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体会

时间:2024-02-28 23:57: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教学体会锦集【15篇】

浅谈教学体会1

  小说,典型地表现生活的叙事学形式之一;它是“形象”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创造性构思的艺术,综合地有创意地运用表现手法的艺术。小说的篇幅一般较长,故事性比较强。学生读起也比较有兴趣。但是,缺少教师指导的读往往是学生的泛泛而读。并不能解决语阅读教学中应该解决的问题。一般说,小说的阅读教学主要解决两个关键字:读和品。

浅谈教学体会锦集【15篇】

  一、小说的阅读。

  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我在平时的小说阅读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圈画批注阅读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于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或者说困惑的地方圈画出,对于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就把自己的感悟在有关段落或语句旁边的空白处,用简洁的语言批注出。这样在读完之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一个是解决困惑的地方,一个是交流精彩的地方和自己的感触。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品奠定基础。

  二、小说的品。

  主要品人物和语言。

  人物的品析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等的有关语句的'描写进行。因此,在品析时,就让学生找出有关这个人物的所有的语句,尤其是关于描写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让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品析人物的目的。

  语言的品析主要抓住一些特殊性的句子和有特殊词语的句子。比如一些修辞性的句子和有特殊含义的句子,还有一些景物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有特殊的作用,要引导学生能够进行具体品析。

  优秀的现代小说,无论长短,每篇都是一个精美的世界。阅读,就是在这个世界中读者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的交流。对小说的阅读和品析,我们自然可以每篇侧重一两个方面。通过长时期的阅读品析,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阅历,获得智慧,获得才华,获得情趣,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开阔、充实和优美。

浅谈教学体会2

  历史学科不仅担负着德育和智育的双重任务,而且也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自愿去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关系着中学历史教学的成败。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呢?

  一、正确引导,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抱怨历史课枯燥无味,且无“实用”,在考试中特别是中考中所占份量不重。因此,有的学校领导很不重视,历史课或有或无,历史课由其他学科老师代上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领导认为历史课应尽可能地少开,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主课”的学习上。我们中学教学的功利性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功利”的目标驱动下,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升学,对历史的学习自然就变成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累赘”,从而也就不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至学生完全失去兴趣。其实中学历史不只表现为中考、高考的需要,其终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质”,是一种人格教育。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是“以分促学”,片面追求分数的高低,而要“以德育人”、“以史育人”,从而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汲取历史的精华,在“历史”宽阔海洋里徜徉,不断开阔视野、磨砺意志、培养情操,从而健全人格。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学习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教,乐其道。”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试想:一个成天板着脸,面对学生学习中的一点“小错误”便采用非打即骂方式的教师肯定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对于其所教的学科也会敬而远之,如此则会大大压抑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因此,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教者应放下尊严和架子,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做朋友,关爱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思维受阻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尊重理解,而不是“漠不关心”,甚至讽刺挖苦。尤其是对于少数学习上的后进生,教师应切忌正言厉色,更应关心其微小的进步,帮助其重树学习的信心。还应利用课余时间,适时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进行学科辅导,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期望,在兴趣的激发中促其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

  三、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正直、真诚、亲切、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内在的人格魅力是得到学生喜欢和尊重、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一学科。在学校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位资质和教学水平相当的老师,一位教学成绩不错,而另一位却教学成绩平平。通过调查了解,原因就在于一位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而另一位是学生不喜爱的老师。学生们说,他们喜爱的这位老师“处事公正、亲切、随和、责任心强,懂得如何和我们交流沟通,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像父母一样关心体贴我们,我们喜欢听他说话、听他讲课”。正是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喜欢这位老师的同时当然喜欢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这门课,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了。如魏书生、李镇西等,就是由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从而建立起了和谐的的师生关系,保证了他们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历史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利用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兴趣因素。首先,应运用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上历史课时,我主要用情感教育和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这两种方法贯穿教学。比如为了让学生说出《窦娥冤》的作者,我让他们猜一个谜语——张学良坐牢(打一历史人物),因为张学良的字是“汉卿”,所以同学们很快就回答出来是“关汉卿”;又比如1234年元灭金,1234是自然数的顺序,根据顺序很快就记住了;讲到人物记忆时,我又把辛弃疾和霍去病变成趣味性知识——“去掉(弃)疾病,强健身体”,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两位人物。所以,将枯燥的知识变成有趣的知识,要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智慧的结合体。当真实生活的内容进入课堂,才有可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总之,只要历史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一定能让历史课充满魅力,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摇篮。

浅谈教学体会3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目标之一。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起,每册都编排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为了更好的把握新课程的意图,更好的落实这一课程目标,学校数学组对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系列性的磨课活动。一轮探讨活动下来,大家感触颇多。

  一、关注教材,由薄读厚,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现行的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贯彻新课程理念而编写的。教学时应该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和吃透教材。

  前后联系读厚教材:读懂教材要求教师能系统的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孤立地理解教材内容,而要把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结构中去,在知识板块中理解教材所处的地位,从而正确定位。纵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的编排如下表:

  册数教学内容

  四(上)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下)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上)用枚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下)用“倒过来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上)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下)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字斟句酌读透教材:读透教材就是要研读教材的一词一句、一图一画以及例题的前后顺序,练等等。例如,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安排的是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分成两步:例1教学替换的方法和初步的假设思想,例2应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例1的问题情境比较容易引发替换的需要,并借助直观形象的替换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替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第90页的“练一练”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问题解决应用了例1的替换思想,但无论是把大盒换成小盒,还是把小盒换成大盒,替换后所有盒子里可以装球的总数都会比原来减少或增加,在这一点,它又为例2的教学作了铺垫。例2有可能经过两次甚至多次的连续替换思路的稳定、有序展开,需要依靠画图、列表、枚举等其他策略的支持。相应的“练一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例2那样的替换活动,为独立解决练习十七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这样字斟句酌,深刻领悟后,设计例1的教学时,一般就可以分成四步:一:图文结合,发现策略。二:引导替换,运用策略。三:交流策略,感悟方法。四:回顾策略,体验再认。

  二、关注学生,由表及里,彰显教学设计心理起点。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经常思考: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具有哪些知识和经验,可能还存在什么问题?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资源,是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也是彰显教学设计心理起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已经触及了哪些?”这一知识经验准备状态,更应关注“为什么要学习解决问题的这个策略”的心理原点问题。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的例题是典型的相遇问题。主要编写意图是启发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来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会用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因此,在出示例题后“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信息吗?”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刚学过的列表整理的方法。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便落在研究如何画线段图来整理信息。教学中教师分以下几个层次展示:1、展示学生尝试的原始线段图,从例题的文字叙述到示意图,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线段图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做全、做细了线段图。2、接着电脑演示完整的画图过程,让学生在规范的引领下再次感受线段图。3、最后,让学生进行完整的操作。那为什么列表与画线段图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要把浓重的笔墨倾注于后者?教师在解题说理的过程中有意让学生比较,从而明白线段图在行程问题中更加形象与合适。有详有略,有主有次,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立体感。

  三、关注教师,由虚到实,凸显课堂教学设计亮点。

  教师要研究教材的逻辑体系和结构、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领会教材预设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疑问,更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让课堂成为展示自己风采的场所。

  六年级(上)导入新课时,擅长讲故事的女教师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君王,有一次有人送来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体重。大臣们都想不出好办法来替大象称体重。这时曹操5岁的小儿子曹冲从人堆里走出来,告诉大家想到的办法。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称出石块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播放课件《曹冲称象》三幅图片)。

  师:听了故事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曹冲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师:对啊!曹冲很好地运用了转化的策略,称出了大象的体重,你们也会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吗?

  “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渲染了气氛,导入了新课;而另一位男教师则觉得不太适合自己,尤其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于是他就“开门见山”,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你认为什么叫策略?”学生们凭着已有经验,认为策略就是一种方法,一种计策、一种谋略。虽少了几分热闹,但多了几许思考。

  四、关注过程,由浅入深,呈现教学流程反思视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更要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以及探究的深入与细致。

  五年级(上)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示例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教研组在第一次设计教学流程时是这样安排的:(1)先让学生说说从题中获取的数学信息;(2)然后用小棒实际摆一摆,观察所摆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3)操作后让学生说说长和宽的米数,引导学生有序填写下表: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这一教学流程的实施非常顺畅。教学时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其所表达的信息是在教学时借助学具进行直观操作,自然展开列举活动。只是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已能不借助操作,直接进行列举。统一安排这一操作活动,使这些孩子兴味索然。据此考虑与发现,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后简单分析:(1)“不同围法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能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试试看?”(2)学生进行探究、思考。(3)交流反馈: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宽摆1米,长就是8米;宽是2米,长就是7米,宽摆3米,长就是6米;宽是4米,长就是5米,再摆下去就和前面一样了,所以有四种。生2:我没有用小棒摆,因为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就是9米,8+1=9;7+2=9;6+3=9;5+4=9,这样也找到了四组。师:“比较用小棒摆和直接列出的围法一样吗?”生:“一样。”——————第二次的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地选择解题策略,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寻求答案;一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根据长和宽的和,直接列举,甚至达到了有序列举。教学虽然看似无序,却生动活泼,富有活力。

浅谈教学体会4

  1通过建立实验平台体系,利用公共实验平台为研究生实验提供条件

  不管是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还是临床医学研究,除合理提出理论和假说外,还必须有充实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撑,而良好的实验平台是验证理论和假说的基础。通过实验平台,研究生不但能获得良好的科研技能培训,也能在实验技能逐渐掌握和提高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科研假设和科学思维。本教研室建立了完成课题所需的基本实验平台,包括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仪、普通PCR仪、离心机等。学生使用这些实验仪器前必须由相关仪器负责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评价合格后才准许使用。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使用仪器前能有人负责培训,也可避免因使用仪器不当而发生故障。除此之外,本教研室还建立了公共实验平台,包括模式动物IVC动物房、流式细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酶联斑点分析系统、非接触式超声破碎仪,以及多色荧光、化学发光成像系统,Leica冰冻切片机,酶标仪等。一般要经专人负责培训,经预约后才能使用。基本上大部分实验依托本教研室的基本实验平台和公共实验平台就可以完成。但也有些实验必须依靠本校的公共实验平台才能完成。本校中心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包括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采取付费使用形式,在使用之前需要预约,提供样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操作使用仪器。通过这些实验平台,对研究生开展课题相关实验或进行探索性研究提供了很好保障。

  2做好课题经费管理,保障实验有效开展

  课题经费是开展科研的基础。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科研经费不断增长,然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各种试剂、耗材、模式动物的购买或繁殖费,仪器使用费等均价格不菲,且不断增长。控制招生数量、确保有足够的经费供研究生开展实验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及对实验过程的管理可优化经费利用,尽量以较经济的成本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作者总结了一些经验,如本教研室的基本实验平台通过对研究生进行良好的实验技能培训,能尽量减少研究生在自我摸索实验方法和建立稳定实验体系过程中所需的费用。此外,在课题实验设计过程中先进行合理的预实验,在实验进展中与学生一起反复多次讨论,确定下一步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减少费用。另外,实验动物繁殖具有一定的周期,在国内订购试剂后要1个月左右才能到货,试剂有其相应的保质期。实验安排尽量与小鼠繁殖周期和试剂到货周期及保质期相协调,可加快实验进展,节省费用。

  3理论学习和实验带教相结合,针对研究生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实验教学

  中国的研究生通常有一定的学科实验理论基础,但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由于以往很少接触实验,往往理论与实验脱节,没有直观体验。根据研究生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弱,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实验培训。对刚进实验室的新生会由实验室管理人员为其介绍实验室基本情况、日常实验室维护管理细则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等。通常,在研究生开始学习一种新实验技术时由课题组实验技术人员讲授实验原理、实验准备材料、实验流程、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数据分析等,并进行演示。随后,研究生多做实验,让有经验的实验人员从旁指导或在开展实验时让新生跟着会做的人一起做。这样不但能更好地完成较大的实验,也方便新生学习实验技术。待学生熟悉整个实验操作并能得到经过验证可信的实验结果后就可放手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独立设计和实施相关实验,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再寻求帮助。另外,对一些非本教研室的常规实验,鼓励研究生独立查找资料,摸索实验操作步骤,并不断优化细节,得到准确性和重复性好的实验结果。

  4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科研中创新性思维能力强弱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很多发现是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但如果没有创新性思维是很难从新发现中体会到其所蕴含的重要科学意义,更无从通过合理的系列实验研究去揭示其内在机制,甚至很多时候会让一些激动人心的发现从眼前溜过。并且当前科研课题的申请和科研论文的发表中创新性也是决定科研是否获得同行认可的基本和重要因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强调科研严谨性的同时也应尽量让研究生开放思维,在理论与实验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研究史、结合具体实验让学生对创新思维有直观感受。并通过在与高年级研究生协同实验过程中让新进实验室的研究生从发现现象开始,到合理地提出理论,再到设计合理的进一步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最后能结合当前的实验技术进展和局限,合理提出科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步骤,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郭波 谭雨龙 许桂莲 吴玉章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

浅谈教学体会5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爱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时常感到头疼的事。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就能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并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我认为吟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文言语言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反复涌读,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来,读出文言文的原计原味来。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按通读、赏读、美读三个层次由易到难诵读课文,力求达到谓读的三种境界。如教《桃花源记》一文时,我就是通过诵读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教学。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课文。听配乐朗诵,将学生带入意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然后结合课文的注释,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顺。第二步,赏读课文。屏幕上先显出一个大大的“美”字,然后提问:“你认为桃花源美不美,美在哪儿?你能不能描绘一下。进而赏读课文,细细品味。第三步,美读课文。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思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去。通过反复涌读、涵养,领略文章的精妙,感悟作者的才思气质,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二、自己动手、学会积累

  俗话说得好: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所以我在诵读的墓础上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重要的文言词语,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如我在讲授《论语十则》时,我让学生分类整理字音、重点词义、通假字、成语、 难句翻译等。学生根据我所提出的要求自行分类整理,然后交流,自行订正。又如在教授《〈孟子〉二章》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名言警句进行整理,这样学生不光很快地记住了文中的警句,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修养。在《捕蛇者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赋”字:“岁赋其二”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再回忆旧知识,《岳阳楼记》也出现边一个赋'字,“到唐贤合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一种文体,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正是通过这种学习活动,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又科学地训练了技能。

  三、愉悦学习,加深印象

  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咏雪》等一类趣味性较强的课文,我把课文编成故事,让善于表演的学生拍演角色表演,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同学在演,同学们往往兴趣很浓,就连最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也会被吸引,这样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政事中理解了课文,加深了印象,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时我让学生讲故事,结学生表现才能的机会,并表扬、鼓励讲得好的同学;有时也可以根据课文,分成小组开展讲故事比赛,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再有的时候,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创设出相关情境,营造出一个使学生得到真切体验的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在教学《陈涉世家》等历史回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我鼓励学生搜集、积累有关历史知识,并且彼此交流。在《小石潭记》中,有优美的景色描写,就要求学生找出有关句子,并根据自己的体会,动手画一画。总之,在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浅谈教学体会6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因此,体育课要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在体育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要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生活目的与祖国建设的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生活好、发展好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健康、持久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去努力学习,促进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及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当前,在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体育教学中时常会怕脏、怕累,在困难面前时有意志薄弱的表现。作为体育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身上出现这些问题,就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鼓励和引导他们克服不足,扭转错误思想和行为,让他们不断鼓足信心和力量直面困难,不断学会坚强和勇敢,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体育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学生才会真正从心底喜欢上体育学科。

  二、体育教学中应包含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会脱离学校德育总的目标体系,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实现“四化”立志成才的情感、意识,通过具体的技能培养和训练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勇敢坚毅、吃苦耐劳的意志;不怕困难,自信自制,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文明礼貌的道德行为;还要注重组织纪律与法制观念的培养。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1、要重视理论的讲授。教师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把所讲的知识的系统、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如通过讲授我国的体育发展史可以唤起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感,激励他们为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而奋发不息等;通过典范人物的杰出贡献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而锻炼身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2、通过实践教材内容落实德育教育。体育课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中长跑实践,对学生进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体操项目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勇敢、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舞蹈、韵律操实践,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

  3、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常规是对师生提出基本要求,贯穿在课前热身、课中实践、课后应用之中。教师应这些常规内容和讲文明礼貌、讲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安全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制度化。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落实课堂常规,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在确保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风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

  4、结合组织练习进行德育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是体育课堂教学工作重点,它与教育方法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课的任务,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例如通过对课的任务、要求的.下达,以及讲解动作,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整队、队形变换与调动,培养迅速整齐、集体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作风;在分组练习时,对学生进行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关心教育。

  5、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德育教育。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及时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此外,教师要善于依靠班集体的力量,对违纪现象进行监督和制约,及时进行引导,把不良风气消除在萌芽状态下。

  6、结合国内外体育大事及有关新闻报道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讲授全运会、亚动会、奥运会及世锦赛等赛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体育强国的现实,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使之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7、结合社会、家庭生活进行德育教育。要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开辟校外德育工程基地,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体育教师应和班主任一起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融洽师生情谊,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艰苦奋斗精神。另外,我们要把单一式的教育改为多元化,使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结合,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

  8、结合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证明,良好的榜样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奠基”作用。以榜样为师,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应注意运用各种榜样从多方面去影响学生、激励学生。

  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计划地通过身体练习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浅谈教学体会7

  一、实验内容要有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如在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时,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就安排了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实验,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多种材料吹出一个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学生对吹泡泡这项活动非常熟悉,但要吹出一个又大又不容易破的泡泡对他们又非常具有挑战性,所以他们的兴致极高,认认真真投入实验探究了。

  二、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实验相对于验证性实验,两者原理不同,前者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因而指向性不强。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实验中有同学就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我们就帮助学生,深入探讨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的其它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他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材料要具多样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我的做法是:

  1、合理利用小学科学工具箱器材,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每种材料分十组)。

  2、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

  3、在前两种方法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

  通过这三种途径准备的材料全部汇集起来,设立一个“材料超市”,随着学习的深入,“超市”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

  四、实验形式应具开放性

  科学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实验内容、方法、设计等方面的开放性,如在学习“摆”一课时,教材中原来安排要先了解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然后再来认识什么是摆及摆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而摆、摆动的现象学生在生活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我提供了支架、细线、钩码、秒表等材料,让学生做一个摆,并达到每10秒摆动20下的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完成了摆的制作,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摆线长短、摆锤轻重的调节与摆摆动快慢的关系也一清二楚。学生做摆的过程、途径、方法不同,这些独具个性的经历、体验,说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课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成功的解决问题,这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种满足感、兴奋感的体验又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孩子在课堂上研究的经历远比原教材中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更重要。

  另一方面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开放活动空间,学生探索活动的空间除了教室外,更多的应是大自然。因为学生要认识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因此,要大力提倡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如认识蚂蚁、蟋蟀,认识叶、花、果实,认识石头、到校园里去观察土壤、到学校旁的鲥渔港研究水污染情况等,都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科学。实验中许多具体内容(材料、步骤、方法等)都不应作硬性规定,具有灵活性,这有助于进行开放性实验。

  五、实验实施要小组合作化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例如在研究“物体都能导电吗”实验中,各小组到“材料超市”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到组装好的电路中检测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不能导电,每个小组内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六、实验操作要体现主体性

  科学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实验全过程的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如在学习《弹性》一课时,学生对于弹性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于是我让他们在课前就收集自己认为有弹性的物体带到课堂上来,并且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它有弹性。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

  七、实验信息实现共享化

  观察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思考和分析发现和认识规律。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到足够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现象及通过实验产生的想法。教师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当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探讨时,不论他们的发言是否正确,教师都不要急于表态,而是要认真倾听。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辨别是非,形成共识,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科学概念。实验信息交流是科学研究重要环节之一。而探究性的实验丰富多彩的信息,为学生进行交流创造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和内容空间。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总结、表达等能力,体验不同观点的碰撞,经历人际的交往。

  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浅谈教学体会8

  初一年级的语文在下学期对于文言文的要求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有《木兰诗》这类的比较简单的文言文,还有《孙权劝学》、《卖油翁》等比较有难度的文言文。对于这类文言文,如何教好一堂课,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闻文词汇和文言常识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文题,也是我在实习过程中应该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想要学好文言文,应该多整理、多积累文言词语因为学会一篇课文不是目的,目的是一斑窥豹,融会贯通。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古今异义的“走”、“牺牲”等词语。还有比较固定的“布衣”为“百姓、平民”、“尝”为“曾经”等词语;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但是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掌握。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学生应该多多思考,多掌握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在这个阶段只要打好基础,相信学生们在未来的文言文学习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对于文言文的背诵也是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有效果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重点的,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名篇进行背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掌握文言文的能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语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文言文的掌握是学生们要学习的,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掌握文言文则是我的任务,是我要努力学习的。在这半年的实习过程中,我会和学生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初一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更是非常有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针对当今的考试制度来说,每一位学过初中语文的人都知道,一份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故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是一场绝对的重头戏。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督促学生广泛的阅读,初一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还比较小,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阅读。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的责任就是为学生们推荐有代表性的,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的优秀书籍,并且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应该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梳理清楚思路,解答疑难的问题。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语文功底,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形成一种无形的积累。这种无形积累是阅读经历的初级阶段,能对学生的人格、各方面修养起着良好的熏陶作用。但这种随意性、消遣性的积累,较难快速地深入学生的大脑,并通过大脑分析理解吸引力,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迫切需要阅读的主体在无形积累的基础上加强有形的积累。

  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感培养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努力,需要教师不断地监督,督促。

浅谈教学体会9

  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很多学生感到入门很难,教师也抱怨该课程难讲。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人们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体会作了阐述,并指出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与给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授课;传统教学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该课程全新的知识体系肯定是陌生的,因此很难轻松的掌握严格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分析处理手段,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对于听课但无法及时掌握知识的学生,易处于急躁或迷茫的状态,导致学得索然无味,缺乏学习动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老师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很头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好多媒体教学活动,获得理想的讲课效果成为现代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现根据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江晓安老师编写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为脚本,结合使用课件教学的体会,探讨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方法和其产生的问题及建议。

  一、 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授课优势

  (一)画的使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和直观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有大量的相对复杂而抽象的概念,在这样的知识面前,再生动的语言和平面的板书,都显得十分苍白,而如果把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从而把过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将会事半功倍。

  如关于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内部载流子运动过程等涉及到器件内部结构中载流子的运动,相对比较抽象,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总是不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现在可通过动画直接给出内部的载流子的具体运动情况,使得讲授和学习变得生动和直观。而对于一个基本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瞬时电流、电压是如何围绕着静态工作点随着输入信号变化而变化等这些内容,以往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描述时感到既费时又费力,现在借助课件后,只需通过动画就能动态地演示各点的瞬时电流、电压围绕着静态工作点随着输入信号变化的情况以及当静态工作点变化时输出波形失真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对这部分内容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从而使得这部分内容讲起来变得轻松和省时。

  (二)多媒体仿真软件的使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密切

  理论性强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以往很多同学直到课程学完都还不能真正理解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觉得那只是书本上的东西,每次就在纸上根据公式计算静态和动态参数,而对于电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却知之甚少。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消化、理解、应用理论知识的环境,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放大电路的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既使得学生对电路中各种元件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又会让学生对小信号的放大有更直观的了解。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电路、新器件不断涌现,也不会因实验条件限制而无法及时地满足各种实验的需要。通过仿真实验,学生不但巩固了学过的基本原理,学习了电路的调试方法,而且掌握了先进的计算机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而在我们讲授有关各种集成运算放大和功率放大及直流稳压电源等教学内容时,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实际应用的电路的图片和影像,并对这些用电路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这些章节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较详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通过一些基本放大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这些关于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的电路形式都较为复杂,在传统的授课形式下,受课时限制很难得到很好满足。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学习的过程变为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我们在认可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就对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和对策进行详述。

  (一)板书消失,教师受限

  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造成了板书的消失,所有的内容都随着鼠标的点击,一一列出,对于有大量具体分析过程推导的部分,如关于单管放大电路和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过程,通过PowerPoint很难使学生加深对具体的分析推导过程的理解。更使得学生无法明确的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在所在章节中起的作用。教师的整个思维全部受控于PowerPoint的进程,更是无暇顾及在座学生的课堂状态。在使用PowerPoint时,单一的鼠标操作使得教师被限制在课件平台的工作区域内,相对的活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使教师无法生动的表现原有的肢体语言和自由思维发挥带给学生扩展知识的机会。

  (二)课程的节奏难以控制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课前制作,投影方便,转换迅速的特点,容易造成内容偏多的倾向。如对于反馈类型判断部分的讲解,采用幻灯片进行分析虽然有可以省去教学中书写大量电路图的麻烦,但是可能造成学生目不暇接的情况,使其对授课的内容一知半解。

  三、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在制作课件前,一定要认真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课件设计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象生动、使学生便于接受。利用计算机集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对知识进行归纳,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旁征博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大大增加信息量。

  (二)课件制作一定要有特点、有个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文科、理科、艺术类、理论课、实验课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格式,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教学过程,以便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三)在重视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做到两者有机结合。在分析电路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用传统的板书效果更好。在多媒体的播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状况,调节课堂气氛,切忌避免“人灌”变“机灌”。

  四、结束语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为例,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合理使用高品质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做到教学成为一个使学生获得一定知识,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江晓安,董秀锋等.模拟电子技术[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

  [2]王新,李阳.确立学生主体理念,探讨人才培养途径[J].教育探索,20xx,(10).

  [3]王如玫,石笑寒. 关于电气专业基础课教学创新的探讨[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xx,(6).

  [4]程清均等.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浅谈教学体会10

  通过对概念教学的讨论和实践,我觉得概念教学不单单是把基本概念、法则、原理告知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建构概念,要把教知识变成教知识结构,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牢固掌握知识,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生物学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问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讲解,利用表格等形式,通过列项比较、分析等思维加工过程,找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

  生物学概念中,有些比较抽象,单凭课本中的定义很难理解其本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理解概念的同时,又帮助学生从理论层次上解释了身边的现象,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如“反馈调节”的学习。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理解本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学习中的实例。负反馈体现在生活中,一个经典的词语就是“磨合”,一个人际系统不断地求同存异,减少隔阂,达到稳定。正反馈体现在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一些不恰当的言语来来回回多次重复放大,危害无穷。

  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把概念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知道概念的探索过程和其中的科学方法,从而掌握概念的本质含义。比如:1958年Meselson-Stahl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1、将大肠杆菌培养在15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经过此处理得到的大肠杆菌,其DNA中的`两条链均被15N标记。

  1.2、将两条链均被N15标记的大肠杆菌取出少量,提取其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条带表明:被标记的DNA密度较高(较重)。

  2、将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至14NH4Cl培养液中。

  3.1、待大肠杆菌分裂一次后,其DNA也应复制一次。

  3.2、从锥形瓶中取少量的大肠杆菌,提取其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条带表明:此时有一种密度的DNA,且其密度较两条链均被标记的DNA为轻。

  4.1、待大肠杆菌再分裂一次,其DNA也应复制了两次。

  4.2、从锥形瓶中取少量大肠杆菌,提取其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的条带 表明:此时有两种密度的DNA出现,一条带中的DNA密度和复制一次时的密度相同;另外新产生一条带,密度最轻。

  5、实验按照上述程序持续下去,在以后各代DNA中,密度梯度离心的结果均显示:有两种密度的DNA分子出现,且其密度和复制两次时的情形相同。这和假说演绎的预期结果是一致的。由此表明了: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半保留复制的整个过程以及理解了什么是半保留复制。

  总之,在课堂概念教学中,针对一个概念的讲解,教师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方法只是进行概念教学的工具,目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概念,若想高效的进行概念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充实自己。

浅谈教学体会11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对于所教学科多年来一直都很乐道,语文教学陶冶了我的情操,激发了我的性情,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师者,传道授惑解惑也”,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深感学生是主体我要爱每一个学生,我不断探索也积累了一点经验和心得。

  一、把心贴近每一个学生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边齐,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作为教育者将孩子引领走向何方是我们必须要掌控好的。

  1、给优生以壮志

  有一些学习很好的学生,他们羞于表达自己的内性情感,个性保护不张扬,作为教者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增强斗志,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很好的人生规划,对于他们的情绪上的变化,我们要随时随地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曾经教过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经常对自己的学习不是特别的重视,我经常找他谈心,做思想工作,结果他在中考能考出114,112的.高分。

  2、给中等生以上进心

  学习中等的学生,他们很满足自己的所处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多学还觉得累,少学还怕落下的太远,针对这种心理,我给中等生以上进心,鼓励他们纠正错误的想法,力争向上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报答父母。

  3、给差生以信心

  差生只是一个名词,只有学习上的弱项,没有知识上的欠缺,我尊重这类学生,努力让他们拥有信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还有优于别人的长处”。我们班有一个叫邵帅的学生,他学习上什么都不懂,但他电脑玩得好,懂的也多,我鼓励他多学习这方面知识,让他知道他并不比别人差,他还制作了一个小软件,得到老师和同学欣赏赞许,我因此也积极地表扬他,从那以后我发现他的学习劲头足了,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用爱浇灌每个学生

  1、对敷衍不能溺爱

  人常说严师出高徒,这些年我对学生要求很严,越是好学生,越不能让他养成趾高气扬的毛病,让他们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心态,并能同学之间好好相处,相互帮助,学习重要个要求,尽量改掉坏习惯,从而使学习更进一步。

  2、对中等生的爱要有度

  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叫张海燕,她文科成绩好理科弱,她对自己的学习也渐渐失去信心,我多次找她谈,并交给她学习法,一段时间下来,她的成绩也稳中提升了。

  3、对差生张弛有爱

  发现差生身上的优点要及时表扬,缺点的显露也是必然的,我对他们的教育也本着一个长期性的目标,在不断的反复把他们带入正确的轨道,让他们充满信心,争取学习上的一大进步,差生也是可爱的学生。

  三、对学生要“授之以恒”

  对于学生教给他们方法是很重要的,不是让他们得到鱼,而是得到获得鱼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去分析解决问题。

  1、不让一个学生落后

  我在备课时,考虑到每个学生,课堂提问难易适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掌握速度。

  2、课堂提问针对每一层学生

  提问时有难度的题让好学生答,容易的题让差生回答,即使他们答不上,我也要给以适当的鼓励,给他们学习上的信心。

  3、课后辅导很必要

  优秀生让他们提升难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给以适当的指点,差生我让学生组成互助小组,一帮一,一带一,大家共同进步,有难题我和大家一起去解决。

  四、时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1、常规训练多年不断

  每天课前五分钟的演讲,摘抄经典语段,这项任务长期不懈,让学生对生的演讲进行评论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

  2、不同学段重点不同

  初一新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存在很大的盲点,我注重课前五分钟的演讲和优美词句的积累,可用于表达,同时也练笔了。每个学生半个月一次,每个学生都能做好准备,这样下来没人半个月就能论两次进行评析,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感和端庄的仪表,对他们个人素养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好处,时间长了学生们也就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所写的东西内容也就丰富了,答题也敢于开口了,有话可说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也不再闭塞,书写的笔迹也上来了,有的同学还把自己的心得也拿来了与同学交流,同学也进步了很多,使他们真正感到这是一个集体,彼此间也多了一份关心,学习兴趣也上来了。

  初二学生需要培养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我用小组竞答来回答我的问题,这样他们有了集体荣辱观,同学们能解答好我的我不介入,不能解答的我给予指导,并把阅读方法适当融入,让他们学以致用,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便于他们自己的学习。

  初三学生要注重整合能力的指导,抛给他们一篇文章,他们知道如何解析了,而且讲得头头是道,提出的问题也好了很多,这样学生把阅读当做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自己的思维深度也拓宽了。

  五、扎实推进,及时总结

  每次考试后及时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下次不要再犯,这样他们的每次小考和大考之后,都对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给自己定一个发展方向,对自己也越来越负责了,也明白了自己的身上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得到了学生的爱戴,虽不是名师,但得到了社会的信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坚持对学生的爱和一颗负责的心,这样才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才能真正得到同学们的贴近,才能无愧于老师这个美丽的光环,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从高的称号。

浅谈教学体会12

  目前研究生入学形式也是多样化,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的基础和对待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尽相同。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既耽误了老师和学生的宝贵时间,又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要想做好后续的科研工作并撰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是很难的。抛开课程设置的问题,就任课教师而言,该如何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为后续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呢?

  第一,在课上经常提醒研究生:

  他们与本科生有层次上的区别。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最大的不同就是,本科生所接受的知识基本上是已经被认定为知识的知识,而研究生则要在广泛接受既定知识的基础上去寻找和创造尚未被认定的知识。以此激发和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其意识到这种求知欲和征服欲跟以后社会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是一致的。

  第二,在课上经常提醒研究生:

  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而漫长的工作,不但有随时失败的可能,而且研究工作的完成和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多次的反复。有些观点的确立往往可能在自己的分析论证过程中又被自己推翻;有时连续几天翻阅各种资料竟然一无所获。鼓励研究生要有战胜这些困难的`信心与决心,因为这种艰难和挫折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以此调动其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其成为社会精英人士。

  第三,由于现在的教学都是采用多媒体,因此课件的制作也是吸引研究生课上注意力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

  课件的制作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研究生课程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没有单一的教材,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的设计除了基础理论的讲解外,也一定要体现出与国内外研究前沿相结合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时,对于工程实例可加入一些代表性图片进行讲解;对于理论发展过程及前沿研究可采用流程图;遇到重要理论公式的推导可使用板书。

  第四,通过研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讲解学生要接受和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外,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不完全成熟的理论进行讨论,使研究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角。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研究生在自学过程中的探究与发现新事物的精神,培养其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作为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先修课程的“结构动力学”主要讲解基础理论。而在与其相关的后修课程中,如“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给学生讲解清楚该方面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国内外前沿文献,尤其是阅读外文文献,最后让学生写报告并制作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和讨论。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及前沿动态的掌握比直接听老师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另外,通过研讨式教学还可以锻炼研究生的表达能力。研讨式教学要求研究生在掌握足够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充分的调研后,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或观点发表个人的见解,并同他人进行讨论,这样的过程给了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要求研究生的论述要有逻辑性、概念准确、表述清楚,因而有助于他们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包括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等。其特点包括:特殊性,可描述性和可统计性很差;综合性,影响因素众多,如结构、美观、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等;复杂性:非线性、随机性、信息不完整性等;系统性:设计、施工、使用、维修是一个系统。近年来数值模拟技术在土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常用的土木工程数值模拟商业分析软件在结构方面主要有Ansys、Marc、Abaqus、Adina等。这几种软件在解决结构有限元相关问题方面的功能十分强大。另外,数学软件Matlab(一种可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计算语言)在设计研究单位和工业部门已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在工程界也已流行起来。无论工程方面的哪个学科都能在Matlab中找到相应的功能。在土木工程相关科研工作中,Matlab也是导师越来越多用到的数值计算软件,它可以用来解决现有商业有限元软件的不成熟理论方面的问题。面对数值模拟的迅猛发展,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数值计算软件相关课程或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Matlab的应用已经是大努力所趋。因此笔者将Matlab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融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结构动力学”和“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的教学过程中,在课上讲解及演示Matlab在解决专业问题方面的应用,使研究生提早进入科研工作中,并多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以Matlab在“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由于专业课的理论内容相对较难,因此每次课可以分为两段,前一段讲解课程理论知识及工程应用,后一段讲解软件的基础知识及在专业中的应用。这样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容易接受,积极性较高。对于通过该软件编程解决专业问题,由于每个人对程序掌握的熟悉程度不同,因此写出来的程序效率也不同,因此可以在课上给学生讲解什么样的命令会使程序得到简化;在学生讲解自己编写的程序时也有可能出现老师不常用到的命令;这种交互式的课堂学习讨论,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科研手段以及对老师后续课程教学的调整都有很大帮助。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将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结合研讨式教学,注重提高研究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把握工程整体观,讲解数值模拟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获得一种工程意识,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学习新软件使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并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丰富了理论课程教学及土木工程数值模拟技术教学的内容。通过让学生编写程序解决专业问题,并在课堂上讲解运行程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及相关数学知识,并且克服了对编写程序的心理恐惧,为后续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教学体会13

  多年的山区教学生涯,使我看到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作文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其现状令人担忧,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也不会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愁眉苦脸,翻开作文本,我们就能发现,学生的作文本上只有干巴巴的几行字,内容贫乏,思想空洞,语言干瘪琐碎,没有童趣,甚至一件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讲不清楚,更谈不上文章的篇章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了。一些农村教师不大会写文章,有的是半路出家的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师,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也不知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写文章,拿到一个作文题,笼统的讲一下作文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信笔涂鸦,甚至有一些教师让学生仿写套写作文书上的一些作文,学生们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改改题目,换换文章的的头尾,敷衍了事,而这些作文在考试中还能得高分。那么,该如何应对,走出这种困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成为写作的源泉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的兴趣,最终让孩子做到“情动而辞发”。农村的自然风光优美,山川田野,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相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农民们的劳动场景,或热火朝天,或悠闲自在,诗情画意。是无法深刻体验的,农村保留着的各种古老的风俗习惯,俗语谚语,也是农村孩子写作的源泉。关键是让学生们学会观察,教师要做好方法的指导。

  教完《雷雨》后,孩子们已经能够熟读成诵了。可是,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一场雷雨景象,个个都是用了一些课文上所使用的词语,无非是“狂风大作”“大雨倾盆”之类,毫无新意和个性。下午,天黑沉沉的,正要下雷阵雨,我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走出教室,仔细观察下雷雨的整个过程,天空、房子、树、地面都有什么变化,你还听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孩子们兴奋异常,整整一个小时,我们没有上课,我就陪着孩子们一起看这场雷雨,其间,孩子们时而默不作声,时而惊叫声声。雷雨过后,我让他们写作文,结果相当的成功。

  二、寓教于乐,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和对于玩乐的热衷同样值得我们教师重视。因此,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寓教于乐,并没有过时,而应在现代教育中发扬光大。农村是孩子玩耍的乐园,一把泥土、一棵稻草、一块石头都能玩出新花样,津津有味,乐而忘返。如何让学生在这片司空见惯的土地上有新发现,并把它写出来,这是我们教师肩负的责任。

  1、让综合实践课为作文教学服务,让在实践活动中的所乐所得,在孩子的文章中呈现。春天带着他们上山采茶,夏天,到小溪戏水,抓知了,秋天,去摘果子,捡稻穗,冬天,去踏雪……写动物鸡鸭鹅、猪狗猫,写植物,松树柏树竹子,桃树梨树……这些他们感兴趣的事务,不但他们有话可写,而且愿意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就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孩子是天生的童话家,天生爱幻想,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利用这个特点。在教完《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孩子们还沉浸在课文营造的神奇的氛围当中,我不失时机地问:“如果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呢?”一下子,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各个都叽叽喳喳的议论开了。有的`说:“我要是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画一辆太阳能汽车,因为现在的汽车排出的气体太臭了,把空气都污染了。有了太阳能汽车,我就可以坐着它出去玩,不但环保,还不用怕那难闻的汽油味而晕车呕吐。”有的说:“我要是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画一座新房子,爷爷已经老了,我家的房子又旧又破,我多么想让爷爷住上一座漂亮的新房子啊……”看来,这个话题谈们非常感兴趣,孩子们正扬起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神奇的世界里,我都不忍心去打断他们。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次的作文孩子们想写得不生动也难啊!

  3、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写作的动力。心理学认为,孩子都想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肯定,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评价,小学生最在意的是老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从这些质朴的习作中发现闪光点,多加鼓励。但是评语要中肯不做作,不要因为鼓励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评语中的诚意,从而鼓起写作的勇气,争取下次作文有所进步。

  三、写作是需要积累的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就能见到成效的。他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写作的积累包括语言的积累、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技巧的积累。

  1、通过写读书笔记、用读书笔记积累语言。毛泽东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小学生初学写作,而《课标》明确要求要培养小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因此,语言关是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文章,积累并在作文中运用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对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心理特征,也可减少学生词不达意的尴尬。

  2、通过写日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写作的素材。许多时候,孩子们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积累。比如写一种小动物,农村的孩子,谁家没养只小猫小狗的,但习以为常了的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描写这些小动物们,天天和这些小动物玩耍,却写不出它们之间发生的一些小故事。这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于是,我让学生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感触到的点点滴滴,记录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才不至于腹内空空。

  3、通过熟读以至背诵课文及一些经典的文章,积累语感。农村孩子特别是山区的孩子,日常生活中都是使用方言交际,因此,更容易把方言带到写作当中,有一个同学在《我第一次烧饭》中写道:“火烧起来了,我就去看电视了,看了一半,我就提起锅盖,在锅里弄了弄,继续烧。”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是方言里的口语的直白翻译。不但没有普通话的语感,而且不符合语法逻辑。该如何以对呢?

  教材中的文章以及其他经典的文章,是典范的语言学习作品,不但是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符合孩子们的语言特点。通过读这些作品,孩子们不但积累了语感,也从中学会一个个词语怎样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个句子又如何构成一个段落,一个个段落又如何构成一篇文章。由词到句到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在这读当中潜移默化,一步步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面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以积极的态度,真挚的情感面对生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写作的兴趣,不断积累,学生才能展开写作的翅膀,才能写出题材新颖,情感真挚,语法规范的文章。“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表达”吧,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够自由翱翔在写作的天空。

浅谈教学体会14

  什么是音乐欣赏呢?有人认为,一个人带上耳机,聆听录音机里的音乐或者是放着音乐,手里拿着小说,嘴里嚼着口香糖,躺在沙发上,似听非听地让音乐流过就是音乐欣赏。其实,所谓的“音乐欣赏”应该是学习理解的音乐享受。

  有的学生告诉我:“我很喜欢音乐,但是我分不出好坏来。”有的学生会说:“我没有音乐细胞,所以不会欣赏音乐。”有的干脆说:“我是音盲音痴,所以不懂音乐。”学生的这些话,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究竟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呢?

  拿破仑说过:“一曲音乐胜过百回说教”,我们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竟然感动得青衫尽湿,那么音乐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这一切 !

  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应注意训练学生有良好的音乐教养。

  从开学初,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这是一种文化教养的重要表现。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安定、专注的心情去聆听、欣赏音乐。要告诉他们,烦躁不安或注意力分散,都是不可能从音乐中得到美感的,也不能真正感受与理解音乐的内涵。要让学生明白,无论在哪里,无论以什么方式聆听音乐,都要全神贯注,养成肃静地听赏音乐的好习惯。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施:

  1 、唱片、录影带的欣赏: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资料将国内或国际著名的演奏家、歌唱家、演奏团体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见闻,扩大学生欣赏的领域。这样的欣赏能获得时间与空间上的便利。

  2 、示范欣赏:通常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范唱或范奏表演。因为教师的艺术修养与人格,将直接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如果要进行范唱或范奏,最好在课前稍加练习,才能在课堂上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能邀请到著名的歌唱家、演奏家或演奏团体到学校来做演唱演奏,作为欣赏课的辅助,也能获得很好的示范效果。例如 20xx 年 4 月,同安一中在校园艺术节期间邀请了厦门大学的教授、著名古埙演奏家赵良山老师来校进行“中国民族管乐”的讲座,讲座进行得非常成功,赵教授精湛的演奏和曲折的艺术人生经历,震撼了学生们,学生的反响热烈。

  3 、学生间彼此的欣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唱奏表演,然后彼此欣赏,这不仅是音乐欣赏,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教育,对学生自我完成表现的教育,使他们有勇气表现自己,也能有认真欣赏别人表演的好习惯。

  三、有效的音乐欣赏指导法:

  1 、注重欣赏气氛:音乐欣赏的气氛非常重要。音乐欣赏最好要在隔音设备极佳的视听教室内实施,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也极大,所以在欣赏音乐时,教师应保持认真聆听的态度,可以站在讲台上或干脆与学生坐在一起欣赏音乐,这样学生会觉得十分亲切,教师也能详细观察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种种反应。

  2 、欣赏前的讲解:我们再欣赏作品前总要进行乐曲的说明,但这些说明不宜过长,否则可能降低欣赏的情绪,因为即使最优秀的音乐教师,无论如何巧妙地说明,也无法充分表现音乐的本身,所以最佳的欣赏途径是音乐直接让欣赏者聆听。

  3 、设置欣赏焦点:在课堂欣赏中,不能让学生茫然地听,教学过程中应提示欣赏的焦点,教师研究教材,确定适合学生程度的欣赏焦点,同一首作品,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欣赏焦点,如:

  ( 1 )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 2 )这段音乐的主题是什么?你能哼出主题吗 ?

  ( 3 )这段音乐的曲式结构如何?

  4 、身体反应:音乐的要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节奏,身体的反应是把握节奏最确实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以下方法来把握节奏:

  ( 1 )以手拍节奏或用笔指挥节拍的基本动作;

  ( 2 )演奏打击乐器配合乐曲的节奏等。

  5 、描绘乐曲的感受: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之后,以说、写、画、演等形式,描绘出乐曲的感受,如欣赏完艺术歌曲《春晓》后,可以让学生用简笔画、写短文、配乐诗朗诵的形式来抒发对春天的热爱。

  6 、欣赏乐曲的时间:有的乐曲完整欣赏很长,这时我们就应当考虑学生的注意力能维持多久,也许高中生注意力能集中久一点,但初中生可能会短一些,所以,不一定所有的乐曲都要完整欣赏,才认为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7 、欣赏音乐的良好态度:教师在课堂上应随机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态度以及聆听音乐会的礼貌和习惯。有的学生因为条件的限制,从未现场欣赏过音乐会,但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怎样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如在欣赏音乐会时,应注意乐曲进行中不走动,还应关闭一切通讯设备,迟到时要等到乐曲告一段落才能进场,乐章停顿时不能鼓掌,演员谢幕后观众要注意有礼貌退场等细节。

  8 、音乐欣赏生活化:除了课堂上的音乐欣赏外,教师应促使课堂上的音乐欣赏得到延伸,得以生活化。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每天接触更多的还是

  港台的通俗歌曲,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可以适当的将广播电视方面的有教育价值的音乐欣赏节目,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增加一些欣赏的机会,这也能弥补音乐欣赏课上音像资料的不足。如每年的五一、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都会举行全国的歌手大奖赛或舞蹈大奖赛,春节期间的一系列歌舞晚会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拓展欣赏的好节目。

  以上我把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做了一些交流。每个音乐教师对音乐欣赏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但不管怎样教学,都必须以学生为本。我们的欣赏教学应在“普及”上做文章,我们应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普通教育,在我们教育的学生中,将来去从事音乐的人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长大后只能成为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应该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让他们在愉快的音乐教学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自己动手去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

浅谈教学体会15

  一提起初中地理教学,大多数老师可能都会感到很无奈,因为初中地理在八年级就进行毕业考试,不是中考学科,学生、家长乃至学校都不是很重视。地理学科经常被称为“小三门”、“次科”而不被重视,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呢?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以下浅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犹如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教师应着力以情感为动因,触及学生的情绪,促发学生的一系列智力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学生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愉快教学”是增强地理课的魅力,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愉快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平时就要对学生进行感情投入,为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教师在倾注情感、沟通学生时,要注意学会赏识学生,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要乐于倾听,对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和信心。平时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要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忌对学生冷漠粗暴,不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对抗情绪,进而迁怒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厌学甚至不学的心理。当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都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

  (一)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因此,恰如其分地导入是营造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讲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一节关于我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时,我首先提出一道问题让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刘梅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了带雨衣。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刘梅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刘艳爸爸妈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激发了求知的`欲望,于是带着问题先看书,再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爸爸是必要的,妈妈是多余的。为什么呢?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规律等。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所以没必要带雨具;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又位于我国的南方,雨季来得早,退得晚,4月—10月份都处于雨季,所以有必要带雨具。通过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学生引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做到愿学、爱学、乐学。

  (二)运用身边事物,创设生活情境

  地理教学过程,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地理课堂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照片、剪贴画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或者从学生亲身经历和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

  如;讲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我国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轮廓时,可用“疆”字来形象地解释。“疆”字右部上面的一横为阿尔泰山,当中的一横为天山,下面的一横为昆仑山,右上部的田代表准噶尔盆地,右下部的田字代表塔里木盆地。左部的弓表明新疆的国界线形如弯弓,弓之外的土字则表示因中俄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满清政府被迫割让一系列领土给沙俄。这样描述,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可将意大利比喻为一只秀美的女靴,还可将阿拉伯半岛比喻为一只粗壮的男靴。

  (三)借助地理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游戏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穿插游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无疑会提高教学质量。如政区拼图游戏;省名、省会名接龙比赛;猜地理谜语等。在游戏的情景与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象力和主动性都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玩中做,在做中学。一次成功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课后反思是实现由优质教学向有效教学转变的保证。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后反思,积累经验,促使进步。课堂教学反思是一个深层次认识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每一位教师课后要善于反思,要经常与学生、同伴、教研人员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要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立教于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技巧、方法。一名地理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进“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实现地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教学模式,在构建高效课堂改革的道路上,“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出更精彩、更高效的地理课堂!

【浅谈教学体会】相关文章:

浅谈斟酌作文04-29

浅谈美作文08-13

浅谈文字作文09-28

浅谈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05-03

浅谈薛宝钗作文08-05

浅谈得失的作文04-29

浅谈个人修养12-17

浅谈法治作文04-25

浅谈包装作文04-30

浅谈共享单车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