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碑文

时间:2024-03-13 19:09:4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墓碑碑文范例

墓碑碑文范例1

  世人常把墓碑文当作墓志铭。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从墓碑和墓志的演变来了解它们的区别。

  墓碑的使用是在东汉以后。东汉之前,碑的用法典籍记载有三种。一是竖立在宫室前测量日影记时。二是在宗庙前用来拴牲口。碑上有洞,叫穿,绳子可以从中穿过,拴住那些用来祭祀的牲口。三是用作下葬时绑系棺椁的柱子,一般竖立在墓的两旁,其规制有严格的规定。按照郑玄的解释,天子可以用四个木碑,穿六根绳索下葬,诸侯两个木碑、四根绳索而到了低等级的士,则不能有碑,只能用手挽着绳索下葬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石碑是用在宫庙前面的,而墓地前的碑,为木质,没有文字,只起到承载棺椁下葬的作用,与后世的墓碑,作用显然不同。

  东汉立墓碑的习俗,应当和先秦、秦汉时期的刻石纪念、歌功颂德的传统有关。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蔡邕《铭论》),由于金铜材质较少,所以纪念性的墓碑就用石碑代替。我们今天发现的东汉初期的墓碑,如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都是有穿的石质墓碑。

  而墓志是在魏晋以后兴起发展的。墓志是埋在坟墓里的石碑,所以它的别称都带有入土的意义,如埋铭、葬志、圹志等。西汉中后期,世家大族建立祠堂、家庙,广立碑铭,刻石记其祖先功德,为的是团结族人,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操以禁止厚葬为名,禁止立碑,其实是为了淡化士大夫们的群体意识,淡化世家大族的凝聚力。曹操立法的威严,使立碑之风受到遏制,但是人们依然按照立碑的风俗,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这就是墓志。魏晋时期的墓志,仿照墓碑而制,直立在墓内,不像后世的墓志都是平放。

  南北朝时期,墓志经过不断发展,已经逐步确定了其形制。我们看到的过渡期最具代表性的墓志就是南朝宋大明八年的《刘怀民墓志》,这个墓志是方形石质,但是还没有盖,加盖的墓志是洛阳发现的北魏正始二年的《寇臻墓志》。这一时期墓志基本定型,为后世所效仿。

  禁止立碑的政策至隋唐之时,已基本解禁。但是相较于碑,墓志的使用却更加频繁。由于竖立在墓地前的墓碑,会因战乱灾害人事变迁等原因被损毁,而随同棺椁埋在一起的墓志,则一般不会被毁坏,它的长久保存性更强,因此,虽然禁碑之令有所松动,但墓志因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被保存并传承下去了。

  再说墓碑文与墓志铭。墓碑文包括序和铭。序主要叙述死者的姓氏、籍贯、世系以及生平事迹等;铭在序之后,以韵文的形式来对死者进行歌功颂德。而墓志上的文字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墓志上的文字虽由墓碑文发展而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黄金明在《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中说得很详细: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更注重铭颂德勋,墓志虽也记德铭勋,又很注重记事。碑文于序中更见辞彩,墓志于铭中更显文丽,故古代文章选集如《艺文类聚》碑文主要选其序,墓志则多选其铭。

  1.下列各项中,对墓志与墓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碑起于东汉,它继承了秦汉以及先秦刻石纪念、歌颂功德的传统,立墓碑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进行纪念和歌颂。

  B.墓碑采用石质材料且有穿,这是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而且石材是廉价易得、不易损坏的材料。

  C.墓志是埋在坟墓中的墓碑。因其埋在地下,一般不会被毁坏,长久保存性更强,墓志的`别称有埋铭、葬志、圹志等。

  D.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主要是社会原因。曹操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凝聚力,禁止立碑,于是人们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墓碑与东汉之前的碑功用不同。根据史料记载,东汉之前碑主要用于测量日影记时、拴祭祀的牲口以及承载棺椁下葬。

  B.西汉中后期,为团结族人,增强宗族凝聚力,世家大族纷纷建立祠堂、宗庙,立碑纪念先祖功德,一时立碑之风盛行。

  C.墓志铭和墓碑文有渊源关系。墓志上志的内容和功用类似于墓碑文中的序,墓志上的铭也源于墓碑上的铭文。

  D.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和墓志都注重歌功颂德,但后者更重记事;就文采来说,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华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之前,用来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规制有严格的规定,身份低于诸侯而高于一般士的大夫,其规制可能是两个木碑,两根绳索。

  B.最初的墓志因仿照墓碑而制,所以是直立在墓内的,顶部也无盖;后世的墓志顶部加盖,形制基本定型,并且都转为平放在墓中。

  C.墓志包含很多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据墓志,了解墓主的时代、身份,甚至社会背景和文化风俗,墓志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D.东汉初期的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南朝宋的《刘怀民墓志》,北魏的《寇臻墓志》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

  参考答案

  1.B(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错,应是继承了先前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特点。)

  2.D(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更显文采华丽,文中无依据。)

  3. D(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错。)

墓碑碑文范例2

  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

  王安石

  君少学问勤苦,寄食浮屠山中,步行借书数百里,升楼诵之而去其阶盖数年而具众经后遂博极天下之书属文操笔布纸,谓为方思,而数百千言已就

  以天圣五年,同学究出身,补滁州来安县主簿、洪州右司理再举进士甲科,迁大理寺丞,知常州晋陵县,移知浔州浔当是时,人未趣学,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说,诱劝以文艺居未几,旁州士皆来学,学者由此遂多以选,通判耀州兵士有讼财而不直者,安抚使以为直君争之不得,乃奏决于大理大理以君所争为是,而用君议,编于敕庆历二年,擢为监察御史里行于是弹奏狄武襄公不当沮败刘沪水洛城事又因日食言阴盛,以后宫为戒仁宗大猎于城南,卫士不及整而归以夜,明日将复出,有雉陨于殿中君奏疏,即是夜有诏止猎蛮唐和寇湖南,以君安抚,奏事有所不合,因自劾乃知复州,又通判金州,知汉阳军吉州稍迁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提点江南西路刑狱有言常平岁凶当稍贵其粟以利籴本者,诏从之君言此非常平本意也,诏又从之

  侬智高反,君即出兵二千于岭以助英、韶会除广西转运使,驰至所部,而智高方煽天子出大臣,部诸将兵数万击之君驱散亡残败之吏民,转刍米于惶扰卒急之间,又以余力,督守吏治城堑,修器械,属州多完,而师饱以有功君劳居多,以劳迁尚书司封员外郎初,君请斩大将之北者,发骑军以讨贼,及后贼所以破灭,皆如君计策军罢而人重困,方恃君绥抚君乘险阻,冒瘴毒,经理出入,启居无时以皇祐三年三月初七日,卒于治所,年五十四

  君所为州,整齐其大体,阔略其细故与宾客谈说,弦歌饮酒,往往终日而能听用佐属尽其力,事以不废在御史言事,计曲直利害如何,不顾望大臣,以此无助所为文,自少及终,以类集之,至百卷天德、地业、人事之治,掇拾贯穿,无所不言,而诗为多

  君讳抗,字和叔,姓孙氏,得姓于卫,得望于富春 (节选自《唐宋文举要》,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兵士有讼财而不直者 直:公平正直

  B.君请斩大将之北者 北:同“背”,相背

  C.方恃君绥抚 绥抚:安定抚慰

  D.整齐其大体 整齐:整治,治理

  B评分标准:共3分北:逃跑,打了败仗往回跑

  1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抗正直敢言的一项是( )

  ①诱劝以文艺 ②乃奏决于大理

  ③而用君议,编于敕 ④又因日食言阴盛,以后宫为戒

  ⑤君奏疏,即是夜有诏止猎 ⑥君言此非常平本意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B评分标准:共3分①是孙抗教化百姓的行动,③是大理寺所作出的判决和做法,两句都不能说是“直接表现孙抗的正直敢言”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抗幼时因家贫而依靠山中僧人生活,他勤奋好学,常常步行几百里去借书,回来后登楼诵读,还特意抽去楼梯,以便潜心钻研和防止他人打扰

  B.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孙抗不仅监督弹劾他人,如上奏弹劾狄武襄公不应该败坏刘沪收降水洛城,而且还严于律己,参劾自己上奏汇报有不实之处

  C.在侬智高的气焰炽盛时,孙抗被任命为广西转运使,他走马上任,为平乱出谋划策,出力流汗后因平乱的功劳多,他被提升为尚书司封员外郎

  D.孙抗任州郡长官时,常常整日与宾客谈说,听歌喝酒,疏忽政事下属为所欲为,他听之任之,不加制止后来他受到御史弹劾时,也就无人相助

  D评分标准:共3分这层意思的正确表述是:孙抗治理州政,整治其中重要的事件,疏略那些细碎的事情,并且能够听任下属尽力做事,因此事务得以不荒废他在任御史时议论事情,而不看大臣的眼色行事,因此得不到帮助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文操笔布纸,谓为方思,而数百千言已就(3分)

  译句:他写文章时握笔铺纸,说是才思考,而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就已经写成

  评分建议:共3分“属文”1分,“方思”“已就”1分,语句通顺1分“方思”“已就”要捆绑,只答对一个,不给分

  (2)人未趣学,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说(3分)

  译句:人们对读书不热衷,孙君于是召集官吏百姓中的优秀子弟,亲自为他们开课讲授

  评分建议:共3分“趣学”、“子弟之秀者”各1分,语意通顺1分“趣”作“趋”(奔向)讲,“未趣学”可翻译成“对读书不热衷”“对读书不感兴趣”一类的意思

  (3)又以余力,督守吏治城堑,修器械,属州多完(4分)

  译句:他又用余力,督促守吏整治护城河,维修武器装备,所属州县大多得以保全

  评分建议:共4分“治城堑”、“修器械”、“多完”各1分,语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孙君少年时做学问勤奋刻苦,依靠山中僧人生活,常常步行几百里去借书,回来后登楼诵读,为专心钻研和防人打扰,他还把楼梯抽去这样几年过去,他就掌握了众多的经典,后来就广泛地阅读天下各种各样的书籍他写文章时握笔铺纸,说是才思考,而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就已经写成

  他在天圣五年,以同学究出生,出任滁州来安县主簿,后任洪州右司理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中甲等,提升为大理寺丞,主持常州晋陵县,调任为浔州知州浔州在那时,人们对读书不热衷,孙君于是(将寺庙改作庙学,)召集官吏百姓中的优秀子弟,亲自为他们开课讲授,用经学来诱导劝勉他们过了不久,附近州县的士子也都来这里就学,读书的人从此就多了起来通过选拔,他被任命为耀州通判有一个士兵诉讼财产案判决不公正,安抚使认为这个案子处理公正,孙君与他争论没有结果,于是上奏请大理寺裁决大理寺认为孙君所争论的正确,就采用了他的建议,并将这件事编入法制文书庆历二年,他被提升为监察御史里行,于是上奏弹劾狄武襄公不应该败坏刘沪收降水洛城一事又因日食之事上书言阴气太盛,希望皇帝以后宫为戒仁宗在京城南面大举围猎,卫士来不及整顿,直到夜晚才回来,明日又要再出去,这时有一只野鸡坠落在殿中孙君上奏疏,于是仁宗当夜立即下诏停止打猎蛮人唐和进犯湖南,任命孙君安抚他们他上奏汇报事情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因此自行参劾于是出任复州知州,又调为金州通判,任汉阳军吉州知州不久提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提点江南西路刑狱有人上言常平仓逢到灾年时,应当稍稍抬高它的粟价以增加买粮的本钱,仁宗下诏同意了这个建议孙君说这不是设立常平仓的本意,仁宗又下诏同意他的建议

  侬智高造反,孙君立即在岭南出兵二千,用来帮助英、韶两州的治安恰巧他被任命为广西转运使,于是马上赶到所辖的地区这时侬智高的气焰正炽盛皇帝派出大臣,部署数万将士迎击侬智高孙君率领流亡败逃后的官吏、百姓,在这仓皇危急之间转运粮草,他又用余力,督促守吏整治护城河,维修武器装备,所属州县大多得以保全,并且部队也因供给充足而立功孙君所占的功劳为多,因此以功劳提升为尚书司封员外郎起先,孙君请求把败逃的大将斩首,征发骑兵用来讨伐贼寇等到后来贼寇所以破败灭亡,都和孙君计策谋划的一样部队停战后士兵又很困窘,正需依靠孙君安抚平定孙君不怕艰难险阻,冒着瘴气毒雾,管理财政的支出和收入,没有安居的时刻孙君在皇祐三年三月初七日逝世于治所,终年五十四岁

  孙君治理州政,整治其中重要的事件,疏略那些细碎的事情,他与来宾谈说,听歌喝酒,往往整日,并且能够听任下属尽力做事,因此事务得以不荒废他在任御史时议论事情,只考虑事情的是非利害怎样,而不看大臣的眼色行事,因此得不到帮助他写的文章,从年轻时直到病故,按类编集,有一百卷有关天地、德业和人事治理的内容,搜集贯穿,无所不言,而其中诗占多数

  君名抗,字和叔,姓孙孙氏得姓于卫,得郡望于富春。

墓碑碑文范例3

  据《东光县志》载,肖德宣,字青田,湖北汉阳人,嘉庆癸酉戍联捷进士,在道光年间连任东光二任知县。这位知县在任期间,不仅颇有政绩,而且具有文化艺术修养。他不但为马氏祠堂大门上题写了“千古词宗”的大字匾额,还亲自为马致远碑题写了碑记,原文抄录如下:“邑令肖德宣撰写东篱先生碑记:马东篱先

  生,东光人,工长短句,与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尝阅其所著幽雅淡远,一空凡响,当时称为“朝阳鸣凤”有以也。岁辛丑,余调理兹土,得悉马氏为宋以来旧家,先生于元季应词科取进士,由司教而县令而部署,仕途偃蹇,大猷未展而胸襟洒脱,惟以衔杯击缶自娱。后其孙经,其曾孙孔惠者,俱以家学捷南宫,尤足见先生工于词而不止于词也。第旧邑《志》载:先生《双调秋思》一阕令已逸,闲询及邑内青衿虽习其号,而先生之词所谓卓然成家冠绝一时者多未之知,岂以制举义者不暇好古,好古者又专崇诗、古文,而词曲非所尚耶?夫诗、古文,犹天地之有日、星、山岳也;诗与词曲犹天地之有风露、烟云、禽鸟、花木也。艺虽有别,总为造化必有之奇,以故自李供奉有《忆秦娥.菩萨蛮》二阕,而词学遂曼衍于南唐五代,盛于两宋以远元明,今复盛于我朝,微论风雅之士不废宫商,即德望勋业诸钜公,亦时复倚声选调以适志,盖有未可少者矣,况先。生之词冠绝一时,而谓泯泯不自知耶夫!表扬前哲,守土者自责也。余赏过先生之词,因题额日“千古词宗”,悬其上,并为记,嘱其裔以勒石。庶后来文士知乡先生擅美于前而深其宗仰云。”

墓碑碑文范例4

  1、一生心性厚;百孙贤。

  2、先人德望在;后辈业绩高。

  3、通古今文史;育天下英才。

  4、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

  5、银女凤凰福地;龙虎。

  6、功昭后人;德炳。

  7、青山茂;碧海翰泽长。

  8、远播起祥光;世泽永绵浮瑞霭。

  9、灵山昌百世;宝穴旺千秋。

  10、地连八斗文光聚;峰拱大湖瑞气盈。

  11、骑龙腾空去;驾鹤朝西归。

  12、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

  13、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

  14、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

  15、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

  16、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17、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

  18、一世清名;半途福寿。

  19、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

  20、牢记礼为孝之本;莫忘道以德而宏。

  21、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

  22、近智近仁近;希贤希圣希显达。

  23、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

  24、衬吉地;花香鸟语颂鸿恩。

  25、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

  26、四面紫气霭吉地;八面灵龙拥。

  27、且喜座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亦看山。

  28、青山源远护吉地;碧水长流霭瑞气。

  29、山环水抱聚紫气;虎踞龙蟠呈吉地。

  30、祖功征祥瑞;子孝孙贤迎。

  31、灵安福地卧真穴;子孙世代福无休。

  32、蓬山此去无多路;迎母小玉挽。

  33、已作蓬莱客;德范犹励后代人。

  34、一生正气垂青史;贯长虹。

  35、美德常齐天地永;嘉风久伴山河存。

  36、欲见严容何处览;唯思良训弗能闻。

  37、漫步龙山随缱绻;畅游福岭。

  38、祥光灿烂照先祖;瑞气蒸腾裕后昆。

  39、寿比千年龟鹤永;福荫后代子孙贤。

  40、操如松柏清如竹;言可行可师。

  41、茹苦含辛抚儿女;荫子孙。

  42、教子相夫称美德;节俭勤劳存懿范。

  43、母仪千古留;长记慈惠传后世75、祖考贻谋唯勤与俭;孙苗既翁且眈。

  44、蹈德咏仁路无不畅;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45、仁义自修君子安乐;勤俭后代利贞。

  46、得其人不朽;怀儿孙必贤。

  47、德沐桃李名高金鼎;功裕芝兰节映。

  48、不外为善两字;教子只在积德一端81、剪月裁云深恩长在;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49、山川豪气元龙高卧;遐想仙鹤常游。

  50、山辉川媚光华相映;子贵孙贤同登。

  51、盖世功名不矜不我;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52、懿德长存子孙托福;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53、先贤独得;近后辈共怀。

  54、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55、五里巨梁长留浩气;灵安永慰。

  56、一生辛勤德传梓里;终身节俭亲朋。

  57、天马映佳城必受;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58、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59、念前辈创业;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60、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61、三光呈异彩;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62、青山绿水相依梦绕龙潭;白云相伴魂系蓝天。

  63、佳城福地慰父母一生艰辛;青山绿水荫子孙万代兴旺。

  64、身卧福地始成大朴归天地;魂泊灵山更留和风孙。

墓碑碑文范例5

  上:功昭后人

  下:德炳丹青

  上:祥云笼吉地

  下:瑞气绕佳城

  上:福田祖上种

  下:心地子孙耕

  上:千秋常祀典

  下:万代绍书香

  上:德行感桑梓

  下:品节昭后人

  上:父恩深似海

  下:母德重如山

  上:天和随所寄

  下:风气若无怀

  上:奇峰朝福地

  下:秀水育贤人

  上:勤俭敦夙好

  下:耕读秀群英

  上:清山长福寿

  下:玉水旺财丁

  上:立德齐古今

  下:藏书教子孙

  上:山水风光秀

  下:子孙世泽长

  上:德贯天人际

  下:气穿日月光

  上:湖海星峰拱北斗

  上:梦笔生花产栋梁

  上:积德培麟趾

  下:传善起凤毛

  上:案朝福海千秋盛

  下:地接桃津万代兴

  上:静时疑水近

  下:高处见天阔

  上:良山贵向乘生气

  下:玉水藏风永吉祥

  上:桃李成蹊径

  下:兰竹光画图

  上:家风远播起祥光

  下:世泽永绵浮瑞霭

  上:面山如对画

  下:玩水爰临池

  上: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瑞彩祥云万年昌

  上:椿萱挺而健

  下:芝兰清且香

  上:灵山昌百世

  下:宝穴旺千秋

  上:松柏春常在

  下:芝兰德自馨

  上:百子天地寿

  下:万孙日月长

  上:洞天引金凤

  下:福地兆玉麟

  上:地连八斗文光聚

  下:峰拱大湖瑞气盈

  上:骑龙腾空去

  下:驾鹤朝西归

  上:先人德望在

  下:后辈业绩高

  上:通古今文史

  下:育天下英才

  上:吉人眠吉地

  下:佳偶奠佳城

  上:银女凤凰福地

  下:金童龙虎仙山

  上:慎终须尽三年礼

  下:追远常怀一片心

  上:依水傍山大福地

  下:步云攀桂有缘门

  上: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砂青水秀子孙兴

  上:旺龙真穴千秋富

  下:砂水朝抱万载昌

  上:岭上梅花香五里

  下:墓前明月照三更

  上:来山必然发甲第

  下:去水定主获贞祥

  上: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下: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上:后环青山千古秀

  下:前抱绿水万代昌

  上:牢记礼为孝之本

  下:莫忘道以德而宏

  上:百世昌隆赖先辈

  下:千秋功德垂子孙

  上:近智近仁近孝悌

  下:希贤希圣希显达

  上:传家维孝悌,岩留云盈福地

  下:养性在忠良,架护海拥新天

  上:立德齐今古,祖德千秋常祀典

  下:存厚传子孙,儿孙万代绍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