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锦集15篇)
杞人忧天1
从前,杞国有个人,没事总爱胡思乱想。有一天,他望着天空,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天会不会塌下来?如果天塌下来了怎么办?于是,他想把家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可转念又一想,哪里都有天呀。为此,他茶饭不思,天天担心,终于在忧郁中死去了。这就是尽人皆知的“杞人忧天”的故事。
或许你看了这个故事会觉得很可笑,会觉得这个忧天的人很无知、很愚昧。可是,假如这个忧天的人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他担忧的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天空,那么,你还会觉得可笑吗?
抬头看看吧,看看天空,看看那布满烟雾的灰蒙蒙的所谓的蓝天吧!此时你又有何感想呢?或许你居住的小镇还没被污染,可是想想那些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吧。白天,别说是看蓝天白云了,就连呼吸到新鲜空气都成了人们的奢求。由此可想而知,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多么恶劣。
今天,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大江南北,一时间都多了许多冲着天空张开的“嘴巴”。每天,这些“大嘴巴”都争相喷云吐雾,它们用特有的方式贪婪地占据着每一块纯净的天空。于是,天空不再蔚蓝,白云不再纯洁。夜晚,星星闭上了眼睛,月亮遮住了脸庞,它们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家园被毁。烟尘,还有大量的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排入空中。
科学家预测,如果再这样无节制地排放废气,那么天空中的臭氧将会受到巨大的破坏。那时,紫外线将畅通无阻地直射地球,会严重伤害人的皮肤,导致大量皮肤病产生,甚至置人于死地。近年来出现的酸雨就是排放废气的直接后果。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拯救天空,刻不容缓。
朋友们,还记得那些体态庞大的恐龙吗?有人说,它们就是在六千五百万年前毁灭于流星撞击地球时产生的有毒烟尘。假如真是这样,那我们人类是否也会因毒气而灭绝呢?
现在,天空仍在遭到污染,尽管已有很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研究处理废气的办法,可事态并没有因此而好转。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该替天空担忧了。
杞人忧天2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
二、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出示投影)
三、朗读课文,听读,自读,正音。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 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4、正音:杞(qi)人躇(chu)步跐(ci)蹈舍(she)然中(zhong)伤(投影出示)
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3)奈地坏何? (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
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投影出示)
六、拓展
讨论: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九、课堂总结: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十、板书设计{投影出示)
天,积气——奈何忧崩坠乎?
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晓日月星宿,亦积气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地,积块——奈何忧其坏?
(废寝食) (忧彼之所忧者)
舍然大喜——————— --------(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逐句翻译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
身亡所寄,——自己无处存身,
废寝食者。——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
因往晓之,曰:——就去开导他,说:
“天,积气耳,无处无气。——“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若屈伸呼吸,——你四肢一弯一伸,嘴巴一呼一吸,
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
奈何忧崩坠乎?” ——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其人曰:——那人说:
“天果积气,——“天是气体,
日、月、星宿,——那日、月、星、辰
不当坠邪?” ——不就会掉下来吗?”
晓之者曰:——开导他的人说:
“日、月、星宿,——“日、月、星、辰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
只使坠,——即使掉下来,
亦不能有所中伤。”——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晓之者曰:——开导他的人说:
“地,积块耳,——“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
充塞四虚,——填满了四处,
无处无块。——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若躇步跐蹈?——你行走跳跃,
终日在地上行止,——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奈何忧其坏?” ——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杞人忧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杞人忧天》,这篇课文是语文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寓言四则》中的最后一篇,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三则寓言故事基础上的继续延伸。
二:说教学目标
由于这则寓言故事出自于三千年前的古代典籍《列子》,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对于字词字音以及文章意思的翻译还是很有必要的,为初一的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积累字词以及学习的方法。疏通字词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便于分析人物形象,也为揭示文章的寓意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再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寓言的寓意,指出其现实意义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所以我的教学重难点第一是在疏通文意,第二就是在学生能通过引导多角度分析文章寓意并能很好的理解其现实意义,以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方法:
考虑到我校初一的学生大多活泼开朗,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让那个学生合作探究自读自悟为基础,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那个学生结合导学案以及课下注释探究感悟文章的意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同形式的朗读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以一场流星雨的话题作为开场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文的讲解做铺垫。
接着介绍课文的出处以及作者列子,初步了解道家学派,为后面结合背景资料理解寓意做一定的铺垫。
学习课文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字词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然后请学生范读,检查字词字音的学习效果,教师再特别提醒学生通假字以及多音字的读音,夯实基础。再集体朗读加深印象,并在朗读中体会文言字词的韵律感。
既然是文言文,疏通文意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主要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和课下注释四个一组合作解决文言字词的翻译工作。再有教师指出其中的难点以及学习文言字词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多积累感悟。在今后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多一些心得体会。
理解文章内容再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归纳整理来引导学生学习《杞人忧天》的含义,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接着从杞人忧天的忧出发探究其忧的深层原因,而能重新认识他的忧患意识的积极的一面,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再从故事内容的本身出发结合古代的神话故事启发学生领悟古人探索自然的精神,并能理解其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能多元化的考虑问题。
最后总结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启发学生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六:布置作业
巩固学习背诵课文,并阅读相关的一些小故事作为拓展延伸。
杞人忧天3
早晨从楼里出来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雨。
雨下得有点急,噼里啪啦的,落在头上有些微的凉意。
因为急着上班,或者是雨催的,匆忙的疾走,后脚都快踩到前脚了。
路上有相熟的人直问:“看你赶集似的,干啥去啊?”
“监场!”脚不停,嘴不停就急火火的走了。
到了考点办公室,还没有几个人来.
我没有迟到,其实迟到了天也不会塌下来
就笑自己,恐怕干不成什么大事情,没有稳重劲。
所以我只能做一个小人物,就像是虫豸或者草芥,就像路人甲路人乙。
贴完考号发完卷,终于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的前面。
看窗外的雨还在下着,我知道这雨不是成心和我作对的。
阴天下雨是睡觉的好天气,也是无病呻吟的好天气。
最近电视总是报道哪里哪里地震了,所以现在一刮风下雨就杞人忧天。
“世界末日是不是真的来了?前人的预言莫非是真的?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害怕不?我遗憾不?到时候大家都一样了哈,我还挣扎个什么劲?”
这样想的时候,会忽然的释然。
抬眼看下面的'学生在苦思冥想或奋笔疾书。
坐在后边同场的老师冲我微笑了一下。
头上的吊扇呼呼的旋转着。
窗外不远处有火车轰轰的来了又走了。
我知道,今天其实又是一个平凡的日子。
今天不是什么世界末日,我还是这样如虫豸草芥般活着,呵呵。
杞人忧天4
我常认为,妈妈是杞人忧天。
“哎呀!你那个手电筒别放在那个小盆里,会掉下来的!”妈妈又对我刚才把手电筒随手一放表示不满。“这不还没掉下来嘛!”我嘟囔着,不情不愿地将手电筒往里一推,“哎呀你看你,这样很容易……”我一头扎进了卧室,将她的埋怨关在了门外。
“哎呀!你这羊城通怎么到处乱扔,到时候肯定找不到了!还有你这饭卡,放完暑假后肯定又找不着了……”她源源不断的唠叨再次闯入我的卧室,我感觉我的心脏被无数蚂蚁侵占,“你怎么知道我会找不到?!”心烦意乱下,这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我冲出卧室,一把夺过她手中的两张卡,随手扔去了某个不起眼的角落。
开学的日子如期而至,早已忘了刚放假时的那段争执的我匆忙收拾着行李。唉,书、衣服、被子……生活费,还有什么来着,嗯对,饭卡……饭卡呢?应该是跟羊城通在一起的,可是我的羊城通呢?
我努力搜索着自己的记忆,试图搜到羊城通与饭卡的踪影,可它们像是存心跟我玩起了捉迷藏似的,没有丝毫痕迹。哎呀,这到底怎么办才好呢?我无奈地翻找着行李箱,不放过一个角落。
但是结果还是找不到。无奈之下,我只能向老妈求救,虽然如往常般被老妈唠叨、教训了一番,但心里对妈妈的杞人忧天开始抱有一丝认同。
最后,终于成功地在卧室找到了我的饭卡,也给自己上了一堂难忘的课。
是的`,我常认为,妈妈是杞人忧天,但并不能否认,这些担忧是真的对的。我成天想着事情可以推迟一会儿再做,我一定不会忘记,但直到我真的忘记了,事情真的发生了的时候,我才来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担心。
我知道我以后应该做一个会“忧天”的人,不过是适当地杞人忧天,对事情持有一定程度上的担忧,而并不是过分的担忧,这是很重要的,难道不是吗?
杞人忧天在一定程度上是件好事,我会做个适当“忧天”的人。
杞人忧天5
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忧虑,往往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杞人忧天,汉语成语,读音是qǐ rén yōu tiān,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杞人忧天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
杞人忧天的故事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的人。他很喜欢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一天,他坐在门前乘凉,忽然很担心天会塌下来。他说:“要是天塌了下来,我们该怎样办呢?”从此以后,他几乎每一天都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明白后,就跑来开导他说:“天但是一堆气体,你怎样会担心天塌下来呢?”杞人说:“如果天真的是气体,那么日月星辰挂在气体的上面,难道不会坠落下来吗?”朋友答:“日月星辰也是由气体聚集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绝不会砸伤人的!”经过这么一番开导,杞人最后放下心来。
杞人忧天6
犠鹘淌亩贾道自己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可究其实质教育一直是单方面强化“教书”而忽视了“育人”,单方面以“分数至上”为评价体系而忽视了全面素质标准。如此几代承传下来,终于看到了“高科技低道德”,“高智商低情商”的结果,实在让人寒心。最近,教育部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可谓认识到几十年教育弊病的本质,只是是否能彻底贯彻执行,实在令人有积重难返的忧虑。
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还是“杞人忧天”,三代教师的责任感和思维习惯,总让我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本该是教育部长,起码是校长应该考虑的问题,轮不到我一介书生胡思乱想,可是实在困惑:如此鞠躬尽瘁的教育事业价值何在?方向何在?大学教育的任务与中小学究竟有何区别?因此而思索以下三组概念:
1、人类的智能类型有两种:实能和潜能
实能,比如知识和技能,具有共性和可见性
潜能,比如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能力,具有个性和隐含性
2、人类的思维也有两种类型: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逻辑思维强调人类共同知识领域,是一种求同、求规律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一种个性化思维建树,具有求异性,其中想象力,包括幻想和联想,是创新思维中的重要能力。
3、知识形态又分为两种类型:既定知识和形成中的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
既定知识,如定理定义概念等历史承传下来的知识,只需要记忆即可
形成中的知识,需要内在智力爱获得,具体如: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个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
这么一比较,任何人都会明白大学应该培养后一种能力,即学生的潜在能力、创新思维和内在智力。
问题是,潜在能力、内在智力和创新思维都具有个性化特征。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都不同,内在智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也就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教育,需要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需要教师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可是,天天面对近400人的合班大课堂;月月不变的繁重的教学任务;僵死严格的教学管理,只能是年年如此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寂寞了教师,厌烦了学生。“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这就是目前高校学生真实的学习心态。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以及对自己职业执着的殉道精神,变得小气、自私、狭碍和脆弱,自杀他杀,抑郁彷徨,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我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杞人忧天7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上奈何光崩坠呼?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也?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日: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就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意为:
杞国有一个人害怕天塌地陷时无处藏身,因而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时又有一个优他所忧的人,前去开导这个杞国人说:天,就是一团积气,没有没气的地方,人整天都在空气中(天上活动怎么能害怕它会塌下来呢?其人又说:天,果是积气的话,天上的日月星辰就不应该掉下来?晓之者说:日月有星辰也是会发光的气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砸伤人。其人又问:地坏了怎么办?晓之者说:地,是由许多积块组成的,这显然是古典的大陆板块观点)充满了四虚(这又是古典的大陆漂移观点)凡是虚的'地方都有块,我们天天都在地上走路怎么能害怕它会坏呢?杞人和晓之者对所关心的天地崩坠问题讨论论的很开心,并取得了完全一致的认识,因此,两人都很喜欢。后来,唐代诗人李白,就根据这个寓言首先写出了“杞国无事忧天倾(《梁父吟》)的诗句。继李白之后,又有不少文学家、诗人、戏剧家仿效李白诗句的寓意,辗转使用,把“杞国忧”、“杞人忧”忧天、杞忧天坠”、“忧天倾”等比作是毫无根据的完全没有必要的忧虑;用“杞人”、“杞国”指多虑者;用“杞国天”、“杞天崩”指不会发生或毋须置疑的问题,逐步演绎成了“杞人忧天”一语。
杞人忧天8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出自于《列子·天瑞》。
春秋时期,祀国有个人,整天害怕天会塌下来,地会塌下去,使得自己每天不能安身,竟然连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去了。
另外一个人见他这样忧愁,就对他说:“天是由气聚集而成的,比如说我们的身体伸直和弯曲以及呼气和吸气,每天都是在天下面行动和休息,你怎么还忧愁天会垮、地会塌下来呢?”
祀人又问:“天如果真是由气聚集而成的,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就不会掉一下来吗?!”
他又解释说:“太阳、月亮和星星,同样是由气聚集而成的,只不过它们有光亮,即使掉下来,也不会碰伤什么。”
祀人接着忧愁地问:“那地塌了,怎么办呢?”
这人继续向祀人解释道:“地不过是上块聚集而成的',充满在各个角落。没有一个地方没有这种土块,我们的脚整天在土地上面行走,你怎么会忧愁地会塌呢?”
到了这个时候,祀人才明白过来,也就不再忧愁,感到很高兴。
后来人们常用“祀人忧天”这个成语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杞人忧天9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杞国有一个人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吃过晚饭以后,他坐在藤椅上乘凉,仰望天空,繁星点点,美丽极了。他想:天上是什么样子呢?我要是能看一看,该多好啊!突然一个念头在脑中闪过,他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可怕了吗?”从此以后,为了这件事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变得面黄肌瘦。朋友们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从来没听说天能塌下来,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又有人说:“天不过是一堆很厚很厚的气体,我们生活的地方,没有一处缺少气体的'。你其实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像那个杞国人一样,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担心忧虑,那样结果只能是既损害身体又浪费时间。
杞人忧天10
姥姥中等身材,一头齐耳短发像罩上了一层白霜,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只要一见到我,满脸皱纹就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片花瓣都洋溢着笑意。
奶奶可会“杞人忧天”了。有一次,我们去姨妈家做客。吃完饭,好不容易说服姥姥放我出去玩一会儿,可是吝啬的姥姥仅仅给了我半小时的时间。半小时就半小时吧,我和姐姐像出笼的小鸟般飞向小公园。公园里有个小池塘,只见池水清澈见底,碧得发亮。池边柳树吐绿,阵阵微风伴着花草的清香,真让人心旷神怡!我和姐姐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早把姥姥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忽然从小树林后面来阵阵焦急的呼唤,不好,姥姥找来了,我们惊慌失措地答应着,姥姥一看到我们,又急又气地抓住我的衣领,责问道:“在水池边玩,万一失足掉下去怎么办?玩那么长时间,坏人把你们骗走怎么办?……”我和姐姐真是佩服姥姥的想象力,原来,我们一离开她的视线,她的'脑袋里就开始胡思乱想了呀!我真想笑,可看到姥姥因担心而急得通红的脸,因四处寻找而气喘吁吁的样子,我就笑不出来了。
瞧,姥姥总是这样“杞人忧天”,我要长到多大才会让您放心啊!
杞人忧天11
近年来,报端屡见:无数的树木被砍伐,无数种动物濒临灭绝,臭氧层出现一个又一个空洞……地球原本美好的环境不复存在,从而引出一个严肃的话题——人类面临了自己的生存危机,被逼着去寻找除地球之外的人类第二家园。
古代的人类也许是还匍匐于自然神、宗教的脚下,对大自然无能为力。但自从英国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第一次认识了自身的潜在能力,俨然以大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他们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改造大自然,毫无顾忌地开发大自然;他们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量砍伐森林,为发展工业而大量开采石油,为获取劳力而大量繁衍后代。虽然经过如此作为,科技迅速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其代价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经受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无情摧残,日、德、意等国为夺取世界资源和市场发动战争之后,人类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空气污染,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又导致两极之冰雪慢慢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有理由去寻找一个没有遭到破坏的第二家园。
当然理由还不仅在于此,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必定会污染环境、耗用资源。发展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当地球上的资源耗尽的时候,人类将怎样生活呢?当前土地资源的有限与紧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要,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很有限的资源正在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怎样才能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我国来说,由于森林的被无序砍伐,大西北可耕地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正以每年60多平方千米的增长速度在侵蚀土地。由于森林无序砍伐,同样造成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得黄河在下游地区的洛阳附近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河”。再加上近年来城市周遭的农村城市化,在原本肥沃的土地上建起了公寓别墅,致使沃土良田大量消失。这是人们在为自己日益增长的人口寻找出路,可这是长久之计吗?失去了肥沃的土地,向哪里要粮食去?向沙漠?向国外?其实人们正走在一条日益艰难的孤独的小路上。看起来是成功,其实都是一个一个的失败。奉劝我们的某些领导者和土地开发商们,不要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满足一时的私欲,想想人类的后代该怎样生活吧!
再让我们抬起头来看看这日长夜大的城市吧!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越造越高,近百层的`并非独一无二,至于二三十层的,一幢幢,一排排,气派非凡。这是人类为改善生活质量的另一绝作,是为了解决我国的直接土地居住面积不能满足人口增长速度这一难题而借助空中楼阁来填补空缺的好办法。然而这样做真的是改善了生活质量吗?生活在这样的水泥森林中是否压抑?当年“9?11”事件中被毁的姐妹楼为什么不恢复原状?楼层高度是无限的吗?再者,成批的高楼大厦所造成的热岛效应对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得不使我们的决策者决心限制高层建筑的建造。扩大城市居住面积,向空中要面积,是能解决一些问题,然而,这也是会达到饱和状态的。因此,无论从环境问题,还是资源问题上以及居住面积上来考虑,我们应该积极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家园。
——也许这并非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12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杞人忧天13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有人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担心一切不切实际的事情,也有人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那么,同学们,你支持哪一种说法呢?”这是老师在课上让我们思考的一个小问题。
毫无疑问,我自然是支持第一种观点的。杞人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地塌陷掉,岂不是太不切实际了?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种种可能发生的意外,难道要一个个都担心一遍?更何况是“废寝食者”。
经过一轮精彩的讨论后,老师拍手让我们停了下来。
在我还坚持自己观点时,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作家在自己的文中写道,当出去旅游发生地震时,人们都跑到空旷的楼底下,其中有人拿着笔记本电脑,有人拿着钱包,但其中有一个人却提着一个大包,里面装着各种必用品,而那个包,是他时刻放在门旁边的。
也许生活中多担忧一些事情并不是坏事?
我记得曾经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过,有一群刚入住动物园的藏羚羊,不到六个月便消瘦了许多,甚至有一只死亡了。动物园的专家查明了原因,原来是因为它们的.居住地离狮虎山太近,便立刻把它们的居住地移到了一片竹林的旁边。一年过去了,这群藏羚羊越来越肥胖、懒惰,并停止繁育。查明原因,原来是因为这里一点也听不到狮虎的叫声,闻不到狮虎的气味,从而使这群藏羚羊放松警惕,彼此之间漠不关心。最后,它们的居住地定在了一个离狮虎山有一定距离、却又偶尔可以听到狮虎叫声的地方,这群藏羚羊慢慢地又恢复了活力和生机。
“同学们,我想说的是,我们既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但也不能想的太不切实际。”正思考着,老师的话把我拉了回来。
是的,正是这样,我们既不能太过忧虑,但也不能“死于安乐”,对许多人来讲,或许难以把握的便是在“忧”与“安”之间的中点。
这大概就是这则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杞人忧天14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列子》一书。
2.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自行理解内容,把握文章的寓义是重点。
◆难点:从寓言中接受教育。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看到你们一张张可爱、亲切的笑脸,老师感到我们就是久违重逢的朋友!老师曾经也年轻过。那时,也常常担心青春易逝,人生易老,但生老病死本来就是人之常情,那么,老师的担心有必要吗?
哎!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杞国人,他担心的事情比老师的'大多了,他成天担心天地崩坠,同学们,你知道这个人的故事吗?(杞人忧天),对,你们想知道故事的具体内容吗?那就请跟我来吧!
1、我们先看一个“杞人忧天”的动画片,先了解了解故事内容吧!【视频展示】
2、同学们,你们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吗?(不要紧,老师带你们走进一个特别的健身房,先来一个课前文学知识大热身活动,好吗?请看大屏幕!) 了解名作及寓言知识。(多媒体展示)
(好了,热身活动就到这里了!让我们走出健身房,直接进入故事现场吧!)
连贯朗读,整体感知。(多媒体展示)
自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得顺畅,读出感情。
结合课文,看谁说得对。
要求: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杞人忧天15
【杞人忧天的典故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
【杞人忧天的典故释义】
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境内;忧:忧虑。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而整日寝食不安。比喻无中生有,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杞人忧天的典故历史典故】
从前,杞国有一个人,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他常常会想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万一哪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啊?到时岂不是要被活活压死吗?
从此以后,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没有地方安身,他越想越觉得危险,越想越觉得可怕,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朋友们看他这样忧愁,整日精神委靡,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会那么容易就塌下来的,即使天真的塌下来了,也不是你一个人担心就能解决的啊!何况,天不过是由很厚的气体聚积而成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大气之中。放心,天不会塌下来的。”
杞人听了朋友的话,又说:“如果天真的是大气组成,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是会掉下来吗?”朋友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由会发光的气体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朋友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仍然在为这个问题担忧。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塌下来,一会儿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会掉下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天没有塌,日月星辰也好好地挂在天上,但他仍然在为此担忧。后来,他因忧虑过度而去世了。
【成长心语】
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与其每天在提心吊胆中度过,把精力浪费在无能为力的事情上,还不如积极一点,去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即使那些毁灭性的事件真的发生了,也不至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充满遗憾。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胸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杞人忧天】相关文章:
杞人忧天03-13
杞人忧天作文10-03
杞人忧天【优秀】03-13
杞人忧天(优选15篇)03-13
杞人忧天作文集合6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