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游记

时间:2024-02-24 17:44: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兵马俑游记

  兵马俑游记 篇1

  这次暑假,我去西安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早就听说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可一定要亲眼看看让我们祖国引以为傲的东西。

兵马俑游记

  我们首先跟导游来到展出兵马俑的展厅。解说员带我们到发现土兵马俑的一号坑前,我往下一看,只见一排泥捏的人,穿着盔甲,整齐地站在坑中,远看觉得这些秦俑好像差不多,可仔细一看,我才发现,它们有的拿着矛,有的没有武器,还有的单膝跪地。但个个昂首挺胸,十分威严。这时解说员告诉我们,兵马俑是千人千面,每一尊兵马俑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面容,就好像人的指纹一样没有重复,但大体是国字脸,粗眉毛,那时的科技还不发达,兵马俑是纯手工制作的,花了几十年之久才完成,难度可想而知。听到这里我不禁发出了一声由衷的赞叹,感受到了伟大的古代工匠们的心灵手巧,他们为了修建这秦陵地宫,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呀。我看着庄严的秦俑们,深切地体验到了它们身上那悠久的文化。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二号坑。这个坑和一号坑基本相同,但里面不只有泥人,还多出了马和马车。它们的制作同样精致,马的马鞍与车的部件一样没少,让我感觉像面对着一支浩大的'军队。解说员说,现在秦始皇的陵墓还没被完全开发出来,当今世上所有的国家都没能力开发,可能还要等几百年,才能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一睹它的庐山真面。我有些遗憾这辈子看不到秦陵地宫。希望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好早日开发秦陵。

  在把一二三号坑观赏完了之后,我听见同行的哥哥说“我记得在网上看过一篇报道,秦始皇死前下了令,要所有参加了修建秦陵工程的人全为他陪葬”。姐姐也接着说:“还有他的后宫三千佳丽,大部分都被关入了秦陵的坟墓里缺氧死了”。我听后震憾不已,我想,这可太残忍了,秦始皇怎么能为了自已害死了那么多人。

  在回宾馆的车上,我回想起展厅里的兵马俑,它们现在肯定还在迎着慕名而来的游客,它们无声无息地纪录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汗水。

  兵马俑游记 篇2

  今天,是我来到西安的第三天。

  今天,我将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在西安、在世界颇为著名的旅游景点——秦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6公里的西杨村南,西距秦始皇帝陵1225米,是秦始皇陵园中最大的一组陪葬坑,坑中所埋藏的浩大俑群是秦王朝强大军队的缩影。

  出土的各类陶俑,按照不同身份分为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等几个级别,其服饰、冠带、神姿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几千件俑没有一张相同的脸。

  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下车,我便飞奔着进入大门,没想到,进去后,我就愣在了原地:这什么情况啊?怎么都只有花花草草呢?兵马俑哪去了?

  就在我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翻开地图,一看:哦,原来我们现在在外面的花草世界呢!博物馆还在中间啊,看来我们要先走一条“画卷”了。

  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我们终于来到了兵马俑的门前。”啊,妈妈到了!“说完我立刻飞奔进去,我进去以后,又定在了原地:这些兵马俑形态各异,将军俑威严耸立,目视前方,好像正指挥着千军万马奋勇拼杀,武士俑手持兵器表情凝重,整装待发。

  我仿佛听到了战马嘶鸣、杀声阵阵。

  有的忧心忡忡,紧锁双眉,好像在思考如何反败为胜;有的喜笑颜开,好像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

  有的大发雷霆,怒发冲冠,好像要冲上去把敌人一举歼灭;有的面色凝重,好像在思考重大问题。

  我被震撼住了。

  我的心在颤动,为古代工匠高超的记忆而颤动;我的心在呐喊,为这强大的气势而呐喊;我的心在自豪,为祖国拥有这样的伟大奇迹而自豪。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希望秦兵马俑能一直流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好好地欣赏吧!

  兵马俑游记 篇3

  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秦兵马俑是从秦始皇死前约40年就开始筹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目前对游客开放有三个陪葬坑。

  我们坐大巴去的,按照导游的参观行程,先参观二号坑、接着是一号坑,最后是三号坑。馆内参观游客非常多,全都要排长队参观,我首先进入二号坑,二号坑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坑内基本看不到兵马俑,只看到高高低低几个坑,坑里外都只看到黄土,导游说这些坑底下其实是有很多彩色的兵马俑,根据挖一号坑的经验,兵马俑出土后遇到空气马上会被氧化,导致原来的彩色全部消失,所以为了更好的保留兵马俑的原貌,目前考古队还没开挖这个坑,所以我们看不到。

  接着我们参观一号坑,这个坑已大规模开挖,是馆内规模最宏大的坑,兵马俑数量最多。进到里面,瞬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大队兵马俑,我赶紧走近看,这一看可把我惊呆了,那兵马俑刻得惟妙惟肖的,古时候可没有模型,所以,陶匠在刻的时候,是陶匠与陶匠面对面,看着对方来刻的。兵马俑“头轻脚重”的,因为他们是上半身空心,下半身实心的。那兵马俑是用什么做的呢?答案是:泥土!那他们是陶瓷的吗?不是的!它们是陶!因为他们是用约103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那什么是陶瓷呢,是用1300度的`高温烧制的,这才算是陶瓷。兵马俑排着队站开,仔细看,这些俑很”烂“了,兵马俑等级有不同,有文官、武官、射手、将军,还有前面三排的”送命军,还有骑军。马儿壮,人多力量大啊!

  最后我们来到三号坑,三号坑是一、二号坑的总指挥部呢,里面数量极少的兵马俑都是军队高层指挥官。不过他面积最小,只有520平方米,它也是唯一没有被烧过的呢。

  兵马俑游记 篇4

  今年6月30日,我来到了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西安。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兵马俑。

  到了兵马俑大门,金色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几个大字格外显眼。我兴奋地又蹦又跳的进了大门,进去之后有四幢楼,分别写着博物馆,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我们先进了一号坑。此时的一号坑里面已经被人流堵得水泄不通,我们挤了半天才进去。这些俑都是哪儿来的呢?是在1974年3月,陕西临潼西杨村农民打井时发现的'。我想,经过这么多年了,这些俑大多数都被保存了下来。而且这些俑和真人像极了,古人的这些作品可真正是鬼斧神工啊!一号坑里有6000多件陶俑、陶马及40余辆战车,二号坑有陶俑900多件,战车89辆,驾车陶马365匹,鞍马100余匹,三号坑有68件陶俑、4匹战马和1辆战车。我仔细观察了好多个陶俑,发现他们的神情居然都不一样!最后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多小陶俑,这些小陶俑都是汉朝。我们又看见用陶做的车马等动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爸爸还告诉我,附近还有一个秦始皇陵墓,非常大,但是里面有水银,没人能进去,因为进去就会中毒而亡。这句话把我吓得魂飞魄散啊。

  秦始皇兵马俑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游记 篇5

  今天,我来到西安,去看我最喜欢的兵马俑了。

  来到兵马俑博物馆的门口,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真正的兵马俑了。我们请了一名专业的导游,来给我们讲解兵马俑的历史。

  我们先来到了一号坑,据说这里的兵马俑是最多的。参观的人特别多,我找到一个很好的位置,钻了进去,我终于看到了我期待已久的兵马俑。导游说“你们发现了吗?所有的兵马俑都没有戴头盔,只系了一个发髻,这叫做‘科头’。”导游还介绍说“前三排的士兵都没有穿铠甲,他们叫做‘死士’,是用来当肉盾的。”我感觉古代的战争真的是好残忍呀!我还发现那些兵马俑都没有兵器,只有拿着兵器的手型,最后还是导游解答了我的问题,原来他们的兵器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可恶的强盗偷走了。

  我们接着往前走,来到了一处离兵马俑最近的观看点,导游叔叔让我们看那些兵马俑的脸、头发、靴子、铠甲、腰带,我发现这些部位竟然都不一样,有微笑的、有严肃的、有穿裤子的、有穿靴子的`、有戴平帽的、有戴尖帽的……这就是兵马俑最独特的地方---千人千面。

  通过导游叔叔的介绍我还知道了兵马俑原来是彩色的,可是遗憾的是古代的颜料都是用植物汁液提取的,挖出来之后十五秒左右就会被氧化,变成我们看到的灰突突的兵马俑。

  二号坑和三号坑也有一些精致的兵马俑,我也很喜欢,有车马俑、有步兵俑还有跪射俑,但都没有一号坑的多。

  你们知道吗?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呢,很神奇吧!有机会,你也来看一看吧。

  兵马俑游记 篇6

  今天,很早我就被妈妈叫醒了,因为我们要乘坐六点整的k1034次火车去西安。我三下五除二地洗漱好,蹦蹦跳跳地和妈妈出发了。

  我可是第一次坐火车,心情好激动。上了车,好家伙,里面人真多!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座位。

  到了西安,我们转乘306路公交车前往临潼兵马佣。到了兵马俑景区,面前一块半圆形的巨石上刻着大大的繁体“秦”字,再往那边瞧瞧,一个木牌上标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往里面走去,竟然还有长长的一段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二号俑坑,里面是一个大沙坑,躺着许多兵马俑的碎片,我很是失望。妈妈请了一位导游阿姨给我们讲解。阿姨告诉我,兵马俑的第一位发现者是一位姓杨的农民。二号坑发掘时全是一堆碎片,考古学家把它们一片一片地粘起来,这才成为我们看到的兵马俑。遗憾的是我们来晚了,只看见了考古学家的工作场地,没有看到他们怎么修复文物的。

  阿姨又带我们去了最大的一号坑。一进去就看见秦始皇宏大的军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像解放军整齐的方阵,让人感受到了几千年前秦朝军队的威武气势。我本来以为兵马俑只有玩具那么小,但实际上它比我还高大呢!我从心里感叹:古人真了不起!

  最后,阿姨带我去了三号坑,那是一个作战指挥部。我很好奇那里怎么有一些无头俑?阿姨告诉我兵马俑是头和身体分开做的,然后粘和起来才成为完整的.人形。因为当时起义军杀过来了,这些俑的头还没有做好或者来不及安上就匆忙掩埋了起来。阿姨还告诉我们一共有四个坑,四号坑尚未发掘,原因是它是个运粮草的空坑。一号坑最大,三号坑最小,高度都是5。40米……

  看完兵马俑,我了解了很多的历史知识,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我要好好学习,参加祖国建设,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和美好!

  兵马俑游记 篇7

  7月26日,我与、舅舅、外公等人一起前往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他一统六国,建立秦朝,他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做了十分大的贡献。

  而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便是在秦始皇陵旁出土的,兵马俑于1974年村民抗旱打井时发现了陶制人头塑像,再由国家文化部门几年的发掘,气势非凡、宏伟壮观的兵马俑就展现在了人们眼前。20xx年前的文物,至今保留完好,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我看着那井然有序的兵马俑,看着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我震惊了,直到大哥把我推了一把,我才醒悟过来。我走近前来看,兵马俑形式各异:有跪谢俑,弩兵俑,车兵俑等。我注意看他们的表情也是各不相同:有的面露愠色,胡须翻卷;有的'十分秀雅;有的慈善含笑;有的沉稳刚毅;有的十分恭敬。

  出来后,我再回头看了看,仿佛看到了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修筑次伟大工程的震撼场面,这是我们先祖们智慧的结晶。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游记 篇8

  许多外国朋友说过:“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秦兵马俑游玩。那天烈日炎炎,温度大概有40度左右。虽然酷热难当,但来兵马俑游玩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秦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内。

  它有很多名字,但我最喜欢叫它秦兵马俑,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还是世界文化遗产,1974年3月出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我们上午去骊山,中午一点左右才来兵马俑,天热真热啊!一进大门就看见几座巨大的古典房子,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就坐落在这儿了。院子里面高大的落叶松挡住了太阳光,好多人在树下乘凉休息。里面人来人往进进出出,还有好多外国人到这儿来旅游的,非常热闹。

  兵马俑由三个大坑组成,我们先去了一号坑,里面观看的游客排成长龙,一号坑特别大,俑也最多,兵马俑一号坑有600多个俑。里面成东西向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深5米左右,一排一排的俑表情各不相同,身披铠甲,战马栩栩如生,就像要跟随这些战士上战场一样,场面非常宏伟。

  离一号坑几十米远就是二号坑,二号坑的俑一个个精神抖擞,里面是一些将军俑,鞍马俑和跪射俑。他们身穿战袍,比一号坑的更威武更强大。

  三号坑和二号坑的面积比一号坑要小得多,俑也比一号坑少的多,二三号坑的俑是将军用来管理一二号坑的士兵,里面有些焚烧过的痕迹,也有的俑缺胳膊少腿的.,还有一些俑没有出土的。

  观看了两个多钟头,我们才依依不舍的从兵马俑出来,在兵马俑大门口,我还买了两个有纪念意义的铜制微型俑。一个是将军俑一个是跪射俑。

  兵马俑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保护它。

  兵马俑游记 篇9

  秦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国王。那么他的秦兵马俑将会是什么样的东西呢?真的像书本中写的那样气势雄伟,栩栩如生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与妈妈远赴西安去游览秦兵马俑。走进一号展厅,我差点惊讶地尖叫:“哇!好大呀!”听说,1号展厅最大,而且是一座圆形建筑,非常引人注意。我一激动,心中也涌上了一股热浪,嘴都说不出话来。只见,大厅的地面上足有一个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巨坑,坑内陈列着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泥塑。你看,兵俑穿着战袍,套着盔甲,足登战靴,头的右侧还挽着发髻。兵马俑的神情严肃,眼睛也睁得圆圆的。我想,他们真是威武呀!穿过1号坑,来到2号坑。这里更有气势。骑兵俑,虽然不拿刀枪,但也神气十足。头发是盘起来的,两只脚一前一后,像是在走路。有的还往陶马看,像一位马夫。听说,坑里的陶砖一块能卖好几万呢!那么这里真可以算是金库了。陶马也雕刻得栩栩如生。我在照片上看到了刚出土的陶马浑身红得发亮,像一匹骏马。陶马与真马差不多高大,眼睛也是那么的炯炯有神。

  我想:这些马要是能活,那一定是气势宠大、何其壮观啊。还有手拿刀枪的武士、威风凛凛的将军俑……让人不禁称赞:“真是气魄雄伟啊!”秦兵马俑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兵马俑的风采真让我尽收眼底,大饱眼福!有机会你也来浏览吧!

  兵马俑游记 篇10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举世瞩目的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

  在此之前,我想象中的兵马俑是进了大门,浮现在眼前的便是几个大坑。早已破碎的陶瓷残片堆放着,但听了历史老师一番激情澎湃的讲解后,便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想着一定要去里面看个究竟。

  走进大门,参观的人群比肩接踵。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每个坑都是有房子的,进到一号坑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约有几百平方米的坑。快步靠近,才看到历史老师口中那雄伟的兵马俑。

  排列整齐的兵俑一个个笔直竖立在那里,灰铜色中泛着青绿色。带上眼镜仔细观察,才发现他们是有表情的,而且每个动作,姿势都有所不同。有的`表情严肃庄重,有的面带微笑。有的半身卧蹲,如果他们有肤色的话,简直和真人一模一样。

  顺势再向前望去,见到几位考古队员身穿工作服,手拿探测仪器,紧密细致地蹲在空中考古,发掘着仍未发现的兵马俑。我随着人流从后门走出,前往下一号坑。

  二号坑明显比一号坑小一些,里面还有一些残缺的兵马俑。据说是因为当时未完工,就发生战乱,所以就地掩埋起来。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名叫幸运星的一尊兵马俑了,他是单独存放在外面的,说是因为发觉时,因为它保存的完好无损,所以名幸运星。邻近细看,就连每一个发际线,指甲盖衣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表情严肃而又坚毅,眼睛温和而又深邃。

  从博物馆出来,我不禁为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时至今日,陶俑们坚毅的面部表情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兵马俑游记 篇11

  西安的兵马俑举世有名,来到兵马俑博物馆,首先就买了票,请了个导游就要开始参观了。

  首先导游带我们走入一号坑,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的兵马俑,导游跟我们说:这时一号坑,里面有6000多个兵马俑,里面包含前锋部队、战车、战车侧翼、中锋……我仔细一看,原来每个兵马俑都不同呀,他们神态不一,动作不一,脸型不一,甚至身高也不一样,真是奇妙!古代任命可真有想象力呀!这真是巧夺天工!这么多的兵马俑竟然可以不重复真令我佩服。怪不得秦始皇能南征北战,统一六国。

  走完一号坑,我们就来到了二号坑,二号坑是一个支援部队,里面有跪射俑,立射佣,战车,立射佣和跪射俑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阵。右脚跪下,左脚立起,身着战甲,脚蹬长靴,表情严肃,发髻向左,手上仿佛拿弓箭,而立射佣差不多跟跪射俑一样,只不过他是站起来的,为什么他们没持兵器呢?根据专家推测因为埋在地下的时间太长的缘故,这些兵器全部腐蚀掉了所以这些佣的手型明显有握和拿却两手空空。我仿佛听见了设计的刷刷刷……看见了密集的'箭,闻到了浓烈的火药味。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三号坑,听导游说,三号坑是一个司令部专门指挥部队的,里面有两辆马车,一辆是当护工的,一辆是秦始皇的。秦始皇真是雄才大略,我不禁看到了马蹄扬起的灰尘,听到了马蹄踏在地上的声音。我仿佛看见了他坐在战车上指挥千军万马,统一中国,南征北战。

  导游还说了四号坑没开放,是一个储备粮食的地方。

  这只地下军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这么壮观的景象,怪不得成为了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游记 篇12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去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天空中,小雨飘飘洒洒,车厢内,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秦始皇陵兵马俑。

  下了汽车,我们首先走进了一号坑。这一刻,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威严征服了我的内心世界,使我震惊,我呆呆地望着坑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因为它们在土里埋藏了两千多年,出土后被氧化,所以原来身上的彩釉都脱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浑厚的古铜色。它们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离开一号坑,我们来到了二号坑。这里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兵俑们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队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不知不觉地,我们又进入了三号坑。这里保存着出土最完整的兵俑以及青铜兵器。兵俑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它们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

  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不但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而且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游记 篇13

  7月22日的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到西安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我们首先请了一个导游,那个导游讲得太快了,大部分我都没听明白。但是我还是听懂了我觉得最有趣的两个:“签名”和“一号坑”。给我签名的人是个姓杨的老爷爷。他是发现兵马俑的第一个人。听说,他在村南打井,没有打到水,而意外地打到了一些破碎的陶俑和古代青铜兵器,于是他马上告诉了文物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的领导马上派人来挖掘,挖了许多,但是还有一些不能挖出来。刚刚挖出来是彩色的,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灰色。一直要等到研究出来一种防止退颜色的技术才能再挖。

  杨爷爷在我买的《梦幻的军团》书上的第一页签名。杨爷爷从来没有上过学,又是怎样给我签名的呢?而他为什么字写得那么好呢?原来,他以前都是用印指头来签名的,可是,一次有一个人说:“现在世界都这么发达了,可你的签名还是印手指头,那多没意思啊!”于是有人教会了他签名,他签名的时候好像画画一样,是一笔写成的。

  现在我该讲一号坑了,那里面的兵马俑跟真人差不多,是用泥土烧成的。这些兵都是来保护皇帝的坟墓的',而且这些士兵千姿百态,有的拿刀,有的拿枪;有的蹲着,有的站着……

  看了兵马俑博物馆,我感觉到了我们中国历史是那么的美丽。

【兵马俑游记】相关文章:

北京的游记10-06

十一游记12-19

春游游记12-17

开封的游记10-26

关于哈尔滨游记12-07

五泄的游记12-12

暑假黄山游记11-23

关于春的游记12-18

袁家村游记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