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小学生良好的读书意识

时间:2024-02-29 12:52: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塑造小学生良好的读书意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那么语文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语文是基础学科之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属性,它的教育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为语文的内核是语言,语言不仅是表达的符号,同时,也是一个人的观察力,思维力,思辨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些语文能力来自哪里呢?“唯有源头活水来”,当然是生活与读书了。因此,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科教师,更应该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

塑造小学生良好的读书意识

  一、教师为表率,引导学生养成读书意识

  开卷有益,它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的人生,启发我们的思维,优化我们的生命质量,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学生精神食粮的引路人,关乎学生的学业与命运走向,因此,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对学生养成读书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律调准,而这种器乐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苏霍姆林斯基语)。但是,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目前学校现实状况是家长与学生对教辅书趋之若鹜,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也摈弃与语文学科无关的书籍,专攻与应试教育相互配套的教辅书,更为甚者,不但教师自己不读书,不更新已经老化的知识系统,而且要求学生“一心只读考试书”。这对于正在步入成长初始阶段,需要人生起航灯塔引路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呀!

  古人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现在最通俗的教育理论来讲,就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单从语文的阅读量来说,语文教师阅读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的书籍要远远超过学生。桶里的水有清有浊,人类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语文教师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选择性阅读,以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主,顾及自然科学类书籍。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心所欲地提取与教科书相关的信息,把完整的一碗水呈现给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小学生的个性不稳定,可塑性极强,模仿能力也强,喜欢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经常把自己喜欢的教师当成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随时影响着小学生的幼小心灵,语文课堂上教师勤奋学习、博学多识的形象将博得学生的满堂彩,同时,教师爱好读书的形象也将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深深影响着小学生,教师言传身教,也将引领他们养成读书的意识。师生在学海里相互影响,为师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良性互动提供可能。

  二、课内为主导,培养学生形成读书意识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保证学生一定量的读书时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基本以教学生认识生字、生词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拼音字母与方块字之间的结合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感悟与简单运用,并且为以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无论是低年级的课堂,还是高年级的课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对语文教科书中的每篇课文进行朗读,在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简短篇章的朗读过程中感悟语言的力量与魅力,增强语感,滋养学生单薄的心灵。特别是经典性和有代表性的文章,更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读,直至成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形成自觉读书的意识。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是新一轮课改的宗旨,它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人性本质的尊重,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持同样的观点:“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恐怕没有比读书更好的精神食粮了”。他们都一致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基本上是来自前人所留下来的书籍。当然,读书就成为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和经验的有效渠道之一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给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从小学会读书,就像冰心奶奶所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读书的方法,学会把祖国语言文字应用到阅读、生活与写作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审美等能力。

  但是,每个小学生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与见解,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主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务必要遵循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读书环境,让每个小学生都有机会聆听老师对自己读书方法的评价与指导,也能够与每位同学面对面相互交流各自对课文学习的看法,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的读书方法,强化各自的自我读书意识,提高学习力。

  三、课外为延伸,塑造学生良好读书意识

  义务教育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常言道:读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在小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中,真正能够自由阅读课外书的很少。城镇的孩子因有规范的图书馆,品种多样的书店,阅读书籍的机会比较多,课外阅读量会多点。农村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可以借书看,学校的图书室与阅览室如同虚设,藏书量少,又疏于管理,学生难以看到自己想要的书刊,课外阅读量远远落后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量,他们仅仅是阅读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这些篇目。“一切为了考试”,其余时间都被习题所占领。虽然,国家用法律明文规定取消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采取“就近入学”原则,减轻小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但是,中学名校“掐尖生”已经伸向小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选择优生标准无一例外是分数的高低,特长生除外。这种做法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是个很大的打击。

  语文学科不像其他学科,提分快,语言的积累是个长期,反复的艰巨工程,也需要一定的恒心与毅力。不是今天或者明天阅读几本书籍之后,我们就能马上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与写作能力。它还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只有我们理解了词语,句子,语段,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倾听作者心声的时候,才能真正把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个人的语言来表达。小学生单纯,好奇心强,心无杂质,对于新鲜事物喜欢探个究竟,求知欲旺盛,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塑造自我读书意识的最好时机。因此,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读书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漫漫人生路的一种享受;是尊重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一个途径等理念传授给小学生,让他们懂得读书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会珍惜它。

  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引导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最好是从童话故事与神话故事入手,儿童文学中的童话和神话故事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容易吸引小学生深入阅读,并进行思考,是一种很好的开智读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童话与神话故事都适合小学生阅读,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地开列书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让学生养成读书的意识与习惯。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塑造学生拥有良好的自我读书意识,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人类自身的惰性,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塑造小学生良好的读书意识】相关文章:

消防意识作文12-13

潜意识作文11-11

良好的心态作文12-12

良好的阅读方法02-28

潜意识的遗忘作文03-17

如何培养良好的体态04-26

如何提升自己品质意识02-21

关于给宝宝良好情绪的方式04-30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的习惯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