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忆上海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忆上海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忆上海作文1
写到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心狠狠的痛了一下。
有你相随的日子,生活多甜蜜偶尔想起过去,点点滴滴如春风化作雨,湿润眼底。没有谁能忘记这美好的回忆。相见欢,且把泪水轻轻拭去。就算相见有期无期,在某个夜晚,我会想起你――上海。
上海的夜空是永远也不会黑的。观察了6年的我,夜夜看,天天看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看不见上海的夜空。
过年的时候,整个弄堂里的孩子一起去街对面的摊子去买鞭炮,我总是吃上一半的年夜饭,然后和姐姐一起急急忙忙的跑下楼,和早就在下面等候的朋友们一起放鞭炮。鞭炮随着每一个人的欢呼声而绽放,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快乐,所谓的苦笑、伪装、笑里藏刀在这里是不存在的。邻居们有的抱着未满月的`小弟弟出来凑热闹,有的外公外婆用毯子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自己年幼的小孙孙出来看热闹
那时的我是出了名的胆大也是出了名的调皮,爱在烟花旁大叫大跳,有些男孩子也一起欢呼,于是,妈妈拿起照相机,留下了这一刻,化作永恒,居住在我的相册里,生活在我的记忆里。
在上海这么复杂的城市里,我决不会迷路,走了6年了,我对每条路都是那么熟悉。上海的公车是很难挤的。上避碰撞,下避脚踩。特别是去南京路。
姐姐现在依然住在上海,而我,来到了杭州。在杭州找路,我是这样的:找哪条路像上海的,就走哪条。
记得很小的时候,和姐姐一起去南京路,那天上海很漂亮。姐姐摸着我的头说,塔塔别乱跑,跟着姐姐,等你长大了,就可以一个人来了。
可是现在我长大了,像姐姐那样大,但是妈妈说,下次回上海,如果要去南京路,叫姐姐带你去,你离开上海这么多年了,路一定记不得了
去南京路的路上,我看着车窗外的景物,笑着对姐姐说:这条路我记得很清楚呢。是啊。这条路在我的梦境中出现很多次。
姐姐用上海话与别人交流,我全听得懂,姐姐说:塔塔不错,这么多年了,还听得懂。那一定记得怎么说了吧?我茫然。杭州话是滚瓜烂熟了,但一开口说上海话,竟然说的结结巴巴。姐姐笑了。笑里还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哀
一个下午,姐姐都在用上海话与我交流。晚上去院子里拜年时,我记起了所有上海话,说了6年的上海话。从前的邻居、伙伴、朋友都很开心。忽然儿时玩伴刘乐说:姐姐,你回来住吗?我忽然就沉默了下来。良久,我笑着用上海话说:勿拉格勿要太幼稚哦!侬还要读书。那天,乐乐拉着我吃遍了家门口的摊子。说真的,我感受到了小时侯自己拉着乐乐吃摊子
物转星移,物是人非。角色转换就是那么快。我从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变成了来上海过节的游客
忆上海作文2
虽然我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可也是生于斯、长于斯,上海这个地方,保存了我太多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每天清晨准七点,我总是如闹钟一般准时,迎着射入窗户的一缕细碎的阳光醒来,伸个大大的懒腰,新的一天开始啦!洗漱完毕,和外婆一起出门。凉爽的风迎面而来,使我们神清气爽。梧桐树的叶子渐渐飘落,踩在叶子上发出“咔吱咔吱”的响声,像是在演奏一样,好听极了!穿梭在窄窄的弄堂里,发现这里已经很热闹了,老奶奶在门外的水龙头上淘米做早饭,老爷爷早起锻炼身体在打太极拳;年轻人有的一身短打出门跑步,有的忙忙碌碌夹着公文包一路小碎步;小孩子们嘴里塞着包子,一手扯着红领巾一手拽着书包一个劲儿往前跑……原来有那么多早起的人了呀!
穿过弄堂,早餐味儿扑鼻而来,我们循着味道加快步子走到摊位旁坐了下来。老板娘是一位挺和善的老阿姨,我们之前来过几次,她一眼就认出了我们,赶忙过来招呼:“哎哟,小妹妹,侬又来啦!今早恰滴撒?”外婆也忙回答:“老规矩,两碗小馄饨,一笼鲜肉小笼!”“好嘞!”说完,便转身去忙了。
因为是一家露天的摊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门口油条的制作过程。只见那师傅先把面团搓成条状,放入油锅中,没过一会儿,那白花花的面团就变成又香又脆的金晃晃的油条了。我朝外婆看了看,外婆笑了:“好啦,再加一根油条!”
“馄饨、小笼来咯!”随着老板娘好听的声音,两碗热腾腾的.小馄饨和小笼就摆在了我的面前。小馄饨们挤挤挨挨,鼓鼓的肉馅儿似乎要顶破了那层薄薄的皮;切得细细碎碎的蛋皮、紫菜、葱花,在汤里轻轻浮游。那小笼则一个个静静地躺在木质的蒸笼里,那晶莹剔透的皮仿佛一戳就会破。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蘸些醋,送到嘴边小小咬一口,轻轻一吸,那美味的汤汁在我嘴里蔓延开来。一口小笼包,一勺小馄饨,满口的肉香余留在嘴里。外婆则帮我把油条一截一截拧断,又问老板娘要了一碟鲜酱油……吃饱喝足,我和外婆幸福满满地回家了。
上海里弄里那种宁静而热闹的早晨,那能传得远远的各种早餐的香味儿,成了我心头挥之不去的美好的记忆。只可惜,那条里弄拆了,摊位没有了,我家也搬走了。现在虽说还能在一些娱乐广场或者连锁店内吃到上海传统的早餐,但总感觉味道不对了,也没了那种露天摊位前边吃边跟熟人打招呼、聊天的自在了……真的没了以前的感觉了。
上海能不能再留一些这样的里弄,多留一些回忆给大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