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作文

时间:2024-02-13 09:58:5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服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服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服的作文

汉服的作文1

  想要的东西,你要说出来,不然就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没有,这种感觉我学有体会。

  我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乡下,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忙,经常顾不上我。于是我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和爷爷奶奶一起住。

  爷爷奶奶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听戏、唱戏,可以说是戏曲的忠实粉丝。我们那每年夏天都会有人来搭戏台子,来唱戏,爷爷奶奶也总是闲的没事,就带上我去看戏,而我从小也在这样戏曲的熏陶下,也慢慢的喜欢上了戏曲,戏曲里的大部分词,我耳熟能详了,有时还能哼上几句。每当我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戏子唱戏时,看着他们头上戴着簪子,身上穿的戏服,水袖长舞,是那样好看,特别是花旦打扮的那样漂亮,有时我羡慕极了,我心想我要是也能穿上汉服就好了。从那时候起,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想穿汉服的小种子,这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但是我性格比较内向,不会轻易吐露自己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都可以在手机上网购了。我也有时偷偷用妈妈的`手机上网逛逛,有没有好看的汉服,过过眼瘾。刷视频的时候也经常看到一些穿汉服的小姐姐,我也就有些眼红了。因为我在慢慢地长大,开始变得懂事,我的顾虑也就多了,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有了汉服,我穿着汉服出门,别人会怎么看我?可是我转念一想,嗯,算了,不管别人怎么看我,那也是我最喜欢的东西。

  有一次我小小声,试探性地向坐在旁边的妈妈问了一句:“妈妈,我可以买一套汉服穿吗?”我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妈妈,等待着她的回复。妈妈笑了笑道:“那你可要穿出门哟!”“好啊好啊!那你会给我买吗?”我期待地看着妈妈。妈妈回答道:“真拿你没办法,好!买。”“哦耶!”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不过你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我对你的期望啊!”妈妈又说。我竖起三根手指,笑道:“我对天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妈妈见我这副样子,也被我逗笑了。

  我第一次收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如愿穿上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件汉服,淡绿色的长裙,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胸前是宽片淡黄色锦缎。身子轻轻转动,长裙散开,镜子中的我翩翩起舞,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飘飘然的戏子。不过愿望的达成,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辜负妈妈的期望。

汉服的作文2

  据报道,4月5曰零时,有人在天涯社区、汉网、秋雁文学社区等二十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发布倡议书,建议北京2008年奥运会采用我国传统的服饰—“深衣”作为北京奧运会礼仪服饰,并将汉族传统服饰“汉服”作为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饰。

  2008年北京奥运礼服采用充满民族特性的服装并无不妥,和不伦不类、明显是顶着唐朝马甲而实际是清朝股饰变种的“唐装”相比.更具民族性。“深衣”起源于轩辕黄帝,结束于明朝,宽袍博带的“深衣”传承了数千年,是华夏诸族的共同服装.期间虽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但是“舒广袖”、“峨髙冠”的“深衣”一直长盛不衰。故而,说其印有深刻文化印痕是千真万确的。再看日本和服和韩国韩服,那形制、那样式,无不是汉服的改装影子。清代,“辫子军”革了“深衣”的命,民国西学东渐,“深衣”成了断代幽梦.但仍和满服有割不断的联系,最后演变成长袍马褂。新中国成立,全国同此颜色的中山装盛行,国家衣着一片灰暗.濡染上无尽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

  改革幵放以来,天下服装趋同,中国人的服饰潮流开始猛赶西方时尚潮流。明亡300余年,中华的传统服饰“深衣”就这样杳然。

  奧运赛场如果重现“深衣”,不亚于复古的时尚返潮,作为一种策划,这种礼服秀并无不可。不妨将奥运赛场当做全世界最大的T形台,让体育健儿们权作一次时装模特,将湮没于历史长河的“深衣”进行一次浩大的时装展示。而且,“深衣”逸如风的流动性也契合奥运的动感。将“深衣”之古同奥运之现代杂糅,也能体现中国人灵性的创意。

  “深衣”作为奥运礼服,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展示,是展示中国策划奥运水平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因而.我理解的.“深衣”作为奥运礼服更像是一种服装表演,是展示中国奥运风采的一种服装道具,是奥运秀。

  “深衣“已经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性决定了其不可能重回现代生活。但是作为一种文化道具,作为一种历史的忆念,让其在影视剧中重现,在奥运这样的特定活动中充当礼服,发挥其个性魅力,依然是个不错的创意。

汉服的作文3

  “民族服饰”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五十五种民族服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想起维吾尔族少女的绮丽衣裙,想起藏族独特的藏袍,想起回族标志性的白帽,想起苗族华丽的银饰。

  可是,汉族的服饰呢?这个占中华民族人口百分之九十还多的名字的服饰呢?

  有人说,旗袍。

  我承认,这种将女性柔美曼妙身姿展示得一览无遗的服饰很美。但是结合了满族与西方服饰特点的旗袍,绝不足以代表汉民族。诞生不过一百年的旗袍身上,承受不起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气度!

  有人说,西装什么的就好。

  对,我不只一次看到过在民族大联欢中,少数民族的'同胞们穿着民族服饰欢声笑语,而汉族代表却突兀地穿着西装站在那里。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平常穿着一样,和美利坚、英格兰一样。

  汉服呢?汉服哪去了?剃发易服三百年,汉族的子孙们当真把你忘了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汉服是一首绝美的诗。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宋的端庄,无论哪一种,都好。而现在,汉服男儿的潇洒俊朗,汉服女儿的巧笑盼兮,难道都只能去历史书中找了么?

  我艳羡地看着从汉服演化而去的和服、韩服在各地登台亮相。从平安奈良到江户镰仓,和服改变了很多:浴袍、振袖、十二单衣……和服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即使是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在今天仍可以再大街小巷看见和服的影子。和服是日本的代表。

  我更痛心地看到在我们国内,为汉服复兴而努力的人只有少数的同胞。甚至在他们宣传时,还遭到了无数的反对与冷眼。有被媒体说成作秀与无聊的,有被人认为是拍戏的,更有人把汉服当成和服或韩服的。

  当今天的我们把在民族聚会上穿上西装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谁还记得在数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穿过那样飘逸而大气的服装?

  我的心在哭泣,为汉服,为汉族,更为了那同时被丢弃的阿萨民族记忆与文化。

  世有中国,却已无华夏!

汉服的作文4

  夏,有礼仪之大;华,有服章之美。近年来汉服的兴起,引发了人们诸多的思考与争论。

  如今,在大街小巷,你每每能看见活泼伶俐的小娃娃、年轻貌美的女孩子、青春帅气的小伙子,甚至鹤发童颜的老爷爷老奶奶,穿上飘逸典雅、色彩各异的汉服时,那扬在脸上的自信,漾在嘴角的笑容。说实话,我本人就是一个汉服爱好者,因为每当我穿上那长袖襦裙时,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就会迎面而来。我仿佛化身为“夭夭邻家子”,正在青铜古镜前“百花装首饰”;我仿佛成为了那传说中的侠女,正在那沧桑古屋里“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汉服热”,让曾经暗淡失色的传统服装,历久弥新般地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这其中,有的人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的人是对新颖服装风格的喜爱,还有的人纯粹是为了相互攀比、吸引眼球。无论源于什么初衷,复古汉服确实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社会审美的多元化和年轻人无限创新能力。可以说,在西方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着汉服、赏汉服,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认同,提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对此,我们应该予以充分尊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汉服热”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重点模糊、方向跑偏。比如,商业化气息日趋严重,部分商家故意做足噱头、抬高价格,“汉服热”弘扬的不再是文化,而是价格了;比如,一些年轻人哗众取宠、攀比争风乃至相互攻讦,等等,“汉服热”比的'不再是品位,而是阶层了。这些,都违背了那些真正的汉服爱好者推崇汉服、复古汉服的初心。当行业滥用年轻人的冲动和热情,当汉服热爱者不再能支付得起高昂的价格时,汉服就不再是一种文化、一份情怀,而变成了虚荣的奢侈品。市场部门加强行业规范,文化部门做好引导,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一个良好的爱好,应该是给人内心带来激励、精神上带来愉悦的,应该是丰富生活、彰显个性的,而不是盲目跟风、相互攀比的,更不是失去理性、加重负担的。

  “汉服热”,“热”的应该是传统礼仪,“热”的应该是文化自信,“热”的应该是爱国爱家,切不能“热”了红包,“冷”了口袋,“丢”了传统。

汉服的作文5

  “让一让,让一让……”舞台上的大幕还没有拉上,台上显得有些混乱,人们都在摆放道具。我看了一眼候台的同学,大家都穿着汉服,手中拿着笔墨纸砚。台下的观众交头接耳,惊叹连连。“哇!那个就是汉服吧!……”“这衣服太好看了……”大家的眼中满是羡慕。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禁想起在北京旅游时见到的一幕。那天傍晚,我吃完饭出门散步,不知不觉竟走到了一条斑驳的小巷里。前面有一个小女孩,穿着马面裙,领口上面有绣花,下半身是儒裙,模样很可爱。我愣了一下,这就是传说中的汉服?随即,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这是什么奇装异服?这年头,还有人穿这个,真丢人。”小女孩握紧了双拳,也许是因为生气,脸都红了,小声却铿锵有力地回了一句:“这是汉服,是我们中国人的服装,我们自己的'‘文化衫’!”

  “下面请欣赏《寄明月》。”报幕的声音响起。随着舞台上的灯光忽然亮起,我从回忆中回过神。候场的人陆续上场。头上的发簪像是飞舞的花蝴蝶,上下飘扬,前奏用古筝,舒缓轻快,让人放松,中间穿插琵琶,激扬顿挫。舞台中央是飘飘霓裳,一颦一笑都美得惊心。他们随着中国传统曲目起舞,裙裾飞扬,在聚光灯下光彩夺目。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一曲终了,他们缓缓走下舞台。台下的观众一拥而上,生怕晚了没有位置。“你这是哪里买的啊?太好看了……”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我站在一旁,心中不禁暗叹:曾经的人们西装革履,却忘记了自己的衣裳;曾经的人们都去学习钢琴,却冷落古筝、扬琴,可它们明明与钢琴同宗啊!

  汉服是我们中国人的衣服,是我们的“文化衫”!现在我们可以穿着汉服,拿着团扇,大大方方走在街上,不仅不会收到打量的目光,听到反对的声音,还有可能受到赞美。它在慢慢被人所接受。从汉服开始,炎黄子孙在慢慢将自己遗忘的东西找回来!

  汉服的兴起,不是为了让满大街的人都穿它,而是让人们了解它,认同它。汉服如此,京剧、国画、书法……亦是如此,这些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今天,我们不仅要了解、认同传统文化,更要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社会融合,创新发展。愿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国粹,将其发扬光大!

汉服的作文6

  最近,某校的几个女生严格遵循古代礼仪,全天都身着汉服的行为引发大众褒贬各异、观点不一的评价。

  诚然,汉服是汉族文化的传统服饰,代表着浓缩的汉族文化,我们确实应该肯定与保留。而且,几位女生遵循古代礼仪,身着汉服,可能完全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践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号召更多人传承传统文化,这样的初衷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汉服现象”在网络舆论极度膨胀的时代,极有可能被某些人冠以“炒作”之嫌,那么,原本美好的初衷就会被“反转”成另一极端。并且,汉服衣领衣襟相连,左右交叉,袖子宽大,身着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定是行动不便的,没有实用性,与我们现代生活方式的便捷要求相矛盾。那么,当传统事物与当今的生活方式相冲突时,我们是否还应当在生活中践行着它呢?

  在我看来,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切实的当下,一切的传统文化在传承时,都应以“与当今时代相契合”作为选择的标准,更确切地说,应该是选择融入日常生活的标准。

  叔本华有言:“现在,是生命唯一确切的存在。”从此言之,人们的.选择确实应该以当下需求为标准。假若,人们硬要将传统的但与当下不相合的事物强加进生活中,那么,人们终会因身处当下而疲于平衡不合时宜的传统,而放弃传统事物,这样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便是:人们对原本美好的事物心生疲倦,从此,遗弃了它。这显然不是对待传统事物的最好方式,只会让原本焕发瑰丽的光彩的传统,蒙上厚重的时代尘埃,光芒尽失。

  传统需要传承,但传承要有方法,只有以理智的思考与审慎的态度来选取与传承传统事物,才是对待传统最好的态度。凡事预则立,在传承文化时,我们都应在事先怀以明辨审时之思,在恰当选取后,方能将传统事物与当下契合。

  但是,与当下需求不相宜的传统事物,我们并不是要将其淡忘,遗弃于时代洪流之中,对于这些传统,我们也不必刻意将其融入现实生活,相反,我们可以一颗敬畏珍重之心将其悉心封存,成为心中神往的瑰宝。正如那华美的汉服,就应静列在橱窗中,受到当今人们的赞叹!

  传承应有法,其法即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