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知识点梳理

时间:2024-03-01 13:50: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台阶》知识点梳理

  上学期间,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阶》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阶》知识点梳理

  一、作家、作品介绍

  1.本文作者

  李森祥,1956年出生,浙江衢州人,当代著名作家。其小说主要以农村、军营生活为题材,成功塑造出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普通人物形象,尤其是质朴坚韧的普通农民形象。其代表作有《小学老师》《抒情年代》等。

  2.文体知识回顾·小说

  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

  ②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等。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中心。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小说(较少)在开端前面还有序幕,结局后面还有尾声。

  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词语

  1.读音

  凹凼(āo dàng)门槛(kǎn)涎水(xián)

  筹划(chóu)砌砖(qì)撬开(qiào)

  晌午(shǎng)舀水(yǎo)啃(kěn)

  蹦(bèng)磕(kē)尴尬(gān gà)

  揩(kāi)嘎(gá)黏(nián)

  糟糕(zāo)醒悟(wù)烦躁(zào)

  头颅(lú)庄稼茬(chá)

  2.词语解释

  ⑴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⑵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⑶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⑷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⑸微不足道:是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⑹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⑺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三、课文内容理解

  1.用简短的话按情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父亲总觉得自家房屋的台阶低,立志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父亲终年辛苦劳作进行准备。经过大半辈子后,父亲终于造成了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新屋造成了,父亲却老了。

  2.按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文中段落。

  第一部分:开端(01—09)父亲立志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

  第二部分:发展(10—16)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进行了漫长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17—24)父亲终于造好了有九级高台阶的新屋。

  第四部分:结局(25—32)新屋造好了,父亲却老了。

  3.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台阶是地位的标志,我们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渴望受人尊重,于是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4.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父亲捡砖拾瓦,砍柴种田,积钱累石,干到半夜,早起踏泥,父亲就这样积累了大半辈子,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了一个日子,破土动工”,最终盖起了新屋。

  5.“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一句含义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含义:指的是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

  作用:开篇点题,直接交代父亲对“我”家台阶的看法,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也就是为下文写父亲造高台阶的新屋埋下伏笔。

  6.文中写到了几种台阶?分别有什么含义?

  三层台阶:理想的起步,承载着一家人平静和睦的生活。

  高高的台阶:理想的动力源泉,父亲终日劳碌、坚忍执着的力量源泉。

  九层台阶:理想的勋章,父亲人生的杰作,是人生价值最大的体现。

  7.以《台阶》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含义:台阶不仅仅是台阶,还象征了地位,象征了父亲的自尊和理想,为了台阶,父亲奉献了一切。

  作用: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蕴含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同情和怜悯。

  8.“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如何理解小说的结局?

  小说出人意料又令人感伤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追求物质理想是人类生存动力的一部分,物质生活的改善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然而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等同于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怎样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类一直在求索。

  9.概括父亲的形象

  (1)勤劳、淳朴、善良

  (2)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3)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4)老实厚道又谦卑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10.“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

  父亲代表着热爱生活、谦卑厚道,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农民形象。在他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农民为了理想,能够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父亲的形象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在农村,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错位的现象不应该再继续,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应该获得应有的尊重。

  11.文章的主题。

  本文通过父亲拼命苦干一生建造一座有高台阶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谦卑厚道,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普通农民形象。在他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农民为了理想能够极度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作者用父亲新屋建成,人已衰老,精神支柱也随之倒掉的现实,引发读者对农民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进行积极主动的多元思考。

  四、品读赏析

  1.“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细节描写、外貌描写;表现出父亲劳动的艰辛,蕴含着父亲的身上拥有中国传统农民根植于土地的勤劳本色。这部分看似与主要内容“台阶”无关,但这是父亲一生艰苦、淳朴和劳作的明证,是丰富父亲形象不可或缺的内容。

  2.“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专注的目光”表现了父亲对高台阶的羡慕和向往,也就是对提升社会地位的向往;“摇来摇去,却摇不散”一句极为传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希望自己也能够早日拥有高台阶新屋的强烈愿望。

  3.“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一句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个冬天”表明时间之短,“堆得超过了台阶”表明了穿破的草鞋众多,从侧面表现父亲劳动强度大,劳作的艰辛。

  4.“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一句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运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每一根细发“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实际上也是父亲为了建造新屋,超负荷承担生活重担的真实写照。拟人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父亲建造新屋的艰辛、勤劳、投入,又营造了一种神奇美妙的意境。

  5.“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动作、神态描写。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但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长期的自卑使他在这样的场合表现出窘态,更反映出一个农民地位的卑微。

  6.“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父亲为什么会不自在?

  父亲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并没有“骄人”或“攀比”的意识,性格中谦卑的一面让父亲觉得不自在。

  7.“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

  语言、动作描写。写父亲的衰老,以此来说明超负荷的劳动已经损害了他的健康,折耗了他的岁月,一个人一生劳动,终究有用尽力气的时候。也写出了父亲的好强。

  8.“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父亲为什么会“若有所失”?

  (1)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仿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失去了精神上的追求,生活失去了动力。

  (2)与过去的生活有了陌生的感觉,喻邻居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

  (3)父亲渴望“尊重”的追求并没有真正实现。

  9.“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第写出了父亲头发的长短不齐,突出了父亲衰老之快,表现了父亲的失落和沮丧,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同情和怜悯,营造一种伤感的气氛。

  10.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2)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3)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

  (4)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可见台阶低。

  (5)写父亲在台阶上洗脚,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11.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台阶》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关注经济发展》的知识点梳理04-28

《登金陵凤凰台》知识点梳理04-26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梳理12-18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04-25

四年级《白桦》知识点梳理02-28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12-18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12-18

二年级《做灯笼》知识点梳理02-28

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知识点梳理12-19

高一英语必修一知识点难点梳理5篇分享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