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时间:2023-12-07 01:55: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1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十面埋伏”音乐响起,教师走上讲台。)

  师:在“十面埋伏”音乐声中,我们一起走进春秋,走进古战场。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教师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文学常识

  《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传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师:下面我们学习《左传》中这篇解释“长勺之战”的《曹刿论战》,我带领大家进入第一个环节——录音棚。

  (教师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录音棚

  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句子停顿和字的发音。

  2,学生互相听读。学生同位之间,我读你听,互相纠正句子停顿和字的发音错误。

  3,师生合作朗读。一男同学读文章叙述性的语言,教师、女生和男生分别读乡人、曹刿和鲁庄公的语言。

  师:大家朗读得非常准确。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一定发现有许多句子不会翻译,希望同学们互相讨论后提出来,我们一起尝试用“翻译五字法”来解决。

  (教师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教师介绍“五字法”。学生小声交流。)

  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位,书名要留,即直接写下来。

  “替”:有些古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有较大的出入,要用现代汉语加以替换,例如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调”:文言词序与现代汉语词序不一致时,翻译时要把它调整过来。

  “补”:文言中省略的成份,翻译时要补出。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学生1:“何以战”怎么翻译?

  师:这位同学带头提出问题了,哪位同学来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我认为可以用“五字法”的“调”和“补”来解决,翻译时要把“以”提前,“何”置后,句前加上省略的“您”,句中加“和齐国”,翻译成“(您)凭什么和齐国作战呢?”

  师:这位同学“五字法”用得准确。还有哪些同学提出问题?

  学生3:“弗敢加也”中的“加”怎么解释?

  学生4:我看注释,这里“加”是“虚夸”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一致。翻译时要用“替”的方法来解决。

  师:我们一起找一找本文还有哪些古今义不一致的词语。

  ┉┉

  三,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

  教师出示第四张幻灯片:

  小舞台

  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学生反响热烈,推荐了一男同学和一女同学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

  师:鲁庄公、曹刿有礼了,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

  (两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5:他们表演得活灵活现,人物对话表述得很准确,还自己设计了一些人物动作,例如从讲台上下来察看地面的动作,对应了“下视其辙”。但我发现他们少了一个“登而望之”的动作。

  师:你来表演这个动作,可以吗?

  (学生5手搭凉棚,做了一个朝远处望的动作。)

  师:动作准确,我们要注意“视”和“望”的含义区别,“视”是从近处察看的意思,“望”是朝远处看的意思。

  同学们在观看表演时,肯定有一些关于这两个人物的问题,请大家互相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互相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讨论。)

  学生6: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文中关键语句来提问,哪位同学回答?

  学生7: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我认为“取信于民”是治国的根本。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见解,懂治国之道。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

  (教师板书:战前——取信于民)

  学生8: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师: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9: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齐军败绩”之时进行追击。

  学生10:应该是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因为当“齐军败绩”时,曹刿并未同意鲁庄公开始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师:分析得有依据。曹刿深谋远虑还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生11:从第四段曹刿分析胜利的原因看得出,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曹刿有勇有谋,成竹在胸。

  (教师板书: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

  师:我们能否用文中词语来概括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快速阅读,找到了“远谋”。教师板书“曹刿远谋”。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12:鲁庄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

  师:从这位同学的问题看出鲁庄公是一位明君。

  生13: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鲁庄公是一位昏君。

  师:有何依据?

  生13:战前鲁庄公不知道凭什么可以和齐国开战?战时又急躁草率,战斗胜利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

  生12:我认为鲁庄公是位明君,虽然他不懂打仗,但他能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不独断专行,战后虚心向曹刿请教。

  师:是啊!鲁庄公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用人,他能听取一个普通百姓的建议,真是了不起!想当年,孔明遇上后主刘禅,刘禅非但不侍之如父,而且在孔明伐魏关键之时,怀疑他,阻挠他,使孔明有“孔”难“明”啊!但作为一个处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时期的君主,却不懂治国,不懂打仗,有点说不过去。鲁庄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14:本文主人公是曹刿,鲁庄公起衬托作用。

  (教师板书:鲁庄公衬托)

  四,观全文,谈启发,作交流

  师:品完人物,我们能从曹刿身上学到什么?希望大家来到私语轩,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出示第五张幻灯片)

  私语轩:

  我们能从曹刿身上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小声相互交流。

  生15:我要学习曹刿做事胆大。

  师:何以见得曹刿胆大?

  生15:曹刿一个平民百姓,竟然不顾乡人的劝阻,执意见鲁庄公,询问开战的条件,胆子够大的。

  师:他怎么如此大胆进见鲁庄公?表现曹刿什么品质呢?

  生15:表现曹刿关心国家命运,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师:你胆子怎样?

  生15:不是很大。

  师:希望你觉得有责任做某事时,就要勇敢去做。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胆大不是鲁莽,我们还要学习曹刿处事谨慎。

  生16:我要向曹刿学习打仗,做一个军事家。

  师:这个女生将来是个巾帼英雄,学会打仗,维护和平。有关战争文化的内容我们知道哪些?

  生16:“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捕捉战机”是战争胜利的直接原因。

  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熟悉的有关战争文化的句子还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心者为上,攻城者为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师:我们最后齐读全文,在洪亮的读书声中结束这堂课。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方式以诵读法和学生问题教学法为主。

  我设计了多种诵读方式。我的示范朗读在停顿、语速、语气、重音和节奏等方面给学生示范,带领学生进入了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学生互相听读使他们合作学习,互相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初步感悟语言的意蕴和人物形象。学生角色表演既能促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背诵课文,加强对文意的理解,又能为下一环节品人物作铺垫。

  我尝试了“学生问题教学法”。“学生问题教学法”是我校今年结题的市级语文课题研究。通过演角色创设问题情境之后,学生较积极地对这文中两个人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由于课前我对学生的问题做了充分的预设,所以课堂上面对学生临时生成的问题,例如围绕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上,我对学生的质疑进行了肯定,然后引导他们从文中找依据来争论,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同时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学习文言文,文意疏通必不可少,但如果逐字逐句地串讲,又不能有效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所以我在传授“翻译五字法”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句,尝试用“五字法”来解决,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面对学生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我的引导有时略显生硬。例如,当学生提出“鲁庄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时,我应该顺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我绕了一个弯子,让学生先讨论鲁庄公是明君还是昏君,再去找他的闪光点,有点将学生硬拽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的感觉。当课堂生成与教学预设不一致时,教师随机应变,相机点拨,顺势引导的功夫,我是要千锤百炼,不断提高的。

  总之,不管是成功,还是不足,这节课给我的收获太大了,有自信,有启发,有冷静的审视,有更多的思考,它将使我在语文教学艺术的探索之路上饶有兴趣地走下去。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2

  1、学生概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两条线索:

  第一,人物活动的线索,即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第二,事件发展的线索,即鲁庄公迎战──备战──胜战──曹刿论战。

  这样便于学生深入阅读文本。

  2、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给文章确定一个题目,并阐述理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以下是根据课堂实录整理的学生发言)

  生a:“曹刿助战”,我读完课文后觉得文章是讲述曹刿如何帮助鲁庄公战胜齐军的,所以取了这个题目。

  生b:从课文来看齐鲁长勺之战的真正指挥者是曹刿,而不是鲁庄公,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中“助”字用的并不准确。

  生c:我取的题目是“谈战──长勺之战”,文章记录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而且文章主要突出曹刿关于这场战争的论述。

  生d:这个题目有读后感的意味,而课文只是一篇记叙文,用这样的题目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

  生e:从题目来看文章应是论述长勺之战的,而课文是记录长勺之战的。

  生f:我取的题目是“以天下为己任”,因为这篇课文讲了曹刿能够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顾乡人的反对为国分忧。

  生g:文章的确讲了曹刿的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但课文的主要部分还是讲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如何如何论述战争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对课文内容概述得不够全面。

  生h:我的题目是“以少胜多”,这场战争的实际情况就是鲁国以少胜了齐国的多。

  生J:这个题目概述了战争的性质,或者说是结果,而从课文来看,文章的意图不是揭示战争的结果而是通过记录曹刿的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来突出曹刿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3、联系曾学过的古文,分析编者是如何编加题目的。

  例如《唐雎不辱使命》,课文讲了唐雎是如何与秦王斗争不辱使命的,题目也概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主要讲述了邹忌是如何讽谏和齐威王纳谏及其结果的,而题目正好概括这两层意思。结合对这些文题的分析,使学生明确题目为文之眼,概述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接下去引导学生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评析编者加的这个题目──“曹刿论战”。

  ⑴题目的核心词是“论”,那么,课文论什么?怎么论的?

  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即战前、战中和战后。每一部分都以曹刿的论为主。战前通过曹刿的三问和齐王的三答,来突出曹刿重视取信于民;战中曹刿的`两个“未可”,突出了曹刿善于捕捉并把握战机;战后的评战则显示了曹刿的卓越的军事才华。

  ⑵论的原因是什么,即为什么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并论战的原因。课文中肉食者指的是居高官、享厚禄的人,齐威王是肉食者的代表者。那么威王的“鄙”表现在哪些地方?战前将战争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战中不注意战略战术的运用表现出急功近利、浮躁;战后战争取得了胜利却不知胜因。在此之前的齐鲁之间的那场战争也能证明肉食者鄙(补充适当的背景资料)。因为肉食者不能远谋,所以曹刿请见。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战前重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战中沉着迎战把握战机;战后为齐威王分析胜利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有着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这恐怕也是请见的一个原因。

  ⑶论的主语是什么?从课文来看论者是怎样的人?

  论的主语是曹刿。从“其乡人日”,可以看出曹刿只是一介草民,一介草民能不顾乡人的反对请见国君,并亲自参加战争,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有责任心并爱国的人。由此联系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溅轩辕”,弘扬几千年来传承在中国人心中的爱国之情。并告诫学生,一个人的品质比一个人的才华更重要,中国人自古就有“立身先立德”的说法。

  ⑷曹刿之所以成为鲜活的形象,除了他的才华和品质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引入对鲁庄公的分析)

  还在于鲁庄公的存在与曹刿形成了对比。那么,鲁庄公就真的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战前他能接受曹刿的当面批评并让曹刿随同作战,可以看出庄公的虚怀若谷;战中能与曹刿同乘战车并听取曹刿的意见,可以看出庄公能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战后不明白胜因主动地询问,而不是不懂装懂,可以看出庄公的不耻下问。这样看来庄公虽天资愚钝、缺乏政治和军事才能,但仍是一位开明的君王。由此告诉学生评价人物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

  由此看来文章的内容围绕“论”展开,着重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题目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所以编者加的题目恰当、准确。

  后记:上面的文字写于教学之后,有着明显的课堂实录的痕迹,事实上这节课比我的文字要精彩,原因是这节课的切入点的选择,真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分析人物时,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