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通用)
年味1
年,代表着一年的开始与下一年的开端,过了这个年,万物复苏的春天也就不远了,作为孩子的我们是极其喜欢过年的,又有的玩,又有的吃。虽说最关心的是那些个红包,可最重要的还是那顿年夜饭。
年夜饭是要全家人一起吃才够韵味,预示着团团圆圆。在外的游子最思念的就是家乡的味道。大年三十一大早,爸爸会出去买菜,妈妈会为了佳肴做准备。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块,吃着桌子上的`特色菜肴,与妈妈唠唠家常,和爸爸谈谈工作,当然也免不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夺命连环问”,有问成绩的,有问工作的。不一而论,但都是怀着一颗带点儿八卦而又关怀的心,到处都是一家团圆的幸福。
孩子们最关心的自然是红包,年夜一过就到了大年初一,睡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到枕头底下摸压岁钱,整张脸都洋溢着喜气。与长辈问个好,规规矩矩吃完新年第一顿早饭,这红包才算是真正的到手上了,当然也不排除家长代为保管的。叫上三五个朋友,到处疯去了,哪儿都能听见孩子的笑声,在过年这几天可以不用这么拘束,就算是犯了错大人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放开心去玩儿了。
年味,指的是过年的氛围。对现在的社会喜欢快节奏生活来说,难得慢下来与家人享受一下年味,是应该用心去感受,而当你领悟的时候,幸福与美好自然跃然纸上。我觉得年味的真谛,应当是人人脸上带笑意,处处可闻祝福声。
年味2
年味是什么呢?对于我来说,年味就是和家人和亲戚在一起过春节便是年味,过年时我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没有什么时候比这过年七天更乐呵的了:贴春联,挂福字,包饺子,放鞭炮,一个个忙的不亦悦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春节失去了兴趣,人们一个个变得越来越忙,亲戚们都因为各种原因或各种事情而没有时间聚在一起,虽然春联依旧贴,红灯照样挂,鞭炮仍然放,可我总觉得春节不是这个样子,总觉得春节越来越没有意思,也渐渐觉得没有年味了。
我不由想:“如果这么下去,在过上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人们也许就要忘记春节这千年节日的习俗了?忘记了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过,今年的除夕夜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大年三十我一大早起来,家人们都早就起来了。大家都在忙着,贴春联,挂福字,忙碌中隐隐流露出一股浓浓的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在一起吃饭·,大家畅谈着一些有趣的事,大家都敞开心胸,开怀大笑。我从饭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兴地打着牌。输钱赢钱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边打着牌,一边谈论。我们小孩则打开电视,说有的'节目都和春节有关,越发让我感受到了浓重的年味。
晚上,我们全家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着过年的钟声还没有到来,我们出去去放鞭炮,外面也有人在放鞭炮,各种各样的鞭炮在天空中交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鞭炮的火药味中,我嗅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到了,离新年的钟声只有10秒了,大家互相拜年,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多么美妙的年味啊!这令我难忘的年味。
年味3
年是欢乐节日,年传说有许许多多,今年年与以往年又有了许多不同。
小时候就看到有关过年传说:相传在东海海底,常年不见天日,住着一头叫夕怪兽。夕经常到岸边去欺负老百姓,使得民不聊生。在夕又一次去欺负人时候,一个叫年小婴儿出生了,那婴儿哭得震耳欲聋,令夕疼痛难忍,它刚想去吃了那婴儿,却见婴儿披着红布,光芒刺眼,令夕怕得不得不躲入深海。从那时起,老百姓知道了夕弱点,每当夕来时就贴红联,放鞭炮,终于杀了夕,于是把那一天称为除夕。
这自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同时也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纯朴、团结优点。
今年新年很特别,下了一场近17年来最大一场雪。铺天盖地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令人外出不便,造成春运阻碍,部分地区房屋倒塌,电路中断,电架倒塌,这都是雪“杰作”。我爱雪,但我是喜欢雪温柔、雪清丽脱俗,如一股清流,不被脏尘所污染。可当我看到你们变成咖啡色被堆在路边,又心生厌恶。为了你们所造成后果,有许多人凌晨三点不到就起床铲雪、马路上到处看到行人在摔跤,辛苦了一年在外工作人们赶着春节想回家团聚,却在路上艰难地度过了好几天……一想起这些,我又有些憎恨你们了。当然,你们曾带来了我好多欢乐:堆雪人、打雪仗,每户人家门口都用雪展现着自己特有艺术才华……可你们却无休止地下个不停,令人不得不要抗击你们,哎!
当然,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过年最快乐得事莫过于收压岁钱了,我们还要从小学会合理分配金钱,锻炼自己理财能力……
我爱年,我更爱今年新年!
年味4
春节到了!大年三十儿的晚上,吃过年夜饭,我瞧见奶奶正在包饺子,便兴冲冲地跑去“帮忙”了。
只见身经百战的奶奶用灵巧的双手轻轻拨弄了几下,一个又白又胖的饺子便“出世”了,我跃跃欲试,带些试探地问:“奶奶,我拿块饺皮哦。”“嗯嗯嗯嗯”奶奶含糊不清地答应了。耶!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现成的饺皮,放在手心中微微地颠了几下,然后,挺自信、挺熟练但又有些慌乱地挑了点肉馅儿,拨进饺皮的中央,再学着奶奶的.样子,用食指蘸一点水,沿着饺皮周围慢慢地滑了一圈。一旁的妈妈夸道:“还不错,有模有样的。”现在,最难的一道工序来了:把肉馅儿包起来!妈妈指挥起了我:“把这两边捏起来。”我乖乖地按照妈妈说的去做。我用大拇指和食指使劲儿地将两边饺皮黏在一起。捏完左边的,我又把右边的饺皮捏紧。哦。我的第一个饺子包好了!它白白胖胖的,正挺着个大肚子冲着我笑呢!这时,我发现奶奶包的饺子上有几道装饰的花边,便也尝试着去捏。可结果,非但没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还差点儿把好端端的一个饺子给毁了。
最后,我包的饺子还是歪歪扭扭地站在了它的大家族里。虽然不够美观,但是我一眼就能认出它。当我用沾满面粉的十个手指头去抓下一块饺皮时,奶奶却挥挥手制止了:“别搞了,够多了,去玩吧,去玩吧。”我有些心灰意冷,可一想到明天一早就可以尝到自己包的饺子了,我又重新变高兴了。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让我们把年味儿包进饺子里,吃饺子,过大年喽!
年味5
以前每到年三十晚上,我们家会依循每年的惯例——在外打工的儿女们回家过年。只要爷爷住在哪个长辈家,那么其他叔叔、伯伯都会携着老小聚集在哪个长辈家。
大年三十,全家人团聚的时光。几杯酒下肚,长辈们聊得最多的就是那些旧时光。他们在以前受过什么罪,尝了什么苦,听得人一下就知道他们是想让我们这些小辈知道过去的`那些年,日子有多难熬,也是要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话题,在这样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更值得探讨。
这就是,年味。
记得小时候,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奢望有一件新衣服,并且也只能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穿上。年夜饭总是一年里最丰富的一餐,吃饭时,亲人们互相交谈,敬酒。偶尔,长辈们会塞给小辈们一个大大的红包。那时还不会推诿,拿过来就往街上跑,心里乐得仿佛这红包里的十块钱能买下世界上所有东西似的。
这就是,年味。
过年,家里最常做得,就是杀鸡。舍不得杀自己养的,就会去挤满人的集市上借着过年砍半天价,买来一只,回来全家人动手杀。有一次,每年都负责杀鸡的爷爷突然让爸爸来杀鸡。爸爸手忙脚乱折腾了一通也没杀着。爷爷无奈,只能拿上菜刀自己动手——一刀见血。之后拔毛,清洗,掏内脏。也就是这时候,家里养着的几条大狼狗能吃到很多肉。
这就是,年味。
然而,这个年……
妈妈问我吃什么时,我道:“随便买点什么吧!”后来,我突然想到在老家时奶奶问我吃什么时,自己却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名称都讲出来。可是,现在……
年味,哪去了?
年味6
今年我们回到老家过年,和南京比起来,老家的年味儿更浓: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挂灯笼、舞龙灯、赶庙会、走亲戚……个个令人回味无穷。
除夕夜,贴春联可是爷爷的专利,绝不让我和二姐两个淘气包插手。一大早,爷爷就起床做准备工作了。先是打浆糊:把开水和进小麦粉里,用筷子快速搅拌,那种淡黄色的粘粘的浆糊就打好了。接下来,爷爷把自身写好的春联摊在桌上,按照大门、后门、房门分好,对联反面朝上摊开,用细毛刷子蘸上浆糊,均匀的刷在四边,用手捏着两边的角落,把它按在门上,把书卷成筒状,由上到下,由中间到两边抹平,用抹布把溢出来的浆糊抹干,春联就贴好了。浓浓的年味儿也出来了。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包饺子就换奶奶登场了。她把青菜择好了,洗干净切碎,再把肉绞烂拌在一起,加点香料。香味扑鼻的馅儿做好了。她把面皮铺在手心,用勺子挖一点馅儿放在中间,把饺皮对折,沿边捏紧。船形的饺子就这样捏好了。在开水中浮上来的饺子像一只只小耳朵,白嫩嫩水盈盈的,洋溢着喜气。
吃完团圆饭就是放鞭炮了。我们选择了一种名叫仙女拜年的烟花。爸爸点燃了引火线,我们远远的看着,只听见“嗖”的一声,烟花窜了上去,在空中绽放出一副美丽的图案,真的.像一位迷人的仙女在给大家拜年呢!
“火树银花不夜天,爆竹声中年味显。”这火红的春联,热气腾腾的饺子,灿烂的烟花,让幸福美满充满我们心间,这浓浓的年味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