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背知识点
在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必背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必背知识点1
【原文欣赏】《活水源记》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有泉焉。
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深不逾尺,而澄彻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鲭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嵴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翻译: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数木大多是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山。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官职名)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寺的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寺的后面叫做薄崖石,石上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人(宗奎)住在里面。有泉水。泉水开始始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细细流淌,冬天温暖,夏天冰凉;流成一个小渠,冬夏季节都不干涸。小渠满了之后向西南流去,贴着沙土地前行,水深不到一尺,而且清彻可以照人,俯视泉水薄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在水底下。所以秘书卿(官职名)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做活水源。
泉水中产石蟹,铜钱大小。也有小鲭鱼,颜色纯黑,生活在石头洞穴里,水鼠经常来吃他们。水里的草大多是水松、菖蒲。这里有种鸟和鸲鹆差不多大,黑毛红嘴,经常在水上鸣叫,叫声和竹鸡差不多但比竹鸡滑润。有两个鹡鸰,经常从竹林中出来,站在石头上洗浴,饮完水后,鸣叫着飞走了。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又有四五条虫子,都如小手指般大小,形状好像半莲子,整天在水面上旋转着前进,太阳照在他们的背上,颜色就像紫水晶,不知是什么虫。
我既喜欢这里泉水的清澈,又喜欢它的源源不断,而且还能使各种动物来依附它,具有君子的品德。奎上人又说:“当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那么它的`好处又能泽及万物,更应该得到白野公的深切喜爱了。
简介:
《活水源记》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活水源周围的山川形势,泉水的源流变化,水里的草木虫鱼,以及游人的欣赏迷恋,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与亲近之情。文章清新流畅,读之如临其境。结尾以君子之德为喻,联想自然,寓意深刻,文章虽短小,结构精巧。
背景: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夏,尚被羁管于绍兴的刘基,曾与友人一同游览会稽山水,写下一组游记散文,这篇游记为第二篇。
字词:
活水源: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会稽山上。
灵峰之山:在绍兴东南会稽山上。山中有灵峰寺,下文“寺居山中”即是。
曰:说。
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
槠(zhū):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黄绿色,果实球形。
竹鸡:一种形似鹧鸪而小的鸟,多呈橄榄褐色,生活于竹林中。
寺:指灵峰寺。
陶山:一名陶晏岭,在绍兴东南四十馀里,以南北朝时齐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陶山。
华阳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为齐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以佐萧衍夺齐帝位,建立梁朝,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外史,古人常用为别号。
日铸(zhù)之峰:即日铸岭,在陶山以北,相传为春秋时工匠欧冶子铸剑之所。
欧冶子:春秋时期的工匠,曾应越王聘,为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钓五剑,后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
薄(bó):迫近,靠近。
松风阁:今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
奎(kuí)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石罅(xià):石缝。
语文必背知识点2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阴霾mái 哀悼dào
2.解释下列词语。
(1)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2)孜孜不倦:勤恳不知疲倦。
(3)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们还记得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的科里斯塔·麦考利芙,她用她的勇气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励我们。
(2)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称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真正的英雄》选自《前世界名人演说经典》,作者是美国前总统里根。
1. 感情脉络变化:悲痛(前)—— 力量(后)
2. 写作思路:总 — 分 — 总
3.重点语句理解:P188课后练习二(答案详见《三》P266 九)
语文必背知识点3
成语
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饿殍(pi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1.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7.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20.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文言虚词
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语文必背知识点4
1、过秦论 贾谊
2、兰亭集序 王羲之
3、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4、师 说 韩愈
5、阿房宫赋 杜牧
6、《诗经》三首
7、离骚(节选) 屈原
8、短歌行 曹操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归园田居 陶渊明
12、虞美人 李煜
13、孔雀东南飞
14、汉魏晋诗三首
语文必背知识点5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不可拔苗助长地提升学习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读懂、读通仍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首先要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在此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登堂入室,顾及其他目标。不能忽略基本训练而一味地进行玄妙的“探究”,那是违背文言文教学规律的。
二、复习要点:
1.朗读背诵;《荆轲刺秦王》
附背诵部分:
《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概括要点;
3.提取精要;
4.培养语感。
阅读理解万能技巧公式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看文章题目;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
答:不能删去,“__”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
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
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3.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4.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5.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6.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
分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1)表引用(2)反语,表讽刺否定(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声音延长(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语文必背知识点6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索取。(巴金)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想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知己(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灵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外甥打灯笼----照甥(旧)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鸣)在外。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一在于貌饰。(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四年级上册: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满招损,谦受益。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没劲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湿干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沙。(北京颐和园)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
一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
语文必背知识点7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
高考语文的试题考察无非两方面:阅读与写作;阅读又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语文试题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标准多变,考生难以摸透题目分值所对应的采分点,总结到主观题的答题规律,加以灵活应变,总免不了要扣个三五分。相较之下,占考试总分比重三分之二强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版块则极具竞争力。在短短一年里,只要将时间有效地应用在文言文复习和写作训练上,语文成绩提高二三十分不在话下!下面提供几个提高语文分数的方法,仅供参考。
1.吃透弄熟
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2.抓好重点
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后期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3.回归课本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4.看错题本
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5.准备作文
(1)大家可以根据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的事,有过的好的构思等所熟悉的内容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大家要把这些材料集中起来,按道德、亲情、成长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
(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之作文能提高多少分
42分的作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起码6分。42分左右是一个坎,48分左右又是一个坎。
42分的话,你可能把字数比较不空虚地凑满了,并且不偏题。而如果你能言之有物,让阅卷老师看出:“这是一篇正儿八经写的扣题的文章”,那就应该可以达到48分左右。而如果你在其中有个把两个比较有特色的句子,阅卷考试应该会给你52分以上。
而最好的提升办法,我认为是背诵优秀的作文段落,只要背死几段好文章,我估计能在所有类型的文章中套用到。这个办法效率极高,你背死了,它就是你的了。而到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写作文的思路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应该会自动去背更多好段落。
文言文辨析也可以有的放矢地训练。虽然实词是无限的,但虚词是有限的。之乎者也矣焉哉,每一个都只有几种用法,哪种不会背哪种。打开百科,一目了然。
这是最容易速成的两个项目。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之各题型如何提高分数
1.应用文阅读,这个考察的就是细心,细心。文中没提到的千万不要以为是对的。可以多做几道题找找感觉。
2.默写。不要求你全部会背,但是我要你保证每句文言文说上句你都能接下句,而且每个字都要写会。
3.文言文阅读。这个就是你平时的文言文知识积累了,主要是凭语感。多读一读你课本中的文言文。
4.古诗文鉴赏。这个回答问题是有固定格式的。比如说,先翻译句子的意思,再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最后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般古诗会有注释给你介绍写作背景。贬官了就是内心苦闷,或者乐观。纯写景的诗就是喜爱大自然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现代文阅读。这个就是看你对文章的理解了。我高考是二选一。一般不建议选择记叙文。要选择读起来很枯燥的那个,答题调条理要清晰,123标清楚。
6.语言文字应用。这个是靠积累的,把你自己想象成小学生,思维放开了想就行。
7.选择题,这个方法就是多做题找感觉。如果选择题全对,分数一下子就会上去。
8.作文。靠积累,多读多写。建议去看看作文与考试。这书超级有用。
我就是认真听课,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下课我只读书做积累,不写作业。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之提分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95到105分。
题主作文42,说实话不高,但是105够用。根据我对90分上下徘徊的同学的卷面观察,这阶段提高首要是“把该背的古诗文背了”,保证默写分数必须拿到(应该不用长篇大论其重要性吧)。勤奋的一周就背熟了(如勤奋的本人~),但是!重点不是会背,而是会写。因此背古诗文的终极情况是:当你在慢速默背时,脑海中能正确闪现出诗句的每一个字。这是需要训练的,很简单,但是也很繁琐。
其次,把字给练好。这一步很漫长,但是它不仅能送你突破100分,更能把你送到130、140.字体不要求有书法家气势,但是必须是一笔一划的工整。工整的字是门面,能给你的答案带来气势,有助于你“蒙混过关”“隐形增分”(请自行体会哈)。
还有,勤练拼音、成语、病句、排序这前四道选择题。拼音的话方法主要靠记忆和多读,就是这么没创意。当然我在高三的时候试过把一些死也记不下来的字词写在桌面上,早午晚到教室时各记一次,连续一周,效果不错,至今还能记住。至于成语、病句、排序,就是记忆和练习。
2.第二阶段:从105到115
想当年我也曾在110左右徘徊不前,那些岁月~
好了,到了这一阶段,作文的42显然不大够用了(特别是在语基不够顶尖的情况下),作文分需要提高到47以上。根据我的了解,作文分打到38~45,意味着作文偏题,你没get到重点。因此训练重点在正确审题。这一点高三时老师是绝对绝对重点要讲的,也是绝对绝对经常要练的(所以我的意思是这个东西我其实真的不大想讲)。
至于其他部分,重点在于文言文翻译和阅读题答题。
文言文方面,读熟课本解析,逐句翻译课文,记忆高考必考实词与虚词意义,达到准确翻译句子、文言文词语含义选择题get分的目的。考试不考课本课文,但是!在考题摘取的文言文以及要求翻译的文言文句子中,经常夹杂了一些“你好像认识又不认识”的词语,其实它们大部分来自于课本。逐句翻译课文的重点在于练习文言文句式翻译,当倒装句、判断句与我们白话文语序多次对比后,你的翻译熟练度就会提高,起码一看到某句文言文,能够反应出它的句型应该是什么样的。
阅读题方面,熟悉答题步骤。所谓答题步骤就是答题的一个规范格式,最基础的:分点作答、分层作答。这部分也是高考老师讲课的重重重点。但是!我个人有一点提醒,在背答题步骤之前,先学好语文的基础知识,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新闻要素、小说要素这些零零星星的东西,很多人忽略它们,以至于之后背了答题步骤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记住,还是要多练。
3.第三阶段:从115到125
作文:目标50分以上。49和50的差别,在于文采和思想的深刻与独特上。文采方面,由于考场作文多为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从个人经验来说,比喻论证,是文章的一大亮点。这东西好用就好用在,当你想阐述一个抽象道理时,你可以用它;当你找不到具体例子时,你可以用它;当你觉得文章句子太死板时,你可以用它。另外,多使用长短句结合句式、排比。思想深刻方面,(其实说实话读读三毛文艺一下有时候也能达到要求了)要是非得说点什么通法,那就只有……扯扯国家和民族、个人与集体、生命的话题,听起来有点扯,但是重点是:表现出你的个人情怀,积极向上的思想,正能量啊正能量。内容上,积累素材。可参考杂志:《格言》、《经典》,书籍《20xx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还有网络。
文言文,前面主要是做到准确,当想要再往上提高时,就要做到精确了。什么叫精确,就是你的翻译不但有那个意思,还能结合到文章情境。要做到这个境界,必须靠多做题来感悟。做题的时候,注意对比自己的答案用词和标准答案用词的区别,用你那颗敏感的心灵细细品味个中情境差别。非要扯点方法,那就是,把自己带入到文言文中去,感受情境。
语文必背知识点8
《孔雀东南飞》
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字音字形
公姥(mǔ)忿(fèn)伶俜(pīng)
葳(wēi)蕤(ruí)蒲苇
实词
解释下列加线实词
大人故嫌迟(故:仍旧)
妾不堪驱使(不堪:不能忍受)
徒留无所施(徒:白白的;施:用)
便可白公姥(白:告诉;公姥:偏义副词,指婆婆)
共事二三年(共事:一起生活)
何意致不厚(厚:满意)
何乃太区区(区区:愚拙)
汝岂得自由(自由:自作主张)
可怜体无比(可怜:可爱)
会不相从许(会:一定)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偏义副词,工作;伶俜:孤单的样子)
留待作遗施(遗施:赠送、施与)
却与小姑别(却:退出来)
好自相扶将(扶将:扶持)
感君区区怀(区区:情意真挚)
君既若见录(见:我;录:记)
自可断来信(自:马上;断:回绝;信:使者,这里指媒人)
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约定;渠:他)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适得府君书(适:刚才)
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一词多义
相
相见常日稀(相互)及时相遣归(我)
儿已薄禄相(相貌)会不相从许(你)
还必相迎取(你)久久莫相忘(我)
语文必背知识点9
《归去来兮辞》
心为形役,奚惆怅悟已往之不谏舟遥遥以轻飏熹微衡宇僮仆候门樽壶觞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日涉流憩矫首而遐观出岫景翳翳盘桓消忧西畴棹孤舟窈窕以寻壑善万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东皋舒啸赋诗奚疑
《滕王阁序》
潦水俨临帝子之长洲上出重霄鹤汀凫渚即冈峦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彭蠡之滨衡阳之浦。
《陈情表》
夙遭闵凶悯臣孤弱零丁孤苦门衰祚薄期功强近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逮奉圣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陨首具以表闻逋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奉诏奔驰刘病日笃伏惟犹蒙矜育特为尤甚历职郎署不矜名节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陛下报养皇天后土鉴矜悯愚诚庶刘侥幸生当陨首
语文必背知识点10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知识点归纳:
1、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望岳产生登岳想法的句子;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答: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这篇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点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语文必背知识点11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写洞庭湖秋水高涨之景,突出其辽阔,也激起诗人立志为官报国的情怀。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波撼”衬托洞庭湖的澎湃动荡,写出湖水的浩淼和磅礴气势。
宋范仲淹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上写边塞荒凉萧瑟之景,气势雄浑,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充满萧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唐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情景结合,用拟人手法写夕晖、流水,暗示思妇失望而凝愁含恨。
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以设问句式,昂扬的激情,尽抒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之情。
唐李贺南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凌烟阁高挂开国功臣的画像,睹像抒怀,作者以设问句式,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筑造黄金台来招贤之典,写出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也反映了作者舍己报国的志向。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写禅房环境的幽深。成语“曲径通幽”出自本句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作者身心融进宗教氛围,以余音衬寂静,以禅磬净心灵,抒发隐逸情趣。成语“万籁俱寂”出自本句。
语文必背知识点12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讯息工期的铁路干线。
2、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捧腹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从向两头开凿。
3、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5、 《中华少年》作者:李少白。
6、日积月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语文必背知识点1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知识点归纳:
1、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6、诗歌第三联(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在何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语文必背知识点14
一
1、词语
悼(dào)词肤(fū)浅衷(zhōng)心
嫉(jí)恨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òu)给(jǐ)予答复
诬(wū)蔑
2、成语
豁然开朗:明白,通达。
坚忍不拔:坚持而不动摇。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繁芜丛杂:繁多杂乱。
不可估量:不可估计。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文学常识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二
一、常见文章体裁
议论文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道理论证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论证方法:立论,驳论
5、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本论)(结论)
议论文论证法:
例证法,对比法,比喻法,引证法,用典法,归纳法,演绎法,引申法,假设法,类比法
记叙文
口诀:把题目演绎为一个故事(情节)
把故事表达成一个思想(情感)
将这种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情境)
谓前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借景抒情:前是景物,后是抒情
寓情于景:都是景物
情景交融:景物都用修饰
语言艺术:化用成语
用谐音
运用修辞,夸张,对比
概括特点,标新立异
以情动人
三,古诗古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内容:风(民间歌谣)雅(正统音乐)颂(宗庙祭祀音乐)
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愿)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铺垫,《孔雀东南飞》开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四言叙事),汉乐府(五言叙事)民间文学,汉末魏晋,中国诗歌承前启后
离骚(杂言抒情),汉赋(四六文抒情)文人创作
ps:四六文,骈文的通行别称。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文
意象=物象+情意
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对偶分工对,宽对
工对:诗词一字一对
宽对:宽放对偶
顶真
前后紧凑,气势顺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我国古代乡情诗歌中的明月短笛
月亮有母性情结,寄托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笛声在诗歌中的作用:衬悲情,引乡情
乡情诗歌常用意象:晨霜,明月,笛声,泪,山,水,风,雪,树,寒江,玉,碧色,落日,暮色,黄昏,酒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
特点:形散神聚
语文学习方法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语文学习技巧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语文必背知识点15
简介:
《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背景:
《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本篇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
字词:
1.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
2.尚:崇尚,爱好。
3.西:这里指陕西。
4.华阴令:华阴县县官。
5.才:(有)才能。这里指勇敢善斗。
6.责:责令。
7.里正:里长。
8.游侠儿:这里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9.昂其直:抬高它的价钱。直,通“值”。
10.居为奇货:储存起来,当作稀奇的货物(等待高价)。居,积、储存。
11.里胥:管理乡里事物的公差。
12.科敛丁口:向百姓征税摊派费用。科敛,摊派、聚敛。科,聚敛。丁口,老百姓。丁,成年男子。
13.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操……业,从事……行业。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14.售:原意是卖卖物出手,这里指考取。
15.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
16.累尽:牵累而耗尽。累,牵连,妨碍。
17.裨益:补益。
18.款:款式,规格。
19.宰严限追比:县令严定期限,催促缴纳。追比,旧时地方官吏严逼人民,限期交税、交差、逾期受杖责,叫“追比”。
20.流离:淋漓。
21.能以神卜:能够凭借神力占卜。
22.红女白婆:红妆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
23.爇香:点燃香。
24.翕辟:翕,合。辟,开。
25.竦立:恭敬地站着。
26.无毫发爽:没有丝毫差错。
27.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
28.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
29.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30.有古陵蔚起:有古坟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样子。
【语文必背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必背语文知识点02-29
必修三语文必背知识点03-03
必背高二化学知识点03-03
高二必背化学知识点03-03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12-19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大全03-03
语文必修三必修四必背篇目03-03
最新高二语文必背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02-29
关于学生必背文言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