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陈情表》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昨天我们已经将本文字词作了疏通,今天我们就来赏读文章。先切大家把课文齐读一下。
二、朗读课文
生:(高声朗读全文)
三、赏析课文
师:课文标题中的“表”是什么?
生:是一种文体。
师:对。这种文体一般写什么的?
生:是臣子写给君主的一种文体。
师:那好,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我们应该搞清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谁陈情?
生:李密。
师:李密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生:李密,生于224年,死于287年。西晋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张广祥编写。
师:谁来结合课文有关文字补充?
生:李密自幼丧父,四岁时母改嫁,依赖祖母刘氏抚养长大。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师:正因为李密以孝著称,才被他人推举为孝廉。
师:第二个问题:向谁陈情?
生:晋武帝。
师:他是什么人?
生: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师:他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
生:李密有才华呗。
师:仅仅这个因素吗?
生: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司马炎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师:对。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张广祥编写。
师:第三个问题:陈什么情?
生:向君王上书请求辞官的衷情。
师:也就是“辞不就职”。为什么不就职呢?
生:祖母年岁大,需要人侍侯。
生:祖孙相依为命,做孙子的不能对祖母不闻不问。
师:对。课文也是这样说的。不过,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吧。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古人说,一臣不事二主。就象一女不嫁二夫一样。(生笑)魏晋时期的士人更是看重气节。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张广祥课堂实录。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张广祥编写。
师:好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是——
生:忠与孝的矛盾。
师:对。忠孝不能两全时,你就得舍孝而全忠啊。我句个例子,电视剧《汉武大帝》看过吧?
生:没有啊!
师:里面有个情节。晁错推行削减诸侯的政策,受到众人的排挤,但是晁错仍然不改心志,为此他的老父亲从老家赶到京城,劝说儿子别搞了。晁错说,不搞不行啊,不搞刘家就不能坐稳江山。老父亲说:刘家稳了,我们晁家就不稳了,你还是听我的吧。晁错说:不行。老父亲生气了:你就不听我的啦?晁错跪下,流着泪说:忠孝不能两全,我选择忠!最后老父亲痛苦地离开,投水自杀——当然,史书写的是吃毒药而亡。这件事告诉我们,忠孝不能两全时,你就得舍孝而全忠啊。那么,李密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的呢?——且不管它!张广祥编写。
师:第四个问题:怎么陈情?
生:(不做答)
师:想想看,如果你不想去做官,该运用什么样的手段达到劝说的效果?
生:情,动之以情,以情动人。
师:对啊。但是,光靠情恐怕还不够,还需要——
生:理,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师:对啊,那么李密有没有采用这两个手段呢?
生:用了。
师:再想想,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动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
生:先动之以真情。
师:是的。李密在文章里就先煽情,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第五个问题:陈情结果?
生:文章没写,但是我们猜测应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师:猜得不错。看看练习一的楷体字(读),看来有辩才的李密取得了理想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具体来赏析一下课文,认识李密是怎样陈情的吧。
师:第一段写的什么内容?
生:写悲苦的身世。
师:有句话在全段中起总摄作用,哪句?
生: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师: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生:没爹没娘,体弱多病,与年老多病的祖母相依为命。
师:我看,可以概括为四大不幸(生笑):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他的悲苦身世,你们为之感动了吗?张广祥编写。
生:感动。
生:不感动。
师:唉,你们这些没有感情的东西!(生笑)这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但作者用的是非常精炼的文字来叙说的。中间很多的内容是需要靠我们的想象去补充、去填空的。你想想那个“孤弱”而可怜的孩子,没爹没娘的,在几乎绝望了的情况下,被老祖母抚养了,就这祖孙俩,度过了多少“零丁孤苦”的岁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啊!这八个字中有多少内涵。你用想象去填补那“零丁孤苦”的细节吧!孩子摔倒了,祖母要去搀扶;孩子饿了、病了,哇哇直叫喊着,上哪儿去觅食寻药啊?还有旁人的冷眼,旁人的欺侮,老祖母靠着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来独立支撑着?张广祥课堂实录。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家啊!这是人性的表白!在这表白的后面,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母爱的伟大。我想,只要晋武帝还是个人(生笑),听了李密诉说的“四大不幸”,也会引发恻隐之心,唏嘘不已吧;你们如果还是个人的话,难道就不能感动吗?如果我们不能从这样的文字里读出细节来,当然就不可能读出感动来。你们啊,既要用“心”读,又要学会读!知道了吗?
师:第二段什么内容?
生:写什么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
师: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生:一是“诏书特下,拜臣郎中”,二是“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三是不断催促。
师: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生:辞不赴命,辞不就职。
师:一方面是老祖母需要他奉养,一方面是晋武帝在召唤他,这种进退两难的心情你们能够感受到吗?
生:能够。
师:真正能够吗?本来,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作者的今天。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那样的时代里,你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你也不能完全属于你的家庭,你不能完全为自己作主。还有一个全社会的家长要主宰你的命运,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都在他的操控之中,阳光雨露都是皇家的恩典,你就在这样恩典的“沐浴”之中。因此,你首先得效忠于朝廷,你首先得做“王臣”,得是一个奴才,然后,你才能做一个孝子,才能报答你的祖母的养育之恩。也就是说,一方面需要李密做个正常的人,具有人性的正常的人,一方面需要李密做个奴才,具有奴性的奴才:唉,做人难啊!张广祥课堂实录。
师:心情虽然很矛盾,但是从本段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还是李密的态度坚决。
师: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于是用起陈情的第二手段,就是——
生:晓之以理。
师:“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
生: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
师: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生:“本图宦达……岂敢盘桓。”
师: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也是一个俗人,也想追求功名利禄,但是实在身不由自啊。老祖母确实需要我去奉养晚年,而孝,恰恰正是你所倡导的啊。这样就表达了对晋武帝的忠诚和感谢,打消晋武帝的疑念,又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真是有理有情。
师:但是,忠和孝的矛盾还需要解决啊,不能因为奉养老祖母就不讲究孝啊。那么,文章的最后,李密是怎样解决矛盾的呢?
生:先尽孝后尽忠。
师:对啊。李密真是聪明绝顶,他巧妙地化解了一对矛盾。在他看来,忠和孝并不是对立的,我可以先尽孝,再尽忠。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晋武帝又怎么能够不接受呢?
师:最后我们小结一下。全文围绕“辞不就职”而展开,对晋武帝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最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的说,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全文感情真挚,融情于事;陈辞婉曲,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语言上,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最后我们再把课文齐读一遍。
【《陈情表》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陈情表作文03-10
陈情表作文08-27
陈情表教学实录12-08
《秋天》课堂实录12-17
背影课堂实录12-18
散步课堂实录12-18
称赞课堂实录12-19
陈情表作文大全4篇11-29
陈情表作文合集(5篇)10-10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