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还原本色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还原本色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还原本色作文1
我是一只名叫贝贝的鸟,我曾经去过一个名叫四川的地方。当时,那里的空气、花、草、树木都足以让我有一直生活下去的理由,除了几栋小楼房,一条不宽不窄的小马路和几条石板小路之外,基本上就是草坪和花朵了。在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人们亲手种植的桂花树,等到秋天时,用“香飘十里”来形容这条大街都绰绰有余了!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这就把来晨练的人们乐坏喽!鸟儿们更是幸福无比,随时随地都能闻到新鲜空气。可是自从那一个冬天过后,一切的一切都变了………。那是我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第三个秋天,想起去年我和朋友们飞到了一个叫昆明的地方。那里的环境、空气也都很不错,也未免有些想念,想到又要到那里去过冬了,我们大家都十分开心。经过十个小时的飞翔,我们到了昆明,在那里痛痛快快地玩了三个月。一转眼,春天又来了,我们又准备飞回四川。可回到四川了,我想去见见我最好的大树朋友——小小。它头上最稳的地方,有我离别已久的巢,也不知小小有没有帮我找看着……
到了去年我和小小居住的地方,我顿时惊呆了:小小呢?我的鸟朋友们闻讯而来:是啊!小小呢?这时,我听到一阵“嗤嗤”声。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又矮又胖的.人,在指挥一大群人砍掉晶晶、白白、岚岚、心心等鸟儿的大树朋友。整个鸟群再也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我实在受不住了,想去旁边的一条小河喝点水,可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条又黑又臭的小水沟!我伤心极了,想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却发现空气变得越来越浑浊并发出一阵阵臭味;想另找一棵大树安家,却发现街上几棵稀稀拉拉的小草和小树苗已经没有了绿色;想去投奔家鸟的房子,却发现到处都是拿着弹弓的孩子……。。我想:为什么人们要这样做?为什么要破坏环境?为什么?我越想越伤心,终于和其他鸟儿一样,“呜呜”地哭了起来……如果我现在是一个人类,我一定会号召大家“保护环境,还原地球的本色——绿色!”
还原本色作文2
独自走在一条颇有些古老的小街上。一首古朴的儿歌随风传入我的耳朵,“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多么纯真,多么清亮,多么悠扬的歌声呀。在歌声中我信马由缰,这儿瞧瞧,那儿望望,发现许多古朴、本色的东西,它们虽与时髦、世俗格格不入,却也牵动着我的心。
“咕—咕—”肚子饿了,不如就在前面的一家面馆吃碗面吧。走进面馆,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世界:砖砌的墙壁没有粉刷,水泥地面凹凸不平,随意打造的小木桌小木椅三三两两摆放着,都不如别家时尚高雅,却也显出了它的纯正朴素的.本色。“老板,来碗面。”不像别家买现成的面直接下,老板需亲自和面用刀削或用手拉,长时间的等待并没有让我感到厌倦,反而让我更有耐心地看着那淳朴脱俗的背影。
走出面馆,继续前行。倏忽,一群孩子的欢笑牵引了我的脚步,我走上前去,原来他们围着一位老爷爷买东西。咦,他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好像是一个蜻蜓,还是一只用竹条竹叶编织的蜻蜓。那蜻蜓有一对有力而灵巧的翅膀,仿佛马上就要飞起来了似的,一双大眼睛也不知是用什么编成的,还炯炯有神呢。我怦然心动,和那些充斥孩子世界的诸多电子玩具相比,这竹蜻蜓多么质朴,多么灵动!我要买一个!老爷爷笑着从大盒里取出几根竹条,放水中泡了一下,便开始做了。老爷爷一会儿把竹条翻上去,一会儿又将竹条折下来,最后直接从地上拾了两个从树上掉下的黄豆般大小的果子,穿过竹条,直接插了上去,成为了蜻蜓的眼睛,这样一来,一个竹蜻蜓就编好了,好一双灵巧的手啊。这又引得周围孩子一阵欢叫。就这样,我拿着这个竹蜻蜓徜徉在这个充满本色的小街。
我还听见了那拐角的流浪狗和墙头上的小花猫的旁若无人的叫声,还有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我还闻到那烧饼铺里的芝麻被烤熟散发出来的香味和爆米花的香味;我还看见……
在城市里能遇到这种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它没有纷扰,没有喧闹,没有拥挤,没有浮华,它本色的,原汁原味的。
对成长来说,本色,是最肥沃的土壤。
还原本色作文3
几年前看过一幅漫画,至今印象依然清晰。一只瘦瘦的狐狸,从一个篱笆的小洞钻进了葡萄园,它大吃了三天,身体突然臃肿肥胖。吃光了园里的葡萄,它想从来路返回,哪知道肥胖的身躯,已经无法从那个来时的洞子钻回去。聪明的狐狸思索了三天三夜,又饿了整整三天。脱去了肥胖,重新变成了原来那只瘦瘦的狐狸,才从小洞突围而出。
漫画是戏谑的嘲讽,还是善意的规劝?我从中看出的是,人们生存的图景和普遍的窘况。我们原本是那只瘦瘦的狐狸,怎奈挡不住贪欲和浮华的诱惑。一次侥幸,让自己虚胖。“小洞”是一把剪刀,剪除了人生本不属于自己的部分。如果不是这把“剪刀”,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修剪,让狐狸还原为狐狸,狐狸就有可能变形成了熊猫。
攀登雪山的运动员,稔熟这样的常识,在攀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扔掉自己在登山前认真准备的、以为很重要的所有装备。扔无可扔,险要处,教练员还要告诉他,连呼吸都要保持克制,粗重的呼吸都有可能引发一次雪崩。也只有身临其境的人们,才能认识到,呼吸才是“必需”,其他一切都是“多余”。当安危系于一发,雪崩这把剪刀,甚至连呼吸也要裁剪。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小说《一个人一生需要多少土地》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地主终生都在处心积虑地跑马圈地,临终前,他让人搀扶着自己去巡视自己的所有领土,当走到自己狭小的墓穴前,才恍然大悟,其实自己真正需要的土地到底是多少?归宿是一把剪刀,剪去了一生的虚荣和幻想,让疯狂攫取的意义变得毫无意义。
思索是一把剪刀,困境是一把剪刀,终极的人生图景是一把剪刀。带着疯狂攫取的偏执,人们在红尘中奔走,犹如雪球在雪地翻滚,不觉中,浮华裹身,日渐臃肿,不觉中,身心负重,不堪其累。这时,确实需要一把还原本色的剪刀。若没有类似的三把“剪刀”,这世间不知道还要多出多少变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