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参观博物馆作文集锦[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博物馆作文1
听老师说咱西峡也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心里就痒痒,于是就死缠硬磨让妈妈带我去看看。妈妈耐不住我一哭二赖三娇娇,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国庆节那天我们一家浩浩荡荡向博物馆进发。车上我们有说有笑,好不开心!
终于到了目的地!刚下车,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哇!一幢古香古色的三层建筑多气派啊!金色的房顶,紫色的门窗,加上那飞翘着的房檐,显得典雅壮观。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古书、古画、古瓷、古砚、化石,还摆放着许多有关博物馆的记载、收藏和古代历史传记……“这次我可真是大饱眼福了!”我不紧不慢地边走边自言自语道。
我觉得最有趣的要算一尊彩色的.花鸟瓷瓶了。瓶上有几枝蓝色玫瑰和三五只黄莺,栩栩如生。忽然背后传来了一声“多美啊!”的赞叹。原来,妈妈正在欣赏一尊唐代菩萨像。妈妈拉着我的手,向我解释着她对这尊雕塑的理解……妈妈说完后,我看看妈妈又看看雕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随之也挤出“真美!”俩字。原来一尊雕塑蕴含着这么深刻得内涵。
“快来看恐龙。”随着爸爸的喊声,我们就到了侏罗纪时代。呀,这个恐龙的身体真庞大啊!它两眼瞪得圆圆的,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前腿向前伸着,似乎已经做好了起跑的准备,看着它现在的模样,我想,它跑起来的速度一定是很快的。这是一座恐龙的骨骼结构。这里有一些翼龙,它们个个都张开了自己的翅膀,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无边无际的蓝天翱翔似的。这儿的霸王龙显得十分的凶恶,他的嘴上叼着一只刚出生的不知名的小龙,显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不过那只小龙血液已经滴到了那只霸王龙的嘴边。这里又有一只飞龙,它双眼紧闭,翅膀张得大大的,旁边的小飞龙躲在妈妈的身后,它好像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个地方有一只慈母龙,这只慈母龙面目慈祥,正低着头专心志致地在为刚出生的小慈母龙喂草吃。这只雷龙,别看它面目凶恶,但它却有一颗慈母之心,对待孩子显得十分温柔。
我欢呼着,蹦跳着,像一只快乐的燕子,叽叽喳喳说着,笑着。这次参观博物馆,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大开了眼界,还懂得了西峡山美水美,历史文化更美!
参观博物馆作文2
8月26日,我和青奥小志愿者们一起参观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青奥村旁,展出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有五个展厅:奥林匹克展厅、中国与奥林匹克展厅、青奥在南京、3d尾厅和互动体验区。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镇馆之宝”——现代奥林匹克奠基人顾拜旦的亲笔手稿。这份珍贵的手稿在玻璃罩的保护下,纸张已微微泛黄,上面写着工整的法文。这份手稿有100多页,是顾拜旦回顾体育历史的一些叙述,“我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帮助我,并希望在你的帮助下,我能够继续努力并实现这一惠及人类的宏伟事业——在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旁的墙上,中法文对照的《体育颂》阐释了顾拜旦对体育真挚的感情:“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在整个博物馆中,最震撼的一幅画面是“火炬墙”,象征着人类的奥林匹克精神“薪火相传”。自20xx年柏林奥运会火炬起,直到南京青奥会火炬“幸福之门”,近30把火炬整齐排列。从古到今,火炬的线条越来越流畅,色彩越来越灵动。馆内的“小青柠”姐姐向我们介绍,这些火炬都是原品实物,只有很少几届暂时没有收集到。
旁边的展柜中,从20xx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吉祥物滑雪人舒思开始,几乎每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都排排站好。莫斯科奥运会的棕熊米沙、洛杉矶奥运会的'鹰山姆……还有可爱的砳砳,都超萌超可爱!小志愿者们看得舍不得离开!
博物馆内还展出了很多江苏籍运动员的藏品,林莉使用过的泳镜、泳帽,葛菲比赛时所穿服装、所用球拍,李菊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乒乓球女子双打金牌,陈若琳在伦敦奥运会上穿过的泳衣、使用的毛巾,仲满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比赛服装、手套、佩剑……看着这些物品,依然能感受到它们随主人征战奥运时的汗水和泪水,让我们肃然起敬!
在3d尾厅和互动体验区,我们通过观看了3d电影,感受了震撼的视觉体验;通过体验山地自行车、皮划艇,模拟了奥林匹克项目竞技过程。
通过参观博物馆,让我们了解到奥运的起源、发展,以及南京青奥会的申办历程,对奥运会有了新的感受!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真是一个生动的奥运课堂!
参观博物馆作文3
那个初次拜访博物馆的午后,一如每个夏日的炎热、浮躁,烦闷在空气中飘散,我紧锁双眉,亘古的文物对我根本毫无吸引,我只执拗地认为,那是一堆废铜废铁罢了,而对于别的什么,只是暗暗地还抱着份念想,心中却仍是无趣。
车停在广场上,清风拂过,完全没有趋炎避暑的功效,汗珠直冒,母亲在一旁却按捺不住喜悦,兴奋地直说着什么,我也无心听,眼神中露出鄙夷。倏尔,只是散漫地抬头,“温州博物馆”的几个字却沉沉地撞入我的视角,不由地怦然心动:粗旷洒脱的笔画,在牌额上一展行云流水的姿态,窄小的.木板也无法禁锢它将要延展的风韵。我从没看过如此潇洒恢弘的字体,只觉这几个字是世上最好的。母亲在一旁催促:“愣着做什么,要走啦!”我应声,眼球却被紧紧捉住,无法挪移,一心牵挂着牌额上的题字,无心观赏那些文物了。那次博物馆之旅,收获也仅是那题字,不经意间在心头印刻的烙印。后来听说,那是今人集苏轼的字而成的。
也许因为那次的经历,父母竟让我去习字,我自是一阵欢喜,盼望着何时我也能写出那样的字来。如今,每每坐在案前,总不由地会想起那题字来,就像是一种鞭挞,让我埋头在那宣纸绫罗之中探求奥秘:横竖之间,勾勒出一幅奇妙的画卷,是会稽兰亭王羲之醉酒之后挥洒的豪情,是盛唐气象颜真卿丧侄之后的顿挫郁屈,是北宋黄州苏轼寒食时节的朴厚俊逸。撇捺之间,描绘出一卷酣畅的巨作,是晋二王的推陈出新、流美逸气,是唐四杰的纯粹安详、法度严谨,是宋四家的形神意散、跌宕多姿。在那方寸的天地之间,却深感时光静置,岁月倒转,与古人对话,触摸远古的历史,心中顿生满足与充实。
而我一直明白,是多年前,题字书法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使我在沉郁时,被书法恢弘气度所感化,使我在忧虑时,被书法安详风韵所感染,使我在孤独时,被书法豪放的气度所激励。如今,每每提笔,总在那沉默、静寂,忆起那题字,缓缓的风韵迤俪而来,在胸臆间鼓荡着典雅的乐章。
参观博物馆作文4
中华文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暑假里,我有幸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才真正领略到了汉字的魅力。
站在博物馆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两边的高高的台子,上面各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凤鸟。它们有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长长的尾巴,全身金光闪闪,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引人注目。
走进大门,一座高大的字坊矗立在面前,它的造型取自汉字的“字”,有18米高,上面刻满形形色色的文字和花纹。它更像一把巨大的钥匙,打开了历史悠久的汉字之门。穿过字坊,一条洁净的青石板路两旁各自树立着14块铜质甲骨片,它们镶嵌在厚厚的玻璃板上,显得古朴典雅而又美观大方。
走进金碧辉煌的博物馆,来到甲骨文展厅,一片片甲骨展现在眼前,上面的文字更是千奇百怪,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留给后人去破解。有的文字像羊角,有的像琵琶,还有的像桃核,真佩服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文字让我们这些小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大家兴致勃勃地猜着一些简单的文字,更加感觉到中华文字的博大与精深。
沿着楼梯,更上一层楼,便到了第二展厅。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一尊尊精美的青铜器,一根根细长的竹简,一张张柔软的丝帛,一块块精美的雕版……直至造纸术的`发明,看到的文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熟悉,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高涨!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一切震撼着我的心灵。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经历了多少人多少岁月的奋斗啊!走进现代展厅,更是美轮美奂,先进的电子科技,苍劲有力的书法展览,有趣的人机互动游戏……令人留恋其中,忘记了馆外的世界!
离开文字博物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为自己是甲骨文的故乡——安阳人而骄傲,更为自己是华夏子孙——中国人而自豪!
参观博物馆作文5
七月份的一个星期三,绵绵的细雨滋润了万物以后,太阳重新露出了笑脸,鸟儿欢快地歌唱着,草儿滴着露珠,好像都在赞美这场小雨马路两旁的月季花,红红的花朵挺立在了绿色的枝叶上,阳光在绚丽漂亮的各色花朵上浮动着。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和爸爸一起乘着车子去上海博物馆参观。
在去上海博物馆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出了张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课时的情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地质性博物馆。专门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标本,对地方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进行研究、陈列。上海博物馆藏品包括前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所存在内的,总数约是1、8万件。重要藏品有七宝寺藏五代金字写经、明徐光启农书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划界杯……突然被爸爸叫得惊醒,睁眼一看,那上海博物馆真是华丽。
我和爸爸先来到第一楼的“国外名画”,那画画得栩栩如生,逼真极了。那画仿佛是电影在播放。
然后,我们到第二楼的“摆设、器皿”,刚进门就被一尊人像吸引住了。身姿、眼神和面部表情都逼真,好像它在和我绘声绘色地地和我聊天。这就是艺术的美。人们不会因为时代、国界、材质和新陈来刻意的区分他们的等第。如果刚才的洋画是奥妙的话,那么这里的器皿,就是巧夺天工了。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像那些洋画一样,令人遥不可及。
我们在来到了第三楼的“青铜器,陶瓷器”,我看了看青铜器,陶瓷器上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含意。我又想到姚老师说:“陶艺品的制作流程是揉泥、制坯、阴干、上釉、烧制、成品……”我又看了一遍,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唐三彩,那是紫砂壶,还有那是釉上彩……”这些艺术品让我看的眼花缭乱,但是依然爱不释手。
参观完了上海博物馆,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回家以后我对上海博物馆更是久久不忘啊!
参观博物馆作文6
今天下午,我们怀着愉悦地心情,跨进了乐清非遗馆的大门。
所谓非遗,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的非遗都是乐清几百上千年历史沉淀的精华。
刚走进馆内,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龙头这是乐清龙档。虽然这已经够惊艳,但是,在它后面的另一条龙乐清首饰龙却让人叹为观止,它甚至都能活动起来,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据说,乐清首饰龙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工艺极为复杂,各个部位都非常精致。它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中间的龙身拥有许多的亭台楼阁。亭台内还有站着近300个的'雕塑人物,每一个都雕的栩栩如生。当转动首饰龙的把手时,内部的齿轮带动了300个小人,这些小人就像活了一样,纷纷动了起来。
都说龙档是黄杨木雕的妈妈,在龙档的一旁,就是儿子黄杨木雕!你看,《独釣寒江雪》、《苏武牧羊》、《枪挑小梁王》、《飞天》。啊!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呀!
非遗馆里,还不止这一对母子呢!首饰龙和细纹刻纸也是母子关系。为什么呢?你看,首饰龙的身上,不是还粘着许多图案吗?那些都是细纹刻纸!在那么多的刻纸中,我最中意的是《金陵十三钗》。呀!这些人物是多么的惟妙惟肖、姿态万千呀!它的每一笔都刻的一丝不苟,让这副图刻画的情景就好像真的呈现在你的眼前似的,让人禁不住感叹:哇!这实在是太漂亮了!
观看了细纹刻纸,那么就一定要去看看竹丝绣帘。你看《虎啸图》中老虎正瞪着那双凶恶的眼睛向你走来呢!对了,一旁的竹编也不错。《公鸡》、《和谐之家》。啊!我们班怎么有人把狒狒当成了老虎?那可是一点儿也不像耶。哇!这个微雕虽然只有3。7×6。1mm,却还雕得如此细致,这手艺太惊湛了!
转眼间,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得回学校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非遗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在是太惊艳了,怎不让人拍案叫绝呢!好希望下次还能来!
参观博物馆作文7
今天早晨,天气有些阴沉沉的,但不影响我去参观古生物化石及考古研究的热情!我们8:35就赶到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小记者真多呀!
一进入场馆院子,我们就从外面看到庞大的恐龙,我立即对同学郭宇轩说:“我们杀进去吧!” 没想到我们说要进去,领队的老师就让我们第一组的人先进去了!这正好满足了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首先,我们先参观了长长的恐龙化石,它有大约20米长,到博物馆一层的屋顶那么高了,我以为是梁龙,讲解老师说不是梁龙,看来梁龙更加长了。老师说因为食草龙需要吃到很高的植物,所以脖子必须很长。但脖子长了,头就不能太大,要不,脖子就支撑不住脑袋。因为脑袋小,所以,食草龙很笨。而食肉龙正好相反。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恐龙的祖先,如三叶虫、奇虾等。老师还说,陆地上的生物都是由海洋里进化来的,就连植物也是从海洋登陆上来的。听到这些,我已经不耐烦了,有一种想逃走的感觉,它太深奥了,我都有点听不懂了,原来我们人类都是海洋中的爬行类动物演变来的。
随后,我们去看电视。以前的蜻蜓翅膀有一米多长,蜘蛛也是出奇的大,那个场面真恐怖呀!我们还看到了他们在历史演变中的未来:巨大的.虫类到最后几乎消失了,因为他们不能适应地球的变化,被渴死热死了。可小的哺乳动物由于挖了沙洞,食量小,可以躲避地球的恶劣环境导致的缺水、高温。但随着环境的好转,他们最后又增大了,变成了巨大的水龙兽。假设水龙兽有汽车那么大,而捕食他们的动物却只有小孩那么大。为什么如此小的动物能吃掉大的生物呢,是因为他们有毒液。他们的毒液比最毒的蛇还毒8倍,足以让大型动物倒在他们嘴边。 最后,我们还到高科技房间里点击图片,只要点到某种生物,就会跳出一张图片,上面写了每个生物的特性。为了更加清楚的观察恐龙的出生,我们还买了恐龙蛋,现在正放在水里敷着,期待几个小时之后可以看到恐龙从蛋中慢慢爬出来。
时间过得真快,11点半钟,活动就结束了,最后我们每人还领到一个恐龙棒,真炫啊!这次活动太让我长见识了!
参观博物馆作文8
一进博物馆,我震惊极了,嘴吧都张成了O形。
在一楼展馆,陈列着许多精美的文物。最让我震惊的还是那兵马涌,如每一个色彩形式极其逼真的人物,那拉车的车夫眼睛,虽然不是像外国雕塑一样,空洞极了,而是眼神专一,专注地凝视前方。那牵马的手,好像随时都要动一样,那迈着步子,那铠甲,轮廓分明,这好像许多要开上战场的士兵一样。
在旁边的小橱窗上,陈列着许多古老的方物,有黄色的陶器,还有石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青铜器有许多都是些“有角盘子”说明上把这个称之为“鼎”。
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温控器,上面显示着温度,一时间,我好像穿越了时空。
上到四楼,上面展示着许多关于改革开放的事,上面有四个交错的投影机,照出一幅巨大的画,也照出了改革开放的蓝图,像是一大卷微形画,展示着改革开放的`事。上面停着两辆车,一辆是献血车,一辆是小巴。这快牌记录着这部小巴的历史——这是以前邓小平乘车来深圳考查时乘坐,上面依然很新,有光滑的外壳,里面的椅子也很新,看看着总觉得这里好像又旧又新。车牌还贴着,有一个丰田的标志,这应该是进口的车。发前邓小平多次来这里,才有了现在这个繁华的经济特区啊!这个是功不可没啊!那个献血车,还保留一张献血时间表,表上清楚地记着,几号到那儿,那时候休息,甚至可以想象出那时捐血的热闹情景。这也创下了许多个“第一”。
改革开放前后的电器也不少,这是许多个珍贵的记忆啊?也许,在那转盘电话里,出现了人们亲切的问候,一个孩子满怀希望的声音,在那老旧的电视里,传来一陈陈悦耳的声音。人们的欢呼声,在那老旧电脑上,传来人们一陈一陈的吵闹声,那单车上又保留了多少记忆啊?
博物馆,这个微妙的世界,可以穿越时光,带我们领略不一样的风采,但是,这世界却要不断前进。以前,远古时代,人们还要让人给自已陪葬,过了一些时光,帝王们挖巨大贡的墓,但现在这都变了,人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改革开放,又把中国从“弱国”团体变成强国,从贫穷到富裕,发展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只有富国才能强民。
参观博物馆作文9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春游,去游览久负盛名的南京博物院。当我们到达中山东路,就一眼就看到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宽阔的广场、多彩的琉璃瓦、曲线优美的飞檐,彰显了皇家的气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院内广场,旁边树立着景点分布图和具体介绍。近前一看,眼花缭乱、内容丰富,按照“一院六馆”的格局,设有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通过介绍,我们怀着一颗急迫的心情直奔艺术馆,去饱览艺术的`天堂。艺术馆会不定期的展出各个时期的特色书画,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吴为山雕塑馆,位于艺术馆的第一层。馆内有形神兼备的四十多尊雕像。这里有吴为山先生精心创作的名人雕像,梅兰芳、徐悲鸿、阿炳等等。看着阿炳,仿佛见到了真人一样,瘦小柔弱、微弯身躯,手握着一把二胡,正深情的拉奏着那流传于世的二泉印月,曲缓乐美、沁入心田,我们被他的神态深深的陶醉了。
接着,我们进入负三楼的民国馆,就能看到门前停着的黄包车,民国老邮局,站台上停着真火车头的南京火车站。整条民国老街上还有民国时期的理发店、中药铺、书店、银楼等等,都是上世纪初的装修风格。而其中的每间铺子每座建筑不仅能看,还能进入参观。而当我们站在二楼“醇享咖啡厅”的走廊上,看着楼下穿梭的人群和身边各种老物件、老标语,一时真的会有时空
穿梭,置身民国街头的错觉。虽然陈旧笨拙,却又格外真实。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游览了特展馆、数字馆等,领略了当今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所带来的科技风采。
整个半天时间,一晃而过,仿佛进行了一次历史的穿越,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悠久文化,也激发我们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
参观博物馆作文10
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写了这么一段话来描述陨石坠地时的场景:“……天有大声如雷,乃一火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相比较而言,吉林陨石坠地时的阵仗就神奇得多了。
进入吉林陨石博物馆,我们正巧赶上了讲解时间。步入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一条被电子屏幕包裹着的拱顶走廊。无数星系从我们身边掠过,讲解员一一介绍着:”从我们左边飞过的是猫眼星云,右边,是蝴蝶星云……”正当我们目不暇接之际,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个球幕电影院。从播放的影片中,我了解到了宇宙的`起源和陨石的形成。原来,陨石本是在小行星带与宇宙的另一些地方四处游荡的流星,或者是大小不一的天体,当进入地球引力范围时,就会向地球靠近。有些小行星掠过地球,飞走了;但有些却直直地飞向地球,冲破大气层,坠到海洋或者陆地上。在突破大气层时,快而大的小行星会在稠密的大气的阻挡下炸裂,再撞上地表。吉林陨石,就是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
看完影片,我们就与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吉林一号陨石”,见面了。它就是从宇宙冲向地表的“行星炸弹”分离出来的碎片。可这所谓的碎片,竟然重达1770公斤!细看这陨石,只见它外表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呈棕黑色,仿佛它自己就是一个被千百个陨石砸过的、饱经风霜的老星球。
“吉林一号陨石”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它大,还是因为它在坠落时产生的奇迹!
我们都知道,陨石爆炸后的碎片数以百计。所以在爆炸后,碎片飞向了四面八方,形成了覆盖面积达五百多平方公里的陨石雨!可神奇的是,明明砸在了有人居住的村落,这些陨石却仿佛有“自动回避系统”,除了地表以外,没有损坏任何东西!如果说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场惊吓,那对于科学界,就是惊喜!经过研究,陨石中含有已知矿物三十四种,地球上没有的矿物九种。这“天外来客”简直带来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大突破!
拜访过“吉林一号陨石”,不由得让人感叹宇宙的神奇。一块陨石让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岩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一本“书”,那么陨石就是宇宙变迁的见证者!
参观博物馆作文11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今天,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
博物馆外观古雅、视野开阔,馆内设施十分现代化,超大屏幕、触摸屏,衣着帅气得特种保安、讲解员,管理有条不紊、非常到位。该馆有四层,馆内藏品非常多,是国家级的博物馆,感觉十分气派。这里没有一般浏览地的拥挤,一切让人看了都非常舒服。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面“雄伟”的墙。所谓雄伟,就是因为三面墙上,每面都刻着甲骨文,还是金色的呢!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七扭八歪,有的字像只碗,有的像一张桌子……这些神奇的汉字,看得我眼花缭乱,晕头转向。
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分四层,第二层是汉字游戏,有电子书,描红三字经,汉字拼图……。我最喜欢玩汉字拼图。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玩儿,我很烦躁,调来调去的,本来拼好了这一块,为了把那一块挪对位置,刚拼好的,又乱了,还得重新拼。“乱七八糟的,怎么拼啊?”我有点着急。“你别急嘛!我们先把这一块挪开,看下面的`隐藏文字!是‘钟鼎’,我们快找找‘钟鼎’这两个字!”姐姐告诉我。“哦,找到了,在这儿!”我按照姐姐说的找出“钟鼎”这两字。“我们先把它调好位置,再……。”我渐渐熟悉了,觉得这是一个开发智力的小游戏,很不错。后来,我们又玩了电子书,我用手一挥,书就自动翻过去一页,等你观看。好有趣呀!
五千年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甲骨文改变到现在的文字,不知经历了多少变革,只有看过展览以后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走出了博物馆,我心里非常高兴,它让我为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明而骄傲,也为我上了一堂丰富的历史课。
这次难忘的安阳之旅,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终身难忘。
参观博物馆作文12
今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我和妈妈一同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长江路与池阳路交汇处的池州府儒学,由牌坊、文昌阁、泮池状元桥、城隍庙、大成殿等建筑构成,占地1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6500平方米,分序厅、历史文物、儒学文化、佛教文化、非遗文化和古碑亭廊六大板块陈列展示区。
来到博物馆,三座高大雄伟的牌坊首先映入眼帘。迈进大门,右侧是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文昌阁,迎面是拱形的状元桥,走上状元桥我浮想联翩,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也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我们购票进入了大成门,只看见儒学创始人孔夫子的石像矗立在大成殿外。大成殿是一座巍然而立的重檐建筑,它斗拱交错、绿瓦盖顶,殿周围有25根朱红色的立柱。走进大殿,正中有一个大约高1.5米的祭台,祭台正上方供奉着5位儒学代表的彩绘圣像,孔子居中,颜子、曾子、孟子、子思在其两侧,在这些圣像的上方还悬挂着由清康熙、乾隆、光绪三代帝王的题匾。大殿两侧收录着上自隋唐,下至晚清近一千多年来池州境内拔萃士子人物的画像,这些士子在历代王朝中或出将入相,或为文坛巨子、儒学大师,或为杰出诗人、科学名家、书画名流,他们为池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大成殿出来,我们又依次参观了历史文物战区和非物质文化战区,它们都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历史文物展区,这个展区有史前文明、青铜文化、陶瓷文化及钱币文化四个展馆组成。从这些展馆里出头的`文物可以看出,我国早在十几万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从事渔业、狩猎和农耕生活,他们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参观归来,我感慨万千。池州,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我要为它明日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观博物馆作文13
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徐徐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唉!假如我家也有一个那该多好啊……。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欢迎你们也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我这可不是在做广告啊。
参观博物馆作文14
今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春游,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坐着大巴去参观茶叶博物馆。但是天公不作美,时而下雨、十二不下,这并没有破坏我们美好的心情。
一下车,一股淡淡的茶香就扑面而来。远远望去,整片茶地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跟着老师我们沿着小路向上走,路上刻着很多古代书法家写的字。近看茶叶的背后有许多绒毛,叶子旁边还有两片小小的嫩芽,就像是婴儿的两只小手,“茶叶宝宝”正在尽情地吸收着雨水呢!四周是一座座大山,它们像是在保护着“茶宝宝”,突然雨停了但周围还是云雾迷蒙,池边的花儿美不胜收,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了小路,我们就来到茶艺表演处,表演的姐姐为我们讲解了怎样泡龙井茶,看到碧绿的茶叶在杯中不停翻腾,好像舞女在翩翩起舞。后来我们还品尝了龙井茶,那股浓郁的清香一直留在嘴边,但那苦涩味还“真不好受”。
进了博物馆,一个大大的“茶”字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从天而降的水像茶师傅往下倒茶似的。再往里走,一幅幅采摘茶叶的画卷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听讲解员阿姨说,茶最早出现在云南,那儿最高的茶树有2米,最老的有20xx多年了。整个茶叶博物馆总共有5个展厅:茶具厅、茶翠厅、茶缘厅。我印象最深的是茶翠厅和茶具厅。茶翠厅里有许多茶叶品种;基本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和花茶。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用黑茶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如茶饼、茶南瓜等等。在茶具厅里有古人各种各样的喝茶工具,那时候的'茶具是陶瓷而且没有其它颜色,只有单一的棕色,但过了很多年后才渐渐出现五颜六色的花样。
欣赏完了茶叶博物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找了一块柔软的“绿地毯”坐了下来,开始了我们的午餐。
午餐后,我们有些同学还去拍了茶花树及周围美景。最后老师叫我们上车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茶博馆。这次春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杭州龙井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杭州龙井茶的魅力!
参观博物馆作文15
“到了!到了!……”耳旁传来了同学们的欢呼,我连忙收拾好东西,跳下大巴车,开始了今天的旅行—参观川菜博物馆。
这一刻,我们已经等了很久了,但是天公却和我们作对,起了大雾,让我们迟到了,看到美丽的川菜博物馆后,我的心情才一点一点好了起来。
清点好了人数,排好了队伍,我们就开始参观了。一进去才发现,它比想象中的还美。已经是深秋的季节,可桃花还是不罢休,用它那小小的美丽装点着大地,把毕生的的精力奉献给人类。银杏叶慢慢变黄了,微风轻轻一吹,它便急不可耐地落在我们的'头上,落在洁净的地上,落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我们都陶醉在这别样的美景中……
“轰轰轰……轰轰轰”原本宁静的上午忽然被打破了,乍眼一看,原来小吃一条街到了啊!队伍瞬间乱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拿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也一样,端起一碗面条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呼——”那长长的、滑滑的面条被我吃进嘴,地道的成都味顿时在嘴里蔓延开来,麻中带点咸,辣中有点甜,想忘都忘不掉,用四川话说,简直巴适得板。
吃遍了所有的小吃,短暂休息了一下,我们就开始了下一站的旅行—做熊猫汤圆。
领队的老师先带我们把手洗干净,戴上高高的厨师帽,围上白白的厨师裙,一个个有模有样的小厨师立刻出现在眼前。开始做熊猫汤圆了,我先从老师那里领到了材料,小心翼翼地撕开保鲜膜,拿出小小的糯米团子放在掌心揉搓起来,不一会儿就揉软了。再把它掰开,平均分成三份,拿出一个,压平后把馅放进去包好,用掌心轻轻地揉搓,渐渐地,一个小汤圆就做好了。为了使它更加美丽,我还用黑豆给它做了眼睛、耳朵和小嘴巴。远远望去,极像一只小小的熊猫,可爱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本以为还可以再玩一会,可领队老师却告诉我们准备上车回家了。
啊,川菜博物馆,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再见,川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