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朴石在野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朴石在野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果说宝玉是一块璞玉,不通世事,有着石头般的愚顽心性,那么刘姥姥或许可以算作一块在野的朴石。
宝玉不通世事,但出身高贵,因而是“玉”;而刘姥姥则与之相对,她身份低微,不引人注目,是“芥豆之微”的小人物,因而用“石”来比喻最恰当不过。她来自于乡野,有着朴石一样的外在与心性。
刘姥姥与自然之石是十分相像的。正如石头的坚硬,刘姥姥作为一个乡野村妇,有着健朗的体格,浑身勃发着自然的乡野气息与旺盛的生命活力。她是一块朴石,是如朴石一般天然质朴的。
刘姥姥是质朴的,她心思单纯,甚至有时候有些思维简单。第一次进贾府时,刘姥姥在凤姐面前一口一个说板儿是王熙凤的侄儿,让周瑞家的听了都不好意思。刘姥姥当时心里或许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单纯的想要以此来套近乎罢了。大观园里,她把省亲别墅的牌坊想当然地认成“玉皇宝殿”,跪下磕头,更是体现出了她头脑的简单。这样的刘姥姥,虽然显得有些笨拙,却使人觉得十分可爱。
刘姥姥的身上还有一种质朴的快乐与幽默。在大观园中,她不惜频频出丑,一次次逗得众人开怀大笑。刘姥姥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快乐,首先是因为她自己身上就具有这样一种质朴的快乐因子——她并非是把自己当做一个笑话的表演者,而是自己也融入其中,成为了快乐的一部分。她不小心跌倒,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刘姥姥没有抱怨自己倒霉,而是“自己也笑了”,她自身本就具有如此的乐观胸怀。她虽然知道凤姐和鸳鸯故意想让她出丑,却还是配合完成了表演,并且觉得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她从未因众人的笑话而恼怒,而是始终乐在其中。因而她才能一次次地给众人带来欢声笑语。
刘姥姥亦有一种质朴的善良。对于凤姐曾经对自己的接济,她知恩图报,不仅在凤姐病重的时候看望和安慰了她,并且还接受凤姐的重托。最终刘姥姥终于不负凤姐的托付,于危难时刻营救巧姐,还为她寻得了一个好的归宿。刘姥姥可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典型,从始至终,她所得到的,不过是二十两银子,连凤姐赠给她的金镯子也没有收。但她对于巧姐,却真真切切是救命之恩。与其说她的帮助是源于报恩,不如说更是源于她内心固有的善良。
刘姥姥作为一块在野的朴石,自然也能坦然迎接风雨的冲刷与洗礼,自然也积增了很多的人生识见与阅历,她善用过去的人生经验冷静地观察、分析、谋划,能够自如地融入种种人情世故,拥有对人情世故的娴熟练达。她在贾府中虽然频频闹出笑话,却始终举止得体。她很会讨得贾母的欢心,把乡下的见闻说给贾母听,使贾母听得津津有味。宝玉和姊妹们也都爱听刘姥姥讲话。她成功地抓住了众人的眼球,她的表演无疑是很精彩的。见贾母听了高兴,她便没了话也编出些来讲,可见她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的能力。因而刘姥姥才能赢得贾母的喜欢,被留在荣府。初次见面就能给贾母如此好的印象,可见刘姥姥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智慧。
刘姥姥也是个十分会说话的人。她总能用得体的语言,不动声色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妙的莫过于凤姐给她头上插满花时,那一句“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竟这样体面起来。”一箭双雕,既有夸赞之意,又达到了一种喜剧效果。然而这一切却又是如此自然地完成。又如摔倒时“那里说得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一句话,自然而然地巧妙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同时,丰富的社会阅历,也给了刘姥姥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坎坷时的一份达观与从容。刘姥姥虽然生活贫苦,甚至家里艰难到不得不厚着脸皮去贾府寻求救济。但是刘姥姥面对这样的艰难处境,却没有只是抱怨和绝望,而是坦然接受了这种困境,并积极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于去贾府求助这样的事情,也抱着“去见见世面”的乐观态度。这一点和她的家人比起来,确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朴石在野,本性自发。刘姥姥身上既有一种生命的质朴本真,亦有一种饱经风霜的练达。这二者是如此和谐自然地统一在一起。这是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刻意为之,并非“巧智”,而是“大智”,是刘姥姥本真个性的自然流露,因而也是统一在她质朴的心性之中的。《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道本源于自然,而中庸则是顺应天道。作为一个农妇,刘姥姥并不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中庸之道”,但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率性自然,成为了中庸之道的最好例证。她在质朴的农妇心性与练达的人情世故之间出入自如,却并非刻意而为之。或许这恰好印证了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不勉而中,不思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