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时间:2024-03-12 19:20:43 好文 我要投稿

《中庸》15篇【集合】

《中庸》1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柳中庸诗鉴赏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筝发出的悲怨之声与人心中的离别之恨交映成趣,别有一番情韵。

  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碌”,“抽弦促柱”写出弹筝的特殊指法。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那疾徐相间,高低起伏的音乐声,从“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

  诗人凝神倾听,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这首诗的“题眼”,下面的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之情。接下来围绕“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描绘。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如柳条轻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似杜鹃鸟绕着落花,啾啾啼血。在这里,诗人巧妙地把筝声与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明的形象。那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强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随着“抽弦促柱”之声的变化,又唤起诗人更加奇妙的'联想:“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上一联写大自然的景物,这一联则写人世的悲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

  “独”、“空”两字,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强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气氛。“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一愁”“一思”写尽了无限幽怨。

  以上两联所构成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摹出筝声之“苦”,使人耳际仿佛频频传来各种惜别的悲怨之·2241·《唐诗鉴赏大典》

  声。筝声“苦”,如果听者也怀有“苦”情,筝弦与心弦同声相应,那么就愈发感到悲苦。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意思是说,筝声本来就苦,更何况又掺入了我的重重离别之恨,岂不格外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江南歧路洛阳城”,指南北远离,两地相思。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不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递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一系列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发出的种种幽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而是用自然景物化写“悲怨之声”,以唤起读者的想象,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中庸》2

  《征人怨 / 征怨》

  唐代: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征人怨 / 征怨》译文

  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征人怨 / 征怨》注释

  岁岁:年复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

  朝(zhāo)朝:每天,日日夜夜。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指暮春。青冢(zhǒng):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征人怨 / 征怨》鉴赏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意思是:年复一年,驰骋于边塞关城之间;日复一日,横刀跃马,征战杀伐。这两句“岁岁”和“朝朝”相对,强调了战争的频繁和生活的枯燥。又加以“复”和“与”字,把四个边塞特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 人感觉这种单调的生活无尽无穷,其中自然透出了怨情。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好像征人的怨气已经发泄尽,其实,征人的怨何止这些呢?他不仅从年年岁岁的漫长时间中感受到枯燥苦闷,而且面对眼前看了千万次的'景象,他也感到怨恨无处不在,所以有了三、四两句的描写。

  “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这首七绝,通篇没有写一个“怨”字,也没有直接发出怨语,诗人紧紧围绕产生怨情的原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着墨,用极为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繁忙枯燥的征战生活和边塞荒凉 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征人的怨,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怨情,让人读来回肠荡气。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全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的确是不多见的。

  《征人怨 / 征怨》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66—779年间(唐代宗大历年),当时吐蕃、回鹘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唐朝西北边境不甚安定,守边战士长期不得归家。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是为表现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而作。

  《征人怨 / 征怨》作者介绍

  柳中庸 (?—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中庸》3

  王老师开解的这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从中庸之道看人格教育。我的感悟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真正的强者

  我以前经常会这样教育学生:孩子们,让我们做真正的强者。或者我自己也会鼓励自己要做真正的强者。可是我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几个真正的强者,而且自己也常常被一点点风雨就打得七零八落呢?原来我内心里的强,以为就只是硬撑到底。今天学了《中庸》,才知道,真正的强者是“仁者”、是“勇者”、而且还是“智者”。而我自己,以前所谓的强根本不具足这三个条件。我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咬牙坚持,忍耐、再忍耐,忍到最后,终有一日暴发出来,那就火烧功德林,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今天终于明白了,要有“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仁爱之心,才能做真正的强者。这样的强者,根本就不需要强忍,他是自然地承受,不需要费功夫,有了大慈大悲之心,就不会与任何人、任何事去对立。提不起这颗心,无论怎么忍,都是有后遗症的,不是忍到火山暴发,就是把自己忍出病来,得癌症、抑郁症。所以要想做真正的强者,就要有仁慈之心。第二就是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敢上刀山、下火海,就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猛之心,就敢于舍身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没有这分心,仍然会晃晃悠悠,不会勇猛精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定信念,就很容易一下子心血来潮,一下子又猛地退转,进一步退三步。这不是真正的强者。第三就是要有“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智慧,才能做真正的强者。我们有几个能够做得到呢?要同流而不合污,要恭敬一切人事物,对于错的、不合道的,我们也要恭敬,但是我们可以不学习,这叫同流而不合污。可是我们要么就是同流合污,要么就是争锋相对,这就不是中庸之道,也就不是真正的强者。《道德经》里说:“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都是中庸之道,都是强者的智慧。所以,学习了这一课,末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我一定要立志做一名真正的强者,我坚信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中茁壮成长,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正能量体。

  第二、如何去教育孩子做真正的强者

  强者教育不只是我自己急需,而且也为孩子们所急需。现在我们教的好多学生,到了初三还提不起精神,怎么打鸡血都没太多用处,不听讲的还是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的还是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的还是上课睡觉。老师看不到多少真正的强者,为什么?因为孩子们缺乏仁、缺乏勇、缺乏智。三样必备条件一样都没有,就算是硬着头皮忍一忍,他们也不愿意。他们觉得是帮老师忍的,为父母忍的,没有感恩心,就是没有“仁”;舍不得下蛮劲,舍不得拼搏,就是没有“勇”;没有责任心,随波逐流,人家都放纵,考不起高中的.又不只我一个,我也为什么要努力?这就是没有“智”。所以,我们要从小对孩子就进行这三个字的教育,没有这个基础,就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缺了这三个字的教育,我们看到的要么是一批持强凌弱的霸权者,要么就是一批毫无血气的讨好者,甚至是一批自暴自弃的颓废者。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而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少年只是一批霸权者、讨好者、颓废者,那么我们民族的脊梁在哪里?我们祖国的希望在哪里?

  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其实太多太多。在这个现实环境里,在这个大染缸里,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自己还不赶快修身,同时也不教孩子修身,那么我们反过来怨孩子一届不如不届,教师越来越难当,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我的幸福感从哪里培植呢?我们将陷于吃亏不讨好的恶性循环里,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社会,我们教师首先要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我们自己首先要做真正的强者,才能培养出一批批祖国真正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培养出我们民族未来的脊梁。

  让我们一起来做真正的“强者”!

《中庸》4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5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6

  一、导入

  情景设置:

  1、 名牌包:好看,价格贵;普通包:不好看,但价格便宜。怎么办?——在价格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买相对有档次的较好看的包。(这是一种折衷、调和的做法,在矛盾中求统一)

  2、 县官老爷断案:有一个贼偷了人家的钱袋,被抓到了,送至衙门。见了县官老爷贼不服气的说:“是这个人把钱袋拿在手里,还晃来晃去,发出些叮叮当当的.声音。我偷钱完全是他诱惑的。”县官老爷一时没了主意,想想贼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判处两人都有罪,各打五十大板。

  为何两者都是走中间路线,却有错有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庸之道》,看看孔子给了我们怎样一个标准。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概括每一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何谓中庸之道?

  三、文本探究

  (一)、何谓中庸

  1、过犹不及——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2、探讨:中庸之道是否就是折衷主义?

  (二)、中庸的原则

  1、4.10则: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

  1.12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

  说明“中庸”是以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为原则的,是具有是非标准的一种道德。

  表现:13.24则、17.13则——君子与乡原的区别

  2、探讨:在17.13则中孔子批评了好好先生之流,但在17.24则中孔子又批判了“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这前后思想是否矛盾?

  ——孔子说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执两用中,实行稳健主张的积极的调和论)

  (三)、实践中庸——宽容包纳,和而不同

  13.21则: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13.23则:和而不同

  四、延伸

  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例如:均无贫、忠恕之道、文质关系、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事君数,斯辱矣、求也退,故进之等

  五、拓展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中庸》7

  摘 要: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中庸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是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度”,做到无过无不及。同时中庸思想还贯穿于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庸;因材施教;无过不及;教育方法

  一、中庸的内涵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这是“中庸”最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看来,中庸这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已经在人民中消失很久了,因而要做到中庸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情。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两用中。《论语先进》载有孔子与自贡的一段话,“自贡问:‘师与商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颛孙师和卜商二人,前者“过头”,后者“不足”,都不符合中庸的精神,因此都不能肯定。“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称赞舜能够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用中庸之道去引导百姓,这正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拥有“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为了恪守中道,就要反对两个极端,做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2.和而不同。在儒家哲学中,“和”往往被认为是理想社会的标准:“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大到宇宙、自然界、小到人类社会甚至个体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期的大夫史伯提出了“和而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孔子同时代的晏婴提出“和与同异,否可相济”。孔子发展完善史伯以来关于“和”与“同”的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的思想。“和”,和谐,是指不同见解或事物的和谐与统一,君子以道义为原则,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善言忠语,热心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重公尚义,从而求得相互和谐统一。“同”是指无原则的认同,小人以私利为诉求,因此是时常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抵触,也就无法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

  3.权变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中庸之道虽然是天下之达道与真理,但它并非僵死不化,君子能够时时省察中庸之理,因时因地制宜,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言行举止处处符合中道。“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现实生活中符合中庸之道十全十美的人甚少,那就结交勇于进取和洁身自好的人,因为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两类人身上借鉴学习。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赞扬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要清静自守,保全自身免遭刑戮,正所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在有道之邦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施展出来。孟子称赞孔子已达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的境界,故为“圣之时者”。

  二、因材施教的时中教育观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令后人所称道,主要包括: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并重等方面。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其中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中庸之道在教育中的运用。

  所谓“时中”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执中”、“用中”,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求其适宜,选择最适宜的处理方法,而杜绝死板僵化、一成不变。孔子的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注意把握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注意教学深度要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

  1.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深入了解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孔子特别注重观察学生,他“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即考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观察学生的一贯作风和秉性习惯。因而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优点缺点都十分了解,并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孔门弟子的性格特点。诸如“由也果”(仲由办事果断),“赐也达”(端木赐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论语雍也》);“师也过,商也不及”(同上)。孔子多次称赞弟子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同上),“其心三月不违仁”(同上)。但又批评他太听话了,这对老师学问增进,却未必有益。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我言无所不说(悦)。”(《论语先进》)弟子中孔子最欣赏子贡能言善辩,口才好,反应快。但子贡的缺点,就是骄傲自满,喜欢评头论足,显得不够谦厚,稍欠恕道。孔子经常教训他,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先进》)子路的性格特点是直率,孔子经常批评他为人处事过于鲁莽。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但又很欣赏子路常常逆其意,敢于批评老师,而使自己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避免犯错。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正是因为孔子能够深刻的全方面把握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使得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书育人就如同医生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因人施治,孔子在他的教育实践中灵活应对,因材施教。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对于同一个问题,面对不同的学生孔子有不同的教法,例如《论语颜渊》篇中有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和樊迟都曾向孔子请教过“仁”的问题,孔子却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天资聪明,悟性很高,因而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即视、听、言、动(一举一动)都要严格遵守礼的规定;仲弓对人不够谦恭,很少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让他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马牛话多且脾气急躁,于是孔子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樊迟的资质比较愚钝,所以孔子对他只讲“仁”的最基本的概念,即“爱人”。总之,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造诣不同,孔子对同一个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才能造诣都了如指掌。

  在《论语先进》中还有一个例子深刻说明了孔子时中的教育方法。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好胜),故退之。”两个弟子问道:听到以后就去实践它吗?孔子根据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此,公西华感到疑惑不解,孔子道出了其中的缘故:因为冉有性格懦弱,遇事退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而子路性格急躁鲁莽,好勇过人,做事冒进,所以对他要抑制、促退。孔子既反对冉有之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又不赞成子路的不假思索、性情急躁。这种有扬有抑、补偏救弊的教育,是富有时中哲理的,至今仍被视为极高明的教育方法。

  2.孔子还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悱”之义,朱熹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为什么一定要待学生愤悱之时才进行启发呢?程颐说:“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之时、运用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的境界时运用,才能达到目的,且受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样需要把握好一个度,掌握住火候才行。

  3.孔子还强调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提倡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思并重,首先应以学习为基础,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次又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之何也已矣”。形象地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总之,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处处体现着中庸之道。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有很高的价值,是具有科学性的珍贵遗产。它不仅深刻地影响过我们历史上的教育,并且至今都不失其借鉴意义。在我们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同样应把握好一个度,力求做到无过无不及。不及固然要不得,而过度的教育同样不易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反而造成伤害。现实生活中,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增加课时,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再者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孩子课业负担已经很重的情况下,还继续加大“教育力度”,占去了孩子唯一的课余时间,报了大量的补习班、才艺班。使得孩子在巨大的压力下,心理变扭曲,出现了厌学、离家出去,甚至仇视父母的恶劣后果。透过这些现象看本质,教育教学应当力求“中庸”,把握好“度”。倘若“不及”,教育在某些方面会缺失;倘若“过”,则会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

《中庸》8

  甲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乙

  《论语》的精髓为后人学习、借鉴,被誉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良策。对于执政者而言,应该对天下人一视同仁,而不应以是非善恶定天下,只要执政者正确地引导,天下人就会去恶向善,所以天下人不必拘泥于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1.(1)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1分)

  (2)结合子贡和孔子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孔子中庸思想的精神实质。(3分)

  2.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是非善恶”观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案】

  1.(1)过犹不及。(2)孔子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及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稳定。孔子的观点体现了“仁”的思想,而又区别于“折中主义”。

  2.不准确。儒家认为执政者对天下人本来是一视同仁的',但并不等同于没有是非善恶的一律对待。假如让那些没有是非善恶观的人在社会上占据了主流,即便是有执政者的引导,社会风气也是很难以保持淳正的,甚至会让小人得志、君子遭殃。因此,社会风气的淳正,既需要执政者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天下人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

  【解析】

  1.此题考查概括孔子中庸之道的内涵,结合文意理解为过犹不及。

  2.首先确立观点:不准确。再分析社会风气的淳正,既需要执政者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天下人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

《中庸》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小题2:全诗是怎样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①交代了所写的主要事件――听筝;(2分)②引出下文,底下内容,均从“听”字而来;(2分)③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奠定了全诗悲怨的情感基调。(2分。)

  小题2:

  ①颔联借用比喻,以春风、杨柳、花鸟形象地渲染了筝声中的所流露出的伤春惜别之情;②颈联展开想象,连连发问,通过灯下独愁、楼上空思等意象,也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孤单寂寞的思念之情;③尾联再作想象,通过友人一南一北的对比,又表现出了筝声中的友人离别思念之情。(每点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

  首句“抽弦促柱听秦筝”,“抽弦促柱”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筝的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撑,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量。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那忽疾忽徐、时高时低的音乐声,就从这“抽弦促柱”变化巧妙的指尖端飞出来,传入诗人之耳。诗人凝神地听着,听之于耳,会之于心。“听”是此诗的`“题眼”,底下内容,均从“听”字而来。

  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无限秦人悲怨声”。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据《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这就是诗人所说的“秦人悲怨声”。诗人以此渲染他由听筝而引起的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下面围绕 “悲怨”二字,诗人对筝声展开了一连串丰富的想象和细致地描写。

  小题2:

  试题分析: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筝发出的悲怨之声与人心中的离别之恨交映成趣,别有一番情韵。

  这首描写筝声的诗,不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递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一系列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发出的种种幽怨之声。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而是用自然景物化写“悲怨之声”,以唤起读者的想象,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中庸》10

  没有烈火,成就不了凤凰的永生;没有酷寒,成就不了梅花的清名;没有严格的自我约束,成就不了灵魂的完美。而中庸就是灵魂的烈火,而中庸就是灵魂的酷寒。

  仰观历史的星河,有的星明亮却失之轻浮,有的星璀璨却太过短暂,只有那些用“中庸”约束自己的长者却永远的沉重、凝厚,永久地向我们昭示着天地的哲理。孔子是中庸文化的代表。他千里求教于老子,体现了对完美知识的渴求,他勤恳忠君,体现了对美德的崇尚,他趋步朝君,体现了谨慎的品性。可见,没有对中庸文化的彻悟,是成就不了孙子的伟大的。周敦頣,对中庸文化一脉相承。在权力冲天时隐居山林,广结士人,谦逊宽容。上忠天子,下察民情,虽身为儒学大家,却仍谦逊地求教于有美好德行的人。并以温和的态度促使高居庙堂的天子懂得天下疾苦。周敦颐最终得以安享天命,美名传世,这不能说没有他时时所遵循的“中庸”之道的`功劳。

  中庸文化所提倡的谦虚,谨慎,勤恳,宽容可以成就完美的人格。是谓鬼谷子所言“圣人之在天地之间,其道一也。”然而,“中庸”却正在被浮华当世中的我们忘却。抬眼望,满是声色娱乐,灯红酒绿中所谓的人性释放与苏醒。盲目地自得自满代替了谦逊,心浮气躁代替了谨慎,所谓的复归人性的懒惰代替了清气盎然的勤恳,无聊的,肤浅的狭隘代替了宽容。人们谓之张扬个性。殊不知,正如自然界中有宝石与顽石,人的天性也有优劣。我们应该谦虚地磨练自己的天性,使其最终由顽石变为宝石,而不是任由未经历炼的品格推到浪尖,使其遭受难堪的毁坏。我曾见有少年作家大骂特骂季羡林老先生。说他写的文章只有清气没有文才。

  那么我劝这种类型的叛逆者,张扬个性者,谦虚地认真读一读老先生的作品。感受一下先生对文字炉火纯青的驾驭以及对人性的深沉理解。我曾见有儿童画家刚画了几张画便大张声势,自吹为天才,对所有人的作品都不屑一顾了。那么我劝他多几分勤恳,加深造诣,真正达到高水平。或许我们不会像凤凰那样涅槃、也不会像梅花那样留得清名于世,但我们用“中庸”来约束自己,一定会使自己的品格更加完美。 中庸最美!

《中庸》11

  成人之道,中和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大学 中庸》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读《导读》,吸《大学》《中庸》之醍醐。

  初读《大学》部分,真有振聋发聩之感。再读《大学》,真有朝闻道、夕死可乎的清爽。《大学》缘何受到20xx年来的学者、统治者、士人的推崇。据我臆测,就在于大学简洁明了的解决了人生三个重要问题:天地生人的意义;如何去实现天地赋予个体的使命;个人与天下的关系。

  大学是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呢?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天地生人的意义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着,指出实现的方法是“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则是“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一家让,则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共产主义的模式,大同社会的标准。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读《中庸》部分,顿悟“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事实上,方枘圆凿并不是不能相容,中庸之道恰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中庸之道,修己治人,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是中庸的宗旨,“诚”是中庸的基础。“中和”与“至诚”协调,便是君子欲得的美好境界。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愿天下之士,从《导读》中取《大学》《中庸》之精华,以《大学》《中庸》之道自勉,并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追求《大学》《中庸》之道,达到“和谐”的境界。

《中庸》12

  《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

  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

  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大学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学中庸》哦!

《中庸》13

  名著,是一种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书籍,自从成书以来,他们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磨练与肯定后,才成为了名著。也正是它们本身的卓越与闪光点,才能从众多的书籍中脱颖而出。

  在今天的世界上,名著数不胜数。东风的《周易》《中庸》《三国》,西方的《格林童话》《时间简史》都是名著。然而名著也有等级之分,如果我们可以贯通《论语》,知道了它的精妙之处的话,我们肯定会在知识思想礼仪道德上又一次质的飞跃;但我们同样可以精通认知《格林童话》的话,虽说也有收获,但远远赶不上《论语》。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轻重,择书而阅。

  名著与我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书可以交给我们很多东西,而我又与书形影不离。我认为,书中的文字并不是我们要“读”的“书”,它仅是一个桥梁,同乡了作者的思想,我们如果过了这座“桥”,便可达到作者写书时的境界,我们会从作者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就好像被它吃了进去,与它融为一体,达到真正的“读”。

  我读的名著不多,也没有达到真正精通的境界,一直都在名著的入口处徘徊,然而有一天,我翻阅《中庸》时突然感觉到书好像要把我吸走,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我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那座桥梁,心中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我猛然想到,《中庸》中所述的中庸,其实与“过桥”是一样的。中庸,是人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思想境界恰好进入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将体内的各种指标达至平衡,互补互助,激发出更大的潜力。而“过桥”岂不是这样?我不禁感到了极大的愉悦。这一次,我被《中庸》吃了下去,与它融为一体。

  书中的“桥”,可以说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一个是真实世界,一个是书中世界,如果你通过了这座桥,你会发现书中的世界更加美好。这种感觉会使你想之不尽,回味无穷……

《中庸》14

  同学一首别子固

  宋代: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堂,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中庸》15

  中庸之道<课文理解>本章阐述孔子的人生出世的态度和保持社会安定的基本思想,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所以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宋代时,专门把孔子关于“中庸”的一些论述集中加以评论阐述,作为“四书”之一。孔子“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虑问题要“执中”而不偏(考虑全面,不走极端),“和而不同”,对人宽容包含,但又坚持道德原则,做事、考虑问题要稳健、合情合理等内容,不应片面理解。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应借鉴孔子的这一理论。

  <课文解读>

  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二、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稳定。

  又如“阳货见孔子章”,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讨厌其为人,就采取回避、应付,而不与之矛盾激化。

  又如“侍坐章”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他也能以恰当评价,等。

  三、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略)

  <文言练习>

  四、读下面一段古文,参照注文(小字部分)和工具书,解释画线词语,并回答问题。

  1、陈的始祖是谁?这个人和周武王有什么关系?陈和舜之间有什么关系?

  2、陈在哪里找到了肃慎氏之矢?这种箭有什么来历?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隼,鸷鸟也。楛,木名。砮,镞也,以石为之。八寸曰咫。楛矢贯之,坠而死也。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惠公,陈哀公之孙,悼太子之子吴也。馆,仲尼所舍。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肃慎,北夷之国,故隼来远矣。《传》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九夷,东夷九国。百蛮,蛮有百邑也。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方贿,各以所居之方所出货贿为贡也。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监,视也。故铭其括曰“肃慎氏之贡矢”。刻曰铭。括,箭羽之间也。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予也。大姬,武王元女。胡公,舜后虞遏父之子胡满也。诸,之也。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展,重也。玉谓若夏后氏之璜。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陈,妫姓也。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故府,旧府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椟,柜也。金,以金带其外也。如之,如孔子之言也。(《国语·鲁语下》,三国吴·韦昭注)

  译文:

  孔子在陈国时,有一只鹰坠在陈侯的庭院里死了。楛木做的箭射穿了它的身体,箭头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长。陈惠公派人带着这只鹰,去到孔子住的馆舍询问。孔子说:“这只鹰来得很远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肃慎氏制造的。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开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道路,命令他们各自拿出本地的土特产进贡,使他们不忘记各自所从事的职业。于是肃慎氏就向周天子进贡楛矢和石砮,箭长一尺八寸。武王为了公开表明他使远方民族归附的威德,告示后人,让他们永远看到自己的权威,所以在箭尾扣弦处刻上‘肃慎国进贡之箭’的字样,送给大女儿,并随嫁给虞胡公而带到他所封的陈国。古时候,帝王把珍玉分给同姓,用来表示血缘的亲近;把远方的贡品分给异姓,使他们不忘事奉天子。虞胡公是异姓,所以把肃慎国的贡品分给了陈国。国君如派管事的去旧府里寻找,大概还能找到。”陈惠公于是派人寻找,果然在用金装饰的木盒里发现了楛矢,像孔子所说的一样。

  1、陈的始祖是舜后虞遏父的儿子胡满,周武王将大女儿嫁胡满,封于陈。所以胡满是舜的后代,周武王的女婿。

  2、陈在旧府的“金椟”(镶金的柜子)中找到肃慎氏之矢。这种矢是当年周朝平定肃慎,肃慎进贡,周王赐给异姓诸侯,以表示异姓诸侯不忘向周朝臣服进贡。

  砮:石头磨成的箭头。尺有咫:一尺八寸长。有,又。咫,古代八寸为“咫”。

  馆:旅馆。方贿:各地诸侯进贡的财物。监:监视、督察。

  铭:将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皿上。括:箭杆。分:给予。故府:旧府,原来的府第。金椟:外面镶金的箱子。

  关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先秦时有“六艺”(学习课程):礼、乐、射、御、书、数。配有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中称为“六经”(此“经”与后来的“经”不同)。

  西汉时,尊儒,将儒家经典称为“经”,设“五经博士”研究传习,由于“乐”失传,所以称“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东汉时加《论语》、《孝经》,成为“七经”。

  唐时,将《礼记》分成《周礼》、《礼仪》、《礼记》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诗》、《书》、《易》、《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

  宋时又加《孟子》,成为“十三经”。清代有《十三经注疏》,将原文及前人的注疏合刻,成为儒家经典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典籍”。

  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章,加上《论语》、《孟子》称“四书”,又将《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称为“五经”,加以“章句”(注疏)、“集注”(综合前人评价),成为“四书五经”。

【《中庸》】相关文章:

《中庸》03-12

“中庸”之境作文07-20

《中庸》常用【15篇】03-12

中庸可能等于平庸作文07-20

过犹不及中庸至上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