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
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1
苛政猛于虎
原文
孔子过⑴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⑵。夫子轼而听之⑶。使⑷子路⑸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⑹重有忧⑺者。”而曰⑻:“然⑼!昔者吾舅⑽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⑾又死焉⑿!”夫子曰:“何为不去⒀也?”曰:“无苛政⒁。”夫子曰:“小子⒂识⒃之,苛政猛于(17)虎也。”
【阅读训练】
1、解释:
(1)使:;(2)然:;(3)识:;(4)于:
2、翻译:
(1)吾夫又死于焉:
(2)何不去也?: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解释:(1)让,要,派;(2)是这样;(3)同“志”,记住;(4)在,被,比
2、翻译:(1)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2)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上文通过老妇人一家为躲避苛政,躲进深山老林,宁愿被老虎咬死也不愿离开的事实,反衬了当时社会苛政的严酷,赋税劳役的深重。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注释
(1)过:路过。
(2)哀:伤心,悲痛。
(3)夫子式而听之:夫子:古代对师长的称呼,这里指孔子。式:通”轼“,指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扶着轼。
(4)使:派遣,让。
(5)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6)壹似:壹:确实。壹似:确实像,很像。
(7)重有忧: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重:重叠。
(8)而曰:乃说。
(9)然:是这样。
(10)舅: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
(11)子:孩子。
(12)焉:于此。
(13)去:离开。
(14)苛政:包括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苛:苛刻,暴虐。
(15)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
(16)识(zhì):通“志”,记住。
(17)于:比。
理解
当权者对老百姓施以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税、劳役,使百姓苦不堪言,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暴政对人民的残害。
《礼记·檀弓下》中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以至于后来竟有多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坟墓哭泣。全文以叙事来说理,深刻揭露了封建暴政对人民的残害。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2
苛政猛于虎
佚名〔先秦〕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贡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贡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扶着车前的扶手板。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客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壹:真是,实在。(4)而:乃。然:是这样的'。舅: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焉:于此,在此。去:离开。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识(zhì):同“志”,记住。
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3
原文
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⑴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⑵。夫子轼而听之⑶。使⑷子路⑸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⑹重有忧⑺者。”而曰⑻:“然⑼!昔者吾舅⑽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⑾又死焉⑿!”夫子曰:“何为不去⒀也?”曰:“无苛政⒁。”夫子曰:“小子⒂识⒃之,苛政猛于⒄虎也。”
注释
(1)过:路过。
(2)哀:伤心,悲痛。
(3)夫子式而听之:夫子:古代对师长的称呼,这里指孔子。式:通”轼“,指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扶着轼。
(4)使:派遣,让。
(5)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6)壹似:壹:确实。壹似:确实像,很像。
(7)重有忧: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重:重叠。
(8)而曰:乃说。
(9)然:是这样。
(10)舅:当时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
(11)子:孩子。
(12)焉:于此。
(13)去:离开。
(14)苛政:包括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苛:苛刻,暴虐。
(15)小子:古时长者称晚辈为小子。这里指孔子称他徒弟。
(16)识(zhì):通“志”,记住。
(17)于:比。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作品理解
当权者对老百姓施以苛刻的政令、繁重的赋税、劳役,使百姓苦不堪言,深刻揭露了社会暴政对人民的残害。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苛政猛于虎(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解释:政:政治。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出处:《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政治的残暴【近义词】:苛政猛虎、繁苛重赋【反义词】:轻徭薄赋用法用法:一般作宾语、谓语。结构:主谓式。
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4
苛政猛于虎也翻译:
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礼记·檀弓下》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
(1)哀:极伤心。
(2)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很像。
(5)舅:在古文中也指“公公”,即丈夫的父亲。
(6)苛:苛刻,暴虐。
(7)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
(8)识(zhi):同“志”,记住。
(9)去:离开。
(10)于:比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的扶手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子路)说:“听您的哭声,好像着实有许多伤心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子路要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宁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这种水深火热的状况也许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一种现实:人类社会有时比兽类社会还要黑暗和凶暴,人有时比食人野兽还要残忍。
个人是无力反抗比野兽还要凶残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也只有哀叹的份儿。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跑,而天下乌鸦一般黑,跑是跑不掉的,迫不得已,便于野兽为伍,宁为野兽腹中餐,不愿做人刀下鬼。
黑暗和残暴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和凶残,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据说,人是最怕照镜子的。当人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时,会被吓得魂不附体。不知道我们从镜子中看到“苛政猛于虎也”之时,会不会吓得魂不附体?
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5
苛政猛于虎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
【苛政猛于虎原文翻译】相关文章:
公输原文及翻译07-31
《刻舟求剑》原文及翻译07-16
天地原文、翻译09-10
春晓原文翻译09-27
对雪原文翻译09-29
卖炭翁原文翻译09-28
观潮原文翻译09-08
刻舟求剑原文翻译09-08
青蝇原文翻译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