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记作文

时间:2023-07-18 19:27: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养蚕记作文[必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养蚕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蚕记作文[必备]

养蚕记作文1

  下午,我一回家就悄悄地走到阳台,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小纸盒。打开一条缝往里望去,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只只小蛾子。你要问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得从20多天前说起了。

  三个星期前,爸爸拿回来一个小纸盒。我打开一看,惊喜地发现里面有许多条可爱的小蚕。蚕宝宝们的身体软软的、细细的、小小的,灰白色的身上有一道道黑色的斑纹,身体向前慢慢地蠕动。从此就开始了我的养蚕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敢触碰蚕宝宝们。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伸出食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蚕宝宝,从此我就喜欢上了他们。我每天都给它们采摘新鲜嫩绿的桑叶,铺在蚕宝宝身上,不一会儿它们就从下面探出小脑袋来,津津有味地啃食起来。蚕宝宝长得可真快呀!只过了一个星期,身体变得又粗又长,浑身白得发亮。

  有一天,我看见有一只蚕爬到了盒子的边上吐丝。爸爸告诉我它要结茧了。果然,那只蚕结出一个白白的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剩下的蚕陆陆续续地结茧,有白色的'、有金黄色的。我重新找了一个小纸盒,把蚕茧装在一起,爸爸告诉我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破茧而出了。

  今天,我再打开这个小纸盒,里面果然有一只只蚕蛾。妈妈告诉我它们的生命快到尽头了,但它们的茧可以用来做蚕丝被和衣服。

  通过这次养蚕,我明白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古诗的真正含义。

养蚕记作文2

  学校给我们养了几只蚕,刚给我们时还有点瘦小,黑黑的,背上有毛。

  蚕宝宝吃食时,大豆似的嘴像一台收割机,“沙沙”地吃着。有的蚕压在另一只蚕身上,让下面的蚕一动也不能动:有的.从中间咬出一个洞来;还有的用脚保住桑叶,贪婪地吃着。其中有一只小蚕特别奇怪,它到叶子上咬叶子的茎。桑叶上马上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洞。

  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希望小蚕快快长大,让我看看它吐丝结茧的样子。

  终于有一天,我如愿以偿。在一个早晨,我习惯的看了看盒子,我发现里面的蚕不动了,我心急如焚,以为里面的蚕生病了。同学说:“没事的,是它要结茧了。”过了一个时辰,我发现蚕在角落里吐了几根丝。又过了一会,我发现小蚕已经吐出了一个椭圆形的外壳,它把自己困在了里面。我终于理解了作茧自缚这个成语的意思。过了很长时间,里面竟然有一个胖胖的茧。我把茧拿出来,在耳朵边摇了摇,里面传来了“咚咚”声。哈哈,原来小蚕在里面呢!真恨不得有一个“***”,看看蚕在里面干什么呢!

养蚕记作文3

  这几天,我心血来潮,在校门口买了好几条蚕,准备带回家养。谁知这一养。便上了瘾。刚开始这几天,这几天蚕非常小,在盒子里很不起眼,换换桑叶时,我必须小心翼翼,生怕把旧桑叶和蚕一块扔了。在我的细心照顾下,蚕宝宝长得很快,没过几天,就“肥头大耳”了。每天我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蚕宝宝生长情况。

  蚕有一个特点,就是会蜕皮。蚕蜕皮时,首先将身上所有的蜕皮都压缩在尾部,接着再把身体和尾部用力伸长,然后再突然收缩,最后将尾部甩来甩去,这样的动作要重复好几遍,皮才能脱下来,蚕一共要蜕皮四次,才能作茧成蛹。蚕吃桑叶的样子有时也很有趣,它们为了更方便地吃到桑叶,甚至采用“倒挂金钩”的方法,用小脚抱紧桑叶的`边缘,嘴朝上,贪婪地吃。我看到蚕的嘴虽然很小,每口吃的桑叶也不多,但它吃的速度很快,几下子,一片桑叶就缺了一个大口子。

  自古以来,蚕一直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可爱,而且伟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只求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

  我敬爱的老师,您就如同这春蚕,默默奉献,哺育一代又一代的我们。我爱春蚕,但我更爱老师!

养蚕记作文4

  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科学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蚕的故事,还给我们发了蚕籽。

  回到家,我马上把蚕籽放到了一个鞋盒里。刚开始的几天我非常好奇,每天放学都要去看看蚕籽有什么变化,生怕小蚕孵出来却没人给它们喂桑叶吃。可是过了好多天都没什么动静,我便以为那些蚕籽是假的,所以就对它们漠不关心了。

  之后的一天,我正在写作业,听到妈妈大声喊我:“一一,快来看,你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怀着好奇心,飞快地跑了过去,朝鞋盒里看了又看,却怎么也看不到蚕宝宝,就没好气地问妈妈:“妈妈,我的蚕宝宝在哪儿呢?”妈妈指了指几个穿黑色外套的'小虫子,说:“这就是蚕宝宝。”那一瞬间,吓得我皱起了眉头,感觉蚕宝宝既丑陋又可怕:“妈妈,为什么蚕宝宝这么吓人呀?”我的脸上满是疑惑,惊讶地看着妈妈。“蚕宝宝就是这个样子。”妈妈十分坚定地说。“那你以后帮我换桑叶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可是有几天,妈妈工作很忙,也顾不上给我的蚕宝宝换桑叶了,当我再去看这些小家伙的时候,发现有的竟然死了,我伤心地把它们埋葬了。这时我发现,活着的这些蚕宝宝居然都穿上漂亮的白色外套了。可是妈妈仍然很忙,所以这些蚕宝宝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变成了轻盈的飞蛾,无情地飞走了,只留下了它的子孙们。就这样,蚕的传人一天天成长了起来。

  看来,养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做事情还是要充满勇气,并付出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养蚕记作文5

  我们学校掀起了养蚕热潮,我也到小摊上买了几只玩玩。我一看,好难看的小蚕啊!这小蚕只有芝麻的一半大,身上还有细细的毛。一位阿姨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过两天小蚕就变得白白胖胖了。”

  过了两天,原本黑黑的小蚕变得黄黄的,身上的毛也少了许多,身子也比原来胖了一些。我把桑叶切细,一点一点给小蚕喂食。又过了几天,小蚕已经变得白白的、胖胖的,身上的毛一点也没有了,个头大了,胃口也大了。我必须喂多点桑叶给它。有一天,我发现原来一刻也闲不住的蚕变得十分安静。原本对它很有吸引力的桑叶也起不了作用。它是不是死了呀?我急忙跑去问妈妈。妈妈说,蚕要蜕皮了,蚕每蜕一次皮就长了一岁。听了妈妈的话,我立刻转忧为喜。

  在我的精心喂养下,蚕长得又白又胖,我家边的桑树的叶子都不够它吃了。而蚕的嘴也很刁,老的、黄的桑叶它都不要。我只好去更远出采了。遇到找到叶多的时候,我会多采点,放冰箱里。

  蚕宝宝吃食时,豆豆是的嘴像一台收割机,“沙沙”地吃着。有的蚕压在另一只蚕身上,让下面的.蚕一动也不能动:有的从中间咬出一个洞来;还有的用脚保住桑叶,贪婪的吃着。其中有一只小蚕特别奇怪,它到叶子上咬叶子的茎。桑叶上马上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洞。

  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希望小灿快快长大,让我看看它吐丝结茧的样子。

养蚕记作文6

  我的蚕白白胖胖的,长得很健壮,较大的蚕有我的小指头般粗,身长也有8厘米了。它们挺能吃的',自从我买来后,每天得记得给它们喂桑叶,各个可都是“大胃王”。

  它们吃起桑叶来几乎是一扫一圈,晚上给它们放入五六片,早上都吃了个精光。若再多养些蚕,我备的桑叶就不够了,它们这么能吃,我看种棵桑树都吃得完。听,这些蚕吃得那么狂,“喀嚓、喀嚓”像剪刀在剪叶子一样,集体吃起来的时候,声音可响了。

  有一次,一只蚕吸盘松了,翻了过来,书上说这样就是快死了。我紧张万分,把一片桑叶放到吸盘上,仍然没吸住。我的心情像晴天突然变阴一样沮丧,只有最后一招:动肚子(因为它怕痒)。我动了一下,它缩了一下。呼——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幸好没死,我都吓坏了。

  近日,我的蚕都结茧了,盒子的各处角落里都藏着小小的茧子,可蚕吐的丝看都看不见,它们是怎么形成茧呢?我到网上搜,原来蚕茧是由不间断的一根细丝织成的,大约有300-500米长,都可以把我绕几十圈呢,没想到小小的蚕竟那么神奇!

养蚕记作文7

  这学期,根据科学课的需求,让我们通过养蚕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开始,爸爸妈妈并不想让我养蚕,因为我们是北方人,从来没有养过蚕,我更是连蚕见都没见过,这还是头一次有了机会。

  由于我的坚持,他们终于同意了。于是,我到网上买了两包桑叶,并且还有附赠的一小包蚕卵。过了将近两个星期,我再一看,呀!小蚕出来啦!刚出来的蚕有点黑,如果不仔细看,还真有点像蚂蚁,怪不得叫蚁蚕呢!

  逐渐的,小蚕长大了,变白了,吃的也多了。但买回来的.两大包桑叶,烂掉了一些,剩的也不多了。我又向同学借了点桑叶,但还不够,只好又从网上买了一包。

  现在蚕宝宝吃得多,长得快,应该是二龄幼虫了。因为我养的比较晚,我的同学有的蚕宝宝都结成茧了。听同学们说,幼虫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大概6-8天,五龄之后才开始吐丝结茧。

  五龄幼虫的蚕宝宝需二天二夜的时间,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可以有1。5公里长。五龄幼虫在茧子中进行最后一次(第五次)脱皮,成为蛹。

  再过大约7-10天后,蛹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雌蛾约在4-5个小时内,产下约500个卵,然后慢慢死去。

  在哺育蚕宝宝的一个多月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小生命的外形改变、生命转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感悟到了生命的奇异。蚕儿虽小,但在哺育过程中还真需要学习很多养蚕的科学知识呢!

养蚕记作文8

  今天妈妈给我买来了3条蚕,这3条蚕都是黑色的,跟蚂蚁差不多。

  妈妈把蚕放到鱼缸里。一天,我们发现它竟从“蚂蚁”长长了“帅哥”。第二天,我早早起来,给它们摘桑叶。还以为蚕脱皮后不会吃太多,没想到它们一下把一大把桑叶消灭了。鱼缸里布满了蚕沙,一看就是脱皮的蚕拉的。往脱皮的蚕一看,那蚕在鱼缸里爬来爬去,腹足上的小吸盘让它轻松自如地在鱼缸里“飞檐走壁”,妈妈用一次性筷子搭了不支架,它却不领情,几次想越狱,被我抓了回去 。一条二龄蚕经过一夜的暴饮暴食,三龄蚕的身体比昨日大了一圈。妈妈想清理它们的窝,就用一次性筷子轻轻地夹住三龄蚕,帮它轻移阵地。没想到它竟凶神恶煞地朝妈妈摇头晃脑,仿佛在说:“快把我放下,不要碰我,后果自负。”妈妈才不会被它吓到呢!它把三零蚕夹到白纸上,又去帮二龄蚕搬家。这乳臭未干的小虫子,也和它的.兄长一样,想吓退妈妈。等鱼缸清理完才没造反。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发现四龄蚕的状态让我大吃一惊!四龄蚕在鱼缸里不停地翻滚着,如一把剃刀在它肚子上搅拌着。我很担心,直到第二天,它又开始大口大口吃桑叶我才安心。可几天后,四龄蚕去世了,原来根本就没有越过鬼门关,几天前的正常表现其实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今天无情的死神伸出了毒手,夺走了它弱小的生命。

  愿四龄蚕在天堂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养蚕记作文9

  5月11日星期三,学校发给我五只蚕宝宝,两个星期过后,我的蚕宝宝已经被我养得白白胖胖的了。

  经过观察,我发现给蚕宝宝喂桑叶不能喂湿的,太多或太少的桑叶,蚕宝宝出生的时候你给它喂桑叶它就不会吃其它的了,它只会吃桑叶;相反,你给它吃莴苣笋的叶子,它也就不会吃桑叶,只会吃莴苣笋的叶子。所以蚕宝宝出生时给它吃什么,它就一生吃什么,所以出生时给蚕宝宝吃什么很重要。而且蚕宝宝的吃饭的饭量与速度也是惊人的,五只蚕宝宝吃一大片超过它们身体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桑叶,几个小时就解决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蚕宝宝时先用嘴在桑叶上咬一个半圆,然后再在外圈一口一口的把半圆形扩大。

  蚕宝宝不但吃饭的饭量与速度也是惊人的,而且长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快。我星期一去上学的时候它还跟细绳一样,瘦瘦的。我周五回来的时候,它已经有麻绳那么粗了,现在我的蚕宝宝已经有三只结茧了,蚕宝宝两只是昨天晚上结的`,一只是今天早上很早的时候开始的。蚕宝宝结茧通常是先用自己的丝做成一个网一样东西,再在里面吐丝、结茧。蚕宝宝吐丝的速度非常快,早上刚开始织网,晚上就结好茧。

  再过几天蚕宝宝就要破茧而出了,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留下可供人类使用的洁白的蚕茧,我们生活中用的蚕丝被、蚕丝衣等就是用蚕茧作原料的。这就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牺牲自我,幸福他人的典型代表。蚕能如此,我们亦能如此,我要像蚕学习。

养蚕记作文10

  “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了探究蚕的奥秘,我与家人决定养一次蚕,与蚕来一次亲密接触。

  首先我看到的是一堆黑色的圆粒,那就是蚕卵。我们把它放在一个敞口的小盒子里。不久,蚕孵化出来了,小小的,黑黑的,像一条条黑小辫子。除了头有些白以外,其余全是黑的。又过了几天,蚕宝宝变得白了,可以明显看出,蚕的嘴巴是黑圆点,在黑圆点的下面,是两个小牙儿,蚕就是靠这两个小牙儿吃桑叶的。再过几天,蚕就要蜕皮了。蚕在蜕皮前不吃不喝,我还以为蚕生病了呢。蚕蜕皮时,蚕的末尾会出现两层皮,随后一层皮会自动蜕下,另一层皮不会动。蜕完皮后,蚕又开始大吃大喝起来。蜕完皮的蚕,越来越白,尾部的尖儿慢慢地立起来了。

  随着蚕越来越大,它的饭量越来越大,拉的蚕沙(大便)就越来越大块。现在的`蚕,应该是三龄蚕或者是四龄蚕了。身体变得雪白,嘴巴变平了,更好地吃到桑叶。尾部的尖儿立的很直。据说蚕每个部分产生的东西都很珍贵。蚕吐出的丝可以织成蚕丝被,可以给人温暖。蚕的大便是中药,熬药、煮汤、做菜都可以。而且蚕在古人的手中就已经是个“宝”了,因此也出了许多描写蚕的诗,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就是一个典型。

  蚕,在我们的心目中是萌萌哒类型的,它全身都是宝。希望我们大家能够手牵手,一起保护蚕,保护动物。

养蚕记作文11

  “我的蚕要结茧啦!”我兴奋地叫喊起来,因为我看到一只白白胖胖的蚕开始大量吐丝了。

  我轻轻地把蚕拿起来,放进我用纸盒给它做成的“茧房”里。只见它扭动着柔软的身体,向四周望了望,开始吐丝结茧。

  它先从上到下吐了一层丝,然后爬到丝的中间,一摇一摆的吐出一根细细的丝,反反复复织成“8”字形,把自己裹在中间,茧就初步成形了。蚕没有休息,它继续吐丝,要把自己的房子做得厚实些。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发现蚕茧已经做好了。它就像一个白色的花生。我再用手指碰一碰蚕茧外面的丝,发现它非常有韧性,很结实。

  蚕宝宝睡在自己做的小屋里会是什么样子呢?它化成蛹了吗?

  中午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把蚕茧摘取下来,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它剪开。没想到,蚕宝宝还没有化成蛹,只不过比结茧前小了一些。

  我把蚕放回原来的位置,希望我的举动没有伤害到它。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透过剪开的缝隙,发现蚕的身体逐渐缩小,变成了一个两头小,中间粗的“纺棰”。不光如此,它的体色也由白色渐渐变为淡黄色。到了第五天,它已经是黄褐色的,蛹皮也硬起来了。

  没过几天,其它的蚕也陆续结茧。我多么希望我的蚕蛹早些羽化成蚕蛾呀,因为到那时,我就可以用它产的卵养更多可爱的蚕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