击课件播放感人的轻音乐。)

  师:有同学还在奋笔疾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由于时间关系,现在我们请一位已经写完的同学念一念他那读懂了父子深情的信。

  生:爸爸,您好!近来如何?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您在内心是爱我的,我也爱您!我真希望能与您见面,过去是我不对,我不理解您!这里,我想对您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儿子以前的无礼与无知。祝您身体健康!儿子,一九二五年七月。

  (生鼓掌。)

  师:从第一封信的懵懂感知到现在第二封信的深刻认识,他对课文、父亲、儿子的理解已经很到位,也很深刻。其实,这封简单的信,也寄托了我们对这篇课文的深深感动。同学们,对于这节课,我曾想过很多种结束的方式,但我最满意的还是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同学们只有自己去观察和体会,才会更懂得爱。所以,老师改编了一首小诗《见或不见》,想送给大家。现在,我们一起朗读,用心体会!

  (屏显《见或不见》;师生伴着轻音乐合诵。)

  你见,或者不见父亲就在那里,不去不离\你念,或者不念父爱就在那里,不偏不倚\你想,或者不想时间都在流逝,不言不语\你懂,或者不懂父亲永远站在你的身后,不舍不弃\去父亲的怀里或者\让父爱住进你的心里默默\相守时常\忆起

  师:同学们,父爱如此,母爱亦如此!课后,请同学们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老师相信,那些深埋于你们内心的父母的背影,也一定会让你们深深感动!让我们一起理解父母,感受世间最美的真情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背影》教学实录 8

  一、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父母的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每一寸行程。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都有无数有关父母让自己难忘的故事,对吗?

  生:对。(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师:这些故事里凝聚着父母对我们的深切关爱。那么,哪位同学来和我们说说自己的故事呢?

  生1:我原以为爸爸是不爱我的……。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爸爸非常爱我,记得又一次……。(贴近生活,学生都有话说)

  师:很好,几位同学幸福地说出了他们自己的故事,也让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幸福。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背影》去体会那份“深沉的父爱”,体会那份让无数读者感动过的感动。(板书:《背影》)

  二、了解作者

  师:《背影》的作者是谁啊?

  (学生都预习过,自然知道)

  生:朱自清。(齐说)

  师:好,谁了解朱自清的,说说看?

  生:我知道他字 佩弦,我们上学期学过他的《春》;

  师:好,还有么?

  生:他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散文家;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看大屏幕——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原名朱自华,扬州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曾在清华大学读书、任教过,他是民主战士,他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多媒体显示)

  三、整体感知课文

  师:刚才我们有同学说,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春》,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背背看?

  生背诵开头几段。

  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一篇优秀作品《背影》,看看这又将是一篇怎样的美文?

  师:先请大家来听一听这篇课文的朗读录音。(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生听课文朗读后。

  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一共提及了几次背影?

  (朗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提,没有好的朗读、没有语感还怎么领会文意。其次,朗读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这样他们就不会泛泛而读。)

  四、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

  师:读完了,并能回答问题的同学举手。(举手是一种反馈)

  (同学们都举手了,几乎都能回答。)

  师,我们一起说文章一共提及了几次背影?

  生:四次。

  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看哪四次?(请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同学回答此问题。)

  生:第一次,开头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次,94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师:好,在文中把这些语句划出来,然后试着用几个字来概括说一下?第一次是 的背影,第二次是……

  生:第一次可以说是,难忘的背影;第二次是看到的背影;第三次是分别的背影;第四次是思念的背影。(同时板书)

  师:文章一开篇就提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生:点题。

  生:给人以悬念。

  师:对,不错。开篇提出来,这是在点题,那么,我们看结尾呢?

  生:依然在谈背影,这是首尾呼应。(学生的思维敏锐、活跃)

  师:好的,那么贯穿其中的呢?

  生:也是背影。

  师:这叫什么?(我给学生提示)

  生:以“背影”为线索。

  师: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文章的结构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在此时来讲解文章结构是恰到好处的,有助于他们认识结构,更有助于他们指导其写作。)

  生在下面自由回答。

  师:开篇点题,结尾呼应,全篇以“背影”为线索,文章思路清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例子,我们除了学习文章的思想、情感,也要在文章中学习写作的技巧、思路。

  师:我们再来看看文章中一共出现过几次流泪?

  生:四次。第一次是“看见满院狼藉…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是“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第三次是“我的泪又来了”,第四次是“在晶莹的`泪光中”。

  师:他回答的正确了吗?

  生齐声回答:正确。

  师:好,这位同学看书很仔细,我们掌声鼓励。

  生鼓掌。

  师:老师看看下一次掌声要鼓给谁呢?请用几个字概括一下来说第一次是 的眼泪,第二次是……

  生:第一次可以说是,悲伤的泪;第二次是感动的泪;第三次是惜别的泪;第四次是思念的泪。(同时板书)

  师:这位同学回答怎样?

  好!生共同答道。

  师:掌声鼓励。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先发现“我”第一次流泪与第二次流泪有何不同?

  师:“簌簌”是什么意思?

  生:纷纷的样子。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很多;

  师:那为什么会很多呢?

  生:因为伤心;

  师:第一次是伤心之泪。家中祸不单行的遭遇,回家又见到满院狼藉的情景,自然眼泪簌簌而下,这是多;而“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次呢?为什么很快?

  生:因为,我看到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这一幕一下子震颤了我,使我领悟到了父亲的这份爱,于是“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的流泪说明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爱。是的,同学们我们知道爱是双向性的,正当我们在被爱包围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回报!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朱自清,当他的父亲对他是如此的挚爱,他领会到了么?他有反向的爱过父亲吗?请同学们在文章里找找看?(多媒体显示问题)

  生1:有,我发现了。当父亲抱着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个“搀”字真诚表现了“我”的感念之情。

  生2:还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的运用,表明我的难过、悔恨。

  生3:我来补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说明“我”一直铭记着他的“背影”。

  师:很好,从这几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又是一次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的最好诠释!

  五、拓展延伸

  父亲为了给孩子买几个橘子,不顾危险,不惜自己的身体,在文中一些动词中体现着浓浓的爱子之情,很让人感动。可是这篇文章在入选教材时,有一些因为这一段话,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了坏榜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多媒体显示)

  (学生讨论、交流)

  生1:这篇课文主要表述“父爱”的主题,其他的可以忽略,再说孩子二十岁了,且已经上大学了,这点是非还是分的出来的。

  生2:我认为父亲应时刻给孩子做好的表率,就算是好心做错了事,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自己很好的看法,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想,非常好。老师自己也比较赞同第一位同学的看法。我们回去完成一道作业题:写一篇200字的作文,写你和你父母之间让你感动的一件事,下节课我们在课堂一起分享。(多媒体显示作业)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背影》,感悟了亲情。知道了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走,除了母爱之外,还有一种坚强、深沉而又无言的父爱,让我们深深感动。再此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享受亲情的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它,回报它,永远记住爱的双向性!下课!

  (多媒体显示)

《背影》教学实录 9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前天晚上我们对《背影》进行了课前学习。我们学习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学习。我们现在是课堂学习,之后还有课后的学习。请同学们回顾下之前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惑?都可以分享!我们要探知未知领域,请大家积极发言。

  生1:作者有句话莫名其妙:“我现在想想,那是真是太聪明了。”为什么作者这样说?

  师:很好。我们把这个问题先放放,待会解决。

  生2:父亲写到身体平安,但是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二者互相矛盾。

  师:大去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快死了。

  师:前面说平安,后面说离死不远,矛盾的,是解决的问题之一。

  生3: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本来和父亲关系不好,现在又想见,为什么?

  师:非常好的问题,有疑惑我们就要解开疑惑,还有没有?

  生4:“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怎么理解?

  师:其他同学是怎么理解的?

  生5:在安慰儿子。学会坚强,

  师:很好,我们要学会坚强,不只是在学习中。

  生6:有朋友约出去游逛,勾留了一日,作者却和朋友去游逛,没有陪家人,说明作者不想接受父亲,为什么作者不接受父亲?

  师:是不接受父亲吗?

  生7:是和父亲的关系有些僵硬。

  师:好,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生8:文章的题目是《背影》,为什么写的是背影而不是其他地方?

  师:问得好,为什么不写其他地方?总得写一个部位,哪个部位都可以。一般我们写人物都要写什么?如果写父亲会写父亲哪方面的特点?

  生9:外貌和体质。

  师:写了是为什么突出什么?能不能写成了别人的父亲?

  生:突出特点。

  师:选最具有特点的地方写,可能对朱自清而言,父亲的背影是最具代表性的。

  生10:前面说和父亲关心不好,为什么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中,却流泪了?

  师:这个问题也值得深思?还有问题吗?

  生11:父亲和我关系僵硬,为何踌躇了一会儿还是要和我一起去?

  师:在文章里找一找,应该有句子能够回答。

  生11:怕茶房不细心。

  师:对。是他自己的儿子,他不放心,所以我们要学会在上下文找答案。

  生12:文章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见二年有余了,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我们一般最难忘记的都是一个人的正面。

  师:哦,这个问题和刚刚有个同学说的一样,反复说这个问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很重要。那我们就从这个问题着手,大家想想看到背影能不能立马认出他?

  生齐答:不能。

  师:在什么位置才能看到背影?

  生齐答:在背面。

  师:哦,在背面,很好。也就是说背影所在的那个人在离开,他是离开,我们这样理解背影的话,它就是离别之象,是能够承受离别的意象。(在黑板上书写“离别”)那这样的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父亲?

  生13:这是一个离别的父亲,越离越远。

  师: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那么离别越来越远,主要是什么距离?(生默然。)从这里到门口是一种什么距离?

  生齐答:空间距离。

  师:但是还有一种距离叫做——?

  生齐答:时间距离。

  师:很好,时间距离。请大家在文章找一找还有没有写到时间距离的。

  生14:最后一段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和第一段的第一句,两年余了。

  师:回答得很好,未来还有一段时间不见,那么大家觉得时间距离重要还是空间距离重要呢?

  生齐答:时间距离。

  师:很好。我们暂时将这个问题放在这里,待会去探索它。我们继续围绕着背影来讲。我们去找一找文章提到了多少次背影?

  生15:四次。

  师:分别是?

  生15:第一次是第一段,第二次是在第五段,我看到他的背影,泪很快流了下来,第三次是我看到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眼泪又来了,便进来坐下,第四次第六点青布棉袍的背影。

  师:好,他讲了四次背影,文章提到的还有没有?文章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请同学看看,标题是不是文章的一部分,加上标题一共有五次,文章的标题很重要。我们先把标题放放,看看第一次背影,请同学读一下第一次相关的文段。

  生16:(生朗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都写到了背影,写出了对父亲背影的难忘,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师:很好,让你读一下,你连感悟也一起说了,非常好,而且把后面也讲了。我们给第一处的背影起一个小标题,叫“……的背影”?文中有原词,我们稍微整理一下。

  生齐答:难忘的背影

  师:大家都找到了文中的原词,很好,这个背影是两年前的背影,现在想起来的,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之情。那我们现在来看看第二处。

  生17:第五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里写出了我对父亲的不舍,但又不敢说出口,强忍着泪水憋着的情感。

  师:好,强忍着泪水,其他同学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情感?

  生18:我觉得作者从这里看出了父亲的艰辛和苦难,让人有一种淡淡地心酸。

  师:有一种淡淡的心酸,好。在众多背影中大家看看这次背影是不是写得最详细呢?

  生齐答:是。

  师:,那么我们就对这次背影做详细一点的学习。请同学们齐读下这段,看看父亲背影的所体现的父亲的具体形象。“我看见……”起。

  生大声齐读。同时投影仪展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师:我们这段文字除了写背影,还写了什么?

  生19:这里还写到了父亲的穿着,还有最后一段也写了青布棉袍的背影。

  师:我们现在只看这个部分。除了外貌还写了——?

  生19:还写了动作很艰难。

  师:好,还写了动作,我们先看看外貌,外貌是怎么样的?来,你读读。

  生20:“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师:外貌描写看到了什么?

  生20:衣物。

  师:我们看到衣服都是灰色的,不亮丽,和人物的什么相适应?

  生21:性格。

  师:好,和性格特征相适应。我们知道背影在开头呈现的部分是父亲处境艰难,祖母去世了,家里非常惨淡,这个时候父亲有没有心情打扮自己?

  生齐答:没有。

  师: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注意符合人物的性格,还有符合人物的心情和处境。好了,我们有同学说里面有动作描写,现在我们来把动词找一找。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22:“蹒跚”“探”“爬”“缩”“倾”“攀”“走”“穿”。

  师:好,大家想想蹒跚是什么意思?我们再看看蹒跚后面有一个字是“地”,这是一个动词吗?“蹒跚”不是一个动词,只是在修饰,所以蹒跚不是一个动词。那么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学会准确的选动词,比如我们讲一个动词。穿过能不能改成走过?或者飞快地走过?

  生23:不行。

  师:为什么?

  生23:因为文中说父亲有点胖。

  师:哦,父亲有点胖,除了胖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23:父亲有点儿老。

  生24:不老吧?

  师:究竟老不老呢?我简要补充一下:作者写文章时父亲已经48岁了,已经有点儿上年纪了。我还告诉大家,老不只是年龄上的老。历史上有个叫伍子胥的因为悲愤愁苦而一夜头发全白了,所以人老是和心情相关。那时父亲心情好吗?

  生24:不好。母亲去世,工作丢了,还欠一笔钱。

  师:是的。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不好,对他来说是打击。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个年老体衰的人。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心情,以及他此时此刻的处境,这样才能写好文章,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这样去思考。我们来看这些动词,写出了一个怎么样的父亲?

  生24:爱孩子,不是在言语上,而是在行为上。

  生25:关心家庭,关心我,经常为家里的事情操心。

  师:这个同学联系到后面去了,家庭琐事太多,容易发怒。还有吗?

  生26:父亲爱儿子,不怎么用语言表现出来。

  师:年迈的,体弱的,心情极差的,还为孩子着想的父亲。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师:刚刚有同学问为什么流泪,现在懂了吗?这是一种理解。现在看来,我对父亲理解了。那么,这次的背影,我们起一个小标题,可以叫“……的背影”?

  生26:艰辛的背影。

  师:很好,艰辛的背影,很准确。现在我们看看下一次背影。

  这一次还是有具体的描写,我们齐读一下。

  生齐读,同时投影仪展示: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师:我们看看这一次背影和上一次有什么差别,上次的背影几乎都是看得到的,写得也很细。现在的背影是混入人群中看不到了。我们看作者在文中用的是“找不着了”,看不到和找不到有什么差别?“找”是怎么看的?

  生27:看是随便看,找是很认真很仔细地用目光找。

  师:“找”是仔细寻找,那么我们看到“找”体现出了对父亲的什么?

  生28:理解父亲,开始寻找父亲的`去向。

  师:这是一种远去的背影,情感上就是一种消失的背影,消失就是看不到了,不舍与难过。那么这次背影我们给一个小标题的话,可以叫做“……的背影”?

  生齐回答:消失的背影。

  师:很好,很准确。接下来我们看看最后一次背影。请同学来读一读。

  生29: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师:这次的背影是什么样的背影?是回忆时浮现出来的,还是要表达一种思念,这是泪光中的背影,如果给一个小标题,可以叫“……的背影”?

  生30:牵挂的背影。

  师:很好。综合这些背影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五次出现的背影,可能成为文章的线索;背影还有很多含义,有不同的情感,能够概括文章内容,揭示文章的主题。

  这些背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呈现的:1917年父亲送我去车站,艰辛的背影;然后是消失的背影;然后是读信时牵挂的背影;最后是写文章时,最难忘的背影。

  那么依次呈现给作者的感情是这样的:对年老体衰的父亲的感伤,这是艰辛的背影;对远去的父亲的不舍,是消失的背影;对久不见的父亲的牵挂与愧疚,是牵挂的背影。(投影展示)

  投影:

  前面同学提到“我开头为何不理解父亲”的问题。现在请大家看投影: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作者抓住最能展现父亲形象、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父亲的背影来写,我们也提到了一些问题并做了解答。

  投影:

  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好——不好——和解

  1、开头第一段和结尾的“不见”,不见说明不仅没有相见,更是见不到,不愿相见。

  2、结尾一段“家庭琐屑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师:现在“我”有了孩子,知道了做父亲的艰辛,父亲衰老了,担心子欲养而亲不待。朱自清最后放下对错,选择了宽容,珍惜亲情。

  我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到:第一,少去辨析对错;第二,尊重父亲;第三,珍惜亲情。好了,今天学到这个地方,感谢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继续对这篇文章就行探究,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背影》教学实录 10

  在《背影》这篇文章之中,作者通过父亲买桔子这一画面,写出了朴实的父爱,教学实录观后感。在文章之中,也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爱。作者把这种纯真而高尚的情感融汇到父子之爱中。文中父亲的辛酸与悲凉,含有在厄运面前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因此,爱是简单朴实的,虽然淡,但它持久。

  不得不说,实录中的这位女教师把握住了朱自清写的这种朴实的父爱。她充分发挥出了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层层引导、步步点题。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适时引导、提问,让学生各抒己见。对有价值的观点,适当点拨,并加以深入;对无价值或不关主题的`观点,从不直接否定。这样整个课堂就不会卡壳,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始终如一。从老师的提问方式及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来看,这位老师是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的智力和性格特点的。可见了解学生也是有利于教学的。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师重点抓得很好。她把第六自然段中父亲为儿子买桔子的情形作为本篇文章的重点,并以此引导学生感悟父爱。

  以我的观点,这位教师的整体把握不错,但我觉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背影》的写作年代。当时社会的人情是淡薄的,特别是对父亲的关怀。朱自清写这篇文章一是怀念父亲,另外隐约有一种呼吁的意味。当然这些讲多了可能影响文章的中心思想,但至少要提一下吧,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历史,观后感《教学实录观后感》。第二个就是,应适当让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对父亲有关背影的感动,然后大家相互共勉,从而把《背影》中的感动带到现实之中,这样更能宏扬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经过这次教学活动,我相信我在教学上会更注重启发式教学,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深化科知识。并且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背影》教学实录 11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流传甚广,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 “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师:看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

  师:确实如此啊,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

  1、你知道了些什么?

  2、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用“我觉得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我知道文章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写了四次背影。

  师:哪四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师:他说的怎么样? 生:很好

  师:哪位同学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生1:我觉得文中的父亲很慈爱。

  生2: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很感人。

  生3:我觉得儿子首先对父亲不太理解,后来才懂得了。

  生4:我觉得文章的语言很朴实。

  生5:我觉得文章特别令人感动。

  师:同学们知道的挺多,也很有自己的见解。对这篇文章,你还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吗?(点击课件)

  三、合作探究

  1、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对提出的问题筛选、整理,思考问题是否有价值。

  学生合作讨论,把问题写在纸条上,教师巡视,收集问题,在实物投影仪上展出。

  问题举例:

  1、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个特定的角度?

  2、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文章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

  4、文章写父亲的背影放在什么样的特定环境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6、父亲买橘子那样费劲,为什么还坚持自己去,不让儿子去?

  7、文章为什么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写的那么详细?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所提问题很有思考价值。老师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多与“背影”有关,我们就从“背影”入手分析,好吗?文章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为什么要详写父亲的背影?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请大家紧靠这些问题,再看课文,深入探讨。

  学生分小组继续探讨。

  全班交流:

  生1:文章以“背影”为题,是因为“背影”是文章的线索。

  生2:还因为父亲的“背影”感人至深,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文中哪一次背影写得最详细?

  生:望父买橘的背影。

  师:哪位同学能找出描写父亲买橘背影的句子给我们读一读?(点名学生朗读,找出后全班齐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背影?

  生1:这是一个伟大的背影。

  生2: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生3:这是一个凝铸着父爱深情的背影。

  师:为什么背影凝铸着父亲的深情呢?你能结合词句具体说说吗?

  生4:“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蹒跚”表明父亲腿脚不灵便,还穿过铁道为我买 橘,很不容易。

  生5:我认为“慢慢探身下去”中的“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父亲小心翼翼的样子。

  生6:文中一连串的动词如“爬”、“攀”、“缩”、“微倾”都写出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可他坚持自己去买,只想尽心尽力为儿子做点事。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这段描写除了写父亲的动作,还写了什么?

  生:衣着。

  师:结合文章的内容,你能从父亲的衣着上发现什么吗?

  生1:用了三个“布”字,说明父亲生活很艰苦。前文说父亲赋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事,都能证明这一点。

  师:你能联系前文的内容来理解,很好。

  生2:父亲自己穿得很朴素,但给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

  师:你读书很仔细,真的不错。

  生3:父亲的衣着描写里还有两个“黑”字,那是因为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祸不单行。父亲的心情是沉重压抑的。

  师: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父亲还能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儿子,就更令人感动了。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父亲的背影写得这么详细了吗?

  生:背影真切地体现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是父爱的缩影,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师:你总结得很好,背影浓缩着父爱深情。儿子看了父亲的背影,有何反应呢?

  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师: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谁能有感情的给我们读一遍?老师给他配点音乐。

  一生配乐朗读 (生鼓掌)评点

  名家范读(师放录音)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这么感人,可作者的语言有华丽的辞藻、有生动的修辞吗?

  生:没有,语言朴实,但特别感人。

  师:你还能从文章中找到朴实而感人的句子给我们读一读,并作点简要的分析吗?

  生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是父亲怕我太伤心给我的宽慰。

  生2: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父亲细心的照顾我,不辞辛劳。

  生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怕我路上口渴,为我想得很周到。

  生4: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考虑再三,还是放心不下我,决定亲自送我。

  生5: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父亲的背影刻在我心里,我对他有着深切的思念。

  师:文章正是运用朴实的语言,展现父子间的深厚情意。(师小结,板书)

  背影 父子深情 流泪

  师:同学们,血浓于水,亲情无价,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拥有它的时候没有发觉。这种爱,可能并不惊天动地,它也许就是床头的一件衣服,放假回家时的热腾腾的饭菜,也许是一件特殊的礼物,也许是一次风尘仆仆的看望,也许仅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的人,你感受到了吗?你有过被父母感动的记忆吗?想一想吧!谁愿意把你的幸福和我们一起分享呢?

  生:讲述感人的故事 (教师放《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

  师:参与讲亲情故事 (有学生眼含泪水,有人小声低泣)

  师:同学们,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四、自由实践,把这节课的收获加以整理

  师:学过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发现?

  生1:我懂得了父爱的伟大。

  生2:我知道了一些日常小事,看似很平淡,但细细体会,能感觉父母对我的爱。

  生3:写文章要详写那些最能突出中心的细节。

  生4:文章的语言不一定要辞藻华丽,朴实的语言也能写得很动情,很感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背影》,感悟了亲情。让我们在享受亲情的同时,珍惜它,回报它,最后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父亲》再次品味亲情,读懂父爱。

  下课!

【《背影》教学实录 】相关文章:

《背影》教学实录03-02

《背影》教学实录(通用)03-03

《背影》教学实录10篇[优]03-02

(优秀)《背影》教学实录10篇03-03

背影课堂实录12-18

《背影》课堂实录03-03

《社戏》教学实录12-18

《荷花》教学实录03-02

《赵州桥》教学实录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