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说勤奋》教学实录
《说勤奋》教学实录1
一、导入新课,明确主题。
1、理解题目。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叫什么呀?
生:《说勤奋》……
师: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篇讲道理的文章,那么讲的是什么道理呢?
生:讲的是“勤奋”的道理!
生:讲的是做什么事都要十分勤奋的道理!
师:回答正确,加10分。其实,读了课文的第一、四自然段后,你们的回答会更加具体!
2、直奔主题。
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1、4段,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道理?
生:(2生读书,师帮助正音,特别指出“梁”“社”音)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的道理?不看书说出来就更好了!
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生:我们要牢记勤奋,只有这样,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就是“有所作为”。
生:每个人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汗水和心血。(师:“汗水和心血”就是指……生:勤奋)
师:好,回答得真棒!这可都是大家认真读书的功劳哦!
二、研读事例,论证主题。
(一)、抛出疑问。
师:同学们,读到这儿,我想:要是课文只有这两个自然段,行不行?
生:不行,这样写,我们觉得太简单了。
生:当然不行,应该要举些例子来谈谈,读者就明白为什么要“勤奋”了。
师:你是说,不光要讲道理,还需要摆事实。
(二)、练读“事实”。
师:课文里谈了两位名人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故事,是哪两位?课前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
生:一位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
师:不光说出了谁,还说出他是什么朝代干什么的,预习比较充分!
生:还有一位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
师:对了,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勤奋的吗?生:想!
师:把书读好了,你们也就知道了!课文的2、3自然段里有这几个生字,认识的请举手!
(媒体出示:“枕、稍、末、校、惯、渡、基、础”8个生字)
生:(读略)
师:现在自由去读课文的2、3自然段,做到正确、流畅。
(三)、选学一例:
A、精读第二段:
师: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大家边听边用笔划出:司马光“勤奋”的词语和句子!(生读略)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注意:用读来交流!(也就是用自己的感觉读出他的“勤奋”)
生:小时候,每当……一直到滚瓜烂熟为止。
(媒体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到滚瓜烂熟为止。)
师:“却”字(师点“却”)表示前后做法不一样,司马光不一样在何处?读时注意一下“却”,体会体会!(再读)要“躲”起来干嘛?(师点“躲”)别说,读!(再读)听出“勤奋”来了!
(媒体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到滚瓜烂熟为止。)
师:继续交流!
生:为了抓紧时间,他用……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媒体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师:听说过“警棍”“警察”,还没听过“警枕”呢!(师点“警枕”)“警枕”有什么用?(生读出来)有了这么个“警枕”,他睡得多吗?可见……(他很勤奋)读出来啊!(生再读)
(媒体出示: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师:原来是这么个勤奋的人,难怪他会编成著名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而且一编就是19年。
B、精读第三段:
师:刚才,我们采用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学习了第2自然段,下面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第3自然段。
生(学生自主圈划,练习朗读。)
师:现在请交流一下。
生:“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我感觉到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媒体出示: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这种理解用读展示出来就更好!从开头读到“名列前茅”。
(媒体出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生(读略)
师:还有想交流的吗?
生:“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师:你读的时候注意了“远渡重洋”和“高难度”,你是想读出……(生:读出童第周不怕苦,不怕难的工作和学习精神),谁再来读一遍!
(媒体出示:“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对比出理。
师:读到这儿,让我们把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做个比较,看看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相同之处又是什么?
生:不同之处是司马光从小很聪明,童第周从小学习成绩很差。(师:怎么知道的?生:一年级学过《司马光砸缸》的)
师:那么,相同之处呢?
生:相同之处是他们最后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生:是他们都很勤奋。
师:假如让你们给两位名人各送上一句合适的`名言,你觉得送什么好?
生:我送给司马光的名言是: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
生:我想把这句名言送给童第周: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回归主题
师:确实是这样,不管什么样的人(天资聪颖的也好,基础较差的也罢),只要勤奋,就能取得最大的进步。再来齐读一下第1、4自然段,你的印象会更深!
生(齐读略)。
师:今天大家读书很努力,并通过“读书”弄懂了“勤奋”的道理,表现一流!
三、扩展名言,深化主题。
师:课文中提到了华罗庚,华罗庚就是凭着“勤奋”才成为著名数学家的,还提到了他说的关于“勤奋”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与“勤奋”有关的名言呢?
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生(停顿,师提供部分名言)
(媒体出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贤文》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四、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师:课文里两次出现了“终于”这个词语,找出来读读体会体会!
生(读句子略)
师:你会用上“终于”这个词语来说说某个人很“勤奋”吗?
生(说句子略)
师:课后再去搜集“勤奋”的故事读读好吗?下课……
《说勤奋》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议论文的格式说一说勤奋的重要性。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与以往学习的记叙文所不同的文章——议论文。(教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议论文与记叙文有什么不同吗?老师相信同学们打开课本后认真读一读就会明白的。
(点评:直接揭示课题,然后开门见山地指出本篇课文的体裁与以往课文的不同,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白本课的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你们需要多少时间来读课文?(学生说3分钟、5分钟、10分钟,最后统一为10分钟)(这时对学生提出要求,一是读方面,通过练习朗读要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长句要会破句;二是生字方面,要做到四会,会读、会写、会默、会理解,待会老师要来默写。)
生:读课文。
(教师巡回检查,特别注意上官志浪、范文杰等)。
时间到,让学生停下。
师:10分钟时间已经到了,有多少同学愿意来读一读。(举手的人只有十几个)没关系,我们练习得不多,能读的人先来试一试好吗?
生:读课文。
(读完后学生评价)
生:我觉得崔玲刚才读的时候太紧张了,所以速度太快了,但是她读得很流利。
生:她刚才读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读得不是太好,她把句子读破了。
师:崔玲,你能否找一位同学和你比一比,看看你是不是比他读得好。
生:我找符莉莎。
生:读课文。
读完后齐声鼓掌。
师:从大家的掌声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都觉得符莉莎读得不错。那你们现在愿意跟着符莉莎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吗?
生:愿意。(齐读课文)
师:不错,同学们课文读得都不错,下次要争取自己站起来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点评:这一教学片断先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再是让全班学生齐读。这实际上是教师从全盘出发,先让学生读熟课文,在为引导学生探究议论文的格式铺垫蓄势。)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能否用一段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勤奋为什么重要呢?
(只有两个人举手)
师;看来老师这处要求对于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没关系。同学们,其实议论文有一定的写法:摆出观点——举例证明——深化观点。那么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是观点?是什么观点?具体事例是什么?什么地方又是深化观点?
(马上又多了五、六位同学)
师:有好几位同学已知道了,我们就先请他们来说一说。
生:学生按照议论文的写法复述课文。
(能大概地把课文复述出来了,但是太简单。)
师:你们对他刚才的'回答满意吗?他刚才的回答是不是能充分说明老师提的问题?
(好几位学生提出来觉得太简单,特别是举例证明部分太简单。)
师: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样说才好?事例部分能不能证明观点,也就是说明“勤奋的重要性”?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把事例部分复述一遍。
生:复述事例部分。(还不错)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事例部分复述得怎么样?能不能证明勤奋的重要性?
生:都认为这位学生事例部分复述得很详细,能证明勤奋的重要性。
师:那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完整地说一说勤奋的重要性,行了吗?
(明显地比刚才又多了五六位)
生:再一次复述课文。
(点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教学片断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或者说通过教师的点拨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补充、重组,对学习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自己悟出勤奋的重要性。)
师:老师看同学们课文都很熟了,那么课文的段落你是否试着来划分一下?
(生答略)
(点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练读课文的时候很认真,再加上复述课文时几乎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因此这一环节就完全由学生来主导。学生的综合概括就取代传统教学教师的总结,“众人拾柴火焰高”。)
总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是学生不清楚学习的任务、目的,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了主题。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我个人认为,应直视学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时、耐心地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讲解、示范来督促、评价学生,使学生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一片断的教学向我们呈现的便是教师耐心地组织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导向。
《说勤奋》教学实录3
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请读课题。
学生:读课题。
老师:上一节课我们进知道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往的文章不同,它是——(学生)议论文。对,再读课题,我说:是的,这课题中带了一个说字,像这样,课题中带有说字,谈字,以及论字的大多是议论文。比如我们下学期要学的《谈礼貌》,再比如老师手里的《林语堂作品精选》里面就有以论什么的文章几十篇,这些都是议论文。我又板书记叙文三字,说:“过去我们学过的文章主要是记叙文,记叙文的特点就是——板书记一件事情、一个人物等。那么,议论文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不要说,先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到底在说什么?”孩子们很安静地默读课文。我在教室里随机问问,了解情况。
教室里安静下来了。我请孩子们举手发言。
学生1:这篇课文说的是勤奋。
老师:哪里让你看出来的?
学生1:课题中就看出来了。
老师:能从课题中感受,不错。那么课文在说勤奋的什么呢?
孩子们思考,冥思苦想不得其果,只有几个孩子举手发言。
学生2:说勤奋能实现理想。
学生3: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老师:成功者是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学生4:不是,是成功者手里的鲜花,这是一个比喻。说明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
老师:是的,换来这个词语用的真恰当,这叫做勤奋换来成功。还说了勤奋的什么?刚刚这些其实就是在说勤奋的——
学生5:收获。
老师:换一种说法,就是在说勤奋的作用。现在我们读一读课文,看看勤奋的作用有哪些?可以找出来,大声地朗读。
孩子们一会儿就举手了,少数几个在“喊”,我准备倾听。
老师:会说的举手(孩子们的手放下了很多),会读了以后说的举手(学生又举起手来),那我们先读再说作用。
学生6:(读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学生物学界产学生了很大的影响。)
读完不会说,停在那里。
老师:刚刚我听出来你读的时候突出了“很大”,原因能告诉我们吗?
学生6:因为他的勤奋得到了荣誉。
老师:哦,体会得真是好,这说明勤奋有得到荣誉的作用。还有人来读读这句话吗?
学生7:读的时候突出了欧洲学生物学界。我觉得他勤奋换来的这个荣誉很大,说明勤奋的作用很大。
老师:请其他同学继续读。
学生8:(读——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老师:这段话说了勤奋的什么呢?
学生8:说了司马光的勤奋。
老师:是呀,说了他怎么勤奋的,小时候——导读,长大以后——导读。他就是这样勤奋的。那么这样勤奋给他带来的什么?
学生9:读——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勤奋的作用就是完成了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
老师:什么叫巨著?
学生10:我知道了,这部作品不仅著名,而且是巨大的。
师;怎么说?
学生11:就是说这部作品非常厚。
学生12:还有,勤奋使得司马光成了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老师:是的,都让他成为专家了。他许多年的勤奋换取的是他的名誉和巨著,他的巨著将永远留传下去。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老师:为什么你们要将终于读得那么艰难?
学生13:因为他勤奋了很多年,获得这样的成果很不容易。
老师:是的,不是轻而易举的。这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勤奋为司马光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的帮助。
学生14:读——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这样勤奋的'结果是他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学生15:不是,这样勤奋的作用是——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学生16:青蛙卵剥离手术是他在留学期间勤奋的结果。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将两个阶段的勤奋与作用连起来说,中学期间由于他的勤奋,他本来很差,后来名列前茅。留学期间,他的勤奋让他完成了一个高难度手术,成名于欧洲学生物学界。可见勤奋的作用真是很大。
学生17:还有我从华罗庚成为了数学家,可以看出是因为他勤奋的成果。
老师:哦?
学生17:因为他成了数学家,而且他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觉得他这样说,肯定是因为他也非常勤奋。
老师:说的是。(讲述)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学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学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可见他的确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也正因为他是一个勤奋的人,才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才能说出这样的名言——
学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老师:同学们,我们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勤奋的对于成长成才的巨大作用。课文里面还有说道勤奋的作用的地方吗?
学生18:读——只有一学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19:不是,这一句是让我们记住勤奋的,我认为是这里。(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老师:好,我们先将这句话用横线划下来,然后静静地读,将你的体会写下来。
学生默读写体会。
学生20:我体会到勤奋能让我们得到成功。
学生21:我体会到只要想取得成功,不管你是谁,都要非常勤奋才行,要付出汗水和心血。
学生22:我觉得成功真的不容易,但是要成功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
老师:你们的体会真好。让我们再次记住这句话——
学生:齐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老师: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下,记叙问主要是写一个人,一件事情,而这篇议论文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或者两件事情吗?那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23:这篇文章说的是勤奋。告诉我们要勤奋。
老师:勤奋很重要吗?
学生23:当然了,因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老师: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读!像这样的文章就叫做议论文。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说一个观点。(板书一个道理、一个观点。)如果文章就提了这么一个道理,你相信吗?
学生24:不太相信。
老师:那么怎么办呢?
学生25:我觉得要证据。
老师:证据是什么呢?
学生26: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
老师:你觉得就这两个证据就能证明这个道理了吗?
学生27:还有华罗庚的名言。
老师:好,全部算,这些证据够了吗?
学生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更多的沉默。
老师:我们来看看到底证据充分吗?司马光哪个证明什么了?童第周的勤奋证明了什么?华罗庚的名言又证明什么?请同学们想想看。
学生28:司马光的勤奋让他成了专家,编成了巨著。这说明只要不断勤奋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学生29:童第周的勤奋让他原来基础差后来变得名列前茅,而且做了一个手术轰动了欧洲。
老师:是的,那么华罗庚的名言能不能放在第二自然段后面呢?为什么?
学生思考片刻。
学生30:不能,因为司马光原来的基础不差。用在这里不好。
学生31:不能,因为只有童第周原来基础很差,勤奋使得他名列前茅。
老师:对,这才能叫做勤能——补拙。
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人的勤奋,其实不只写两个人,而是写两类人,同学们想想是哪两类人?
学生32:一类人是原来基础就不差的。
学生33:还有一类是原来基础差的,后来通过勤奋成才的。
老师:现在你们觉得这样的证据足够证明勤奋的作用了吗?
学生:够了!
老师:像这样,先提出一个道理或者说是观点,然后想办法证明,这样的文章就叫做——议论文。
老师:下课。
【《说勤奋》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少年中国说》教学实录03-08
《社戏》教学实录12-18
《穷人》教学实录02-28
山雨教学实录03-06
《松鼠》教学实录03-06
《荷花》教学实录03-02
《背影》教学实录03-02
《赵州桥》教学实录03-02
《翠鸟》教学实录03-02
《春日》教学实录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