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清江引

时间:2024-03-08 19:32:42 好文 我要投稿

双调清江引精华15篇

双调清江引1

  【双调】清江引_笑靥儿盈盈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笑靥儿

  盈盈斩

  女瘢娇艳满,偏称灯前玩。歌喉夜正阑,酒力春将半,喜入脸窝红玉歌。破花颜粉窝儿深更小,助喜洽添容貌。生成脸上娇,点出腮边俏,休著翠钿遮罩了。

  凤酥不将腮斗儿匀,巧倩含娇俊。红镌玉有痕,歌嵌花生晕,旋窝儿粉香都是春。

  一团可人衠是娇,妆点如花貌。抬叠起脸上愁,出落腮边俏,千金这窝儿里消费了。

  有感

  相思瘦因人间阻,只隔墙儿住。笔尖和露珠,花瓣题诗句,倩衔泥燕儿将过去。

  佳人病酒

  罗帕粉香宫额上掩,宿酒春初散。被窝儿甘露浆,腮斗儿珍珠汗,朦朣着对似开不开娇睡眼。

  即景

  垂杨翠丝千万缕,惹住闲情绪。和泪送春归,倩水将愁去,是溪边落红昨夜雨。

双调清江引2

  阅读下面两首散曲,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其二:芳心对人妖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1.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做一简明赏析。

  2.两首小令都是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南枝……,泄露……。”句中“泄露”二字将梅花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南枝早绽、隐秘报春的势态。 “溪桥……,茅舍……。”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从侧面以景衬梅)写出了梅的神秘朦胧之美和晶莹玉洁之秀。

  2.(其一)赞美梅花迎雪竞先开放,报春而不争春,幽香而不媚众的.凛然风格,表现了诗人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其二)描写郊外野梅在烟笼月罩中娇美动人的无限风韵,抒发了诗人对野梅的倾心赞赏和无限爱怜之情。

双调清江引3

  【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咏秋日海棠

  一岁两回春到来,花也多成败。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因此上向西败特地开。

  前日彩云飞上天,又向深秋见。翠淡遥山眉,红惨春败面,恨燕莺期天样远。

  霜重物华摇落秋,惊见春如旧。一笑疏篱边,更比黄花瘦,刬地殢西败犹带酒。

  宋玉每逢秋叹嗟,见此应欢悦。恰被败只开,莫遣霜摧谢,有他那惜花人来到也。

  亭下拒霜花数丛,不与渠同梦。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几时盼得日迟迟春昼永?

  见一日绕观十数回,只恐花憔悴。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

  寂寞一枝三四花,弄色书窗下。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

  花竹满亭高士居,常把春留住。赏罢芙蓉秋,又见胭脂露,这的是绰然亭绝妙处。

  睡起不禁霜月苦,篱菊休相妒。恰与东君别,又被西败误,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

  香满竹篱花正娇,开彻胭脂萼。不幸遭败霜,叶儿都零落,畅好是有上梢无下梢。

  昭群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只恐怕梦回时春去也。

双调清江引4

  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①。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②。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③。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④,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日愁春雨,六曲小山屏⑤,题满伤春句。春若有情应解语,问着无凭据⑥。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⑦,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⑧。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⑨。何似休归去⑩。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⑾,不见春归路。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旁渡⑿,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①欢难会:欢乐难以再逢。

  ②“谁道”二句:苏轼《水龙吟》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③更那堪:再加上。

  ④弹指:形容时间极短。

  ⑤六曲小山屏:六扇可折叠的画有小幅山水的.屏风。

  ⑥问着无凭据:问春春也不答。

  ⑦“江东”二句: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日一杯酒,重与细论文?”此袭用之。

  ⑧那答儿:哪里。

  ⑨着:让、叫、得。

  ⑩何似休归去:不如不归去。

  ⑾目断楚天遥:纵目近望,直望到楚天的尽头。

  ⑿“夕阳”二句:在夕阳映照下山连着山,在春日江岸边渡旁有渡。二句铺写山水的无穷无尽。

双调清江引5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⑵,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⑶,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⑷。

  注释

  ⑴托咏:以物寓志,托物咏怀。⑵剔秃圞(luán):又亮又圆的样子。圞:团圆,圆貌。

  ⑶是必:一定要。

  ⑷底:同的。者:语尾助词。

  鉴赏

  这支散曲题为托咏,是托物咏怀之意。曲子写一个少女对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诉说心底的祝愿:愿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样团团圆圆。古人、词、曲中常有对月拜祝和把酒发愿的描写,关汉卿的《拜月亭》杂剧中即有对月祝愿的情节,与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曲子开头的剔秃圞是元曲中较为常见的语汇,用作圆的形容词。拜了低低说一句,颇有情致,发自内心的祝愿,全在一片虔诚,低声的叨念,已将心迹与神态全然勾画出来。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两字,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当事人那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着些儿缺,永远不让圆月有一点儿缺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见真情。末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厢记》中,红娘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那时概况全剧主题的一句名言。这里的'都似你者,正扣托月咏怀的题目,似月之常圆,正是对如花美眷的祝愿。天下有情底,范围很广,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内涵。

  这支小令所用的几乎是日常口语,朴实而生动,使人似乎听到少女的娓娓诉说,颇具元曲的特有风采,充分体现了作品作为曲子的艺术特色。

双调清江引6

  原文

  相思有如少债的①,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②。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1]

  注释

  ①少债的:欠债的。

  ②准不了:折不了,抵不得。

  译文

  相思就像欠人债,每日里债主紧紧来催逼。日日挑着一担愁,却抵不了三分利,这本帐只有见到他时才算得。[2]

  简析

  相思如同债务,不仅仅是放不下,抹不掉,日日纠缠,时时萦绕,而且利息日益积累,隐喻出相思之苦的与日俱增。末句“这本钱见面时才算得”,巧妙地写出相思这笔债务的特殊之处——两人相见,债务才能了结。前人对这首小令的表现手法很赞赏。自古以来,表现相思之情的诗词曲作品很多,用以比喻相思的事物也很多,然而以欠债喻相思的`却不多。尽管以欠债喻相思不是徐再思的首创,但他用得自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任半塘在《曲谐》中评价这首词:“以放债喻相思,亦元人沿用之意。特以此词为著耳。”

双调清江引7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注释

  江引:曲牌名。

  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花地:菊花满地。

  “芭蕉”句:刘光祖《昭君怨》:“疏雨听芭蕉,梦魂遥。”

  译文:

  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

  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人物评价:

  明朝朱权在其《太和正音谱》中称张可久为“词林之宗匠”,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

  明李开先则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

双调清江引8

  双调清江引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末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4.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2分)

  5简析.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的表现手法。(3分)

  阅读答案

  1.作者从自然景物入手,通过视觉,如西风、红叶、黄花、芭蕉和听觉,如雁啼、雨声的描写,细腻而形象地渲染出作者思乡情切。芭蕉雨声烘托出作者因无法回乡而心生焦虑,但焦急之情却无从排遣。此时的芭蕉雨声就越发显得恼人心绪。

  2.问我归期未是词的中心句,悲伤、惆怅的氛围由此展开。词尾以梦结束,

  3.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4.用西风红叶芭蕉雨声(至少写出4个)(1分)点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1分)解析:西风红叶芭蕉雨声这些都富有季节特征的常见意象,秋意尽显,颜色鲜明,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情。

  5.①问归期却以景作答,融情于景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1分)②借北雁飞翔于如醉的霜林和在长空地哀啼;诗人在黄花满地的疏篱边醉饮;秋雨打蕉叶惊醒思乡梦的形象画面,写出了作者因不能回乡,力求排解郁结心中的的思乡怀远之情而不得的苦闷。

  注释

  江引:曲牌名。

  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花地:菊花满地。

  芭蕉句:刘光祖《昭君怨》:疏雨听芭蕉,梦魂遥。

  译文:

  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赏析

  《清江引秋怀》为元代张可久所作的一篇散曲,内容抒写游子思乡之情。

  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显然受了《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启导,而《西厢记》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的碧云天,黄叶地,亦为感秋之作。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便足以回答归期未的提问了。

  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无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视作诗人因家信问起归期而惆怅苦闷的应接。我们也可以这样想象:诗人因在现实上不可能回到万里以外的乡园,无语可复,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歉疚。他抬头望天,想看看那传书的鸿雁可在,结果发现雁啼红叶天,大雁似乎也在为他发出悲鸣。满地秋菊盛开,但那并不是故园的黄花,诗人只能借酒狂饮,在酩酊中暂忘乡愁。入夜了,他希望能在梦中实现回乡的心愿,可是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蕉叶上的雨声又无情地提醒着他的孤寂。问我归期未,不敢答复,至此也无须答复。小令的这三句景语,在时间的跨度上可前可后,代表了秋怀的一贯凄凉,确实是颇见妙味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在归未有期但又存在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可能的情形下,生慨于寄身之处的旁景。而本作连未有期的吐诉都鼓不起勇气,心上的伤口就可想而知了。

双调清江引9

  原文

  到头那知谁是谁,倏忽人间世[一]。百年有限身[二],三寸元阳气[三],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秀才饱学一肚皮,要占登科记[四]。假饶七步才[五],未到三公位[六],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注释

  [一]倏(shu)忽人间世:言人的生命很短促。倏忽,很快,一下子。

  [二]百年有限身:人生是有限的.,即使活到一百年,也只是短暂的一瞬。

  [三]元阳气:指生命的本原,即所谓“元气”。元时俗语有“三分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四]登科记:科举时代把考中进士的人按名次登记在册上,叫“登科记”。

  [五]假饶:即使。 七步才:形容才思十分敏捷。《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六]三公位:最高的官位。

双调清江引10

  长门柳丝千万结①,风起花如雪②。离别复离别,攀折复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③。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④。行人折嫩条⑤,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作主⑥。

  【注释】

  ①长门:汉宫名,武帝妃陈皇后所居。这里泛指长安。

  ②风起花如雪:这里以雪的飘扬形容柳絮的纷飞。

  ③攀折更攀折二句:这是化用周邦彦《兰陵王》: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的'语意,而寓意更为深远。

  ④伤心树:有着许多创伤的树。这里是说柳枝不堪攀折之苦。

  ⑤行人折嫩条:柳氏《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苦恨年年伤离别。杜牧《送别》: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⑥凤城:京城的别称。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为丹凤城。其后乃泛指京城曰凤城。

双调清江引11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薛昂夫

  【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清江引】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1.“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全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伤春之愁恨,桃花也懂得,红红白白

  的花瓣,点点飘落,宛如洒泪。意境极为凄美。作者将那点点落红看做对自己的同情和安慰,形象地写出了

  诗人内心的'忧愁。

  2.表达了作者“惜春常怕春归去”的情绪。他想挽留春天,可是春天不可留,只好无可奈何地送春离去。但毕竟对春天难舍难分,于是通过幻想,将春天拟人化,想像春天也在为美好时光的飞逝而痛彻心扉。最后三句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因春天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怅惘之情。全曲抒发了珍惜时光,珍惜青春,珍惜人生的感情。

双调清江引12

  作者:钟嗣成 朝代:元代

  采薇首阳空忍饥,枉了争闲气。试问屈原醒,争似渊明醉?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伯牙去寻钟子期,讲论琴中意。高山流水声,谁是知音的?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五湖去来越范蠡,甘作烟波计。功成心自闲,名遂心先退,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楚狂接舆歌凤兮,见人忙回避。固知势利心,岂识高贤意?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到头那知谁是谁,倏忽人间世。百年有限身,三寸元阳气,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秀才饱学一肚皮,要占登科记。假饶七步才,未到三公位,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古今尽成闲是非,翻覆兴和废。休夸韩信功,谩说陈平智,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凤凰燕雀一处飞,玉石俱同类。分甚高共低,辨甚真和伪?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道人淡然心似灰,酒色俱无意。绝交鹦鹉杯,退佃鸳鸯被,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利名假饶争到底,争得成何济。谁为刎颈交,那是安窠计?早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双调清江引13

  【双调】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原文

  作者:张可久

  秋思

  自从玉关人去也,寂寞银屏夜。风寒白藕花,露冷青桐叶,雁儿未来书再写。

  幽居

  红尘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风破。山村小过活,老砚闲工课,疏篱外玉梅三四朵。

  桐柏山中

  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秋风玉兔寒,野树金猿啸,白云半天山月小。

  湖山避暑

  好山尽将图画写,诗会白云社、桃笙卷浪花,茶乳翻冰叶,荷香月明人散也。

  春思二首

  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撺断。梨花月未圆,柳絮春将半,夜长可怜归梦短。

  绣针懒拈闲素手,倦枕金钗溜。莺啼绿柳春,燕舞红帘昼,东风院落人病酒。

  九日湖上

  西风又吹湖上柳,画肪携红袖。鸥眠野水闲,蝶舞秋花瘦,风流醉翁不在酒。

  山居春枕

  门前好山云占了,尽日无人到。松风响翠涛,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春晚二首

  黄昏闭门谁笑语,燕子飞不去。珠帘溅雨花,翠坞埋烟树,酒醒五更闻杜宇。

  离愁困人帘未卷,上下飞双燕。孤云带雨痕,暗水流花片,湖边日长春去远。

  湖上晚望

  东西往来船斗蚁,拍手胡姬醉。歌声落照边,塔影孤云际,荷风夜凉大似水。

  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双调清江引14

  一岁两回春到来,花也多成败。只为云庄秋,不避东君怪,因此上向西风特地开。

  前日彩云飞上天,又向深秋见。翠淡遥山眉,红惨春风面,恨燕莺期天样远。

  霜重物华摇落秋,惊见春如旧。一笑疏篱边,更比黄花瘦,刬地殢西风犹带酒。

  宋玉每逢秋叹嗟,见此应欢悦。恰被风只开,莫遣霜摧谢,有他那惜花人来到也。

  亭下拒霜花数丛,不与渠同梦。娇倚秋阴薄,瘦怯霜华重,几时盼得日迟迟春昼永?

  见一日绕观十数回,只恐花憔悴。锦帐遮寒威,银烛添春意,端的是太真妃初睡起。

  寂寞一枝三四花,弄色书窗下。为着沉香迷,梦见嵬坡怕,且潜身在居士家。

  花竹满亭高士居,常把春留住。赏罢芙蓉秋,又见胭脂露,这的是绰然亭绝妙处。

  睡起不禁霜月苦,篱菊休相妒。恰与东君别,又被西风误,教他这粉蝶儿无是处。

  香满竹篱花正娇,开彻胭脂萼。不幸遭风霜,叶儿都零落,畅好是有上梢无下梢。

  昭群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只恐怕梦回时春去也。

双调清江引15

  双调·清江引·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古诗简介

  《双调·清江引·相思》,这首曲子用一个新颖别致的比喻,将相思比作债务,新奇但却恰如其分。相思如同债务,不仅仅是放不下,抹不掉,日日纠缠,时时萦绕,而且利息日益积累,隐喻出相思之苦的与日俱增。

  翻译/译文

  相思就像欠人债,每日里债主紧紧来催逼。日日挑着一担愁,却抵不了三分利,这本帐只有见到他时才算得。

  注释

  ①少债的:欠债的。

  ②准不了:折不了,抵不得。

  赏析/鉴赏

  末句“这本钱见面时才算得”,巧妙地写出相思这笔债务的特殊之处——两人相见,债务才能了结。前人对这首小令的`表现手法很赞赏。自古以来,表现相思之情的词曲作品很多,用以比喻相思的事物也很多,然而以欠债喻相思的却不多。尽管以欠债喻相思不是徐再思的首创,但他用得自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任半塘在《曲谐》中评价这首词:“以放债喻相思,亦元人沿用之意。特以此词为著耳。”

【双调清江引】相关文章:

双调清江引03-08

《双调》清江引原文03-02

《清江引·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12-18

双调蟾宫曲02-27

双调新水令原文02-29

【经典】双调新水令原文03-01

双调新水令原文(优秀)03-01

清江的作文09-25

游清江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