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味道作文

时间:2023-11-29 17:14: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海味道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海味道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海味道作文

上海味道作文1

  上海人比较注重生活品质,一般在上海人一餐最后总会有一道点心,而且对这一道点心的要求甚高。素菜包、开葱面、擂沙圆、锅贴、桂花糖藕……光是听著名字就让人馋涎欲滴了,看到这一道道精美的点心时,你的胃还能hold住吗?

  南翔小笼包,是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小吃。它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是用夹心腿肉作成肉酱,不加葱蒜,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馒头的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作成的,蒸熟后的小笼包,小巧玲珑,形似宝塔,晶莹剔透,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吃时再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鲜得真是要咬下自己的舌头了。鲜美的小笼包是当之无愧的榜首。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面对这香糯可口的排骨年糕,食客们经不住饥肠辘辘,食指大动。因此,这排骨年糕排名第二。

  “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说的正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小点:蟹壳黄。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这是最受上海人喜爱的点心。于是,蟹壳黄排行第三。

  还有还有,皮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柔糯的城隍庙五香豆;甜如蜜、松而酥、不腻不粘、芳香适口的梨膏糖;色红汁亮,肉质柔软的它似蜜;鲜美嫩滑、芳香可口的五香茶叶蛋。

  我想,点心便是上海的吃文化了吧!

上海味道作文2

  江南的味道是清净自然,北方的味道是万里雪飘,海岛是一种热带的味道。而我眼中的上海,则是一种特殊的,有意思的味道。

  来到美丽的公园中,花儿们正在欢迎你呢!白得如雪的百合花,粉得如霞的桃花,红得如火的木棉花……竞相开放,构成了一幅五颜六色的图画。一旁的小草晃晃身子,像一位评委,正在点着头说:“好好,跳的真好。”旁边大树却像一位沉思者,正在看着远方的美丽风景。树上绿油油的叶子,有的像一位位的探险者,想飘到远边去看看。有的似一个居安思危的家伙,一直待在树上,直到衰老。在这些叶群中,估计还有的是想在秋天落下,想当虫儿们的棉被吧!天上的鸟儿,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v字形……正往南迁。好像那一片片花瓣,飘在空中翩翩起舞。

  说到上海,就要谈到它那特色的小吃。锅贴生煎就是经典的上海小吃之一,下面的圆孔,像鸡蛋仔似的,一个个活蹦乱跳着。生煎的味道,香嫩可口,肉星点缀着汤汁,香而不腻,因此受人喜爱。馄饨的皮纤细,像一张薄薄的纸,肉质鲜美,加上汤,真是巧夺天工。传统上海老菜豆腐花。咸的风味独特,也很受上海人喜爱。甜的则令人回味,或许没有人能抵挡住它的'诱惑呢!

  弄堂中,还有一些小朋友在玩顶橄榄核呢,一个小朋友先把一个橄榄核放在中,每个人轮流把橄榄核投下去,直到投到第一个核。每个人又瞄着第二个投。他拍着手,高兴地说:“可惜就差一点点。”“进了,进了,真棒啊!”不管明媚娇艳的春天,热感浓深的夏天,秋风送爽的秋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们以这个为乐趣,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晚霞走了,他像彩虹似的,把光芒射进人间。月亮也露出婀娜多姿的身姿,把光耀洒向人间,星星也顽皮地眨着眼睛。上海的味道是风景,上海的味道是美食,上海的味道是游戏。这味道是多么美好。

上海味道作文3

  过年时,连续数顿大鱼大肉,味蕾似乎有些麻木了。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交替着往肚子里塞,肚子是填饱了,舌尖却总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我便来到王家沙,寻一份清淡的上海味道。

  排了许久的队又等了许久,才等来了一小碗热腾腾的酒酿圆子。等我迫不及待夹起一个吞入腹中,却莫名地有些失望:甜,自然是极甜的,只是压根没有酒酿的香味;小圆子不够糯,最里面还没有煮透,实在是无从欣赏。

  王家沙也不过如此,那么有生之年我恐怕再品尝不到童年时吃的正宗的酒酿圆子了……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浓稠的汤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白白胖胖的小圆子挤挤挨挨在白瓷碗中。我往往一勺铲起五六个,一起送进唇齿间。那QQ的糯米和酸甜的酒酿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口。于是,一大碗下肚却只在须臾,也是常有的事。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特色在于上面的几点桂花,带着秋天的香味。小时候,坐在小院里那棵老桂树下吃酒酿圆子,闻着桂花,越闻越香,不禁产生“吃桂花”的想法。于是,趁着外祖母不注意,抱住树干猛摇几下,那桂花便纷纷扬扬落在白瓷碗里,吃了几口才感觉桂花并不甜。不像经过外祖母特殊酿制的桂花那般香甜。但倘若被外祖母撞见我“偷”桂花,便要被大惊小怪地说教几句,然而,我却总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傻笑!日子,便在傻笑声中一天天过去……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最难忘的还在于其制作过程。不同于现在超市里的袋装半成品,童年时的酒酿圆子,可是纯手工的!从磨糯米到搓糯米团,都是外祖母亲手做的。常常,她一边制作圆子,一边给我讲故事。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连同我那童话般美好的童年,似乎一同被揉进一个个糯米团子中。煮圆子时,我坐在小木板凳上,看小圆子在水中沸腾、翻滚,耳边则悠悠回荡着外祖母的故事。袅袅轻烟飘渺在锅沿,模糊了外祖母脸上的皱纹。我深吸一口气,满屋的清香温暖。

  小时候吃酒酿圆子,一定要等腹中实在塞不下才停;小时候吃酒酿圆子竟会做出“吃桂花”的傻事;小时候……

  寻一份上海的味道,寻一份心底的童年。

上海味道作文4

  城市像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浩瀚广袤的地球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城市的记忆如同每年的落叶,层层叠叠,发酵化合,滋养着我们的城市人文。印象中的上海是霓虹灯闪夜未央的繁华世界。年代感十足的《夜上海》,带着百年记忆走来的“和平饭店”,腰肢摇曳、性感风韵的旗袍女子,仿佛时光逆转,将我们带回那个记忆中的上海。车水马龙,歌舞升平,铺陈着十里洋场的热闹与喧嚣,讲述着轰烈动荡的上海传奇,散发着浓烈的上海味道。

  摩登与怀旧:华丽复古外衣的味道

  上海这座城市,古老怀旧又时尚前卫。黄浦江就像是新旧世界的临界点,新上海急速发展,老上海韵味犹存。黄浦江畔,对岸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现代建筑俨然成为今天上海的地标景观。浦江西面,则是古典复兴时的旧上海建筑群。隔着黄浦江,一面高楼林立、朝气澎湃;一面古旧厚重,暮气十足。老式的西洋建筑与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上海。

  提到上海,多数人的记忆还停留在诸多女作家笔下形容的弄堂里,鳞次栉比、林林总总,性感的弄堂。石库门、田子坊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象征性的一种。要是来了上海而不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才是遗憾。走在上海街头,总会被一抹浓郁的梧桐绿色所笼罩。作为行道树,它在大街小巷像哨兵一样站着。年复一年。老房子拆了,道路宽了,而它依然站着。这梧桐树经历了上海的沧桑,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在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中,露出了一抹绿色,成为上海的标识。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才算是走近了上海的生活。若隐若现的音乐,不知哪家飘来的饭香,底楼拉着麻绳晒出来的被子,新洗的衣服飘在风里,时有清新扑鼻。偶见穿着拖鞋睡衣的女人出来买菜,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如果去跟老大爷搭话,他会兴奋地讲些当年的故事给你听。

  去过上海的弄堂,再去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东西。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的地方,人们实在地生活在这儿,是上海最真实的味道。

上海味道作文5

  身在上海,长在上海,我们从课本上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程,从电视报纸上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华,我们也切身体会着这座城市的快节奏……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街上留下匆匆而过的足迹,然后费力将自己揉进涌动的人流,我突然发现,自己竟未曾真正认真品味过这座城市。

  第一次让上海印象刻进脑海的,是偶然漫步在衡山路附近。我不大记路名,只记得兜兜转转间晃过了很多小路街巷,被梧桐叶覆盖了的街道有零星阳光于树叶间洒落。街的两边稀疏伫立着饱经沧桑的洋房别墅,极具艺术气息。我一直以为那是最富有上海味道的地方。午后暖暖的风拂过脸颊,会有一种法国乡村或是伦敦街区的浪漫味道。可当我终耐不住钦羡,踮着脚尖探头从别墅靠街的窗口向内张望时,看见的却是破旧的布料和厚重的灰尘。

  我不知道这象征着什么,只觉有一种悲凉,或许曾经的繁华荣光于时间历史沉淀下的只剩衰败破落。上海夹在古朴与摩登之间,不免显得有些尴尬。

  近些年来回忆上海味道的文章很多,关于弄堂、邻里间真挚的问候声以及下午孩子们玩乐的嬉笑声,在老城区我记忆的最初五六年也还是有的,不同的是锣鼓声变成了电喇叭,唱着的是“居民同志们晚上好……”再后来,几平米的亭子间不见了,一期比一期昂贵的住宅区推出了,路边的油条大饼不见了,一家家西式糕点店出现了……

  曾经隔着一条马路便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已经过去,再没有穿着拖鞋出来买瓜子的女人,或许老上海的`种种文化和风情零落稀散了。

  可有一点上海没有变——没有夜晚。曾经,上流淑女名媛出入的是百乐门,现在最闻名的夜景是陆家嘴、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它们没有失去上海的味道,只是将浓烈的商业味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说拥有江南水乡气韵的上海味道像一坛醇酒,那在一次次拆迁改造、与世界同步的过程中,上海褪去了古朴,将酒香散去。将酒味大众化,添加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必然。当初的醇已然过去,留下的是对曾经浓浓醇香回忆并调出更美味的酒,还是无止无休地改造接纳成就最后的酒糟,全看上海人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