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

时间:2024-03-06 21:20:46 好文 我要投稿

【优选】《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8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1

  教学要求:

  1.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语段卡片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次?哪就请大家读吧。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2.学生自主读书。

  3.进行读书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教师针对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激励评价。

  二、创设情境,合作研讨

  1.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

  2.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人家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仔细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4.进入情境,质疑研讨。

  ①(请—位学生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著名的辩论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②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A.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B.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C.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其表现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

  三、观察体验,交流评价

  1.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

  2.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项试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3.评价:你怎样评价伽利略?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

  四、延伸拓展,迁移运用

  现在,如果老师把课题改成“铁球和木球同时着地”你们认为可以不可以?请大家课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样做做试验。请把你的发现以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别人,包括老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阿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的试验求证之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测中走上了斜塔,用事实来验证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在备课时,我们认真地钻研教材,细细地品读课文的每一句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仔细斟酌教学方法的使用,在教学研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改进,希望能得到更大的进步。

  教学反思(一)

  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质疑,是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我主要运用了反复朗读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语句,通过指名读、齐读、分男女读等等在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进行理解。但是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反复读第三段之后,依然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当我提问:“他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们顿时沉默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只好自己来做主角,用自己的话和动作来表述语句的意思,教学预设的效果根本没有达到。

  2.在教学时,我没有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理解质疑的段落中花去很多的时间,以致在后面的教学——品句“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反复”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一下,伽利略是怎样反复做试验的吗?这些教学设计形同虚设。这节课是失败之作。

  教学反思(二)

  吸取第一次教学的经验,我在揣摩教学设计时决定找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伽利略的质疑,同时加强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力度,所以上次教学留下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1.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课后的拓展部分,为了鼓励学生试着进行读说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我最后的教学环节中特意设计了一个拓展,让学生设想情景,说说当伽利略试验后从斜塔上下来时,旁边围着很多的记者,他们对这样向伽利略提问呢?我还特意进行了引导,例如“伽利略先生,你好,你为什么一定要公开做这样试验呢?”希望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但是没有预期的效果,学生们根本不知道记者都会问些什么问题,所以多数学生都不敢发言。我认为这个拓展的环节应该改为“当你看到伽利略先生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既降低了难度,也给了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2.对教学的课件不熟悉。在教学时,常常讲完了相关的内容,但是没有及时地显示课件,或者过早地显示,课堂教学显得有些混乱,以致课件不仅不能给教学“锦上添花”,反而成了“画蛇添足”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课件的页面用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这样上课时就可以随时看一看,帮助及时地点击课件。

  教学反思(三)

  在第三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优点如下: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感受人物的形象,品味语言的魅力,我特意在人们责备伽利略的话语部分设计了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受,感受当时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感受伽利略当时所受到的`压力。因此通过指名读、齐读、范读、自由读、指名读来朗读句子,教学的效果很好,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存在问题:

  在板书的方面设计方面存在缺陷,我只是写出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两个人的名字,并没有用简洁的词语把课文的要素关系显示出来,并且有忘记板书的现象,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克服。

  教学反思(四)

  第4次教学是一堂公开课,小小的教室里挤满了各个学校的老师,课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听课老师的那种期待的眼神也在无形中给我增加了几分压力。我本以为一切都会顺利进行下来,但是突然发生了小插曲。当准备给学生演示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的视频时,鼠标却一动也不动了,天啊,电脑死机了,这下可急坏了我,我的心怦怦直跳,整个的教学环节陷入乐一片慌乱之中。原来的教学视频没有办法播发,我只能迅速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让学生看着书上的句子来理解。形象的视频变成了枯燥的文字,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就是因为这个教学环节的影响,以致整节课完成的质量都很差,这是一堂失败的课。

  总结这节课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教学心理素质不过关,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心理就十分紧张,教态也就不自然乐;自己太依赖多媒体,没有充分把握教学的内容,以致脱离了多媒体,教学就变得一塌糊涂。

  教学反思(五)

  1.教学过渡的语言不自然,常常出现直来直往的现象,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连接不紧凑,常常给学生一种突兀的感觉。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在教案上把每个环节的过渡语都写下来,并且反复地朗读来增强记忆,克服这个缺点。

  2.拓展部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一说这些例子?应当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并且查找资料,这样既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又能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教学反思(六)

  为了能在拓展的部分学生能达到教学预设的深度和广度,我特意在课前让学生阅读了“蜻蜓点水、蜜蜂嗡嗡、铁树开花、无花果、《动手做做看》等相关的资料,所以在上课时学生都回答得很好,但是学生回答的语言没有紧扣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迷信权威。例如学生回答“我还知道海马是爸爸生的,而不是妈妈。”这个回答咋一听,与课文的主旨无关,但是学生要是能这样联系起来就更加完美了,例如“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都是妈妈才会生宝宝,爸爸并不会生宝宝,但是海马爸爸却是例外。其实是海马爸爸的腹部有一个育儿袋,海马妈妈把小宝宝放进了育儿袋里,所以我们误认为是爸爸生了小宝宝,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我认为要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语言的表达也显得尤其重要,这需要老师不断的指导和学生长期的积累。

  教学反思(七)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我已经上了6次了,第七次是到我镇的下南小学去进行教学交流活动。虽然对教学的环节都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原来的教学设计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来设计的,现在要用同样的教案去其他的学校上课,不知道效果多怎么样啊?

  为此我特意向吴校长请教,最后决定降低教学的难度,在课后习题练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体会?在本校就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进行,在下南小学,我通过提示的形式,例如“我们常常会看到蜻蜓在点水,我们一直都以为它们在玩耍,其实不然,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吗?”

  在上课之前,我特意早点到四(1)班教室了解学生,结果发现那些孩子都非常的活跃,读书的节奏也非常好,我满心地以为教学任务可以很容易地完成。结果发现不然,当上课的铃声响起,学生们看到了20多个老师走进课室听课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本来是读书这样的小事,学生们也不敢举手,生怕读错了,教室的气氛变得紧张了起来。到了后面的思考题目,例如“伽利略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你能猜想一下他是怎样反复做吗?”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了,后来我为了调节课堂的气氛,把多数的段落、语句都由原来的指名读变成了齐读,希望这样能放松学生的紧张的心情。因此在朗读指导上力度是明显不足的。

  以上就是我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反思,我自己在不断地研磨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3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个伟人,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另一个是十六世纪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这两个人都非常博古通今,也给人类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却是这样认为的:“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同时出示这两句话)他们谁说的对呢?

  (生有的说亚里士多德对,有的说伽利略对,还有的则拿着自身搓的小纸团在做实验。)

  师:同学们,两个都是权威人士,都是人们敬重的伟人,对于他们说的话,我们不要一味的去猜想,我们应该像XXX一样动动手,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生通过试验找到正确答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看来还是伽利略胜利了。那么伽利略是怎样知道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同一高处同时落下来,会同时着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句子、读通课文。

  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封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生:我知道了伽利略的疑问是这样发生的:他觉得假如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正确的,那么……这怎么解释呢?

  生:我知道了伽利略为了找到正确答案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伽利略对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发生了疑问,并通过试验证明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使人们认识到:就算是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他的话也不一定全都是对的。

  生:当时的人们非常信奉亚里士多德,而伽利略却不相信。

  师:不是不相信,是对他的一句话发生了怀疑。你知道他的疑问是怎样发生的吗?

  生:(朗读)假如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正确的,那么……这怎么解释呢?

  师: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是一个坚持真理的人。

  生:他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伟大科学家。

  生:我觉得伽利略是一个为了追求真理,敢于面对困难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相信事实的人。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来,并做上标志。

  (生认真做标志)

  师:请有感情地朗读你找出的语句,并谈出自身的感受。

  生:我读了“他向学生宣布了实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我感受到这个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真是胆大妄为。

  生:我读了“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我觉得伽利略做事真认真,他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所以反复做试验。

  生: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会让他丢尽了脸。”这句话说明人们还是信奉亚里士多德,不相信伽利略,还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很不满。话中满是讽刺味。

  师:说得好。大家读了课文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生:老师,我知道当时的一些情况,那时不光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就连教皇也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有可能被砍头的。伽利略为什么还要冒着被砍头的危险来挑亚里士多德的毛病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看来你不只是个爱读书的小朋友,还是一个很会考虑的小朋友。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坚持真理。

  师:说得好。老师还有个疑问:我在读课文时,把课文第2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去掉后,觉得也是很通顺的。我觉得作者写第2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完全是多余的。

  生:不是的,去掉后不太连贯。

  生:不能去掉。因为写这两段可以突出伽利略。

  生:不行。因为去掉后,第六自然段写人们时,我们就觉得太突然。

  师:看来,真的不能去掉。是呀,写当时的环境和人们的态度,能更好的表示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这种写法叫“烘托”。同学们以后写文章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师:学习了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出来。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说呢?请把你的感受说给他听。

  生:我想对亚里士多德说,伟大的哲学家,请你以后说话先考虑考虑,对啦,就是要三思而后行。

  生:伽利略你真让我佩服。我景仰你,我要向你学习。

  生:人们啦,以后可别再轻易相信他人的话哟。哪怕他是个权威。

  师: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吧。同学们在写的时候最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

  生:

  亚里士多德:

  你好!原来像你这样的大哲学家也会有说错话的时候呀。你让我明白了“人无完人”的道理。以前我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认为只要是老师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我们就应当听从。现在,我不会啦。我假如觉得老师的话不对,我会对他说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追求真理、勇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初步感知伽利略的伟大)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两个铁球,一重10磅,另一个重1磅,同时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来,你们想想看,谁会先着地呢?是的,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5课(板书课题,齐读。)

  2、早在400多年前,人们并不是这样想的。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真理。他就是──伽利略

  指名读伽利略。

  指导书写 略。

  二、初读课文

  1、伽利略是怎么发现这个真理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通课文。能干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要求: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⑵ 完成填空: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条件下,重的铁球先着地的结论产生(疑问),并当众(试验),证明了(铁球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它们吗?

  更正 的确 胆大妄为

  ⑵ 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自己试一试:

  辩论 信奉 违背 一磅 拴住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开火车指名带读、齐读。

  ⑶ 指导释、辩的字形

  ⑷ 交流填空题。

  三、再读课文

  1、学生简介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结论产生了怀疑。那亚里士多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2、补充亚里士多德的资料,感受他的伟大。

  3、师小结:

  正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伟大,所以,人们把他看成是真理的化身。(板书:真理)现在,就请你再读读课文,找找看,课文中还有哪几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

  4、(随机出示4个句子)指导:

  ⑴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⑵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⑶ 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⑷ 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5、正是在人们这样的指责中,在人们这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情况下,伽利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要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我们且不说试验能否成功,就凭他这样的做法,你想对他说什么?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写一写。

  旁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戚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自己写,教师巡视指导。

  ⑵ 集体交流。

  6、小结。

  四、伽利略又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他成功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伟大

  亚里士多德=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目标1、2。

  2、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⑴ 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

  (课件出示)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⑵ 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

  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

  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2、学生说,师总结:

  两个铁球____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 补充板书)

  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⑴ 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⑵ 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⑶ 读两个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两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 ”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大屏幕出现: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3、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⑴ 提问:

  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a、自己试验 b、公开试验)板书。

  ⑵ 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①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结果如何?

  ② 大屏幕出示填空题,学生边报边填空。

  ③ 提问: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

  ④ 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⑤ 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⑶ 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① 屏幕出现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塌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 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

  (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③ 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

  (动画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④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⑤ 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⑥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要)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⑴ 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⑵ 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

  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⑶ 得出结论:

  这句话应该改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我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慢一快

  伽利略 试验 亚里士多德

  速度与重量有关

  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6

  本学期的精品课,我主要承担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精读课文的教学。我和同备课组的老师经过几经研讨,终于完成了本节课的录制。在这里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研读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人教版教材很注重单元课文组合的整体性,即一个单元一个主题。第七组课文全部以写人为主,而且都是通过具体事例,以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中的作文正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个敬佩的人。在了解了单元目标的前提下,我马上找到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将教学目标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描写、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做指引,我的教学也有了方向。

  研读教材的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的思想得到了蜕变,我认识到备课要从整个单元入手,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也正在于此。还记得第一轮试教的时候,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教自己的课文,没有联系单元目标,第一轮试教之后,我们进行了集体反思,还亲自学习了这个单元的教材分析,把握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并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中体现整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经过几次的修改和试教,我渐渐地学会将“写法指导”渗透到文本的解读中去,不仅让学生明白本文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怎么写的。

  二、寻找课眼

  一堂好课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了这个“思路”,我反复研读课文,翻阅大量资料,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一下子抓住伽利略的品质呢?”经过反复研读后,我竟在做课后题的时候找到了答案。课后最后一题,是让学生找课文中的反义词,刚开始我只是随便做做,没想到本题的答案正是“课眼”。我找到了一组,即“信奉”和“怀疑”,我觉得从这两词的对比中,可以马上提取到伽利略大胆质疑的精神。所以,我便以此为突破口,贯穿整个教学。

  通过对这节课的打磨,我觉得一节课的切入点很重要,所谓的“课眼”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作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研磨教材,因为文本中的很多关键词句都可能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总之,静下心来好好读读文本,你一定会豁然开朗。

  三、渲染气氛

  我第一次试教的四(2)班并非我自己的班级,之前听过几节课,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比较腼腆,上课不是很积极。于是,我突然想到了09年刘校长带我去沙溪参加赛课的情景,那一次也是借班上课,刘校长和孩子课前的互动让我印象深刻。于是,我马上将当时的做法移植到我的课堂,从“大胆”、“大声”的引导开始,再到小礼物的刺激,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很兴奋,我也很兴奋。我觉得无论我这节课讲得是否成功,我都是一个快乐的老师。因为我很投入,孩子们也很投入。后来又在四(3)、四(4)班试教,效果也还不错,所以我觉得我们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孩子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才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研磨这节课的几点体会,精品课的研发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让我们共同努力!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课文,要在旧教材中渗透新的理念,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意图。上完课听课老师们的反响挺好,我也深感欣慰,教完这一课,给我也带来一份精心策划的意外。

  一、让我有下岗的感觉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以课文进行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我看到学生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辩友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让老师们为之感叹,这才是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着着实实让我感受到下岗的滋味。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从试验中证明亚里多德的话有错时,人们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张翔同学这样说道:我还喜欢亚里多德,他说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二、让我有惊奇的喜悦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难点我抛给学生让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先我也以学生的角度,曾绞尽脑汁地想,也曾请教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得出要理解这段话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

  1、画图法。

  2、抓住关键词。

  没想到在交流汇报时,不经意的我看到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竟告诉我,他们小组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0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这是语数学科间多么巧妙的结合啊!他们在讲述过程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句句在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惊奇的喜悦还在后头,林菲菲同学告诉我:我觉得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太复杂了,只要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从高处落下,10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0倍,那么当100磅重铁球落地时,1磅重的铁球还悬在半空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可见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这种理解是那样的通俗易懂,让我难以置信,此时此刻我深深的领悟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让我有深刻的感叹

  不管是下岗的感觉,还是惊奇的喜悦,都让我深深的明白了: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8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相关文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03-04

两个他,两个她作文05-03

《秋天》课文03-02

《检阅》课文03-05

《蜜蜂》课文03-04

《守株待兔》课文03-04

《回声》课文03-05

《北京》课文03-05

《长城》课文03-05

《争吵》课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