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的作文

时间:2023-07-30 11:33:50 好文 我要投稿

痕迹的作文通用(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痕迹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痕迹的作文通用(3篇)

痕迹的作文1

  我曾以为洛阳城旁东去的伊河,能洗刷两千年风雨的痕迹;我曾以为香山上风过竹林的铮铮之响,能掩住无数匠人日夜凿刻的痕迹;我曾以为白马寺悠悠的青铜钟声,能悄然遮掩住历史的微光……

  北魏绝响

  伊水一路流过,如泣如诉。西风吹送来悬岩峭壁上的空寂,回响在千万个石窟里。我沿着工匠和先人们踏出的古道,走近了龙门石窟,走进了这神秘的遗迹。

  石窟的规模有大有小,有些开凿在山底,有些则高踞于山腰岩壁。自北魏以来,千年风雨侵蚀,磨光了洞窟上的纹饰,风化了一些石像。一路经过,无头、断肢、残指的佛陀不计其数,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然而正是这些残存的佛陀,却仍端庄地静默着,注视着千年的风霜,霍乱的兵戈,朝廷的更迭,人间的众生芸芸,心中慈悲悯人。一载又一载,多少个世纪,吟咏那空灵的梵音。是何等的残缺之美,让伊河也为之呜咽。它们一定见过鲜衣怒马的鲜卑人走进中原,聆听过北魏余留的绝响,魏孝文帝来过这里,习过佛经,宽袍广袖,接纳了中原文明。它们看着这个戎马征战的统治者,在兵戈未息的年代里,竟低头让位于文化的力量,意气风发地着汉服,阅遍《四书》《五经》,大刀阔斧改行汉制,才未让黄河流域的汉文明消亡。是北魏,开启了龙门石窟的第一道佛光,是北魏的鲜卑人,在黑色山脊上用我们的汉字,书写下一道遒劲有力的痕迹,留下那来自漠北的绝唱,让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走向融合。我知道,伊河的河水也洗刷不去,这坚深的痕迹啊!见证过文明的痕迹啊!

  大唐气象

  香山上竹林片片,隔着伊河,守望着一方安宁。竹林声铮铮响起,如同匠人们夜以继日精心凿刻着石像一般,心血与汗水洒落在黝黑的山脊上,勾勒出一个时代,是我们的大唐。

  卢舍那大佛背依坚固的岩石,已与黑色的石山连铸在了一起。大佛没有洞窟的荫蔽,只是鲜明地依山而坐,太过高大,似乎连遥望的香山,也不能望其项背。她面颊丰腴,面容秀丽而端庄,衣饰华美庄重,姿态大气,不失威仪。琉璃眼如星,两弯眉如月,嘴唇饱满含笑,仿佛一开口,就是天边空灵的梵音。不因是石像而显得僵硬或呆板,流畅的纹路线条勾出慈悲的神情,一如千年前鼎盛的大唐之时,这里香火不断,卢舍那大佛依旧静坐在石山前,普度众生。卢舍那身旁是两尊金刚力士,怒目圆睁,臂膀上青筋显露,身形魁梧,脚踩作乱的恶鬼小妖,让人体会到他们镇守一方的威慑力。栩栩如生,像是得了伊水、香山的精魂,更是长久屹立不倒,未被风化。盛唐时期的佛教人物极具有鲜明的个性,极富人性,特征突出。也只有大唐,才能造就这样一个佛法昌盛,光辉熠熠的时代。透过这石窟千年的沧桑,我看到长安和洛阳街头车马云集,市间商客不绝,胡人摆弄着胡笳,跳起西域的.胡旋舞,城南的大雁塔才刚刚建成,文人墨客策马看尽长安百花,洛阳城中白马寺的僧侣开始了诵经。我看到太宗欣然接纳群臣之谏,一代女皇在东都登基,玄宗在大明宫内,宴请了日本和高丽的使团。我看见王维在终南山下修习佛道,我看见李太白如天上谪仙醉卧瓦肆间。我看见坊中家家户户修筑的佛堂、佛像,我听见玄奘在大慈恩寺里讲经……

  大唐以一种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世之姿,在龙门石窟中留下了夺目的痕迹。是华章溢彩,更是一种文化精粹的交融与体现。是大唐,为龙门石窟带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是大唐,为中国缔造了一种气象,一种能纳百川,富有活力的气象。我知道,香山上的竹林铮铮声也不能隐去这痕迹一分一毫,不能触及这痕迹之深重。这辉煌的痕迹啊!见证过一个时代的痕迹啊!

  我知道,伊河含泪,香山和曲,石窟屹立。

  一千年又一千年。将这些痕迹,深深铭刻在黑色的山脊上,在中国的大地上。

痕迹的作文2

  【作文题目】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让人怅惘……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主题立意】

  A组——

  1、 要留好的痕迹,不要留坏痕迹

  2、 XXX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

  3、无论人生长短,都要留下痕迹

  B组——

  1、 善事是善意堆砌出的痕迹;辉煌是一路披荆斩棘奋斗的痕迹。

  2、不要因为考试的失利而否认奋斗的痕迹;不要因为朋友的离去而忽略友谊的痕迹;不要因为亲人的故去而冲淡亲情的痕迹;不要因为工作的失意而践踏顺利的痕迹;不要因为感情的挫伤而蔑视真爱的痕迹。

  3、故乡在我们心中的痕迹会因我们的年迈而愈加清晰深刻。

  3、 痕迹是公正无私的证据,痕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痕迹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5、道路越是泥泞,留下的足迹就越深。

  【结构布局】 人的生命是由一天天累积而成的,大多数人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改变,没留下太多的痕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安于现状,寻找很多不同的方式过过不同的生活……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留下了痕迹,它就会永存吗?答案显然是不会。……当然,有些痕迹是不值得留下的也不应该留下的…… 有一种痕迹,来自平淡生活的日积月累……

  有一种痕迹,来自不安现状的艰苦奋斗……

  有一种痕迹,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模糊……

  有一种痕迹,是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恶魔……

  【精彩语段】

  不留痕迹,我们的一生可能只如一株自开自灭的桃花,未引起他人关注时就已化成春泥。但我们依旧会有我们的优雅,因为我曾以毫无修饰的美装扮过人间。如水的灵魂自有它低调的华贵,林间观望者逡巡的足迹不会把我们围绕,但我们依旧使这个春天更美丽。

  刀笔在你手中,痕迹由你刻画,用良心去画吧。

  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风轻轻地来,轻轻地走,那叶子,便是风留下的痕迹。

  时光是不断拔节的枝叶,回忆是被包裹住的年轮,仿佛打了个小盹,生命竟跨越了如此大的一步,但那梦境中的一切,清晰得如同就在前一秒发生过一般。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的美好不在于它没有痛苦,而在于我们可以忍受和超越痛苦,痛苦激励我们的反思,而不是顺境下的麻木导致我们随波逆流。美丽的痕迹往往因痛苦而产生,不断奋进的人才是最有魅力的。? 拨开码头的青苔,那是流水的痕迹;细数树木的年轮,那是岁月的痕迹;敲开斑驳的化石,那是雨打风吹的痕迹;追随先人的脚步,那是风雨兼程的痕迹。

  太阳东升西落,在广袤的大地上留下斑斑划痕;江水滚滚东逝,在渐宽的河道上留下光滑足迹;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在树木的`躯体内刻下圈圈年轮。

  大江东去,那卫星云图上青葱翠绿间蜿蜒委蛇的一缕,是它痕迹;流星陨落,那划过黑色夜幕闪烁的一道,是它的痕迹;脉脉善意,点点滴滴温暖人间,是它的痕迹;千里之行,扎扎实实不懈奋斗,是它的痕迹。?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

  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沙滩上,一排排深浅不一的脚印,一阵浪来,都归于平整;石碑上那些歌功颂德的文字,在风吹日晒中渐渐消磨;但惟有那些传世佳作,时时刻在后人心中。生命也像这些痕迹一样,或短暂或美丽。

  岁月如水,流到什么样的地方就有什么样的风尚,我们怎能苛求世事与沧桑,永不改变的是从不羞于见人的爱的痕迹。

  我们总有一天会老去,那是我们人间之旅的终点。既然这是趟天赐的旅途,我们便一路自傲地走下去,要尝过失望的痛苦,被爱的幸福,绝望的无助,胜利的喜悦与功亏一篑的遗憾,那才是一场绝妙的人生!我们一路走来的证据,是一条七彩的痕迹。

痕迹的作文3

  痕迹是存在逝去后的证明。不管这种存在是人物,是故事,还是文化;是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 ——题 记

  驱车驰骋在蒙古草原上,窗外一闪而过的,永远是蔚蓝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碧绿的原野。但你却无论如何不会觉得单调。不知是因为用汉人的心态去看待它,还是因为用江南的眼光去审视它,你总会觉得这个民族的景色是干净的,正是这种干净带来的特别,让你保持着高度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直到去了昭君墓。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写过昭君的故事。她不愿低眉顺眼贿赂画师毛延寿,就有人写她正直不阿,高风亮节;她请命和亲,远嫁匈奴,就有人说她爱国奉献,无私无畏;她带去了器乐,谷物,就有人赞她促进和平,造福百姓……

  到了那里,看到那青冢一座,我才明白,这些后人或真心或假意的赞美,她都听不见了。

  诚然,“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古人对自己的希冀,也是后人对古人的安慰。等到了昭君墓,看见那高高的青冢,你才会了解所有的希冀都是谎言,所有的安慰都是徒劳。因为昭君是寂寞的,到来草原的人都能读懂的寂寞。蒙古人深深了解这一寂寞,墓园里虽布置的如一贯的大气干净之美,却不忘在一侧建立起一座中原模样的织房,又从她的故乡秭归运来了一架她用过的织机和几件织具陈列在织房里。保留至今,织机上早已积上了一层厚的数不清年代的灰尘。

  这是昭君留在草原上唯一的痕迹。另有的,不过是后人为了营造“文化”氛围而再造的。

  我惊讶于蒙古人粗犷豪迈中残存的细心与敏感。在汉元帝时,昭君和亲单于,走进了草原,走向了大漠,于是胡汉修好。但她在异国终老后,胡汉命运的走向根本未知;汉朝又有外戚王莽日渐专政直至篡位,胡人们竟还能长驱直入昭君远在中原的故乡,为她取来这几件告慰和陪伴亡灵的纪念。即使是用外交手段完成,也让人感动。我不知这是不是一种对外来者或仅仅是对善者的尊敬?

  因为有了那道痕迹,昭君,在我心中更成了寂寞者的代名词。

  因为只有那道痕迹。我顶着草原上夏日中午的烈日登上了那座青冢山,每一级脚下的石阶都显得那么沉重。气喘吁吁俯视整座陵园,蒙式的建筑雍容典雅,每一笔勾勒都独具风味。诺大的园子装了那么多的游人,竟还是空荡荡的。

  也许整个蒙古族的文化都是寂寞的。夜宿在蒙古包里,外面草原上跳篝火舞的人还没散去。其中有两个韩国老头,依依呀呀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跳着笑着乐的.合不拢嘴。在他们眼里,中国的大草原一定是热闹的,脖颈上蓝色绸缎制成的那叫“哈达”的东西一定是种艳丽的装饰,所以当地人会献给每个游客。他们一定不知道,哈达也有纯白纯白的,蒙古族的故事里也有着寂寞和无奈。

  夜,已过了十二点,人群渐渐拥着倦意钻进了蒙古包。所谓人群,不过都是些游客。这大草原上,方圆几十公里也不定能找到一户牧民家的。我脑中难以忘记白天见过的那道痕迹,便一人搬了小凳子坐在草地上,抬头数着北纬四十几度上空满天的星星。那儿的夜空真的太美太澄澈了,连银河都在黑幕上映得清清楚楚。两千多年前这样如梦的夜色中,昭君也曾这样数过星星么?在秭归,在长安都不曾见过这么美的夜色吧!这是的她是荧,是火,是月华,是能想到的一切明亮的东西,是填满思乡的介质;是河,是雨,是清酒,是能变成的所有流体,是倒流向家乡的泪水。可怜的昭君,躺在寂静的草原上,竟没有一样东西能让你依靠……远处依稀可见的敖包,据说在节日时常常能聚上成百上千人,赛马,拉马头琴,喝马奶酒,吃烤全羊。可这么辽阔的草原,几千人也显得太渺小。 想着明天又要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墓。同样是陵墓,我期许着那又是一处怎样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