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07 08:14:42 好文 我要投稿

《吆喝》课堂实录

《吆喝》课堂实录1

  学情分析:20xx年,经政策允许,我校招收了100名学籍外学生,设立了两个农村实验班,本人所教的12班就是其中之一。这五十多位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全区各乡镇小学,整体基础不赖,学风正,积极性高,有几位同学语感很强,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班里也有近20位学生偏科现象比较明显,语文底子较薄,语文素养不高。但是这个班的每一位孩子都挺单纯,有一定的上进心,只要老师能够积极鼓励,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

《吆喝》课堂实录

  本次公开课应全市“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而设,既要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又要体现学校“打造快乐课堂,打造品质课堂”的教学理念。所以设计时,以减轻学生“课堂心理压力”为核心理念,重在引领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课堂。

  针对我所面对的学生,结合我对文本的理解,特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优生能品悟吆喝的内涵,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充分想象,并能读出作者寄予的情感。

  中等生能在老师同学引领过程中读出吆喝的内涵,能在阅读过程中合理的想象拓展,理解作者的感情。

  薄弱生能整理文章中关于的吆喝相关信息,能基本感受作者寄予的种种感情。

  课前:课件展示老北京的胡同等图片,播放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引入“吆喝”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的是老北京的几处风景。有人说在北京住上一辈子,也读不完它的历史;也有人说,只要在京城胡同遛上一圈,就等于逛了一回民俗博物馆。如果用两个子来形容北京的特色,你会用哪俩字?

  生(自由地):古老、沧桑、悠久等

  【师】对!都挺概括的。也有人说是“京味儿”,比如北京人的那张嘴呀,就挺有“京味儿”的,不但能吃、能喝、更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板书]。

  【师】(转身随口问)什么叫吆喝?

  生(较齐、响亮):叫卖的声音。(导入环节,由学生直观的思维到“概括”的抽象思维,而概括又是思维中的核心要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二、初读“吆喝”

  【师】课前大家都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让我们再把课文浏览一遍,找一找课文里都叫卖些什么物品,请用圆圈将他们一一画出来。(对学生的要求具体,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

  (生阅读课文)

  【师】你发现了哪些物品?(这一问题很简单,这在开课的时候,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后面上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生1:大米粥、油炸果、青菜、花、馄饨、硬面饽饽

  【师】专找吃的。

  生2;还有烤红薯、青菜、小金鱼儿、蛤蟆骨朵儿

  【师】差不多也还是吃的。

  生2:还有乞丐、荷叶糕。

  【师】大家找得很快哦。玲琅满目的商品真是应有尽有。借用《口技》里的一句话,形容?

  生(较齐):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老师很关注学生语言的迁移运用。)

  【师】老北京的吆喝多,涉及的行业广。据老人们说,老北京有整整368种吆喝。北京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门口置办各种生活必需品。在课文第四段里,作者用了一个精辟的比喻来表现这一现象,他是怎么比的?一起欣赏一下。(教师善于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要是让学生换一换,那么对言语的情境性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生(简单看了一下,顺口就陆续读了出来):“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

  生1:我觉得作者采用这个精辟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将吆喝的商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师】吆喝涉及这么多内容,课文却杂而不乱,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么多物品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行文的思路,而且又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行的,很有意义,这也是读懂文章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生1:我觉得作者是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写出来的,比如课文第4段写到了“从早到晚”,第五段写早上的,第六段写晚上的。

  【师】仅仅是从早到晚吗?

  生1:还有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比如课文第十段。

  【师】其实,将两位同学的观点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安排了什么顺序?

  生:时间顺序。(看到众生点头。老师不再纠缠于此,只是提示同学划出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即停。)(让学生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很重要,有阅读策略的渗透。)

  【师】这一种种物品,这一声声吆喝,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北京城?(老师有意识要让学生形成整体阅读感受。值得很多老师学习。)

  生(自由地):热闹的北京城、繁华的北京城、幸福的北京城等。

  【师】大家的感悟力想象力真强,初读课文,就读出了——热闹的街巷,丰富的物品,北京人的早晚四季的生活场景。的确,读吆喝就是读市井生活、读吆喝就是读市井风情。市井风情[板书]。

  三、三读吆喝

  一读:体会吆喝的声乐艺术

  【师】:文中哪一类物品的吆喝介绍最多?

  生:(齐说)吃的。

  【师】是呀,关于北京特色小吃介绍的最多。不奇怪,民以食为天嘛。据说,老北京光小吃就有六百多种,流传到现在也还有一百多种。

  生(好多在惊叹):哇

  【师】对啊,有机会快到北京城去,也许以后再想吃到这种风味儿小吃就难了。

  【师】现在,请大家暂时收收心,先进一步来品读吆喝的滋味。请同学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或记号笔画出关于吃的吆喝词,再看看,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直流口水了?(让学生以“感觉”来体会文字的美,真好!)

  生1:我最想吃的是荷叶糕。因为我喜欢吃甜甜的,软软的东西。

  【师】那就卖一次吧

  生1:一包糖来---荷叶糕!(忽高忽地的特点不太到位)师暗示他尝试一遍,结果吆喝得比较成功。

  生2:我喜欢炸豆腐------

  生3:我喜欢栗子味的白薯。因为这两样东西我都喜欢吃,这样我就可以只吃一样东西,花一样钱就尝到两种口味了。

  【师】真是精明的女人。精打细算,没什么不好!

  生4“馄饨——开锅”,这句最吸引我,我仿佛看到那冒着热气的锅里,馄饨薄薄的皮,大大的馅,在深夜里吃上一碗很舒服。

  【师】呵呵,热腾腾的,晚自习以后吃上一碗的话,多美!

  生5:“蒸儿又炸,油儿又白搭……”我喜欢这个,但是不知道叫什么。

  【师】哦,好奇,尝鲜的心理。为什么让你流口水?

  生5:这段吆喝里介绍了制作的过程和方法,让我觉得很好吃,蒸了又炸,放的油又多,肯定很香。

  【师】嗯,口感也酥脆,介绍这么具体,吃了放心。

  生6:我喜欢买小蝌蚪。

  同学笑着指出:要找吃的!

  【师】呵呵,看在作者曾经把它给吞了的份上,就让你说吧。

  生6:我其实是喜欢玩笑蝌蚪。

  生7:“喝了蜜的大柿子。”很甜。

  【师】你从哪里看出了甜?

  生7:“蜜”字写出了甜

  【师】除了甜还能读出什么?还有哪个字用得特好?

  生7(其余同学也附和):“喝”用得好,用拟人方法,柿子喝了蜜,肯定很甜,又大又甜,汁水多。

  【师】厉害!一个字就品出了味甜、汁多、个大。能不能试着读读,读出味甜,汁多,个大的味道来?

  (生试读、师点评、生再读)

  生8:“烤白薯哇,真热乎!”课文里说了,北京冬天很冷,卖烤白薯的喊一声热乎,又能吃又能暖手。

  【师】烤白薯这么诱惑人?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诱惑。

  (齐读烤白薯这一段.)

  【师】哪些字要重音读,以便让人感受享受一般的感觉?

  生(齐):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师】对,重音用得好,真有被诱惑的感觉。

  【师】(自言自语一般)奇怪,我最喜欢的葫芦怎么就没人卖!

  生9:“葫芦——刚蘸的!”让人想到这葫芦新鲜,一定很甜,很好吃。

  【师】不同的吆喝人,方法不同,用词也不一样,课文还有一处也是说葫芦,老师觉得也很让人眼馋呢。

  生10:“葫芦——冰塔”用了一个比喻,写出了葫芦晶莹剔透,咬上去一定很脆,很好吃。

  【师】不错,这种感觉是从哪个字品出来的?

  生齐答:冰

  【师】那还有一个字呢?

  生11:“塔”,写出了形状,一层一层的,由大到小。

  【师】其实在老北京厂甸的葫芦儿,卖葫芦的还有这样吆喝的,“葫芦——扛串儿……”看,这可真是老北京才有的特色风味儿,特色风情呀。

  【师】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不时借个比喻、拟人、来点夸张;不仅写味儿、还写形状、写色彩。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这些诱人的吆喝,老北京人可不是读出来的,他们是……(这里的总结很好,要是这些总结词在前面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渗透的意识更强,那么教学的效果应该会更好。吆喝不只是的文字的艺术,还有“声”的艺术,但是这“声”的艺术可以与前面融合起来教学。)

  生齐:唱出来的!

  【师】可不,他们除了在语言上下功夫,还在声调上花了不少心思,文章多次提到“唱”出吆喝,你看作者是怎么写他们唱的?

  生1、有的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

  【师】音色音高的变化。

  生2、最起码也得像戏剧里半说半唱的道白

  【师】运用唱腔。

  生3、得力气足嗓子脆……

  【师】这可真是一种本事。

  生4、合辙压韵。

  【师】诗般的韵律,音乐的美感。

  【师】想不想听一段正宗的北京吆喝?

  生:想

  师当堂播放相声《改行》里的段子。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唱歌一般的吆喝声,比如说------你也不妨来试着唱唱,感受一下吆喝人的本领。老师和学生一起回忆本土吆喝。(有人说阅读就是要从文本中读出自己,读出生活,老师的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来设这环节的。)

  第一章(丽水话版本)纸板箱,烂铁有否?

  第二章(普通话版本)收购旧冰箱、旧彩电、洗衣机、空调、电脑------

  【师】呵呵,怎么听去有点像是恨不得用几块钱就一卡车把你家的电器全运走似的.。

  (哄笑,学生继续吆喝了几样。)

  【师】怎么样?都不赖吧?

  (生点头笑,称是)

  【师】诱人的吆喝词,动听的吆喝调,真让我们惊叹。在作者眼里,这些吆喝人俨然就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吆喝不只是简单的叫卖声,此时在你听来,这吆喝是什么?

  生1:体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是体现北京人性格特点的艺术。

  生2:有老北京的京剧味,就象一首歌。

  【师】: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作者一开篇就把它比作什么?

  生:比作声乐的艺术

  【师】对,品读吆喝,就是品读声乐艺术[板书]。

  二读、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

  【师】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既不是明净雅居中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也不是璀灿灯光下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是群什么人呢?

  生:小商贩

  【师】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怎么样的呢?快速跳读课文,勾画出最能反应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关键词句。

  生1:从第4自然段可看出,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

  生2:从第10段也可以看出来,那时北京冬天,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可这些人还是起一大早去卖东西,可见他们生活很艰辛。

  生3:从卖碟片人身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辛苦?

  【师】需要强调突出一些词语吗?

  生3:沉甸甸……

  生4:……

  【师】:他们这么艰辛,收入怎么样?

  生:不多,收入微薄。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两捆萝卜一个大”一个大就是一个铜板。

  生2:“冰棍儿——三分”,一天五十根才一块五。

  生3……

  【师】:他们从大清早到深夜,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日,走街串巷,肩挑背扛。用心的吆喝也就是多卖两个萝卜,多收入一个铜板。吆喝就是他们苦乐生计的承载。同学们很善于品读文字。从一句吆喝词儿中,就读出了他们艰难困窘的生活处境,读出了他们忙碌艰辛的生存状况[板书]

  (很多老师恐怕到这一步也就结束了,但李老师还继续往下走,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这也明确了李老师的课堂走向,体现了立言以立人的观点。)

  三读、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

  【师】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艰难,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通过第五段这个特写镜头,走进吆喝人的心灵世界。这是作者写的最详细的一个人物,我们一齐朗读第五段,看看这个卖馄饨的人是如何面对生活的?

  【师】(呈课文中卖馄饨插图的幻灯)请大家先来想象描绘一下买卖馄饨的情景吧。你可以这样开头“我仿佛看到……”(这里是不是还可以“我仿佛听到……”)

  (生描绘吆喝人面带笑容热情招待顾客的场景)

  生1:我仿佛看到一个个馄饨整整齐齐地排列……

  生2:我仿佛看到夜晚时分,很多顾客围在馄饨摊周围……

  生3:我仿佛看到卖馄饨的一脸灿烂,把桌椅擦了又擦……

  【师】怎么会这么想的?

  生3:因为我觉得他一定是位很热情好客的老板。

  生4、5等继续(同学继续想象描述,有说馄饨下锅前的,也有描述在锅中翻腾的,也有描述顾客狼吞虎咽的

  有一生举手示意要

  对前一位同学的想象作补充,老师鼓励。

  生:我仿佛看到馄饨熟透时白里透红的样子,很诱人?

  【师】怎么看到的

  生1:从“皮要薄,馅要大”可以看出一个老北京人的真诚实在。

  【师】还看到怎样的吆喝人?

  生2:还可以看出吆喝人的热情,把事情做得很好,尽管自己很辛苦,但是对顾客还是很真诚,很实在,所以,可以看出热情。面对生活的困难不低头、很乐观。

  【师】有的品评,有的描绘,同学们都读出了生意人的热情、质朴、诚信,面对如此艰辛的生活,他们不失诚信,把吆喝声喊得那么嘹亮动听。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拥有这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决不只是一个人,你看卖柿人自得其乐,卖硬面饽饽的质朴厚道,就是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决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根本。

  【师】介意吆喝乞丐的吆喝词儿吗?

  生(齐):不介意,齐声吆喝:老太太那个镇行好

  【师】所以,作者对他们决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正像作者萧乾所说:“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他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师总结】:(师边总结边板书)品读吆喝,我们不仅读出了市井风情、读出了声乐之美,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读出了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这境界就是吆喝最动人的美丽,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人生境界[板书并勾画枝叶]

  四、回归生活、内化理解

  【师】:其实,许多象吆喝一样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同样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百姓的智慧,反映了平凡人的生活,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我们学校组织的“走进民风民俗”系列活动,就是想鼓励大家去去了解搜集、积极保护那些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民俗风情,去接近感受我们祖辈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并以此作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希望我们的民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依然熠熠生辉。(从李老师的最后总结来说,他的课的各个环节是以并列的思维来设计的,但从课的行进来看,应该是层层推进的。建议总结语再斟酌,让整堂课行进在一条路上。)

  (下课铃响)铃声响起,我们的合作就到这里。(生叹气遗憾)最后,请允许我也来吆喝一声:“孩子们---下课啦!”

  点评:无疑这是一节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课,读文字实录,在眼前都能看到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态。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的感觉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有兴趣自然是好课标准之一。但是毕竟一堂语文课不能只落脚到这里。我来看这一节课也自然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来说。我试图从理性的角度了分析李老师的这一节课。我的习惯不喜欢说很多好的东西,而喜欢以课为例提出我们可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想探讨一下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导意义。这堂课,我们可以看一下教学目标和课堂的实际是不是能划上等号?我的感觉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样的差别虽然不能降低李老师这堂课的价值,也不能说这堂课是一堂不好的课。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精彩课堂是不是有些不期而遇呢?因为老师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设计,凭着自己的感觉在行进课堂,这与我们专家型的教师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我们教师应该要朝着我的课堂就是实现语文教学具体目标的方向走,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成为脱了缰绳的马,不知道奔向何方,偶有走对的时候,那只是一个偶然。真希望我们语文能少一些偶然。

  其次我想说课堂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注意不是文本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而是课堂。李老师的课堂形式和内容应该是比较统一的,有听,有读,有划,有说,这些与承载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而且形式和内容构成的课堂行进“场”也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

  再次我想讨论基础与发展的问题。李老师的课堂非常流畅,而且学生一下就到了老师想要到的那个点上,发言可谓句句精彩。这样的课堂算不算好呢?我看这外在的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学”角度来衡定课堂成功与否。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展那么就应该是成功的。这里有所发展就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我不知道李老师这节课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达到了最后实录所呈现出的效果,假如是,那么就有人在你的课堂上是没有吃饱的,假如不是,那么这节课教师自己是否知道让哪些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并不是对李老师的课作什么点评,而是想借李老师的课来说说我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粗浅思考。

《吆喝》课堂实录2

  吆喝课堂实录如下文所示: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先生的散文《吆喝》。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文中哪句吆喝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师:我们两个不谋而合,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个。

  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的,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生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师:看样子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乞丐的吆喝,可能是因为大家平时很少听到这样的吆喝。除了乞丐的吆喝,文中更多的是小贩们叫卖的吆喝,但是作者却不认为这是简单的叫卖,而是给了它很高的评价。作者称它为什么?

  生1:声乐。

  师:声乐是什么意思?

  生2:歌唱。

  师:是一种歌唱的艺术,这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评价。作者还称吆喝为什么?

  生3:口头广告。

  师:对,吆喝就是一种口头广告,这是从内容的角度来评价。还有吗?

  生4:戏剧性的叫卖艺术。这是对吆喝的综合评价。

  师:啊,作者把它称之为艺术,又称为声乐,一种歌唱的艺术。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艺术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生1:我觉得这些吆喝词编得很有特点,很幽默,抑扬顿挫。

  师:词儿编得特别好,尤其是那两个乞丐的吆喝,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屏显。)

  欣赏“吆喝”领略艺术魅力

  烤白薯哇真热乎

  葫芦儿——刚蘸得

  葫芦儿——冰塔儿

  喝了蜜的大柿子

  萝卜赛过梨

  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就剩两挂啦

  师:老师选择了部分文中的吆喝,你们说说这些吆喝的特点、艺术性体现在哪里?

  (生思考后交流。)

  生2:“烤白薯哇真热乎”,在冬天听到这个吆喝感觉热乎乎的,迫不及待地想买。

  师:这个吆喝里面最吸引人的是哪一个字?

  生2:“热”。

  师:为什么吸引人?因为它的背景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就特别具有诱惑力,这个诱惑力在文中能不能找到根据?

  生2:“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说明了它非常有吸引力。

  师:这个吆喝是成功的,它极大地冲击了顾客的心理,让顾客不得不买,很有特点。

  生3:“萝卜赛过梨”,拿梨比萝卜,是一种比较,显得萝卜更甜,让人有想吃的欲望。

  师:这个吆喝是精彩的,在他这个比较中萝卜有什么特点?

  生3:甜、脆、香。

  师:你看,一声简单的吆喝,一个又甜又脆、美味多汁的萝卜形象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让人有想吃的欲望。文中卖萝卜的还有一种吆喝方法是怎样的?

  生4:“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师:(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地吆喝一下)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特点?

  生4:首先显出这个萝卜很好吃,其次说明萝卜不贵,物美价廉。

  师:真正的物美价廉。我们再看这个吆喝本身还有什么特点?

  生4:押韵。

  师:刚才乞丐的吆喝就是押韵的,朗朗上口。

  生5:那句“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这是介绍一种食品的配料以及制作方法,很形象。

  师:“蒸而又炸呀”后面还来一个“蒸而又炸”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5:脆、香。

  师:多么诱人啊!精选原料,精工制作,勾起人的食欲。

  生6:“喝了蜜的大柿子”,让人感觉柿子非常甜,“蜜”给人甜甜的、晶莹剔透的感觉,让我们觉得柿子质量非常好。

  师:哪一个字我们一听到就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

  生6:“蜜”。

  师:喝了蜜的大柿子,用了什么手法?

  生6:拟人。

  师:说明这个柿子还有什么特点?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6:饱满、水分多。

  师:又大又甜水分还多,一个诱人的柿子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生7:“就剩两挂啦”,这句话用戏剧性来吸引人,告诉他们已经剩的不多了,让顾客有种想要抢着买的冲动。

  师:他怎么用戏剧性来吸引人的?你吆喝一下给我们听听?

  生7(大声吆喝):就剩两挂啦!快来买呀!

  师(接着吆喝):再不买就没有啦!好像没有戏剧性嘛!

  生7:其实他身上还有很多,只不过用“就剩两挂啦”来吸引人,让人们去买。

  师:不要忘记书上紧接着还写了一句话,写了什么?

  生(齐):“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师:当你听到这一声吆喝,想着赶紧去买时,回头一看,他身上挂满了“紫红色果子”,你就会忍俊不禁,戏剧性的效果就出来了。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吆喝,其实大家会发现,老北京的'吆喝的特点远不止我们屏幕上这些。有的用词准确、形象;有的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来招揽顾客;也有的讲究押韵,朗朗上口。这就是老北京城的吆喝。我们下面一起来听几声,感受一下老北京城的吆喝。

  (播放“硬面饽饽”、“冰糖葫芦”、“磨剪子”、“烤白薯”吆喝音频,配以相应的老北京商贩插图。)

  师:这就是北京街头的声乐,这一声声吆喝是那么的精彩。

  (竖写板书:吆喝声声精彩。)

  师:小贩们的生活是辛苦的,乞丐的生活是不幸的,但是他们在这种不幸、辛苦的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非常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从这些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当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小贩们那种乐观、自信,甚至带有几分惬意的精气神。

  一般听过吆喝的人也许不会把它们称为“艺术”,作者却将其称为“叫卖艺术”。显然,这名称里倾注了作者特殊的情感。你从中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1:对吆喝的喜爱之情。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看看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看书思考后交流。)

  生2:从第10段“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大嚼一通”、“取暖”写出了对烤白薯的喜爱和满足之情。

  师:前面我们分析过了,这个吆喝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作者这里仅仅是写对烤白薯的深刻印象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作者完全可以写到“非买上一块不可”就结束,不必再写后面一句了。这块烤白薯和他上学途中的经历还给他留下一些什么?

  生3:我觉得他写这句话包含了对往事的怀念,烤白薯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

  师:是一种怀念、回忆。想想在那个鼻涕眼泪总冻成冰的早晨,他袖筒里揣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去上学,一块小小的白薯似乎能抵挡所有的寒冷,到了学校还可以拿来大嚼一通,这种回忆就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4:温暖。

  师:是的,作者喜爱它,因为它让回忆充满了温暖。

  生5:“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从“十分精彩”可以看出作者正在欣赏也特别喜欢家门口的叫卖声。

  师:你很细心,从这个词看出了作者欣赏的心态。如果把这么多的声音放在你家门口,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5:会觉得吵、烦。

  师:但是作者说“十分精彩”。不要忘记前面还有一个“也”字,这个字有什么意味?

  生5:这个“也”字说明大清早叫卖早点的叫卖声作者也很欣赏。

  师:哦,大清早、白天的叫卖也十分精彩。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读。看看精彩不精彩?

  (生齐读第5段。)

  师:除了“十分精彩”这句,在这一段中还有没有其他词句能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1:“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他对硬面饽饽这个吆喝声的喜爱。

  师:最简洁的语言,简洁到哪三个字?

  生1:“更喜欢”。

  师:直截了当地表明他的喜爱之情。但是作者为什么用“更喜欢”?用“喜欢”不行吗?“更”有什么意味?

  生2:因为他喜欢的叫卖声太多了,而他认为这个最好,所以他用“更”这个词。

  师:说明他不但关注,而且有选择。这位同学一下子跳到了第7段,第5段还有没有要补充发言的?

  生3:我认为第5段的“热闹”也能体现作者的喜爱。如果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我家门口,我就会觉得太吵了,而作者却觉得热闹,这说明作者对吆喝的喜爱。

  师:结合自身体验来说很好。从“热闹”到“精彩”,作者对吆喝的喜爱之情在升级啊!

  生4:我要说的是第10段。“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因为这个给作者带来快乐,是作者美好回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作者对往事的怀念。

  师:这种奇特的经历可能是我们永远不会有的,所以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不可磨灭”。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喜欢吆喝本身的形式,更喜欢的是吆喝声中所承载的过去的生活。童年的快乐,求学路上的温暖,等等,在他晚年回忆起来,都那么美好。当然,刚才有同学说了,文中还有很多吆喝是作者不喜欢的,或者给作者留下了不太美好的印象。有哪些?

  生1:算灵卦的、卖荷叶糕的。

  师:这些给他留下不太好印象,甚至带有一点惊悚感觉的吆喝,作者也把它写下来了,为什么?

  生2: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生活体现。这只不过是作者不喜欢的,说不定也有人会喜欢,不管怎样,这也是一种记忆。

  师:说得很好。它是一种生活的再现。不管作者喜不喜欢,这些吆喝在当时触动了他的心灵,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真实记忆。有一首诗中写到:而那过去了的——

  生(齐):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师:是的,作者对吆喝声所承载的过去的生活充满了喜爱之情,所以他才称之为“声乐”、“叫卖艺术”。当那么多曾经陪伴他的吆喝,渐渐从耳畔消失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我觉得他有着对这些吆喝的怀念,还有对吆喝从耳畔消失的失落。

  师:“失落”——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1:“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师:“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他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

  生2:高兴。

  师:好像是高兴而不是失落呀?失落之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3:我觉得是“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作者小时候有那么多种吆喝,现在只剩下一种,所以作者应该会觉得很惋惜。

  师:这么多的吆喝从耳畔消失,自然有些惋惜。老师觉得如果把其中一个字拿掉的话,惋惜之情会更明显。把“倒”字拿掉读读看。

  (师读,重读“一种”。)

  师:惋惜之情是不是更加明显?

  生4:是的。

  师:但是作者加了一个“倒”字啊,把“倒”字加上有什么意味呢?

  生5:我觉得加上“倒”字之后,因为还剩一种吆喝,所以作者为这个而感到有些庆幸。

  师:有一种庆幸之情。你把这个句子朗读一下,读出点庆幸之感。

  (生5读,读得很快。)

  师:我建议速度可以慢一点。

  (生放慢再读。)

  师:很好。有惋惜之情,惋惜之中又有些许庆幸。请同学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一下。

  (生齐读。)

  师:作者在庆幸什么?

  生6:还剩一种吆喝。

  师:还剩一种就意味着没失传。那么他下面就应该写: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没失传。不是很肯定吗?但他又加了一个字——“并”。有什么意味?

  生7:因为现在吆喝越来越少了,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些艺术应该已经失传了,但是他后来发现还剩一种,所以就用了“并”。

  师:你的意思是“并没失传”中有一种意外的惊喜,有道理。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想,那么多丰富精彩的吆喝都从耳畔消失了,还剩下这一种,能留得住吗?

  生(纷纷摇头):留不住。

  师:大家都在摇头。是的,现在我们就很少能听到吆喝,即使听到也是喇叭里放出来的,仅剩的这一种吆喝很快就会失传,所以作者在庆幸之中还有着一些期待,他期待能留下些什么。我们把这一段完整地读一读。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细细揣摩,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们用揣摩文字的方式在一步一步走进作者内心。

  (竖写板书:文章字字动情。)

  师:作者曾经说过:“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横批板书:抚今追昔。)

  (屏显。)

  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萧乾《〈北京城杂忆〉原旨》

  师:我们读到了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喜爱,读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也读到了他对过去温暖的回忆,读到了他对吆喝消失的惋惜、遗憾和眷恋。作者似乎要通过这篇文章期待留下些什么。作者想要留住的是什么?

  生1:作者想要留下这些吆喝声和吆喝声中所伴有的记忆。

  师:吆喝是一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叫卖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必然会慢慢地消失,淡出历史舞台。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要留住吆喝吗?

  这篇文章选自《北京城杂忆》。在《北京城杂忆》里作者写了十篇反映北京风土人情的文章,比如专门写北京方言的《京白》,还有介绍北京布局和街名的文章等等。他在说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一组文章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屏显。)

  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萧乾《〈北京城杂忆〉原旨》

  师:作者写的都是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为什么要这样说?结合作者的这段话和课文,想想作者想要说什么?

  生2:我觉得作者想要留住的应该是北京的文化。

  师:具体一点是一种什么文化?

  生2:民俗文化。

  师:是的,这是一种民风民俗。作者想要留住民俗文化,但我们觉得这话还有点空洞。刚才在揣摩作者情感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吆喝和作者、作者的生活、作者的成长关系如何?

  生3:是紧密相连的。

  师:从这个角度想想,为什么他说在这小小的、商贩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中要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呢?

  生4:因为这是北京的一个特色,它应该和京剧差不多,也是和西方不同的地方。

  师:我非常喜欢你讲的三个关键词,一是北京特色的;二是你把它的地位抬得很高,说它和京剧是一样的;三是你说到了它不仅是北京特色的,而且是和西方文化不同的。

  读了文章我们会知道,小贩们的这种吆喝,这种普通的市井生活,是滋养我们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作者那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吆喝声中慢慢长大,岁月就在这样的吆喝声中慢慢流逝,它是我们北京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我们每个地方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各地的民俗文化合起来就汇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这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所以我想作者不仅仅是要留住吆喝,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我们所有的国人:珍惜自己这一份特有的文化!

  今天我们在这一声声精彩的吆喝中领略了老北京城的生活画卷,在动人的文字中体味到作者深沉、浓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他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颗民族文化的种子。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吆喝》课堂实录3

  【内容提要】

  众所周知,放置时间越长的酒越香,教学技能越高的教师也越受人青睐,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年轻教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经验,迅速成长起来呢?我认为是磨课。本文即通过作者一次磨课的经历,并作前后比较得出心得体会,与年轻教师共勉。

  《吆喝》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于民俗的一篇课文。经过不断地磨课,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现将第三次上课实录记录如下,其后是比较前两次试课分析得出的体会。

  (一)导入

  师:曾经,在人们的耳边经常会响起这样的声音:磨——剪子嘞,戗——菜——刀。这是什么声音?

  生(齐):吆喝声。

  师:是呀,只可惜大家听到的是女生版。如今,作为民俗的吆喝声绝大多数已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北京人萧乾笔下的《吆喝》,也许它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吧。(板书)文题及作者。

  (二)初读课文

  师:默读课文,回答: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吆喝声?

  生1:第6节“馄饨喂——开锅”、第7节“硬面——饽饽”。

  生2:第11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

  生3:第12节“荷叶糕”、“荞麦皮”。

  生4:第10节“喝了蜜的大柿子”、“葫芦儿——刚蘸得”、“烤白薯哇真热乎”。

  生5:第11节“小玩意儿赛活的”、“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生6:第9节乞丐的乞讨声。第13节卖萝卜的和第14节卖冰棍的。

  师:基本上找得差不多了,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向读者一一介绍的?

  生1:有白天的。

  生(齐):不对,是早上的。(板书)

  生2:还有晚上的。(板书)

  生3:还有一年四季的。(板书)

  生4:有直接介绍卖什么东西的。

  师:那就是吆喝的内容。(板书)

  生5:还有从吆喝的声调及音韵节奏角度进行评价的。(板书)

  师:你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部分):书中有的小节前已归纳好了。

  师:这些部分之间又是用过渡句进行衔接的,大家能找到吗?

  生1:课文的第二小节。课文由洋人的欣赏器乐过渡到北京街头的叫卖声。

  生2:还有课文的第八小节开头第一句话。

  生3:文章第十小节和十一小节的开头第一句话都是过渡句。

  师:大家集体朗读这些过渡句。(学生朗读)

  师:作者将如此繁多复杂的吆喝声归类介绍,并在有些部分开头用一总领句,每部分之间又用过渡句来贯穿,使得文章内容多而不乱。我们今后写类似的文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既然吆喝有内容、声调、音韵节奏,可见吆喝它其实也是一种文化。

  (三)细读课文

  师:老北京城的吆喝有何特点?

  生1:用“就剩两挂啦”中的“就剩”突出已所剩无几了,吸引人快来买。当然对孩子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了。

  生2:引人发笑。主要是文中提到的两个乞丐的乞讨声,用低音吆喝。其中还有一个用了快板,显得很滑头。

  师:“葫芦儿——冰塔儿”和“葫芦——冰塔”有何区别?

  生3:这是儿化音,作者运用北京的方言来写吆喝,这样显得京味十足,让人回味无穷。

  生4:在吆喝卖荞麦皮的时候,用了夸张的手法,说自己被吓了个“马趴”,语言中透露出幽默。

  生5:“喝了蜜的大柿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说明柿子的甜。

  生6:“萝卜赛过梨”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来突出萝卜的嫩。

  生7:有的很简洁的吆喝出要卖的东西,有的却很复杂。

  生8:有声音的高低起伏和音韵的节奏变化。

  (四)品读吆喝

  面对这样的吆喝,作者怀有怎样的感情呢?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朗读并分析。

  生1:喜欢。从第7节中“我更喜欢”一词可以看出。

  师:能不能读出这种喜欢的感情?(学生朗读,重音在“更喜欢”三个字上。)

  生2:怀念。第14节中:“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中“倒还剩”看出吆喝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怀念它,也流露出一种遗憾的心情。“倒还剩”要读得轻一些。(学生朗读)

  生3:喜欢。“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手里那把钳形铁铉。”那是外国人喜欢的器乐。而“更值得一提”就突出自己喜欢声乐。

  师:朗读这一句。注意重读。(学生朗读)

  生4:第八小节写了作者觉得听话匣子很累,更讨厌的是胜利公司的商标,由此和文章的吆喝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吆喝的喜爱之情。

  师:很好,用了对比的手法,分析文章很仔细。集体朗读这一小节。(学生朗读)

  师:我找到一句“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有谁能分析一下呢?

  生5: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用一个“拆”字就是为了说明吆喝声很多,场面很热闹,小孩子是最喜欢热闹的了。

  师:一起朗读,读出感情。

  生6:第三小节中,“都不免会佩服”中的“佩服”二字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那些会吆喝的人的佩服之情。

  生7:“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中“十分精彩”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吆喝的高度评价。

  生8:“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中的“热闹”就是生动形象的意思,也是对吆喝的夸赞。

  (五)说说吆喝

  师:现在吆喝大多已被广告所替代,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生1:有的时候觉得很讨厌广告,没完没了的,有时候接连放几遍重复的,太没有意思了。而吆喝不是连着喊,中间还有间歇,有时觉得声音挺有意思的,就会等着再重复。

  生2:我还是比较喜欢广告,因为现在有的广告很含蓄,有时你不知道在宣传什么东西,等到最后你才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绝妙感觉,它的广告很有创意。

  生3:吆喝声除了是要把东西卖出去,但里面更多的还有着文化气息,用一种或说或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广告有时运用了成语,但是却给人一种误导,总是出现错别字。

  生4:广告已经结合了视频等很多效果,让你有一种美的享受。

  (六)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吆喝》,对吆喝这一民俗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吆喝作为民俗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它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些快乐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的。

  (七)作业

  到当地民间调查访问,收集当地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写一篇文章。

  这是我第三次上课时的实录。我设计《吆喝》这篇课文的主要思路是: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分析吆喝——体验作者感情——拓展延伸。

  第一次试课时,我是用录音导入,结果录音没有放出来,我就把后面一个环节——学生搜集的吆喝声即体验吆喝提到前面来。第二步品读吆喝中用“我认为

  最有趣,因为“这一句式说一句话。学生找得不是很准确。接着分析作者的感情。第三步创作吆喝,由老师做示范。第四步教师小结。第五步作业。

  [分析]缺点:⑴课前课件准备不充分。⑵学生没有找准确是因为事先没有预习课文,上课也没有给足时间看课文。因为是借的班级,学生也没有重视。这样也就直接导致文本扣得不够深入,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肤浅,整堂课像活动课。⑶很少朗读课文。

  优点:⑴应变能力较强。⑵设计较新颖,特别是教师起示范作用。

  第二次试课我用自己的方言吆喝直接导入。第二步品读吆喝中设计问题①: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吆喝声?又是通过一根怎样的线将纷纭复杂的吆喝声变得井然有序的?问题②:作者面对这样的吆喝有何感情?第三步再听吆喝,体味这种感情。第四步小结课文。第五步作业。

  [分析]缺点:⑴学生一开始没有听懂我用方言吆喝的声音,改为普通话可能会好一些。⑵文本抓的不够多。⑶问题①和问题②之间问得太突然。⑷民俗点了出来,但是内容有点多了。

  优点:⑴作业的设计和黑板板书相联系,也把这堂课学到的`一个知识点运用了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写作。⑵再听吆喝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绪回到那个时代,因为学生对吆喝声是比较陌生的,这样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感情。

  经过三次的试讲,让我意识到上好一节课有多么的不容易,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教法。如何让学生喜欢听课,如何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学好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能力有所提高,视野得到拓宽,这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就这三次的磨课,我谈一点体会:⑴一堂课的开头导入很重要。作文好的开头被称为“凤头”,其实一堂课的开头也应是“凤头”,即要能够吸引住学生进入境界。因此在不断的磨课之后,改为由教师的吆喝进入本堂课。我认为教师应该有勇于“下水”的精神。平时我们只是布置给学生做,而自己很少动手,有些东西我们自己写起来都很生硬,更何况要求学生。况且这样既能把学生吸引住,也能打消他们在后面自己吆喝的不好意思的心理。

  ⑵开课不是为了热闹好看,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那么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抓文本,在此基础之上再跃出文本。培养学生分析语言的能力,要有深度,还要多朗读。一堂课承载的东西不能太多,只能是一两点就足够了,否则学生没有能力去接受,一堂课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很肤浅。

  ⑶课堂中要注意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对话,教学形式要多样。这样不仅能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学生保持兴趣的时间也会加长,能力也能在互相合作、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⑷一堂课既然有凤头就要有豹尾,拓展延伸的东西不能太多,而且这个内容应该是为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延伸而延伸。

  其实第三次的课也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只有慢慢地磨才能达到完美。每一次的磨课都会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地磨课中才能切准新课标要求,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上来,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吆喝》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吆喝》课堂实录03-06

吆喝声作文08-28

吆喝的作文(精选48篇)06-16

街头的吆喝声作文07-08

吆喝声作文[实用]11-12

【集合】吆喝声作文02-08

天籁之音——吆喝声作文08-03

吆喝声作文精选15篇02-07

街头的吆喝声作文【优选】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