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的作文

时间:2023-12-02 20:31: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味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味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味的作文

  乡味的作文 篇1

  我忘不了,我忘不了那一望无际碧蓝的海,忘不了那又红又大,又脆又甜的红富士苹果,我忘不了,那是家乡的滋味。

  我忘不了,烟台的海——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想象着收获时一筐筐新鲜的海鲜。一次回老家,吃着美味的海鲜,心里既温馨又感动,(吃得多了我也不会长痘痘,哈哈)而那各种各样的美味海鲜印证了那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感觉海里不管什么东西,经过我们的一番处理,都可以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真可谓是大自然的一种馈赠。

  我忘不了,烟台的水果——每到秋天的收获季节,我们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由于烟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各种水果口味都非常爽口。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很留恋家乡的水果,我们在上海生活的日子里,最想吃的'就是家乡的水果。虽然上海也盛产许多美味的水果,但是,这些水果却缺少了家乡的气息……

  我忘不了,烟台的小吃——烟台有好多特色小吃,比如烟台焖子,就是独具特色的家乡风味小吃。每次爸爸要回老家,我都会让他帮我带上几盘,拿饭盒盛着,每次爸爸一回来,我就跑出来,吸吸鼻子,说道:“嗯!家乡的味道!一点都没变!”爸爸则欣喜地看着我,看我风卷残云地将满满一盒吃完,让后抹抹嘴,再说一遍:“嗯!家乡的味道!真好吃!”

  我忘不了,烟台的一切,一辈子都忘不了。每当我,便涌起“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的思乡情怀。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家乡的味道总萦绕在我身边,因为——那是我的家乡,烟台!

  乡味的作文 篇2

  家乡是一壶清茶,茶香幽幽,很淡却也令人难忘。

  上海,这个满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城市美丽多姿,却也比不上四川——我的故乡那巍巍雄山,潺潺流溪的自然风光。

  那年我在四川。四川的山上,漫漫花田,一眼望去,千红万紫,好似一幅画,而我站在画中央,双手抱着一束火红的杜鹃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我的脸通红通红。我嗅着手中的杜鹃,淡淡花香飘来,陶醉了我的心。那味道只有家乡有,那味道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属于那种只有天然环境,不染一丝纤尘,不沾一点石灰,没有高楼大厦的地方。在上海,是没有的。

  我的家乡,有千万种味道,有花香,也有茶香。这是一个采茶的好季节,初春三月,我和外婆上山采茶。我背着小箩筐,跟在外婆后面,踏着松软的大地,哼着小曲儿,别提有多兴奋了。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好像一片琉璃翠玉海,又像是一壶上好的琼枝玉液洒落在这里。漫山遍野都是一股淡香。

  外婆和几位大婶一边采茶一边攀聊起来。“今年的.茶真是香啊,好久没见过这么好的茶喽!”这话说得一点不错,这茶丰盈绿润,由于是早晨,茶叶上还沾着晨露,那露珠圆滑晶莹,那茶叶润泽透巧,别提多美啦。我虽背着箩筐,却什么事也不干,只有闲情雅趣去观赏这幅“茶女图”:采茶的人一般都是女性,她们头上裹着白花花的头巾,时不时弓下腰抚摸着绿润的茶叶,感觉这茶不错,便轻采下来,悠悠然地放入箩筐中,有的采茶女还闻闻茶的味道,清香入鼻,便摘下,若未成熟,就转向另一棵茶树,继续采摘。茶香幽幽,夹杂着茶女们的欢声笑语,勾勒出初春最美的景色。

  采茶结束,我和外婆要回家了,各位大婶也要走了,她们和外婆分享着那一大堆茶叶,采得少的,添点茶叶,多的,去掉点,给少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是真挚的笑。是时,她们身上的香味似乎与茶香交融,使得这味道更浓,让人贪恋这味道,欲罢不能。

  上海的味道,鱼虾豚蟹,玫瑰月季,而家乡的味道,只有淡淡花味,幽幽茶香。

  乡味的作文 篇3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扬州的月,扬州的桥,扬州的人,皆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我的家乡在扬州,然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扬州著名的美食宝应藕。

  藕,其外形没有什么可夸赞的',暗黄发黑的表皮上长着许多斑点,两端和中间还有黑长的须子。但当它的皮被剥开之后,立马就变了样,在它那丑陋的表皮之下是白白净净的果肉,像美丽女子的肌肤,若皇宫门口的玉柱,又如名贵丝滑的绫罗。口感自然也是不用说的,清炒藕片入口,牙齿碰撞间便能感受到它的清脆,是那种果断的脆;而那糖水蒸出的莲藕,软软糯糯香香甜甜,咬下一口,藕块虽断,藕丝却千丝万缕,香甜于唇齿间流转,让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乡愁,只是每次出门都闹着要吃藕。

  有一次七岁吧,在苏州外婆家呆了半个月。苏州也算是比较繁华的地方,然藕也是稀有之物。刚到外婆家,或许是因为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空荡荡的,本以为时间可以填补内心的空白。不料,时间越久,那空荡荡的感觉愈强烈。外婆一家以为我生病了,为我忙得焦头烂额。我的心中只想一件事吃藕。无奈之下,只得将我送回老家。一到家,我便迫不及待的趴在桌前,一下子吃了两大碗的藕才罢休。

  后来我才慢慢了解到,原来那不是生病,那时家乡的味道对我的呼唤,让我早早回家。藕是家乡的味道,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模仿不来的家乡的味道。无论远在何处,家乡的味道都是我永远的牵挂。

  再过三五年,我终会一人离乡在外闯荡,在外寻觅年少时的梦想。到那时,我已不是少年,再无法像年少时任性地想家便回。只愿在某一天深夜,在别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会有人告诉我糖藕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早点回家。对于我来说,藕便是家乡的味道,是我永远的牵挂。

  乡味的作文 篇4

  每到春节,火车站人山人海,火车上人拥人挤。人人的心都被“家”牵着、拽着,急迫地往家赶。对于常年奔波在外地的人来说,春节就是最幸福的节日了,因为春节可以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我的家乡在过春节的前几天,人们会打扫屋子、贴对联、贴窗花、贴门神。在过节期间还会举办庙会、走亲戚等。逛庙会最有意思啦,有各种节目表演,有踩高跷、跑龙船,还有各种各样的地方特色小吃,好吃极了。

  今年春节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呢。年夜饭可丰富了,但是饺子却是最不可缺少的了。妈妈做的饺子可好看了,煮熟了像个金元宝,又亮又圆。“这象征着年年有元宝,年年不缺钱”,爸爸打趣地说到。

  大年初一的早上,几乎各家各户都要燃放鞭炮。据大人们讲,春节燃放鞭炮是祖辈传下来的,是为了驱除一切邪气、晦气呢,这样在新的一年才能够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呵呵。我才不信这样的'传说!但不管怎么说,大年初一早上燃放鞭炮这一习俗现在仍然得以流传。

  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潼关老家走亲戚,我和亲戚家的小伙伴们在一片空地上用树枝和棉花干架起来,然后买了一些小零食,到了晚上我们围在一起玩起了篝火晚会,有的吃东西,有的摔小甩炮。

  中国年应该是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才算完毕。最热闹也应该是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了。这三天好多地方都在举办庙会,扭秧歌、唱大戏、走高跷,非常热闹,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市工人文化宫逛庙会,看热闹。晚上,我们又去了公园,公园里面也是张灯结彩,各种各样彩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天鹅灯、鱼儿灯、莲花灯、花瓶灯。还有大街两边的树上和花草上也挂满了各种颜色的串灯,把整个城市“妆扮”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十分艳丽、壮观!

  这就是我所看到感受到的中国年、家乡味。

  乡味的作文 篇5

  经过了一个冬天,院子里的柴开始空虚,又到了我每年里,摸起大耙杆儿的时候。干活的时候是不会觉得冷的,尽管乡野里春天的风很大。倾身拉着那大耙,在村子外还没醒来的田野间转悠,在地头地脑或沟帮子上,驴拉磨一样来回地走动,直到耙帘子里面的柴草胀满,把耙子顶起来,实得再也向下踩不动,把耙子摘下来,把那帘柴倒扣在路旁的壕沟里,免得它们被风搬走,再次吹回野地里去。

  那风把野地里的尘土刮起来,它总借着土附形,让我一次次地看清了风的模样。它有时把土掀起来,像平地垒起一堵土墙,那墙,就以奔马的速度在跑,从你的面前跑过去,跑向远方。有时是一团旋风,连天接地的,像只土漏斗,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拧上了劲儿,陀螺似地旋转,土、干枯的庄稼叶子和野草全在那陀螺里打转。这旋转的风在田野里游移,顺着地垄沟,或沿着横垄地穿行。直到钻进一块林子,把那林子像不倒翁似地鼓涌了好一阵子出来,那身子才慢慢地矮下来,越来越矮,最后竟萎在地上,左一下,右一下,尘土从而散了,那风也散了,像散了一只风中的鸟窝。

  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把凉意灌进了我的脖领里,也把尘土扬起来在我的身上和头脸上,甚至是我的嘴里,我因而沾染了泥土色。所以,风来了,我只把后背给它,并会对着那擦肩而过的旋风吐几口唾沫。慢慢地,壕沟里便有了一趟柴,累了我就靠着那柴在下风头坐下来,背风歇着,看着那风把天地搅浑。我不吸烟,否则对于别的村民,这工劲儿正是避风吸烟的时候,想抽烟,又怕失了火,所以就用衣襟遮遮掩掩着。一挂驴车从路上跑过来,那速度极快。车上有三个人,全都被风吹歪了。我们都歪着脖子对望,半天才发现认识,刚想说话,却被一股子风给呛回来。我只得萎在壕沟里苦笑。

  西河里的冰开始瓦解,河心出现了冰窟,冰下有隐隐的水声。河畔的草甸变得湿润,绿绿的草锥儿和婆婆丁正要破土拱出来。此时我要赶上我的老马木车,把屋后的土粪送到田里去,那粪里有猪圈底子和灶里扒出的一冬的灰。这灰土粪最发庄稼,我要把土豆栽在那块田里,然后就等着上秋看那土豆滚蛋似地卧满垄沟。

  我站在车上,执着铁锹,把那粪扬到空中,像扬场,要尽量让那粪散开,而后均匀地铺在我的田里。可往往一抬锨,一股子风就赶巧过来了,我闹了一个趔趄,那锹也闹了一个趔趄,手就失去了准头。风又把那粪在空中移动,使它随意地落到别人家的田里去。那风,让我的肥水流了外人的田了。

  在托田里的庄稼茬子的时候,先是在托子上压了一块大石,可走了不到一个来回,托子上的铁链却被拉断了两次,石太重了。我站在田间四外张望,并无石头。妻见了,就要坐在那托子上,想来顶一块相当的石头。田里的风刮起来,刮起那土,刮着牲口与我们这两个身单力薄的人。灰土蒙了我们一身一脸,我们成了两尊泥塑。我俩就对望着笑,露出两口白牙,都有些不忍,彼此可怜着。

  谁也不知道,我们这帮子农人,一年到头究竟吃了多少的土,我们竟是靠着吃土活人的了。可我们不怨这风,我们又都盼着那风能够慢慢地变暖,能够吹开漫山遍野绿色的叶子和红色的花朵,吹茂大田里抽叶的庄稼,吹熄每一颗浮躁的心。

  我们都期待着风和日丽的天头,青青的世界和迎面而来凉爽的泥土味的风。

  乡味的作文 篇6

我的家乡是苏北的一个城市,这里风景优美,

  日新月异。我家乡的蟹黄汤包可有名气了,据说它是全国四大名点之一,也是我最爱的美味。 蟹黄汤包的看相好,味道好。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上面的折皱细巧匀称,好似·朵饱满圆润、含苞欲开的花儿。汤包的皮儿很薄,透过很薄的皮儿,里面馅儿也看得分明,让人很眼馋。 蟹黄汤包的制作过程可不一般哦。据说它的制作工艺竟然多达三十三道。制作汤包最关键的一步是剔蟹黄、蟹肉。剔蟹黄、蟹肉非常有讲究,有近十道丁序。然后把蟹黄、蟹肉煸炒,与肉蓉、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捏包子真有意思,只见师傅将包子皮儿往左手上一摊,放在皮儿的正中,包子皮儿快速在师傅手中旋转,转眼间一只小巧玲珑的蟹黄汤包就做好了。 蒸好的`汤包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别说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种享受。怎么吃?我们一起来吧。先用三个指尖抓住那汤包上面的折皱,小心翼翼地轻轻拿起,慢慢放到盛醋的碟子里,然后低下头凑过去,在汤包的上方用齿尖细细咬破一个小孔,再从那小孔里缓缓地吸汤汁,这是因为汤包皮儿很薄,汤汁又烫,你如果不小心,汤漏皮儿破,也就不成汤包了,因为品尝汤包不仅是美食的享受,还有点比赛的味道。 记得我第一次吃汤包时?还出了洋相。我看着诱人的汤包高兴得“啊啊”直嚷。猛地咬了一口,里面的汤汁就冒了出来,汤汁又在衣襟上留下了记号,顺着我的手流了下来,第二次、第三次我渐渐掌握了方法,刚咬一口就觉得“爽”,再咬一口感到“香”,吃着吃着,就只想到用一个“美”字来形容。我们家乡的人们概括了吃汤包的十二字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 我们很多同学都个个喜欢吃家乡的蟹黄汤包。我们还为它编了一首儿歌:“小身子大肚子,没‘心’没‘肺’没‘肠子’,只有鸡汤蟹黄子。

  乡味的作文 篇7

  想起家乡,满脑子就是各色地美食。那种让人意犹未尽的味道,存在嘴里,萦绕在鼻尖,深刻地印在心里。

  晨起,总会与父母到十八拐小巷里去吃一碗馄饨,坐在木制的红漆长椅上,听着那千回百转的温州弹词,我的头却不住地向屏风后的厨房望去,翘首以盼着美味。“来嘞”,随着一声吆喝,不见馄饨影,只闻馄饨香,让人不禁胃口大增。铺在馄饨上面的.是蛋花,虾皮,胡萝卜丝,榨菜丝和紫菜,这五大传统配料,色彩各异,做足色香。馄饨皮薄,褪去外皮就是劲道的瘦肉,配有虾仁,这是味香。吃完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只觉神清气爽。一天的美好生活就从这里开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楼下总是洋溢着锅贴的香气,坐在门口,随着晚风吹拂,点一盘锅贴,是何其享受的事啊。锅贴皮脆,咬开后是韭菜和肉的混合香味,吃上一个,可真是唇齿留香,色味俱佳。锅贴着醋,酸香脆爽,爸爸要一瓶啤酒,这是深夜之最佳拍档也!

  每逢喜事,邻里乡亲总会送来一个红袋子,那里面方方正正的定是九层糕。捻起一小点,放入嘴里,无需去嚼,糕点已在嘴里化开。留有的是那糯米粉的清香。九层糕虽软,可其制作过程却是“粗暴”的。大手一挥,将把控好的水洒在糯米粉中,用手反复揉搓,形成一不干不散的米粉絮。将豆子放在石磨,用手推动石磨,把豆磨碎均匀。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奶奶撒一层豆粉,放一层糯米粉,再撒豆粉……直到九层,有黄豆粉、绿豆粉、红豆粉,再加白白地糯米粉,于是色彩多样的九层糕,就基本成型,再将糕放入蒸笼中蒸熟,在那烟雾缭绕之中,九层糕已露出真身,引诱着我们这些小馋猫去品尝。这糕寓意着“年年高”“步步高升”“高中榜首”。

  不管人在哪儿,身在何处,时刻都会思念着,牵挂着家乡。然而,我的家乡却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记,唯有温州美食不可辜负!

  品其家乡味,记住乡愁。

  乡味的作文 篇8

  低眉浅嗅,乡味至醇。

  在乡间,年年总有那么一场戏。年年今日,总要回乡,只为寻找那一抹浸润于乡戏中的乡味。

  这日,农人总早早荷着锄头,哼着小调穿过田埂,回到村头。那块空地上,已立起飘扬的彩旗,搭起宽大的戏台。屋里头,戏团里的青衣着上羽衣,轻捻画笔勾勒上眉眼,戴上一泻如墨的假发,对着镜面莞尔一笑,静待着于夜幕之下舞尽风华。

  戏台下,长凳衔接成线,老旧的木腿吱呀地唤。凳面上,红漆已斑驳,轻触,便随风而落。还未到点,只有几个老妪端着饭碗,稀稀拉拉地坐在下面。村头上,越来越多的农人结伴去观戏,闲聊之中,既轻松又溢着一丝庄重。

  时间在喧闹声中不知不觉地流逝,如血的残阳悄然退却,帷幕在聚光灯下缓缓拉起。

  楚帐中,她身穿一袭红衣,婀娜姿态,掩映于红袖腾舞、烛光灼灼之中。

  “大王——且让臣妾再为大王歌舞一首。”

  月影婆娑,灯光葳蕤,美人回眸一笑,显露最后的妩媚与留恋,随即将剑架在白皙的脖颈旁,狠心一滑。她孱弱地倒在霸王怀里,暗红的星星点点染红霸王的戎装……三千青丝尽数散落在腰际,而手里紧握一把红带断剑。

  台下,人们的表情随着剧情变化着,懂得、不懂得,全已融进千年的历史,随着青衣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而爆发如雷的掌声。初秋的暑意融入浓浓的戏情,高涨的激情把夜空也渲染成亮色。

  曲终人散之际,已到了半夜。吆喝声、狗叫声、开门声、关门声,整个村庄又出现了短暂的.沸腾。接下来的几天,辛劳一年的人们的脸上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

  诚然,年戏之中有对艺术的享受,但我认为,其中最令人回味的应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冀,是农人心间纯朴至醇的乡味。

  “大王——“二字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都在其中升华。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我不由得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低眉浅嗅。这旋律之中,至醇的,还是那抹乡味。

  乡味的作文 篇9

  提起我的家乡,昆山,那可是要有许许多多的特产名点要说了。但,最有名气也最美味的就莫过于阳澄湖大闸蟹了。

  一般,江、湖里面产出的蟹叫螃蟹,唯独阳澄湖内产的蟹叫闸蟹。据说是捕蟹的时候是专门设闸,故而得名;又因据《唯亭志》载:“蟹出阳澄湖者最大,壳青,脚红”,金爪蟹“重斤许,味最鲜。”最后就得名为“阳澄湖大闸蟹”。

  早在唐代,阳澄湖大闸蟹就已列为朝廷贡品。民国早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个出名的爱吃螃蟹者。他把各地的蟹分为六等:一等是湖蟹,阳澄湖;二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沟蟹;六等是海蟹。天下螃蟹,以阳澄湖大闸蟹为首,最为好吃,美味。

  那一次,我终于尝到了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

  那是国庆节的第一天,我们要去外婆家吃饭。那时爸爸正好收到了俩箱螃蟹,阳澄湖大闸蟹,一路拿到外婆家去。外婆马上就开始烧了。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烧好了!金灿灿的大闸蟹端到桌子上去了!妈妈帮我拿了只雌的`,我迫不及待地把壳扒开:金光灿灿的壳下是金光闪闪的蟹黄!妈妈又帮我把八角肉内脏之类的东西搞掉。我开始吃了;恩~味道居然这么好,名不虚传!香喷喷的蟹黄甜美地融化在我的舌头上,那一刻真是无比享受!!吃完了螃蟹,我再来吃蟹腿。肥嘟嘟黄橙的蟹腿,里软外硬,咸淡结合,真是妙啊!太美妙了!!后来,外婆又做了面拖蟹,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特产。如果你想尝到令人醉生梦死的阳澄湖大闸蟹的话,那就赶快来我美丽的家乡——昆山吧!

  老师点评:昆山的阳澄湖大闸蟹天下闻名,你在习作中引用了不少资料来证明这一点。再辅以自己品尝的感受,使人信服。

  乡味的作文 篇10

  “啪啪啪”,一连串的爆竹声越来越密,越来越响!漆黑的夜空上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贴对联,挂灯笼,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餐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屋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欢乐的气氛。

  我们家也不例外。能干的爷爷奶奶还做起了我们衢州的特色小吃——蒸米糕。今天,我可是亲眼看到了做米糕的整个过程哦!

  奶奶先把米粉、芝麻粉、白糖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倒在一个木制蒸笼里,再用勺子把米粉刮平整,我偷偷地用手指蘸了一点米粉尝了尝。哇!香甜香甜的,一下子甜到心里了。接着,奶奶盖上盖子,将米糕放到大锅里蒸,没过多久,锅里就飘出来一股股芝麻的清香,那香味直钻我的鼻孔,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吮吸着。

  这时奶奶把蒸笼抬出来,移开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米糕倒出来。蒸好的米糕软绵绵、香喷喷、热乎乎的。咦?这米糕怎么变色了,刚才放进去的还是白花花的,怎么蒸出来变黑米糕了呢?奶奶说:“蒸好的米糕变了色,是因为夹在中间的黑芝麻显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做米糕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有趣的一个过程——切糕。爷爷和奶奶手持菜刀,以非常快的`速度把米糕切成一条条,一片片。只看见菜刀闪过的光影,只听见菜刀在米糕上“笃笃笃”地跳舞。我真为爷爷奶奶们担心,生怕锋利的菜刀不小心切到他们的手。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为什么切得这么快,不能切慢点吗?”“因为刚蒸出来的糕非常软,如果切慢了,糕就变硬了,不好切。”奶奶说道。

  不出几分钟,一锅蒸糕就切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块米糕放进嘴里,刚蒸出来的米糕热乎乎的,又软又糯又香甜,非常好吃。等米糕凉了,就是大家吃到的松、酥、香、脆美味的米糕了,这四味交杂在一起,就组成了一股独特的味道,这味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就是家乡的年味。

  乡味的作文 篇11

  还没有过年,家里已经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年前,住在乡下的二姨一家乘车来到这里,为过年做准备,我们一起去了大润发超市购物。“大润发”里比以前更加热闹了,那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们来来往往,纷纷挑选过年时需要的东西。“大润发”里的装饰也不一样了,里面张灯结彩,挂着许多灯笼、中国结和各种福字。超市里面还专门开辟了一条年货大街,上面集中摆放着一些过年时热销的物品:八宝饭、保健品、糖果……烟酒区也比往常更热闹了,柜台上的服务员忙的不可开交,嘴里不停地说着:“怎么这么多人啊!好像买东西不要钱似的”。二十几个收银台全部开放,后面还排着长长的队伍,想找一个空位子是根本不可能的,从机器里打出来的.小票都是一长条一长条的。从大润发里走出来,许多人都在候车亭里面等免费班,车子刚到,大家就挤着往车上搬年货。

  要过年了,得回乡下,路上车子很少,老爸都能开到一百码。回家,姑姑在包蛋饺,我问姑姑:“为什么要包蛋饺?”姑姑告诉我,要过年了,亲戚要来做客,饭桌上少不了这个。桌上,还摆着一大盆团子,爸爸对我说:这是年团子,象征着团团圆圆。过年,还要打年糕,年糕代表年年高。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相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团圆饭上,小朋友里我最大,爸爸妈妈让我敬酒,一开始我一直说“新年快乐”妈妈让我换一换,我就对爷爷奶奶说:祝你们身体健康!他们也回敬一句:祝依依学习进步!敬好酒,长辈们纷纷发了压岁钱,我收得很高兴,收好后把他们藏进了口袋。放烟花是大年三十少不了的东西,烟花的名字取得很吉利:什么鸿运当头,捷星高照、步步高升……一个个烟花飞上天,在天空中绽放着笑脸。大年三十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守岁前的必看节目。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在一片鞭炮声中我又长大了一岁。

  乡味的作文 篇12

  我的家乡钟祥,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部。它古称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长寿之乡。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一样,春节是我们钟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在钟祥一般称过年、过大年。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那时家家户户都飘出饭菜的浓浓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大人还要给我们买新衣服,听奶奶说这叫换新,要让孩子们在大年初一从上到下换新的。每年春节奶奶都会提前准备好多东西,像什么对联、门画、红蜡烛、烟花鞭炮、香、火纸等等。懵懂的我,总是问奶奶买这些做什么,奶奶总是笑呵呵地说:“一年到头了,要接祖宗们回家过年。”那时的.我,总是似懂非懂,反正觉得过年最开心了。

  刚进入农历冬月,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了。杀了年猪的人家,都会请亲朋好友尤其是长辈们来家里“喝汤”。满满一大格子蒸肉,摆放在桌子中央,桌子的四个角上再放上四大盘炒猪血和炒瘦肉。人们开怀畅饮,谈论着一年的收获,畅想着来年的幸福。肉香、酒香弥漫整个农家,烟气氤氲,令人心醉。接下来,大人们就要开始灌香肠了。香肠是我们钟祥人节日饭桌上一道令人钟爱的传统菜肴,是我们钟祥人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食品。小时侯,我就经常看全家人灌香肠,奶奶总是把瘦肉和少量肥肉切成条儿,再加上适量盐、葱姜和调料拌匀。妈妈就用一个漏斗将肉灌入小肠,每灌三十几厘米,就用细绳将小肠系上一节。奶奶就叫我用针将香肠扎些小眼,那时我觉得可好玩了。现在我才明白,扎眼是为了排出气体,让肉挤得实在。然后将灌好的香肠挂到外面晾晒。农历冬、腊两月,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晾晒香肠,老远就闻到浓浓的特有的香味。

  还有一种钟祥地方特色的菜肴,这就是蟠龙菜。这道菜还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相传明正德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嗣继位,太后下令让各地亲王赶赴京城,先到者继承帝位。住在钟祥的兴王朱厚熜为争取时间,假扮囚犯日夜赶赴京城。为不引人注意,兴王命厨师做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以便途中食用,厨师詹多将鱼、肉、蛋做成红苕的样子,献给兴王,兴王吃着这种菜第一个赶到京城当上了皇帝,即为嘉靖皇帝。后来詹多把此道菜改造成样式精美的菜肴,取名为“蟠龙菜”。据说蟠龙菜只有用钟祥的水做出来才地道,在其他地方做的都没有钟祥的好。

  腊月三十,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我们钟祥人称“团年”。每年准备团年饭的时候,我们家里总是一片祥和温馨的气氛。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忙着准备丰盛的团年饭,爷爷和我则负责贴对联和门画,爸爸就张罗着准备鞭炮了。当美味的饭菜端上桌后,奶奶总是先把碗筷摆在四方,口里默念着:“老爷们、祖宗们回来团年啊!”终于等到了放鞭炮的时候,“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迎新春。”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开始了团年饭。桌上摆满了好吃的菜,其中奶奶一定会摆上圆子和鱼,因为这象征“团团圆圆”和“年年有余”,期盼新的一年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安康。除夕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春节晚会,其乐融融。正月初一,我早早地起来,穿上新衣,给长辈们拜年,乐呵呵地说着钟祥民间流行的拜年顺口溜:“拜年拜年,磕膝上前。粑粑饼子都不要,只要压岁钱。”然后,我就会收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的红包,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大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