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学现象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现象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现象作文1
首先,如何实现穿越未来,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已经给出了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解释(好像用飞机与原子钟做过实验,得到了肯定的结果)。简单地说就是,个体时间被拉长(相对论的核心,时空相对不绝对,只要条件允许界限立即打破),打个比方:一个实现穿越未来的人,他的1秒钟相当于别人的复数倍(即他感觉经过1 秒中,而其他事物则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天甚至上万年),如此便实现了穿越未来的壮举。但此间必然需要极高的加速度,在达到并保持光速时完成时间的穿越。不过目前的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极高的加速度会把任何物体瞬间打回到量子状态(参考掉进黑洞的模型)。这使得不可能有什么人或物穿越未来。
那接下来说明一下,回到过去。这个爱因斯坦极为排斥,甚至认为不可能。我觉得人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最远的地方,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几百亿年前的景象(目前被观测到的最远天体----类星体距地球近140亿光年)。如此算来,差不多就是宇宙大爆炸刚开始的那段时期。假设我们可以超过光速,以这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瞬间反超到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范围,那我们是不是就回到了过去呢,还是说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也无法想象。
不过我个人觉得即便,时间是像科学家说的那样是密闭的,无法控制。那至少可以实现星际旅行,即在同一时间下实现空间跳跃。空间位置的相对性,由于至少是三维的,因此实现跳跃相对容易。原理其实很简单,假设一个二维空间,可以理解为平面世界,在平面世界中,有两个点相距甚远;但当其处于三维世界时,这两个点确实重合的,那就可以理解为二维平面世界的点实现了空间跳跃。简单点说就是,一张纸画两个点,然后对折让两个点重合,其中纸张尚未对折时处于二维平面空间,一旦对折就进入了三维空间,进入新空间后原来相对较远的空间位置就变得重合,这就是空间相对的原理。
科学现象作文2
“咦?这是为什么呢?”我一声惊呼。
你可能会好奇发生了什么事。别着急,让我慢慢说给你听。
这周六,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又是一个做实验的好日子。我翻开实验书本贪婪地读了起来。
“嗯,就‘蝴蝶飞飞’和‘魔法风车转不停’这两个实验吧!”我选定了两个实验,心里满是激动。
这两个实验或许很多人都玩过,但我觉得实验的过程却远比说的要新奇有趣得多。
第一个实验非常的简单,材料只有4样:面巾纸、塑料袋、剪刀、塑料垫。首先,我拿起塑料袋,用剪刀在上面剪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接着,我拿起了面巾纸在塑料垫上摩擦了5下后,“蝴蝶”没有动静。我又摩擦了5下,“蝴蝶”仍没有动静。我有些生气了,拿起塑料垫,狠狠的摩擦了10多下后,“蝴蝶”终于“飘”了起来,不,是“飞”了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蝴蝶形塑料片和塑料垫被面巾纸摩擦后,都聚集了大量的负电荷,因此就使两者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排斥力。轻盈的“蝴蝶”也就随着垫子的晃动轻轻的“飞”了起来。
虽说这个实验十分简单,但我却从中收获了不少科学知识。
科学家爱迪生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探索科学是那么新奇有趣,科学的奥秘往往是很吸引人的,而且科学还是永远探索不完的',永远新奇有趣的。
小小实验,趣味多多。再来一个实验:魔法风车转不停。虽然简单,但也同样十分有趣。这次实验材料有6样:牙签、吸管、纸、胶布、卫生筷、剪刀。
首先,我拿起胶布把牙签和吸管固定在一起。接着,用剪刀在纸上剪下一个圆盘,并在中间挖个小洞。最后,将圆盘套在吸管的牙签前端,用卫生筷摩擦吸管的锯齿部分,纸圆盘就会像风车一样转动起来。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风车的转动是由卫生筷摩擦吸管的锯齿部分产生的振动造成的。
两个小小的实验都与摩擦力有关,一个是摩擦生电,另一个是摩擦会产生振动。我很惊奇,没想到小小实验居然蕴含了如此深厚的科学道理。
小实验,大科学——小小实践,真知无限!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我暗暗下定决心在往后的日子里要好好学习科学,好好研究身边有趣的科学。
科学现象作文3
我们身边有许多科学现象,平时只要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它们。一天,我在厨房帮阿姨做饭时,突然一个空盒子从架子上滚落下来,正好掉在一半凸面向上的蛋壳上。我想蛋壳肯定碎了,不料它却完好无损。我非常疑惑,蛋壳不是很脆弱的吗?怎么这次连一条裂纹也没有呢?我决定要自己弄清楚。
我做了个实验:把蛋壳凸面向上放在桌上,让铅笔对准蛋壳,在离蛋壳5至10厘米的空中自然落下,蛋壳完好无损;再把蛋壳反过来,凹面向上,下面垫个小杯子后重复原来的过程,蛋壳就被轻而易举地戳破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凸曲面能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使它能受得住较大的压力。蛋壳之所以坚固,完全是因为它的形状是凸出的。各种穹顶和拱门之所以很坚固,也是由于同样的.道理。电灯泡看起来好像很脆弱,实际上却极坚固。这同蛋壳的道理一样。直径10厘米的灯泡所受的压力,在75千克以上,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5岁的我热得口干舌燥,心想:“要是有杯冰水喝就好了,厨房里应该有水。”走进厨房,果然不出我所料,桌子上放着满满一壶水。我高兴极了,马上把水倒进杯子。一股热气冒出杯口,原来,这是壶开水!
怎样才能让开水迅速凉下来呢?无知的我把水放进冰箱,心想:“待会儿就能喝到冰水了。”
过了几秒钟,只听“砰”地一声,水沿着冰箱缝徐徐流出。我被吓了一大跳,迅速打开冰箱门,冰箱里的水泼洒下来,杯子碎片劈哩啪啦落了一地。我顿时愣住了,好好的杯子怎么会爆呢?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杯子爆炸的原因,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因为杯子里装的开水使杯子内部受热膨胀,冰箱里的温度又使杯子外部受冷收缩,就这样,杯子内部不断膨胀,外部还是凉的,迟迟不膨胀,杯子就爆了。
我们身边还有更多能够扩展知识面的科学现象,你们发现了几个?
科学现象作文4
平时我最喜欢有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一般的科学小问题我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来,但这一次,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很有意思的科学现象,而且我对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一无所知。
在寒冬的一天,我坐进汽车里,过了一会儿,发现车子里面的前挡风玻璃上有一层薄雾,车外的景物变得有些模糊起来。这时只见爸爸打开了暖风,玻璃上的 那层薄雾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外面的世界又变得清晰明亮。这是为什么?雾到哪儿去了?我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决定解开这个谜。
我在电脑里查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拉来了爸妈,可他们也对这个不太懂。没办法,只能自己做实验了。我找齐了材料,模仿当时雾 气形成和消失的情景,先将一块玻璃放在寒冷的室外,几分钟后,我把它拿进屋里,玻璃上立即蒙上一层薄雾。接着我把它放在了暖气片的旁边,来模仿爸爸打开暖 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玻璃,专心致志,眼睛一刻也不离,一会的.时间,玻璃上的雾就在眼前神奇地消失了。这次虽说有一些懵懵懂懂,但我大胆地猜想,会不会是 暖风、暖气片这些热源把玻璃上的雾给烤没了呢?想了半天,我又做了一次相同实验,不过这次我是拿着有薄雾的玻璃在蜡烛上方高热量的地区烤了烤,结果相同。 这次结果更明显了,是热!是它把玻璃上的雾烤走的!我开心地吼道。
经过潜心努力,我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是这个热气捣的鬼,是它烤走了车子里玻璃上的雾水,雾气遇到高温就会蒸发消散。经过这次的试验,让我对科学现 象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及更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懂得了要想更好地了解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就必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时时刻刻充满着好奇的心,这样, 才能懂得更多,自己的知识也才能得到不断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