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培养总是非常慎重,努力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父母对于孩子是不必急于求成,家长不能一味地去责骂孩子,我们现在分享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1
一、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欺负
心理专家说,与众不同、处于弱势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比如转学生、成绩差又不受欢迎的孩子。外貌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容易被欺负比如身形如女孩的瘦小男孩。老师不喜欢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被欺负的孩子通常有高神经质、内向、自卑和自尊水平低的特征。
二、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1、谦让不是懦弱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教育孩子懂得谦让是对的,但让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忽略自己的感受一味地忍让,这不是谦让啊。当孩子已经无法忍让大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需求时他打我,我就打他!;我们就要蹲下来跟他好好的沟通了,沟通他的感受、想法还有他的'情绪,是生气还是委屈。沟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谦让并不等于忍让。
2、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
不自信的孩子做事情会缩手缩脚,在同龄人中被欺负的几率也就更高。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增强孩子体质,培养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妨尝试让孩子和能力相当的孩子玩耍。
3、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
用心感受孩子的被打以后的心情和感受,并积极地回应你听到他表达不满情绪时的感受,在孩子被打以后,不要冲动的替孩子做任何决定,不妨先静下来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
4、让孩子自己解决
小孩子是不是被人欺负了,要由小孩子自己说了算。本来孩子没觉得被欺负,家长觉得了,孩子也就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孩子之间的很多锚段,是孩子不懂用语言进行交涉、社交技巧不完善造成的,并非故意。 小孩子之间很少有故意的欺负,真正的欺负行为多存在于中小学中。孩子之间的事情应该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家长参与进去对孩子的成长不好,而且小朋友们也很难服气,问题反而无法解决。孩子应该勇敢、自信,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样才不会被欺负。
5、引导孩子说出内心需求
在倾听完孩子的倾诉后,要引导孩子说出此时他的内心需求,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是打算忍受,还是打算还手。尤其是在孩子生气和委屈时需要引导,不在乎和无所谓就不需要了。如:宝宝怎么了,委屈了?生气吗?来妈妈看看;等等。
6、和孩子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在孩子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接下来的解决方法。我亲爱的儿子怎么了?告诉妈妈,我的宝贝是很生气吗?感觉受委屈了?那现在宝贝想怎么办呢?需要妈妈做些什么呢?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2
孩子是真的被欺负了吗?
西尔斯《亲密育儿全书》认为,“婴儿的拍打,尽管看起来令人不快,但实际上是嬉戏式的交流,最不济也不过是心理挫败的表达方式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无礼的行为。”
你看,有时候我们看到宝宝“被欺负”的场景,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很可能他们只是想善意的打个招呼,并不是主动性的攻击。
怎么判断呢?建议是:留意对方的面部表情是关键!如果对方笑得特别开心,推一下或者拍一下,很可能只是想打个招呼。如果对方表情不太友善,大概率就是发脾气、欺负人了。
那么,如果孩子确实被打、被欺负了怎么办?小樱详细地咨询了很多家长,
孩子被欺负了,家长怎么做呢?
接纳宝宝情绪
事实上,孩子之间的冲突,其实也是孩子正在学习如何成为社会一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
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你的拥抱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的天然榜样,在孩子面前,家长更需要注意自己的'处理方式和言行。
研究表明,根据父母在解决孩子之间冲突的方法的不同,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无意识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敌对想法;另一种是教会孩子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发生。很显然,后者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尤其建议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你自己的心疼、气氛,甚至是“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发泄在宝宝身上。比如有的家长会训斥宝宝“白长这么大个儿,连那么个XXX都打不过”,或者“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吗”等等,这些话都是坚决要禁止的。
这种时候宝宝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的抚慰。给宝宝一个温暖的怀抱,接纳他的情绪,倾听他的委屈,并且在宝宝平静后,教会他如何保护自己,引导他自己处理,避免再次受到伤害,比什么都重要。
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平和,可能在大人看起来就是“容易被打、被欺负,还不会还手”,很多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即便我当下安慰了宝宝,但孩子未来会不会不自信?
所以,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切记不要有“宝宝被欺负了”“这不是你的错”等表现,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增强自我意识,更强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被欺负”这件事情。
比如家长可以先引导宝宝发泄情绪,然后教会宝宝下次面对这样的事情,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宝宝渐渐就会明白,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没什么可怕的。
教会宝宝保护自己
相比代替宝宝处理一次争端,让他学会如何面对类似的情景更有实际意义。所以当宝宝情绪平静下来后,家长更需要做的是教会宝宝如何保护自己。
比如家长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教会孩子交朋友。有朋友是一种无形的支持,也是一种很好的缓冲。而且跟小伙伴一起玩的过程,也是学习和适应社交礼仪的过程。
宝宝需要有一个好身体。你可别笑,在现实中,强壮身体的确是一种威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宝宝被攻击的概率。
教会宝宝应对一些常见冲突的办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冲突是无法避免的。第一次遇到冲突的孩子很难做出合适的反映,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模拟实验”,教会孩子准备一些应急方案。
例如遇到一些在争端中表现得很强势的小朋友,当对方表现出攻击性时,不要怕,也许一句:“不许打人!”就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也需要教会孩子判断具体情况。比如,言语的警告无效,或者对方“人多势众”的情况,可以选择“走为上策”的方法,远离争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如果对方是个“小霸王”式的宝宝,常无故制造争端并且欺负小朋友,就要引导宝宝慢慢远离这类同伴。
给宝宝机会自己去面对
我们不会永远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也终究有一天要长大成人。这也是前文一直在强调“教会方法”的原因所在。
作为父母,看到宝宝吃亏受了委屈还要“忍住不出手”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爱子之心和保护宝宝的天性让家长总是情不自禁地代替宝宝去解决问题。
但事实上,只有不断的锻炼,孩子才会慢慢成长,才能真正学会自我保护。在宝宝安全不会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着让宝宝自己解决,然后家长再跟宝宝“复盘”。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可以给孩子空间,孩子们的冲突让孩子自己解决,可对方家长不是啊!难道我还忍着?
当然不!如果对方的行为有可能伤及宝宝,或者有可能给宝宝造成心理影响,当然要毫不犹豫地出手制止。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孩子,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做出示范:礼貌、教养并不是被人欺负的理由。可能年龄小的孩子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差别,但这对于让孩子学会应对冲突有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