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13 11:24:5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童趣课堂实录

童趣课堂实录1

  件师:有许多专家和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屏幕显示图片)

童趣课堂实录

  师:这是什么?

  生:一块石头。

  师:对!一块石头,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它是一件收藏品。你们再仔细看看,它跟一般的鹅卵石有什么不同?

  生:石头上有彩色的图形。

  师:这彩色的图形象什么?

  生:像金鱼。

  师:你们真会观察。它的确像两条金鱼。艺术家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鱼戏水。你们看,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象,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像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像力的文章——《童趣》。(屏幕显示标题)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同学们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同学们在预习时已读过多篇,我想了解一下朗读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上发音饱满。(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先听老师读第1段。(教师范读)你们认为应怎样读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生1:要注意停顿。

  生2:要分出轻重。

  生3:还要读出感情。

  师: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3个学生分读2—4段)

  师: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讲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从题目《童趣》可以看出,应该读出愉悦的情感。

  生2:我同意,还可从文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中看出这一点。

  生3:第1段,还可以是自豪的感情。

  师:体会得很准确,下面,我想请一位感情丰富、声音甜美的同学为我们朗读这一篇文章。(一女生朗读全文,教师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

  师:她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文言文十分简洁。

  生:我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丑陋而又令人厌恶的蚊子,比作美丽的白鹤?

  师:你觉得比作什么好?

  生:麻雀呀,燕子呀什么的。

  师: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探究。

  生1:我来回答,还是比作鹤好,因为鹤和蚊子的脚都比较长,在外形上比麻雀、燕子都更相似一些。

  生2:我不同意,麻雀、燕子体形小些,更接近蚊子。

  师:我们不仅要从外表上考虑,还要从想像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更具情趣,才“怡然称快”。

  生:鹤比麻雀、燕子飞得高。

  师:所以才会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生随师齐念)比作鹤,不仅外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1:我提一个问题:人是强大的,癞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癞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生2:因为他看得太出神了。

  生3:是的,我看书看入神了,你轻轻拍我一下,我也会吓一跳。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女生齐读)

  生1:是“忆”字,因全文都是作者回忆的。

  生2:是“察”字,所有的“物外之趣”都得仔细观察。

  生3:是“物外之趣”,全篇都是写“物外之趣”。

  师: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了不同词语。不过我们从题目《童趣》来看,文章主要还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男生齐读)

  生:是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

  师:对,是戏蚊之趣。把蚊子当做伙伴,做了两个游戏。书上怎么说的?

  生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生2:还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师:立得好。女生表现毫不逊色。下面,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全班自由朗读)

  生1:写的是“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生2:主要是“草丛”。

  师:对,是“丛草之趣”,那又从“丛草”中找到了哪些乐趣呢?

  生1:“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凹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2:补充一下,还有“见二虫斗草间”。

  师:大家读得非常细致,真叫人高兴!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

  生1:因为他视力好,能“明察秋毫”、“张目对日”。

  生2:因为他善于观察。

  生3:因为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师:仅仅如此吗?

  生8:还有,他富有想象力!

  师:谁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

  生:仔细观察,加上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师:太精妙!(师一边参与讨论,一边在屏幕上显示板书)

  观察

  童藐小微物物外之趣

  想像、联想

  群鹤舞空

  戏蚊之趣

  趣鹤唳支端

  林、兽、丘、壑

  丛草之趣

  二虫相斗

  师:同学们刚刚度过自己的美妙的童年,或许也有这、过这样的物外之趣,讲一讲,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

  生1:小时候,我们小伙伴分成两组,玩打仗的游戏。

  师:你充当什么角色?

  生1:司令。

  师:感觉怎么样?

  生1:神气、满足、自豪,还有好玩。

  生2:我小时候,在家里,拿着话筒,当歌星。

  生3:我最喜欢过家家,把沙土当做米,水当做油,野草当做菜,做饭吃。

  师: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也分享了你们的快乐。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想像可以使我们发现美,并从中得到快乐。其实,想像不但可以发现美,还可以创造美。你们看见过树根吗?(生回答看见过)树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正是这不同的形状,给人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而艺术家便借助想像把它雕成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就是根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想像的结晶,也可以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每幅作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看谁取的名字最美(屏幕依次显示《快乐的小山羊》、《父与子》、《比翼鸟》、《老寿星》、《弯弓射大雕》等根雕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取名、评议)

  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并张开想像的翅膀,就能发现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增添美色。今天,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让美永远和我们相伴,让快乐永远和我们同行!

  执教者:曹双英

  简评:曹老师执教的《童趣》获“荆州市第13届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优质课竞赛的一等奖。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二点:

  一是教师深得本文题旨,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纵观全课教学,一个“趣”字贯穿始终,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于是放言无忌,妙语连珠(可惜“实录”未能将这种妙趣横生的场面充分描摹出来,笔者以及当时观摩的老师可是为学生的表现而笑得前俯后仰的),倘若教者将文本大卸几块,细丝解剖,处处串讲,必然兴味索然,趣味尽失,哪里还有什么“童趣”可言!

  二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角色定位适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这一教学中心环节里,教师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

  于是,我们看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这节课得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落实(主要表现为语言的习得,如正确地朗读、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等);过程与方法受以重视(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如品味“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等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了熏陶(分享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感受到了作者爱护动物、热爱生命的善良品格)。

童趣课堂实录2

  课前放映激趣音乐flash:改制的诙谐幽默的《童年》。(这首音乐及动化内容很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大家都听得合不了嘴,其实有趣的不仅仅是这曲《童年》,最主要的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童趣。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童趣》。(幻灯片一:标题)

  师:先请大家朗读全文,全班齐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男生读第三四段。(其实这暗合本文总分的结构)

  (生按要求朗读全文)

  师:大家读得还流畅,看来预习得不错,只是不觉呀然一惊中的呀应是第一声。

  师:现在我想举行一个游戏接龙式帮帮我,游戏规则就是我来请一同学帮我解答一问题,这个同学回答后再就自己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难题请教同学,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来,好不好?

  生(齐):好!

  师:又留蚊子素帐中中的素我不是很理解,请班长大人帮帮我。

  班长:我想应该是白色。

  师:你怎么知道的?你有依据吗?

  班长:《新白蛇娘传奇》里的青蛇叫小青,白蛇叫素贞,她们都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师(笑):哇,你真了不起,电视剧的人物的名字都能用心领悟。你这么高明,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班长(不好意思):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不是很清楚,我想请许梦来帮我。

  生1:很抱歉,这也是我的难题,我想请别的同学来帮我们。

  师:请哪位同学帮帮他们?

  生2:精神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又高兴又满足。这是我查资料得来的。

  师:很不错,不清楚的地方查资料弄明白,这种学习态度值得我学习。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生2: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以虫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都有为,我想知道他们的读音都一样吗?各是什么意思?请陈可馨帮我。

  生3:我只知道意思,读音不很清楚。项为之强和为之怡然称快中的是因为,以虫草为林中的是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的是被。

  师:这是一词多意,陈可馨同学肯定是花了不少工夫弄清楚的。为的读音有两个,前面两个是第四声,后面两个是第二声。陈可馨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生3:私拟作群鹤舞空中的私我想请肖豪帮忙。

  生4:我妈妈经常讲私房钱,我想私就是自己的。老师,鹤唳云端中唳是鸣叫的意思,我记得有一个成语就有这个字,可我忘了是哪个成语,请许明轩告诉我。

  生5:对不起,我不知道。李会是我们班的成语大王,我想她肯定知道。

  生6:风声鹤唳。

  师:大家能够由此及彼,这就是学习的主动性。李会,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生6:兴正浓的兴是兴趣的意思,课后习题告诉我们这是加字法,我想知道文言文中哪些词的解释可用加字法?

  师:大家再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文言词的解释用了这种方法?

  生7:必细察其纹理中的细是仔细,察是观察。

  生8:果如鹤唳云端中果是果然

  生9:驱之别院中的驱是驱赶。

  师:文言文中很多词是单音节词,现在变成了双音节词,对这样的词我们只要根据语境组词就行了,这就是加字法。除了这种方法,课后习题还告诉我们一种换字法。如方正浓中的方,现在仍有方字,组词有方向对方等词,和本课语境结合起来解释不通,就不能用加字法,只能用换字的方法,换成正。大家再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文言词的解释用了这种方法?

  生10:盖一癞虾蟆中的盖,现在一般组词是盖子,用在这里不合适,请大家告诉我换一个什么词好。

  生11:根据语境,应该是原来。

  师:词句理解还有疑难吗?

  生:没有了。

  师:过了字词这一关,我们来欣赏一幅有趣的图,这是编辑为我们配的,看看画了些什么?

  生1:画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烟杆。

  师:为什么说是烟杆呢?

  生1:文中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我认为是用烟杆在熏烟。

  师:其实这里的烟不是用烟杆熏出的',应该是以前人们用艾草制作的熏蚊子的蚊烟。看看还画了些什么?

  生2:还画了仙鹤,柳枝。

  师:你说是仙鹤,就更有美感了,不过,这是柳枝吗?

  生3:我认为应该是蚊帐,文中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可见他是在蚊帐中熏蚊子。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文章内容着手。你们能用四五个字给这幅画命个名吗?

  生1:青云白鹤观。

  师:真聪明,直接从文中就找到了现成的名字。

  生2:鹤立云端图。

  生3:群鹤舞空图。

  生4:帐中戏蚊图。

  师:图有趣,文字更有趣,大家不妨把这有趣的文字读一读,读的时候放松一些,带着有趣、愉快的心情,好,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

  师:编者只给我们配了帐中戏蚊的插图,现在请大家听同学朗读第三段、第四段,并仿照上图,自己也来设计一幅图。请班长给我们推荐两位同学朗读。

  (两生朗读,其余学生构思)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朗读,大家头脑中肯定有一些画面了,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要求画出来,只请你把你的构思讲出来。

  (学生构思)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奇思构想。你构思的是一幅什么图?

  生1:花台、小草、两虫、癞蛤蟆

  生2:我根据最后一句设计的是一男孩拿着一根小草在驱赶蛤蟆。

  师:不错,有情节了。

  生3:一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

  师:你是根据哪些内容来设计的?

  生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生4:我根据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设计了一个癞蛤蟆在草丛中吞吃两只小虫。

  生5:我设计的是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舌头伸得长长的,两只小虫吓得腿直打颤。

  (全班同学大笑)

  师(笑):嘿,你还设计了细节,生动形象。

  生6:我设计的是在丘陵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两只猛兽在相斗。

  师:这也是根据见二虫斗草间想到的,不过画面的图景完全不同了。

  生7:一个怪兽很大,就像动画片奥特曼里的怪兽,头差不多顶到天了,脚一踩下去,一座土丘就崩塌了,他张开血盆大口,两只猛兽打呀打,不自觉就打到怪兽的嘴里了。

  (全班同学又大笑起来)

  师(笑):你设计得好恐怖哟。我自己也设计了两幅图,请看大屏幕。

  (放映flash二:一个小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踩倒小草,踢着土块而来。

  Flash三: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两只猛兽正在搏斗,一癞蛤蟆似的巨型怪兽拔山倒树而来,张开血盆大口吞掉两猛兽。)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画花台小草小虫癞蛤蟆,一种是画丘壑树林猛兽,你赞同哪一种构思?为什么?

  生1:我赞同前一种,因为这是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生2:我赞同后一种,文中有具体的语句显示了的。

  师:你能给大家朗读出来吗?

  (生2朗读: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3:我认为拔山倒树这四个字就暗示我们要画丘壑树林。

  师:大家从文字上找到了自己的观点,你们还可以从编辑配的插图上受的启示呀,谁说说看。

  生1:插图上画的是白鹤而不是蚊子。

  师:编辑配插图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你们想想为什么要画白鹤呢?你们讨论讨论。(学生讨论)

  生2:如果画的是蚊子,就没趣了。

  生3:我们就体会不了作者为什么在蚊子身上能享受到乐趣,因为蚊子根本没有趣,有趣的是群鹤舞空的景象。

  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戏蚊之趣和草虫之趣,也知道有趣的不是蚊、草丛、虾蟆这些物,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的精神之趣,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

  (学生分析)

  生1:为之怡然称快。

  生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生3:兴正浓。

  生4:我认为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可见作者忘了自己是谁,情感完全和所见到的景物一样了,这个最能看出作者的心理愉悦。

  师:你分析得真好,就请你带着大家把这些句子读一遍。

  (学生朗读)

  师:在鞭蛤蟆的情节中,小沈复肯定也有很多心理活动,却没有写出来,怎么办呢?请大家做一个游戏:你是小沈复,你一边打蛤蟆一边在对蛤蟆说些什么呢?

  (学生立即拿出草稿纸写起来,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了)

  师:哪位小沈复先来?

  生1:你这丑八怪,这两只小虫与你无怨无仇,你竟敢下如此毒口!看我不揍扁你!

  师:你这是路见不平。

  生2:你这鬼东西,吃我的小虫,坏我的心情,看我怎样教训你!

  师:所以你要驱赶蛤蟆。

  生3:你这小东西,吓我一跳,真是该死,不过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放你一条生路,快滚!嘿,不滚,看鞭。

  师:哟,还有宽容之心。

  生4:喂,你是哪蹦出来的,一下子就杀了两个,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我不给点颜色你看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

  师:真是有趣,如果说作者获得了物外之趣,你们可就获得了文外之趣。可是为什么我碰到蚊子、癞蛤蟆总是感受不到有趣呢,你是小沈复,请你告诉我获得物外之趣的诀窍,好吗?

  生1:您要有童心,好奇心。

  生2:您还要仔细观察。

  生3:您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你们从哪知道的?

  生齐答:第一段。

  师:让我们把这诀窍牢记在心,请大家一起把这段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本文主旨?

  生齐答:物外之趣。

  师:其实,文中所写的童趣,我们同学也可能听说过、见过,甚至经历过,所以读起来特别亲切。同学们,请打开你们记忆的大门,跟着大屏幕一起分享童年的乐趣吧。我们尝试每一画面深情地配两三句解说词,好吗?

  (放映配乐flash)(学生准备)

  师(放映配乐flash:孩子们玩斗鸡游戏)(学着童声):别躲开,我最厉害,有谁撞得过我!

  生1(放映配乐flash:孩子们在跳房子)(语气自豪):我的收获可不小哟,你们看,小伙伴们都羡慕不已呢!

  生2(放映配乐flash:一个小孩子睡在树叶上,头枕在两个西瓜上)(语气炫耀):嘿,我的树叶床可真舒服呀,你们看,我的枕头是什么?

  生3(放映配乐flash: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拍手)(语气高兴):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一起做游戏。

  生4(放映配乐flash:斗蛐蛐的游戏):斗呀斗,斗呀斗,你斗得过我吗?

  生5(放映配乐flash:几个孩子在钓鱼,一个孩子在钓到的鱼嘴里取鱼钩)(语气得意):小鱼呀小鱼,怎么样,你终究还是上了我的钩吧!

  师(深情地):撕下岁月的日历,每一张都写满童趣。同学们,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下课!

童趣课堂实录3

  课前放映激趣音乐

  flash1:改制的诙谐幽默的《童年》。

  (这首音乐及动化内容很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大家都听得合不了嘴,其实有趣的不仅仅是这曲《童年》,最主要的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童趣。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童趣》。

  (幻灯片一:标题)

  师:先请大家朗读全文,全班齐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男生读第三四段。

  (其实这暗合本文总分的结构)

  (生按要求朗读全文)

  师:大家读得还流畅,看来预习得不错,只是“不觉呀然一惊”中的“呀”应是第一声。

  师:现在我想举行一个游戏“接龙式帮帮我”,游戏规则就是我来请一同学帮我解答一问题,这个同学回答后再就自己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难题请教同学,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来,好不好?

  生(齐):好!

  师:“又留蚊子素帐中”中的“素”我不是很理解,请班长大人帮帮我。

  班长:我想应该是“白色”。

  师:你怎么知道的?你有依据吗?

  班长:《新白蛇娘传奇》里的青蛇叫“小青”,白蛇叫“素贞”,她们都是用颜色来命名的。

  (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

  师(笑):哇,你真了不起,电视剧的人物的名字都能用心领悟。你这么高明,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班长(不好意思):“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不是很清楚,我想请许梦来帮我。

  生1:很抱歉,这也是我的难题,我想请别的同学来帮我们。

  师:请哪位同学帮帮他们?

  生2:精神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又高兴又满足。这是我查资料得来的。

  师:很不错,不清楚的地方查资料弄明白,这种学习态度值得我学习。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生2:“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以虫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都有“为”,我想知道他们的读音都一样吗?各是什么意思?请陈可馨帮我。

  生3:我只知道意思,读音不很清楚。“项为之强”和“为之怡然称快”中的是“因为”,“以虫草为林”中的是“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的`是“被”。

  师:这是一词多意,陈可馨同学肯定是花了不少工夫弄清楚的。“为”的读音有两个,前面两个是第四声,后面两个是第二声。陈可馨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生3:“私拟作群鹤舞空”中的“私”我想请肖豪帮忙。

  生4:我妈妈经常讲“私房钱”,我想“私”就是“自己的”。老师,“鹤唳云端”中“唳”是“鸣叫”的意思,我记得有一个成语就有这个字,可我忘了是哪个成语,请许明轩告诉我。

  生5:对不起,我不知道。李会是我们班的成语大王,我想她肯定知道。

  生6:风声鹤唳。

  师:大家能够由此及彼,这就是学习的主动性。李会,你有难题要大家帮忙吗?

  生6:“兴正浓”的“兴”是“兴趣”的意思,课后习题告诉我们这是加字法,我想知道文言文中哪些词的解释可用加字法?

  师:大家再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文言词的解释用了这种方法?

  生7:“必细察其纹理”中的“细”是“仔细”,“察”是“观察”。

  生8:“果如鹤唳云端”中“果”是“果然”

  生9:“驱之别院”中的“驱”是“驱赶”。

  师:文言文中很多词是单音节词,现在变成了双音节词,对这样的词我们只要根据语境组词就行了,这就是“加字法”。除了这种方法,课后习题还告诉我们一种“换字法”。如“方正浓”中的“方”,现在仍有“方”字,组词有“方向”“对方”等词,和本课语境结合起来解释不通,就不能用“加字法”,只能用换字的方法,换成“正“。大家再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文言词的解释用了这种方法?

  生10:“盖一癞虾蟆”中的“盖”,现在一般组词是“盖子”,用在这里不合适,请大家告诉我换一个什么词好。

  生11:根据语境,应该是“原来”。

  师:词句理解还有疑难吗?

  生:没有了。

  师:过了字词这一关,我们来欣赏一幅有趣的图,这是编辑为我们配的,看看画了些什么?

  生1:画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烟杆。

  师:为什么说是烟杆呢?

  生1:文中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我认为是用烟杆在熏烟。

  师:其实这里的烟不是用烟杆熏出的,应该是以前人们用艾草制作的熏蚊子的蚊烟。看看还画了些什么?

  生2:还画了仙鹤,柳枝。

  师:你说是仙鹤,就更有美感了,不过,这是柳枝吗?

  生3:我认为应该是蚊帐,文中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可见他是在蚊帐中熏蚊子。

  师: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文章内容着手。你们能用四五个字给这幅画命个名吗?

  生1:青云白鹤观。

  师:真聪明,直接从文中就找到了现成的名字。

  生2:鹤立云端图。

  生3:群鹤舞空图。

  生4:帐中戏蚊图。

  师:图有趣,文字更有趣,大家不妨把这有趣的文字读一读,读的时候放松一些,带着有趣、愉快的心情,好,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

  师:编者只给我们配了“帐中戏蚊”的插图,现在请大家听同学朗读第三段、第四段,并仿照上图,自己也来设计一幅图。请班长给我们推荐两位同学朗读。

  (两生朗读,其余学生构思)

  师:听了两位同学的朗读,大家头脑中肯定有一些画面了,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要求画出来,只请你把你的构思讲出来。

  (学生构思)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奇思构想。你构思的是一幅什么图?

  生1:花台、小草、两虫、癞蛤蟆

  生2:我根据最后一句设计的是一男孩拿着一根小草在驱赶蛤蟆。

  师:不错,有情节了。

  生3:一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

  师:你是根据哪些内容来设计的?

  生3: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生4:我根据“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设计了一个癞蛤蟆在草丛中吞吃两只小虫。

  生5:我设计的是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舌头伸得长长的,两只小虫吓得腿直打颤。

  (全班同学大笑)

  师(笑):嘿,你还设计了细节,生动形象。

  生6:我设计的是在丘陵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两只猛兽在相斗。

  师:这也是根据“见二虫斗草间”想到的,不过画面的图景完全不同了。

  生7:一个怪兽很大,就像动画片奥特曼里的怪兽,头差不多顶到天了,脚一踩下去,一座土丘就崩塌了,他张开血盆大口,两只猛兽打呀打,不自觉就打到怪兽的嘴里了。

  (全班同学又大笑起来)

  师(笑):你设计得好恐怖哟。我自己也设计了两幅图,请看大屏幕。

  flash2:一个小男孩在花台、小草处看两只小虫打斗,一只癞蛤蟆张大了嘴巴,踩倒小草,踢着土块而来。

  flash3: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两只猛兽正在搏斗,一癞蛤蟆似的巨型怪兽拔山倒树而来,张开血盆大口吞掉两猛兽。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画花台小草小虫癞蛤蟆,一种是画丘壑树林猛兽,你赞同哪一种构思?为什么?

  生1:我赞同前一种,因为这是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生2:我赞同后一种,文中有具体的语句显示了的。

  师:你能给大家朗读出来吗?

  (生2朗读:“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3:我认为“拔山倒树”这四个字就暗示我们要画丘壑树林。

  师:大家从文字上找到了自己的观点,你们还可以从编辑配的插图上受的启示呀,谁说说看。

  生1:插图上画的是白鹤而不是蚊子。

  师:编辑配插图也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你们想想为什么要画白鹤呢?你们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生2:如果画的是蚊子,就没趣了。

  生3:我们就体会不了作者为什么在蚊子身上能享受到乐趣,因为蚊子根本没有趣,有趣的是“群鹤舞空”的景象。

  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戏蚊之趣”和“草虫之趣”,也知道有趣的不是蚊、草丛、虾蟆这些物,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的精神之趣,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

  (学生分析)

  生1:为之怡然称快。

  生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生3:兴正浓。

  生4:我认为“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可见作者忘了自己是谁,情感完全和所见到的景物一样了,这个最能看出作者的心理愉悦。

  师:你分析得真好,就请你带着大家把这些句子读一遍。

  (学生朗读)

  师:在鞭蛤蟆的情节中,小沈复肯定也有很多心理活动,却没有写出来,怎么办呢?请大家做一个游戏:你是小沈复,你一边打蛤蟆一边在对蛤蟆说些什么呢?

  (学生立即拿出草稿纸写起来,不一会就有学生举手了)

  师:哪位小沈复先来?

  生1:你这丑八怪,这两只小虫与你无怨无仇,你竟敢下如此毒口!看我不揍扁你!

  师:你这是路见不平。

  生2:你这鬼东西,吃我的小虫,坏我的心情,看我怎样教训你!

  师:所以你要驱赶蛤蟆。

  生3:你这小东西,吓我一跳,真是该死,不过我大人不记小人过,放你一条生路,快滚!嘿,不滚,看鞭。

  师:哟,还有宽容之心。

  生4:喂,你是哪蹦出来的,一下子就杀了两个,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我不给点颜色你看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

  师:真是有趣,如果说作者获得了物外之趣,你们可就获得了文外之趣。可是为什么我碰到蚊子、癞蛤蟆总是感受不到有趣呢,你是小沈复,请你告诉我获得“物外之趣”的诀窍,好吗?

  生1:您要有童心,好奇心。

  生2:您还要仔细观察。

  生3:您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你们从哪知道的?

  生齐答:第一段。

  师:让我们把这诀窍牢记在心,请大家一起把这段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谁能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本文主旨?

  生齐答:物外之趣。

  师:其实,文中所写的童趣,我们同学也可能听说过、见过,甚至经历过,所以读起来特别亲切。同学们,请打开你们记忆的大门,跟着大屏幕一起分享童年的乐趣吧。我们尝试每一画面深情地配两三句解说词,好吗?

  (放映配乐flash)

  (学生准备)

  (放映配乐flash:孩子们玩“斗鸡”游戏)

  师(学着童声):别躲开,我最厉害,有谁撞得过我!

  (放映配乐flash:孩子们在“跳房子”)

  生1(语气自豪):我的收获可不小哟,你们看,小伙伴们都羡慕不已呢!

  (放映配乐flash:一个小孩子睡在树叶上,头枕在两个西瓜上)

  生2(语气炫耀):嘿,我的树叶床可真舒服呀,你们看,我的枕头是什么?

  (放映配乐flash: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拍手)

  生3(语气高兴):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一起做游戏。

  (放映配乐flash:“斗蛐蛐”的游戏)

  生4:斗呀斗,斗呀斗,你斗得过我吗?

  (放映配乐flash:几个孩子在钓鱼,一个孩子在钓到的鱼嘴里取鱼钩)

  生5(语气得意):小鱼呀小鱼,怎么样,你终究还是上了我的钩吧!

  师(深情地):撕下岁月的日历,每一张都写满童趣。同学们,让我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下课!

童趣课堂实录4

  【课堂实录】

  师:今天有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这是老师上次在海边游泳时捡到的。(亮出海螺,重点让学生观察海螺的形状、棱角、上面的一些线条。)看完之后说说它们像什么。

  生:看它的形状像宝塔。

  生:看它上面的线条像树的年轮。

  生:上面的花纹像条盘旋的龙。

  ……

  师:你们真会观察。你们看,一个看似普通的海螺,经过仔细的观察,经过丰富的想象,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象力的文章──《童趣》。

  (板书)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同学们会在语言上感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通,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同学们在预习时已读过多遍,我想了解一下朗读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发音要准确,所谓“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先听老师读第1段(教师范读),你们认为应怎样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生回答:注意停顿,分出清重,读出感情。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

  (三个学生分读2~4段)

  师: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愉悦。

  生:第一段还有自豪的感情。

  教师总结:体会得很准确。下面我想请一位感情丰富、声音甜美的同学为我们朗读这一篇文章。

  (一女生朗读全文,教师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

  她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十分简洁。

  师:对,预习提示也告诉我们,是简洁。同一个意思,现代文通常用双音节词表示,而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因而语体简洁。比如第1段里的“忆”,我们现在说“回忆”,“能”说“能够”,“张”说“张开”。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这样的词吗?

  生:“林”说“森林”,“兽”说“野兽”,“项”说“颈项”,“果”说“果然”……

  师:大家找得又快又准。有了这种能力,再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就简单多了。请大家在下面快速翻译,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咱们大家来讨论。

  师:下面请大家逐字逐句地研读课文,互相切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热烈,有什么样的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把丑陋而又令人厌恶的蚊子,比作美丽的白鹤?

  师:你觉得比作什么好呀?

  生:麻雀,燕子……

  师: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探究。

  (学生讨论)

  生:鹤和蚊子的脚都长。

  师:不仅要从外形上考虑,还要从想象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有“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吗,作青云白鹤观。”比作鹤,不仅外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人是强大的,瘌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瘌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学生提出)

  生:因为他看得太神了。

  (有学生抢着回答)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女生齐读)

  男生:趣,“物外之趣”

  师:对,文章主要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而获得的“物外之趣”。刚才男生表现不错,我们就请男生齐读第二段,女生思考:本段中具体写了哪种“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

  (男生齐读)

  生:是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

  师:对,是戏蚊之趣。把蚊子当做伙伴,做了两个游戏,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得喷以烟,使之冲烟飞吗,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师:说得好,女生表现毫不逊色。下面,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

  (全班自由朗读)

  生:草丛

  师:对,是“草丛之趣”,那又从“丛草”中找到了哪些乐趣呢?

  生: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正,凹者为壑。

  生:补充一下,还有“见二虫斗草间”。

  师:大家读得非常的细致,真叫人高兴!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呢?

  生:因为他视力好,能“明察秋毫”“张目对日”。

  生:善于观察。

  生:充满好奇心。

  师:仅仅如此吗?

  生:还有,富有想象力!

  师:谁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

  生:仔细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师:太精妙了!

  亮出小黑板:

  观察:

  童

  藐小微物──────────物外之趣

  想象、联想

  趣

  戏蚊之趣

  (群鹤舞空、鹤唳云端)

  丛草之趣

  (林、兽、丘、壑,二虫相斗)

  师:同学们刚刚度过自己美好的童年,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物外之趣,讲一讲,让我们来分享你的快乐!

  生:小时侯,我们分组玩打仗的游戏。

  师:那你充当什么角色?

  生:司令。

  师:感觉怎样?

  生:神气、满足、自豪。

  生:我小时候也玩过过家家的游戏,把沙土当做米、水当着油、野菜当做菜、做饭吃。

  ……

  师: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也分享了你们的快乐。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想象可以使我们发现美,并从中得到快乐。一代艺术家,罗丹也曾说过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

  【总结与反思】

  《童趣》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把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文言文的兴趣,所以这堂课我把教学重点主要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这也是该堂课的亮点之处):

  1、引发童趣,营造“乐学”的氛围。纵观全课教学,一个“趣”字贯穿始终,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

  2、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戏蚊之趣”和“丛早之趣”这一教学中心环节里,教师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

  3、让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得到了实现。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落实(主要表现为语言的习得,如正确的朗读、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等);过程与方法得到了重视(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如品位“戏蚊之趣”和“丛早之趣”等环节);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熏陶(分享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感受到了作者爱护动物、热爱生命的善良品格)。

  当然,对于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在教学时再增加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物,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童趣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童趣08-26

童趣的作文07-25

童趣作文10-29

童心童趣作文07-27

童趣优秀作文07-05

关于童趣的作文08-11

童趣的作文(优秀)10-15

童趣的作文(合集)11-25

【必备】童趣的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