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1
朱自清《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鉴赏的佳作。上一节课我们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文章结构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和梳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鉴赏一下作者笔下的美景——荷塘月色。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本文真正描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段文字?
好!那我们今天就先来研读本文的第4、5、6自然段。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三段朗读一遍,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三段分别写的是什么景色?
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我请同学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
嗯,归纳得很好,简洁,准确:
第4段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的是“荷塘四面的景物”
板书: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景物
下面我请一位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同学为大家把第4、5、6自然段朗读一遍。读的时候请注意节奏、重音和语气、语调,尽可能地读出的情感。
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知道大家的赞许之情,这位同学朗读得的确很好。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这位同学朗读的节奏、重音和语气语调,把这三段一起来朗读一遍。
大家读得也很好!这三段文字的确让人非常愿意去美美地朗读一番。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之美呢?这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研究的重点。现在我请大家来好好讨论研究这样三个问题:
①这三段文字分别是抓住哪些景物来写的?
②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③这些手法的运用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好,我们请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你来(分别板书每段所写的景物)
生:第4段主要是抓住:叶、花、香和流水
第5段主要是抓住月光、雾、云和影
第6段主要写的是树、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
师: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第二个讨论题谁来回答?
对,这三段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板书:比喻拟人
还有呢?还运用了映衬的手法。
师:嗯,还运用了映衬,也就是对比的手法,请你举例说明。
哦?你说“所有景物的互相映衬,才构成了一幅荷塘月色图。”这样解释“映衬”的手法可以吗?
不错,作者在这里面的确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板书:映衬),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譬如: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与月色是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再譬如:荷塘四面的景物对“荷塘月色”也有映衬作用,使得描写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具深远的意蕴。
除此之外,谁还找到了其他手法呢?请举手回答!没有了吗?那么我提个问题:如果将荷香在一副图画中画出来,你会怎么画呢?
哦,有的同学说画几只蜜蜂或蝴蝶就可以了,不错,是个主意。那“蝉声”和“蛙声”恐怕画不出来吧!更何况文中还有那“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还有那“笼着轻纱的梦”等等,这些都是画不出来的。那我们看作者是怎么用文字“画”出荷香的呢?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同学们请注意,这里面作者运用了一种手法叫“通感”,也叫“移觉”,就是把一种感觉转化、迁移为另一种感觉,例如把嗅觉转化为听觉,或者把视觉转化为听觉,等等。文中还有一个句子运用了通感的手法,请把它找出来。(板书:通感)
是哪一句呢?第五段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好!如此看来,第4、5、6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十分美妙动人,是因为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映衬和通感等艺术手法。在这些艺术手法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比喻和拟人。
比喻主要是借助不同类事物的相似点,来把描写对象某种特征更加生动地更加形象化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拟人主要是赋予描写对象以人的某种特征或情感,从而把描写对象写得活灵活现,摇曳多姿,妙趣横生。
映衬的作用我在前面提起过,还记得吗?那就是为了使不同的描写对象彼此辉映,融为一体,使描写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具深远的意蕴。
那么,“通感”又有什么表达作用呢?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哦?这位同学说的非常专业,他刚刚提到了一个词“意象叠加”,他说是作者是要把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意象叠加到描写对象上来,来表达一种似乎难以言表的美妙意境。
在此,我八卦一下,请问:如此专业的分析,你是自己感悟琢磨出来的,还是参看了相关的材料呢?
两者都有啊,说得好,我们就是既要去多看一些学习资料,也要多去独立思考琢磨。请大家为他“既看了,也琢磨了”而鼓掌!
这是通感的一个作用,还有其他的`作用吗,谁还能说一下?
嗯,你说能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更好地领会语句的美好意境,那我们一起具体的来鉴赏一下这两个运用通感的句子:
第一个句子是把嗅觉转化成了听觉。“缕缕清香”在微风的吹拂下,时断时续,若有似无,就如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给人以无限的飘渺和神秘的遐想。
第二个句子是把视觉转化成了听觉。月光和树影无比巧妙的搭配,仿佛变成了旋律和谐的“名曲”,在那静谧朦胧的夜里,不禁使人联想起那些美妙的小夜曲,给人以无限的温馨和幽雅的美感。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那么通过对通感含义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学习,你们可以试着说出几个运用通感的句子吗?
生:坐着小皮艇在激流里漂流,仿佛在激越的爵士乐中飞翔。
生: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生:她咯咯笑起来,笑声很甜。
师:好,三位同学写得都还不错,时间关系,同学们课后再去互相交流。
师:同学们请注意,我们要想真正把景物写活,写生动,写得更有感染力,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很好地学习和借鉴本文第4、5、6自然段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
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色景物手法作用
§4:月光下的荷塘:……比喻、拟人……
§5:荷塘上的月色:映衬、通感
§6:荷塘四面的景物:
一、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理念设计课堂教学
“三维目标”理念是《课标》和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教学实录很好地实践了这一基本理念。
《荷塘月色》的第4、5、6自然段是文章语文“知识和能力”教学的重点所在,而文章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则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宏观设计上,本教学实录首先是用重锤敲打教学的重难点,用了全部教学时间的近八分之七,以强化“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本着“必修课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的原则,通过反复朗读乃至熟读成诵,通过对描写对象、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反复鉴赏玩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努力使他们“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在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通过各种循循善诱的手段,积极组织引导学生逐步地从文章局部内容情感的表达,到全文情感流露的表象直至使学生准确地探明作者“深刻而良苦的用心”,始终在努力实践着一个理念:“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二、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三、努力营造“主导”和“主体”和谐统一的教学情境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下简称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篇目、作者)朱自清先生曾经很自信地说,他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现和创造令人“惊异”的美。荷塘,平凡吧;月色,普通吧。要从其中创造令人惊异的美,真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就慢慢欣赏吧。
二、诵读感知
师:首先,我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掌声)
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主要写了作者欣赏月下荷塘美景的过程以及之后的一些感受。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作者还抒发了他的情感。
师:很好,不仅有眼前之景,还有胸中之情。
师: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些段落集中写了“荷塘月色”。
生:四、五、六自然段。
师:你觉得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哪些段落写了月色呢?
生:第四段、六段写荷塘,第五段写月色。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是写的荷塘,没有写月色。
师:题目为什么叫“荷塘月色”呢?
生:月色无形无声,很难把握。所以借助荷塘来写。
师:侧面描写,这才是作者高明的地方。第四段只写了荷塘,第五段只写了月色吗?
生:(恍然)都是既有荷塘,又有月色。
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才更加丰富。
三、品味语言(主要是四、五两段,诵读贯穿整个环节)
第一部分:鉴赏四、五段,让学生自由发现鉴赏点,教师适当引导。
师:下面我们一起寻找“惊异”之美。先鉴赏第四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生:(有感情地读)
师: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
众生:挺好。
师:不错,这位同学开了个好头。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准备好了请举手。(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觉得“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很好。我们仿佛感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特别是把“清香”比作“歌声”,用了通感手法,非常形象生动。
师:很好,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的流动。你觉得清香和歌声有那些相似之处呢?
生:美好,沁人心脾。
师:再加上屡屡和渺茫的修饰呢?
生:还有若有若无、不清晰的特点。
师:同学们以前接触过通感这种手法吗?
生:接触过。
师:顾名思义,通感就是感觉相通。一种感觉一重美感,两种感觉就是双重美感。这种手法并不少见,能举个例子吗?
生:(一时想不出)对不起,想不出来。
师: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作者说红杏在枝头喧闹,多么生动。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都是。还有一首通俗歌曲,名字叫“暗香”。
师:同学们继续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一句。作者看到流水,觉得它很有情意。“脉脉”本来是形容人深含感情的样子,这里用来写叶子,很新颖。
师:体会得不错。不过,作者看到流水了吗?
生:哦,没有,是……听到了。
师:好,你这也是“通感”了。谁还要说一说。
生:我喜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用“田田”形容荷叶相连很形象,我觉得“田”字的字形就像一张大荷叶,田田当然是荷叶相连了。
师:你真是富有想象力。谢谢你用这么形象的方法教我们掌握了这么美的一个词。学习母语,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冷冰冰的。
生:我觉得“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读成zhàn)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秘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很好。风吹过来,叶子纷纷卷起,像多米诺骨牌,一下传到另一边。而且用“挨”字形容叶子,是拟人吧,很有情趣。
师:你描述得很生动。不过我有个疑问,荷塘里的风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荷叶吹成多米诺骨牌吗?
众生:(笑)
师:“像闪电般”,是形容风势之大吗?
生:形容速度快。
师:有一个词,读颤(chàn)动还是颤(zhàn)动。
生:颤(chàn)动。
师:继续鉴赏。
生:我喜欢“一粒粒的明珠”。“ 粒粒”这个叠词有一种音韵之美。
师:自清先生钟爱甚至是偏爱叠词,文中还有很多,不仅强化了丰富了词的意蕴,还有音韵之美。下面我们齐读一下第四段,感受音韵之美。
生:(齐读)
师:继续鉴赏第五段。阅读文本,还是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二三分钟思考时间)
生:我“喜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月光比喻为“牛乳” 和 “轻纱”,很清新,朦胧。
师:牛如和轻纱是形容月光吗?
生:是“青雾”。
师:前面把月光比为流水。牛奶和流水有浓淡之别,所以分别形容青雾和月光。
生:我喜欢“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同样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把光与影比喻为小提琴的曲子,显得轻灵飘逸。而且我特别喜欢小提琴这个词用了音译――“梵婀玲”,就像一个女孩的名字。
师:你说得真精彩,体会得很细腻,从一个音译的词语体会到作者的一份匠心。
生:我喜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不仅写了光,还写了影,使塘中景物的层次更丰富了。
师:很好,还有比这更美的影子吗?
生:(齐)还有杨柳的“倩影”。
师:同学们应该留意一下生动的动词,作家锤炼语言,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动词上。比如画在荷叶上的“画”字,换个词好吗?比如换成映照的“映”字和印刷的“印”字?
生:我觉得“映”字没有美感,没有情感;“印”字太生硬了,有一种硬物与之挤压成像的感觉。
师:体会的好。画字还容易引发人的联想:是谁画的呢?是用月光做水彩,以荷叶做画纸画成的吧。
第二部分:质疑探究
师:我们觉得这两段很美,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两段的比喻用了很多女性形象,太柔美了。同学们怎么看?
生:这和文章的写作对象有关,月下的景物当然应该柔和一点,朦胧优美一点。
生:也和作者的心情有关。写作背景是1927年7月,社 会 黑 暗,江南血雨腥风,作者作为极富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很不平静,心情沉痛,情绪低落,不可能写出太昂扬的东西来。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不妨改成阳刚一点的试一试。其中几句用《荷花淀》的风格表现一下:“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如一道铜墙铁壁,是监视清华园的哨兵吧!”
生:(大笑)
师:同学们自然地联系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背景来谈,非常好。形象和语言风格要考虑整体语境。
四、体会情感(问题探究)
师:第六段有这么几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明明说过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为什么面对蝉鸣蛙声的景致,不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呢?
生:因为作者的心情很不宁静,而且这种情绪时时涌上心头,所以不喜欢这种热闹。
师: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的“江南采莲图”也很热闹,作者却很神往,这是为什么呢?
生:江南采莲图看似热闹,内在却是很宁静的,这里的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所以作者很神往。
师:很好。原来表面看似情趣迥异的'“荷香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有相同的特点,一个是宁静,还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另一特点是都很美好。
生:还有都充满温情。
生:还有个特点就是人在其中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江南采莲图”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荷香月色图里作者也可以尽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说的很精彩,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如同梦境。“荷香月色图”是作者静夜的一个梦,江南采莲图是作者一个久远的梦。同学们再回想一下“荷香夜色图”是不是充满了梦幻的特点,朦胧、宁静、安逸。
生:是的。
师:作者那么喜欢美好的梦境,可惜这种美好照不进现实,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苦闷,这就是他的心情一直有一种不宁静的底色的原因。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美的东西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鉴赏。
师:最后送同学们几句话。一位哲人说过,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有时候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还有的时候,不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而是缺少表现美的才情。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多阅读精美的文学作品,培养美的鉴赏力,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3
《荷塘月色》名师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昨天我请大家预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31页。
(生翻书)
师: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是比较了解的,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不少优美的文章,我想问问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啊?
生(齐答):《春》、《背影》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记性很不错!我又想问大家了,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钟。
(生思考)
师:好,一分钟时间到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无人应答)
师:啊,可能有点难度。没关系,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对是错,说多说少随你,一句话也行。
生: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实,他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做修饰,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个字词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都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师:恩,很不错!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举了例子,很有说服力。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几幅春意图,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诗意。
……
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来我们同学是非常有头脑的嘛,以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灯机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频文件,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刚才的朗读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他是怎么读的?
生:读得很舒缓、很轻柔
师:哦,是的。我们以后自己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去读,多读几遍,慢慢的就能读出味道了。
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我提出了学习课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学习,要求大家回去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读,把课后练习与课后资料结合起来,仔细研读课文,发现什么问题就做好笔记,那么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哪位同学先来?
(一学生马上举手)
师:好,你来。
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哦,不错(一些赞扬的话,以下赞扬学生的话就不写了)
生:为什么作者说“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从哪里体现出来?作者不是说月光是淡淡的吗,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泻下来呢?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认为用歌声比喻清香不恰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为什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生:“弥望”是怎么一种望法?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是不是说得很矛盾?两组相反的情况怎么会都喜欢呢?
生:前面都是写荷塘,为什么后面要写《采莲赋》《西洲曲》,有什么意图?
生:“背着手踱着”,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过人头”,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状态?
生:作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
(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记得了。有些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比如“峭楞楞”,“过人头”,写作背景等。讲了写作背景后,我马上问学生“热闹”句,“无福消受”句,“不宁静”句弄懂了没有,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很有探究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刚才的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还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将在课文研读的时候具体分析。
师:研读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怎么表达的。我想请大家先看到课后的一段资料,这里有金志华的一段话,我们看他的前几句,金志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从内结构看……(那段话省略),我想请问同学们,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外结构、内结构?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师:讨论时间到。哪位同学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她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大概说了不宁静、求静、得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内外结构理解到位。)
生:我认为外结构指的是作者写了什么,具体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内结构就是指作者的情绪变化,内心世界的变化。
师:还有什么看法
(环视片刻,没有学生举手)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赞同哪种看法?
(生举手赞同第二个同学的多,问不赞同的能不能说出理由反对,没人举手于是宣布)
师:既然没有同学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就以大多数赞同的为准。
师:金志华认为《荷塘月色》的内外结构是圆形的,你这样认为吗?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认为:文章开篇是从家里出来,最后是回了家,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家,是圆形的。
师:那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首尾呼应
师:你开始读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应?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留意到呢?
生:写得太自然了。
师:是的,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而我们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首尾呼应总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以后我们就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迹。
(下课铃响)
师:请同学们回去再次认真的研读课文,就是否赞成金志华的看法进行思考。好,下课!
这是我昨天上课时的课堂实录,其中有一些记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
本学期我想将研究性学习带进课堂,但又苦于对研究性学习理解太少,我这样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性学习,希望大家多指教,多提建议。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4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5
第一课时
师:不知道是谁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做花的人是蠢才。问问大家,你喜欢什么花.?
生:我喜欢百合,她代表百年和好,圆圆满满。
生:我喜欢梅花,在寒冬开放,象征坚强,
师:怪不得你的名字中有个梅字。还有吗?
生:我喜欢菊花,尤其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
师:古代的一些君子是很喜欢——
生:莲花
师:为什么?背一背莲花的诗词,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
师: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对莲花的最高评价是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周敦颐的诗句,以莲花来比喻做人应当不受世俗利诱,恪守洁身自好的坚贞之情。
师:歌德曾说,人在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会把他最美好的东西从心中统统掏出来。
今天我们要接触一位现代散文大家,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的,他的成名作就是荷躺月色
师:去过荷塘吗?我们学校也是有的吧?见识过吗?
生:现在有的是残荷。想起叶败花落的凋零,只剩满水池的残叶,的确是件令人伤感的事。雨中的残荷该是凄婉动人的
师:从学校的那方水塘之前经过,看到仅有的几棵荷花已是叶残花凋,不仅想起《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那日,众人游至荇叶渚,宝玉眼见得满池残荷,不禁想要找人把这甚是煞风景的残荷拔掉,偏是黛玉不肯:"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师:你敢不敢在在晚上去荷塘边散步
生:我希望,最好是有月亮的晚上
师:可能是希望是两个人,有浪漫情调,但需要在几年之后,
这个标题有点特殊,看到这个标题你头脑中第一个想象是什么?
生: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是写晚上的景色
师:你说了这篇文章的体裁,还有吗?
生: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师:写月色的诗歌是很多的,但散文似乎不多,是单纯写月亮吗?
师:还写月色下的荷塘。
师:这样说来,荷塘月色是两块内容,既写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
师:哪些段落写荷塘上的月色,哪些写月色下的荷塘。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师:好,这些都是写景比较集中的段落,我们先来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一些问题,写了哪些景,从什么角度写的,即怎样写?(生朗读课文)
师:问一个问题,你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朗读的?
生:是一种很悠闲的欣赏的语气朗读,因为是月下漫步吗。
师:可你们读的时候明显超速了,不是散步而是跑步,在早锻炼。
写了哪些景物?
生:荷花,荷叶、荷香
生:还有流水
师:还有吗?
生:荷叶
师:大家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大家讨论讨论,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景物说说怎么写的?
生:我觉得写荷香最特殊,
师:特殊在哪里?
生: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的是清香,作者偏偏用听觉来说
师:你说出了特殊的修辞手法,叫——
生:通感,既然是通感,两者必须有相通点,说一说相通点。
生:是说香气是淡淡的,微风送来,一会有一会无,时强时弱,
生:还有若有若无,捉摸不定,很飘忽。
师:那歌声呢?
生:是远处的高楼上的歌声,那也是一会有一会无,捉摸不透。。
师:可能是个女子在唱歌吧,,在暮色中,有人在用心歌唱,那甜美的歌声渗透到你的心肺中,哦,一不小心,老师也说了句通感——
生:甜美的歌声
师:完全正确,是味觉和听觉的打通,比如我们听邓丽君唱歌,就觉得在吃甜美的汤团,滑润入口。我们不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说一个通感的句子,,比如我们班有个同学说话慢条斯理的,你来个通感。(生思考)
生:他说话好像山涧的溪流,哗哗的流淌
师:有点意思,
生:他说话就像冬日的阳光,让人温暖。照得人亮堂堂。
师:这是说他说话有亲和力,就像刘老师说话一样。(有点自做多情)
生:他说话就像春蚕吐出缕缕的蚕丝。
师:好。如果说就像蟒蛇突出红红的舌头,就超级恐怖了。还有同学要说?
生:叶子用裙来比喻,是说裙子漂亮,不,是说荷花漂亮,
师:荷花和裙子之间有什么相似点?老师怎么没发现?
生:都是圆的,并且很大,这是相似点。
师:那老师比喻锅盖,那也是圆大的,荷花像锅盖可以吗?
生:绝对不可以,很难看。
生:叶子出水很高,荷花的茎很细,就像身材高条的舞女,跳舞是展开的裙,很漂亮。
师:最好是芭莱舞,那时用脚尖跳舞的,难度系数更高,那也就更加亭亭了。
生:我来说荷花。作者用比喻手法和拟人。写出了荷花的状态,袅娜,羞涩就是拟人手法。
师:老师读书的时候,这里有一句是删掉的,是刚出浴的美人,现在才显出了庐山真面目。大家评评理,能删吗?
生:不能删,这句很美。
师:美在哪里?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先放一放。等会来解决,如果老师忘了,别忘提醒。
课文中说有零星的点缀这些白花,如果说开满了白花,这样也可以吧?
生:点缀说说数量少,物以稀为贵,是说荷花很珍贵,很稀有。
师:老师的头上也零星的点缀这些白发,我要好好照顾,这些不是白发,而是——能用书上的句子来说一说吗?
生:一粒粒的明珠,
师:这样比喻说荷花的珍贵和晶莹,零星的点缀和珍珠就有关系了,那同理可得——
生:有袅娜的开着的,那就是碧天里的星星,碧天比做荷叶,荷花就是星星,因为是月光下,写出了荷花的明亮剔透。
师:同理可得
生: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荷花,那一定是刚出浴的美人,那样的纯洁和妩媚,
师:妩媚这个词用的好,人世间有千娇百媚。而我独爱你这一种。由此可见,美人是不可丢弃的,否则就缺少照应了,减弱了文章的美感,当然,朱自清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删掉的。还有吗?
生:我说说荷波吧,这是一个动态描绘,把荷波比做闪电,写出景物的灵动和活泼,当然也有点调皮。流水是用默默的来修饰,一般脉脉是修饰女性的眼睛的,写出了流水有情。
师:看来荷花有意,流水有情啊。这些景物我们概括一下,写荷花荷叶从形态美,写荷波荷香是动态美,写流水是静态美。总之明月下的荷塘呈现出一种幽美之境。那荷塘上的月色?如果老师让你描绘月色你会怎样描绘?
生:月光皎洁,明亮,
生:月光透过香樟照在大地上,铺上一片银白。
师:你们都是正面描绘月光,看课文正面描写月光的句子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着一片叶子和话上,
师:泻改做照可以吗?
生:不可以。泻写出月光是从高处下来的,有种动态美,既然是流水,那用泻更贴切。
师:抓住了月色的特征和状态,评析的有理。有没有侧面写月光的——
生: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有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光下景物的蒙胧美,
生:通过影子写月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落下斑驳的参差的黑影,诮冷冷的如鬼一般。
师:这是通过影子描写月光的,但黑影与倩影能换吗?
生:不能,黑影是峭楞楞的,就是鬼的摸样。
师:怪不得有个词叫黑鬼,
师:倩影是画还是印,?
生:还是用画好,画的东西珍贵,有价值,而印的价值就不高。
师:比如老师为你画张像,把你画的活灵活现。你就很乐意挂在堂堂炫耀,这是俺老刘送给本人的。假如有人也需要这张画,我复印一张,那你可能会不乐意,因为没有多大的价值,我可以复印很多,可见
画比印要
生:珍贵,有价值。
师:那就写出了
生:写出了倩影的珍贵和可爱。
生:老师这里也有一句通感,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奏着的名曲。
视觉和听觉的打通,写出了月观的和谐柔媚。
师:你已经正确的理解了通感,老师很高兴。如果改做如假日步行街上,强劲的迪斯科音乐那绝对是不合格的。
生:那就破坏文章的蒙胧优雅的意境。
师:看来只能演奏的悠扬的音乐了。比如梁祝化蝶。同学们,这段中你们还有疑问吗?
生:老师,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生:解释说明,
生:哪位来解释说明一下?
生:酣眠就是睡的熟,像猪一样,(生笑)比如晚上就寝时;小睡就是打瞌睡,中午午休时的
师:以后睡觉时不要把这句当作挡箭牌,护身符,具体解释解释。
生:这是比喻,酣眠比喻月亮淡淡的,小睡就是月光朗照。
师:是这样吗?你喜欢酣眠还是小睡,
生:我喜欢酣眠,
师;朱自清更倾向于——(读这几句话,读后学生自然理解了,有时课堂中朗读有特殊效果)
生:小睡是指淡淡的月光,而酣眠是明亮的月光。作者喜欢在淡淡的月光下散步,就像人的`小睡一样。别有滋味在心头。
师:如果说月色下的荷塘是幽美之景。那么荷塘上的月色是
生:朦胧
生:迷幻
师:迷幻用的很贴切,这些景物描写好象是在天上的,不在人间。除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外,作者还捕捉到
生:荷塘的四周的景物
师:四周重点写了哪些景?
生:杨柳,灯光,蝉声
师:怎样写这些景物,跟前面两段有区别吗?
生:写树的时候有远近的对比,写灯光是用拟人手法。
师:说一说灯光吧?
生:是渴睡人的眼,是说灯光一明一暗的,很模糊的样子。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是树缝里,漏着的,并且是一两点,当时风吹来,树叶摇动,所以灯光就复明复暗的,和忍不住要打瞌睡的眼睛相似了。
师:欧阳修曾在《六一诗话》中引梅尧臣的话说:“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评价荷塘月色是恰当不过了,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但欧阳修还有半句话“含不尽之意,见於言外”。下节课我们解决不尽之意的问题。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品尝了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光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月色朦胧,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象。现在我们试图走进先生的心灵世界,探索先生心灵的奥秘。文章中有没有直接说先生心灵的语段,找一找,读一读(估计学生会找到第三自然段)。追求刹那间的感受只为暂时忘却现实的黑暗,但他毕竟是一个现实中的人,也不可能真正超然,蝉声和蛙声又袭上他的心头,不觉愁从此起,一幅无奈而又无助的自画像。
生:这几天心颇不宁静,开头就直接点明心情。
师:还有吗?
生: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段。
生: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还有这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是无福消受了。
师:大体都找到了,其中第二自然段可以看作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在银光下,人的灵魂在游荡,寂寞的心灵独白.空旷,伤怀.就像我们所有人都曾经度过的时刻.艰难,但是真实.褪去矫饰和浮华。说一说作者当时的心境。
生:是说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另一个世界就是荷塘月色的世界。
生: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了,是说现实世界很中不自由,有很多的烦心事,没有人理解他。
师:看来只有月光理解他的,真正是月亮代表我的心。还有吗?
生:白天他可能有很多的家务事,朱自清就不能安心的写文章,写散文,连思考的空间也很狭小,而现在自由了,所以说这是独处的妙处。
师:这样就照应了开头一句。
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有时一个细节可以透露人的内心的复杂性,说一说在这一段中,你发现了哪个有价值的细节。
生:背着手踱着
师:哪些人会背着手踱着
生:一般是年纪大的人,像我们就不可能的,
师:同学们充满朝气,背着手踱着的可能性很少,我们是插着手跑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生:踱有点悠闲,背着手是说有心事,不高兴。
师:你的生活中碰到过类似情况吗?
生:我爸爸就是这样的,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是抽烟不停的抽烟,然后在客厅里踱来踱去。
师:其实踱步的时候就是思想最激烈斗争的时候,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踱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找一些句子来说明说明。
生:第一段说忽然想起日夜走过的横荷塘,在着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景色吧。这里忽然想起是说平时没有时间,出来散步,也看出生活中有很多的烦闷。希望有所发泄。释放
师:还有吗?
生:忽然想起采莲的事,于是又记起西洲曲的句子
生;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是自己的门前。
师:全文明显的用了三处想,我们重点分析这三处想和作者的心态有什么关系?谁来说一说?
生:第一个忽然想起日夜走过的荷塘,就是游荷塘的原因,是由于他平时生活很不自由。
师:对,忽然想起就是作者有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走向荷月世界,想寻找一份感情的寄托。所以作者到荷塘的感觉是——
生:这一片天地仿佛是我的,我且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写出了喜悦之情
师:什么叫好象是我的?
生:实际上不是我的,在喜悦之余有隐约的伤感。
师:这种哀愁是淡淡的,这里有一个字很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复杂的情绪。
生:且
师;什么是且
生:况且
师:是况且吗?
生:是暂且,作者也知道这段时间是短暂的,是来之不易的,是忙里偷闲的,所以不免有些惆怅,但也有喜悦。
师:这样看来,文章就笼罩的淡淡的喜欢和淡淡的哀愁这两种主要情绪,这是解读文章的一把钥匙,那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渗透在景物中,作者选择景物很有讲究的。说一说。
生:所以荷香也是淡淡的,流水也是脉脉的,这些景物有一种恬静美 朦胧美。跟他心情有关。
生:轻雾是薄薄的,像笼着轻纱的梦,也选择了淡雅之景,这也符合此刻的心境。
生:就是连月光也是淡淡的,而我认为是到了好处,文章写写了许多树,写了柳树,
师:读一读这些杨柳树(生读)
生:柳树是一团烟雾,很多很多。古人称柳树为烟柳,烟柳远看模糊,近看却没有,天地见笼着说不清的感觉
师:老师想到了一句诗,烟锁池塘柳,多形象,所以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潜意识的选择了一些幽静的景物,作者完全陶醉与这个荷月世界,一系列的意象浓淡相间地勾勒出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使作者不安定的心得到了暂得的安闲,心灵的郁结得以轻解。但有个疑问,有一样东西看起来很不协调。是什么?
生:蛙声和蝉声。
师;你喜欢蛙声和蝉声吗?
生:不喜欢,太吵,太闹,。
师;蝉声一直在叫吧,在作者离家时也一定鸣叫,为什么要放到后面呢,放到前面行不行?(生思考)
生:因为这句后面有作者的评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用蝉声的热闹衬托写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寞。是用衬托手法。
师:那我放到前面行不?可以从情感的角度考虑考虑(生思考)
生:因为一开始是到荷塘去排遣烦闷的,看到的荷塘迷幻优美的景色,心情自然高兴,人在高兴可能不会注意烦躁的蛙声。,
师:你是说作者的注意力不在那里吧?是有道理的,“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言其处境在鸣蛙燥蝉之。这一特殊刺耳的声符,将作者整个如镜心境打碎,那种似梦似幻的朦胧之景打碎,他意识到眼前的荷景尽管美,但也有着美丽的遗憾,是蛙声把作者拖回到现实,但他想立刻回到现实中去吗
生:不想。
师:这是一位有许多烦恼想发泄又缺少勇气的文人,他只有化为幻想和回忆。于是就有了忽然想起采莲的往事。读一读此段,告诉大家,你用怎样的心情朗读。(生读)
生:我用欢欣鼓舞的口气来朗读,文中说采莲是唱着艳歌,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很浪漫的。
师:很好,那哪些人在采莲?
生:少年的女子。
师:谁在看,
生:少年的男子。
师:是在看采莲吗?
生:在看心上人。
师: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老师给大家描绘以下场面:阳春江南,清风拂面,荷花飘香,少男少女荡游船,唱艳歌;亭亭翠荷,灼灼芙蓉,意态万方;英俊少年,明丽淑女,情态千种,乘鹢首彩船,束素腰拥碧裙,时而依船采菱,时而清歌传情,时而嬉水流连,时而“交传羽杯”,简直就是一场天然的相亲会。可能着少年中也有着朱自清年轻的影子,说不定他也站在旁边在默默的看着某位年轻的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写出少年的无拘无束,情窦初开,幸福莫名,相亲相爱的
师: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少年的浪漫,而如今是中年了,青春不在。浪漫不在。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是每个现实世界的中年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这就是理想世界,我们知道,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也。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采莲赋写的热热闹闹,风风火火。那西洲曲删掉可以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生:写女子采莲时候的生活,和心情莲叶拂面,荷香入怀,她低眉信手,心中是喜是忧是甜是嗔,说不清道不明。
师:这里用了谐音手法,“莲”和“怜”同音,在古语中“怜”就是“爱”的意思。而现代有“怜爱”的词语,意思就有所变迁了,主要是偏指怜惜。在这句诗中使用一个同音词,巧妙的把女子对意中人的爱意表达出来了,“莲子清如水”意即“爱你纯洁如水”,表达得非常自然含蓄而又情真意切。写出女子的纯净之美。《采莲赋》那“群居”的热闹和《西洲曲》那“独处”的妙处也印证了作者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心境。脑海中才能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江南采莲图”。于是作者沉醉于浪漫之中,这样想着,——
生:猛一抬头,不觉是自己的门前,
师:作者在强调一个词
生:什么也没有,心灵又不宁静。
师:大家说一说,作者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一是钱理群老师的社会角度的解读,二是孙绍振老师的伦理角度的解读,都有道理)
师:现实世界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每个成熟的心灵都确知它的存在,并且都曾栖息过。它对人类的心灵生存与成长起着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人们又往往对它视而不见。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现实与理想这两极。
板书:
诗意的栖居
现实世界:颇不宁静 苦闷烦恼
荷月世界 忽然想起 自由短暂
理想世界 忽然想起 无忧无虑
现实世界 这样想着 什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