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奶奶的白发》教后反思
《奶奶的白发》教后反思1
知识目标:
⒈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要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⒉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二、读中感悟
⒈多媒体出示课文并伴有音乐,老师范读,小朋友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⒉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⒊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发、半、怎、跟等。
⒋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话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⒌多媒体出示我和奶奶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感情。
⒍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老师一起评一评:
⑴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⑵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㈠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⒈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⑴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⑵指名读这句话。
⑶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⑷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⑸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⒉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⑵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⑶指导读好这句话,可加进我说话时的动作,同时体会我的天真以及我对奶奶的关心。
㈡演练整篇对话。
⑴小朋友,你们能像刚才一样,加上动作和表情把整篇对话演一演吗?
⑵先请小朋友分角色在小组里演一演,别忘了加上动作和表情,老师也参与表演。
㈢小结:老师边总结,边出示多媒体课件
奶奶对我充满疼爱,我对奶奶也无比关心,这种情感是多么感人啊!相信每个小朋友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样孝敬奶奶、爷爷、爸爸、妈妈。
教后反思:
1、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了课堂教学,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并使教学直观化,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提高了教学效率。
2、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3、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课标中提出“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本课教学的情感目标正是“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读给同伴听听,告诉他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2.出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帮助记忆。
3.学生仔细观察“怎”和“兴”的写法后,按笔顺先在书上描红,而后写在习字本上。
学生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怎”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窄下宽,横画间的距离要韵称。写“心”字底,关键是写好卧钩。
(2)“兴”是“八”字底,“八”字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⒋剩下的字,请小朋友看清字形,记住笔顺,然后认认真真地写。每个字都先在书上描红,再在习字本上写两遍。
三、课外延伸
1、照例子填空:
奶奶的头发 (雪白雪白)
地里的小草( )
满山的枫叶( )
晴朗的天空( )
天上的星星( )
2、实践活动:小朋友,为了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再那么操劳,不再很早就生出白发,让我们回家后就帮着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并且请小朋友以《我帮××做家务》为题练习说一说,重点说做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做的,有什么感受。
《奶奶的白发》教后反思2
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奶奶的白发》教后反思
平遥实验小学 左彩霞
“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深思考的问题。近段时间,通过听我校星级教师的课,特别是自己亲自执教《奶奶的白发》后,对我有一点启发: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这也一直是我努力的方面。2、教学活动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奶奶的白发》一课主要写了奶奶和小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课文叙述简洁,富有情趣,是一篇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文章,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说、议中内化语言,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课文素养。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师:小男孩的好奇,引出了奶奶的心里话,奶奶是怎么回答的呢?请读第2自然段。
生:(读书)。
师:奶奶听了我的话,是怎么说的?
生:读句子。 出示: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师:我们都来读读奶奶说的话吧!看看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生:为什么奶奶说这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师:为什么奶奶说这一半是你给的?我不明白,你明白吗?
生:(摇头)不明白。
师:孩子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再读读奶奶说的这句话吧!
生:(读书后仍不太明白)。
师:联系上下文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联系上下文再读读这句话,想想奶奶为什么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
生:老师,我明白了,奶奶的头发是为我操心变白的。
师:能说说平时奶奶都是怎样关心你们,为你们操心的吗?
生1:奶奶每天给我做饭。
生2: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都是奶奶在家照顾我。
生3:奶奶很关心我的学习。
生4:每天放学,都是奶奶来接我。
生5:有一次,我感冒了,奶奶一直陪着我,还给我喂药。
生6:放学了,我不能按时回家,奶奶很着急。
……
师:是呀!奶奶为你们操碎了心。看!奶奶的一头黑发就是这样为你、为你、为你们才变白的。所以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明白了吗?
生(点点头):明白了。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例举谈论中思考、感悟,在学生读后还不明白时,不去作复杂的分析,而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表达,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产生思维火花,从而让学生获得个人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感受到奶奶对小孙子的爱。
静心细思,理解这一难点,学生的生活感受对于课文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非一个问题扔下去就会有丰富的生活联想,完全要靠教师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说出心里话。在这个环节中,我虽为学生创设了情境,但没有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情境,所以学生的答案是凌乱的,是比较肤浅的,奶奶的形象是比较模糊的。“情感是需要激发的,情感是需要渲染的。”我想,如果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特别是孩子们说奶奶是如何关心他们时,在第一个孩子说到“奶奶每天给我们做饭”时,教师可以动情地描述:早晨,天刚蒙蒙亮,小孙孙还在暖和的被窝里作梦,奶奶就在厨房忙碌开了,小孙孙一起床,可口的早餐就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当孩子们说到“自己不按时回家,奶奶很着急”时,教师可以动情描述:天黑了,贪玩的小孙子还没有回家,奶奶站在路口焦急地等待,走过来走过去,急得直跺脚,口里还念叨着:“这孩子到底上哪儿了?怎么还不回来?”;“奶奶最疼爱的小孙子生病了,发着高烧,奶奶守在床边一会儿摸摸额头,一会儿掖掖被角,一会儿喂口水,一会儿喂点药,奶奶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奶奶年纪这么大了,她的身体能吃得消吗?”……这样,教师运用语言描绘的一个个情境,会使文中奶奶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带着情感的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情境中,产生情感的体验,自然的,奶奶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印象就会更加丰满,更加深刻,孩子们爱奶奶的情自然也就被激起来了。
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他们去展示自己;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
《奶奶的白发》教后反思3
《奶奶的白发》这一课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上完这节课,觉得在教学生字方面还是上得比较轻松的,学生也能够按着老师的要求认真写字,下面就重点讲讲我对本课生字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让学生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本节课中,我并不是只由我一个人一味地讲解,而是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分析、选择记忆字形的方法,学生们有的.用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等,在满足了他们急于实践的心理渴求的基础上,再让每个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牢固掌握生字的记忆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在识字中表现得积极、热情、独立、自主,他们完全成为识字的主人,整堂课紧凑、有序。这样的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我想,久而久而之,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自主识字的习惯。
另外,在这教学片段中,我着力启发学生想象,抓住“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启发想象“我”沉默不语的原因,继而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启发引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长辈为后代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艰苦和劳累,我们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的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