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家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家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家的作文1
一天,我来到爷爷家,看到了一台老缝纫机。夕阳的余晖洒在那台柚木色的老缝纫机上,我一边轻轻触摸那层淡淡的余晖,一边思考:多次搬家更新换代,总也舍不得丢弃这台缝纫机,其中总有它不平凡的故事,好奇心驱使我定要探个究竟。
我终于说服了爷爷,打开并安装好缝纫机。在爷爷手把手的指引下,我亲自去缝合一条脱了缝的短裤,听到缝纫机发出“哒哒哒”的声响,好似看到马儿在草原上慢跑。缝合好短裤,我尝到了一丝丝的喜悦。在温暖的阳光下我自在悠闲,爷爷的话匣子慢慢打开。
缝纫机由机头和机架两大部分组成,机架好似一个长条桌,机头好像一个大订书机。操作者坐下后,双脚放在踏脚板上跷动,通过摇杆带动机架的下轮转动,再通过皮带带动机头的上轮转动,机头将上轮的转动通过齿轮转换成机头针杆的上下来回运动。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它巧妙地把缝纫针上的面线与梭床内的`底线,勾连成一个个线圈,一串接一串,将两片衣物缝合起来。传统的手工制作,两片衣物的缝合是通过一根针、一根线来回穿梭来完成。相比之下,缝纫机的缝合整齐美观、平整牢固、操作简便、速度快。
早在200多年前缝纫机的发明还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把费时费力的任务,变得快捷简单,制造商能用最低的费用,生产大批高质量的衣服。曾经一度,缝纫机制作的衣服还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够问津。
爷爷讲述了这台缝纫机的往事。20世纪70年代,物资匮乏,缺衣少食,人们只要能吃饱穿暖就会感到幸福。爷爷和奶奶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凑足“号票”,用积攒的钱买来这台缝纫机,上海蝴蝶牌,一家人高兴了好一阵子。
我爸爸小时候,同大伯两兄弟,常年穿自家缝制的衣裤,挎上自家制作的简易书包去上学。他们为了帮助家里节省燃料钱,常常拿着一米长的粗铁钎满院子去穿树叶,拿回来当柴烧,周末穿上旧衣裤,在楼下跑前跑后,帮助爷爷搬运打造好的蜂窝煤。由于劳动能额外吃上一个烧饼,他们高兴不已。平时放学回家最好吃的零食就是食堂烤制的面包,虽然只要3分钱一个,爸爸他们兄弟俩只能一人一个,不能多吃。他们也曾经有过幻想:“路边的砖头要是能变成面包,该有多好!”。
讲到这里,爷爷已经泪眼花花。夕阳斜射进屋里,满屋都是温馨与祥和。我终于明白了:老缝纫机虽然30年来未曾使用,仍舍不得丢弃,原来老缝纫机在爷爷心中,是永远忘不掉的,最能拨动心弦的珍藏品。
环境造就人。我爸爸和大伯现今都事业有成,应当归功于这台老缝纫机。老缝纫机是一部摄像机,它记录了祖辈和父辈珍贵的童年,记录着他们养儿育女的生活片段;老缝纫机是一个活生生的教具,物理学中机械运动的转换,以及速度变换的规律很直观,一目了然;老缝纫机是一部教科书,它教导我们无论多么艰苦,都要勤俭节约、自力更生。
有了好日子,要懂得珍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老家的作文2
出城不过二十里地,就到老家。
村子不大,整个的被绿树怀抱,绿荫之中影影绰绰地露出高楼与屋舍的几角;人口不多,算起来也不外乎两个家族;村东有河,河上有桥,河边有路、苇和树。
算算,不知觉间已离开村子二十年了,老家变了太多。
前几天晚间开车回家,遥遥看去,影影绰绰的一条光带,明亮得好似天上的繁星,走近来看,却发现是新安的一排排麦穗般的路灯。
变得好快啊!近几年来,二层三层别墅一般的楼房鳞次栉比,柏油路早已四通八达,小汽车泊在门前,各家各户的门面都是辉煌高大,最近,也不过半月功夫吧,原本到黄昏便眯着惺忪的眼的街道又已经是灿如白昼……只是,我却丢了老家。
我的老家不是这样子的,我的老家像绿壳的蛋。
我的老家,村东的小河里流的`是油油的绿绿的波,波上呷呷嘎嘎是鸭和鹅,唧唧咕咕的是洗衣的大娘嫂子妹妹姐姐,噼里啪啦的是踏浪的皮弟弟,帅哥哥……小河曾经是那么温厚与深情,包孕着乡亲,抚养着村子。
还有树。在我记忆里,村子里到处都是树,屋前屋后是树,庭里院中也是树,整个村子就像躲在树的怀抱里,都是些什么树呢?也不外乎杨树,槐树,柳树和各种果树,树儿繁茂的时候,屋子也仿佛被淹没。
翡翠的河,葱葱的树,就是包蕴村子的巨大的蛋壳。
蛋白是什么呢?就是人啊,田啊,菜园,还有小果园。我一度以为,陶渊明应该艳羡着我的,我曾经多么地怀念,怀念那一份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村子里地不是很多,但是很平整,肥沃。我很小就记得,村子里灌溉插秧并不靠河上游放水,村子里多年前就有机井,每到农忙的时候,别人眼巴巴地盼水来的时候,村子里早已灌溉插秧,别的村子田地还像癞痢头的时候,属于我们的地块早就扎根返青了。我印象中的村子里的田地,总是比别人更葱茏,更丰盈。
村子里人不多,菜园子集中在村前,辣椒萝卜一畦畦,黄瓜甜瓜一片片,豆角丝瓜一架架,叔叔大爷们豪声大嗓,婶子大娘们互通有无,婚丧嫁娶,家长里短,就在种菜浇园的时候传递了,谁家有个风吹草动,不过半晌儿就已经全村皆知,整个村子就像在一个锅里摸勺子的大家庭。
村西是一片果园,山楂梨子苹果的品种齐全,却也不是为了什么发财赚钱,也不过就是图个口福,解个嘴馋。果子熟了的时候,你往园前一站,准有果子把衣兜塞满。馋猫儿偷偷摸摸的蹲在树上,园主人也准会装作看不见。
那么最香的蛋黄是什么呢?就是情啊。村子里不过两个家族,沾亲带故连拉带扯的都是亲戚,出门见人张嘴就是叔叔伯伯,婶子大娘,哥哥姐姐。要是饿了,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端起饭碗。小时候的我跟妈妈闹意见,曾经把自己送了好几家,哪家都是我的家,婶子大娘都是亲妈。
可如今呢?
小河干了,上游流来的酱油似的水黑了我们的翡翠,最后干脆断流了,见底了,苇了没了,小路裸了,玩水的人呢?被厂子吞了。
树呢?没了。房前屋后要硬化,庭院里要整洁,枯死的灰色的水泥的面孔,隔绝了人们跟土地的亲热。
房子呢?高大气派辉煌巍峨的是现实的,故乡里的矮矮的冬暖夏凉的,苫着麦草盖着排瓦的小房子,只能到记忆中去找了。
最让我心悲的还是人啊。同龄的人,撞见我还能搭讪;那些小楼里露出来的鲜嫩的面孔,只有陌生;街上疯跑的孩子,我一个都不认识;我记忆中的鲜活的那些人儿呢?都老了,瘦了,枯了,干了,甚至没了……
景变了,人没了,我的老家,迷失了~~
老家的作文3
我爷爷是我家的“老传统”,他的“传统”更是老一辈们的传统。
爷爷出生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贫农之家,那个年代生活十分贫困,为了生计爷爷常常跟着大人们东奔西跑,吃不饱穿不暖。他说在那个时候最令他惦念、也是最奢侈的享受便是过年时的一顿臊子面!我大吃一惊,我现在平时最不喜欢的臊子面竟然是当年爷爷最奢侈的一顿饭。听爷爷说当时的臊子面一人只能吃拳头大小般的一碗,里面顶多有两块肉,汤里也没有什么油水,就连面也只能夹两三筷子,对于嘴馋的孩子们来说那还算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呢!
而如今,在饭堂里,常常看到同学们端着香气四溢的饭菜,毫无食欲,每动一次筷子,好像都在做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决定,犹豫不决,许多学生将还未吃到一半的饭菜倒掉,短短一顿饭功夫,几个剩饭桶便成了一座山。曾几何时我也是这些人里面的一员,因为挑食浪费多少饭菜,是爷爷帮我改掉了这个毛病。大年初一,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美滋滋的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停的聊天打趣。而我又开始犯愁,这些大鱼大肉都太油腻,素菜又不合我胃口,迟迟不肯下筷。看到这一幕,爷爷摸了摸我的头问:“怎么了啊?”“这些菜不好吃?”我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埋怨。“小孩子不要挑食,能吃到这些美味佳肴都是你的福气,一点也不体谅大人的辛苦。”我本想反驳,但是想着是大年夜不好扫大家的兴,便一个人愤愤地偷偷跑进了自己的.房间。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来喊我出去吃饭,肚子饿地咕咕直响。无奈,我只好乖乖去吃饭。爷爷语重心长地又说:“孩子啊,你们现在太浪费了,一点都不懂节俭,我今天没有让你爸爸妈妈叫你来吃饭,就是让你体会一下饿肚子的感受,你只是一顿饭没吃而已,而在此时,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没有饭吃。你的这个毛病,必须得改,以后如果挑食,你可以不吃,我已经给你爸爸妈妈打过招呼了。”
哎,今后只要我一挑食就饿肚子,只好乖乖投降!
爷爷的这个习惯同样深深地感染了我的爸爸,爸爸也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有一次,我发现他的鞋侧面破了一个大口子,我说:“爸,你鞋都烂了,扔了吧。”“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你爷爷的老话,我可得遵守这个传统喽!这双鞋补补还能穿!”转眼间,一双鞋就在不断的修补中,爸爸穿了十年。父子俩可真像啊!这就是我家的传统!
有一段时间我很迷名牌,觉得那很时髦,便要求爸爸买个耐克牌运动鞋,他却一口回绝了,为此我还跟他大闹一场,当然,最终是以我的惨败收场。
现在我也继承了爷爷的传统——节俭,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炎黄子孙的我们要一代一代把它传承弘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