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乡的味道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味道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味道作文1
有人说,广东人最懂得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在一番讲究的做法后,都变成了美味佳肴。然而,广东人的“善吃”,除了表现在用珍贵食材做出的美味,更在于,广东人能用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食材做出让人尝一遍后回味无穷的小食。
广东的老年妇女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做上许多点心,走家过户时,这便是最好的手信。其中,最受广东人欢迎的,就是“咸水角”。怎么听着名字那么怪呢?望文生义,大家都会猜,这是一种角状的咸的东西。那它到底是怎样的呢?竟能成为广东人家招呼亲朋好友的必备点心?
“咸水角”又称“咸鸡笼”,笼统地说,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包着馅儿油炸而成的点心。这听起来倒是很容易的嘛!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广东人做这道点心是十分考究的。
首先,把适量西芹、马蹄、冬菇、红萝卜切粒,加面豉调味成馅料备用。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配。接着就要准备糖了。诶?不是咸的点心吗?“咸”的只是里面的馅儿,传统做法都会用糖溶水掺入糯米粉中搓粉。搓粉这道工序,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力度和时间,这样搓出来的粉团才会有筋道。把搓好的粉团切成小圆粒,用手捏成小窝后,还得用擀面杖擀成面皮。不过擀面杖这种东西,广东人一般不会特意去买,把装腐乳的玻璃瓶洗干净,就是擀面的工具了。擀好了面皮就可以包馅儿了。包咸水角跟北方的包饺子一样考手艺,摆上桌的`食物,虽说味道重要,但这卖相同样占重要比分。最后就是下锅油炸了,现在更健康的吃法是加少许油慢火煎熟。刚上锅的咸水角香飘四溢,一口咬下去,里嫩外脆,咸甜适中,口齿留香啊!
除了“咸水角”,广东还有很多特色糕点,比如“钵仔糕”、“白糖沙翁”等。但现在广东会做这些传统小吃的人,年纪都比较大,而年轻一辈的,又没几个人肯学,不是嫌麻烦,就是怕做点心没前途。要说想吃,那还不简单,酒楼多得是!先别说酒楼做的正不正宗,就说那份倾注在点心里的感情,那份家乡的味道,在外面是吃不出来的。我们在呼吁保护遗产文化的同时,更不应该忘了这些饮食文化!
广东歌里有这样一句:“民以食为天,食野讲新鲜,色香又要岩先……”足可以看出广东人对饮食的讲究。制作饮食的过程不免繁琐,但那代表广东文化用心做出来的美味,怎么能让它流失呢?
广东侨乡,钟灵毓秀。广东人创造出广东的饮食文化,广东的饮食文化也造就了一代代广东人。
家乡的味道作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今年腊月十九,我陪奶奶去了一趟她娘家,让我亲眼目睹了奶奶儿时的家乡习俗——打芡地瓜粉。
来到奶奶家,我一眼就看到舅公一家人在忙前忙后,我好奇地问奶奶:“舅公他们在干什么呢?”奶奶告诉我,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打芡一大锅地瓜粉,分享给左邻右舍。在芡地瓜粉之前要准备食材:大舅公在准备原汁原叶的大骨汤底,小舅公在准备清凉可口的白萝卜干,舅婆在准备爆炒后的瘦肉,小姑在准备富有高蛋白质美称的海蛎,小叔在准备能要开食欲大门的咸花生等等。
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就开始打芡地瓜粉了。奶奶先把锅擦干,舅婆去烧开水,小孩子们背上小竹筐,上山捡干草和柴火,孩子们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捡来了好几筐。首先,要倒上开水,邻居把干草和柴火放入灶里,点燃后,用扇子扇风调整火候,随即放入地瓜粉,地瓜粉像一朵朵小白花,装饰着一件黑色的小裙子,为了让地瓜粉做成糊状,舅公把锅盖盖上去,邻居还得蹲在灶旁,拼命地扇风调整火候,当时天气非常寒冷,而舅公的额头上却闪烁着豆大的汗珠。大约三十分钟后,舅公掀起锅盖,哇,地瓜粉和三十分钟前的截然不同了,现在的地瓜粉成了一锅粘乎乎的东西,很像麦芽糖,勺子一搯起来还藕断丝连的。接下来,舅公就要芡地瓜粉了。只见他双手握住一根又短又粗的地瓜杆,一圈一圈卖力地芡,在芡的同时加入海蛎和瘦肉。接着换下一个人芡,这个人比舅公有力些,只见他双手紧握地瓜杆,沿着锅边顺时针一圈一圈地打芡,一边芡一边在地瓜粉的四周撒上白萝卜干和花生……直到地瓜粉已经够Q弹为止,再加入大骨汤底,轻轻一捞,地瓜粉就芡好啦!
芡地瓜粉做完后,要分给左邻右舍共同品尝,小孩子们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盛了一大碗,不一会儿便端着碗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高甲戏了。我和奶奶也各盛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Q弹Q弹的芡地瓜粉吃起来滑溜溜的,真是太美味了,吃着吃着,奶奶和舅公不禁聊了他们小时候过年的.趣事,大家都乐呵呵的。
如今,由地瓜粉而酿成的各种家乡味道已然化成了一种乡愁的寄托,每到春节,这种家乡的味道更是时常缠绕着奶奶,因为那是奶奶小时候的年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3
家乡的味道是什么?也许是那团聚的幸福,也许是那秀丽的山水,也许是那一桌丰盛的午餐。它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回味无穷。那叮叮咚咚的碗筷碰撞的声音,那黛绿色连绵不绝的青山,那熟悉的地方口音,无一不在诉说着,家乡的味道。
那熟悉的吆喝声是引言。早晨,楼下传来的吆喝声把我唤醒,少了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家乡显得更加具有风土人情。缕缕阳光透过窗帘洒向地板,软绵绵而又让人觉得温暖的味道扑面而来。居民傍着阳光,闲散地站在小道上聊着天,那熟悉又苍老了不少的面孔映入我的眼帘。还好,那些曾望着我长大,陪我一起玩耍的他们,都还在。说话的声音不时飘到楼上,那只属于老家的地方话总是不经意地勾起思念,在心中泛起点点涟漪。微风传送着的吆喝声越来越小,逐渐飘散在风中。
那可口的饭菜是正文。每个地方都有几道属于当地特色的家常菜,也许制作过程十分简单,但也只有本地的人才能做出那独特的韵味。在我的家乡也有许多土特产,比如松花皮蛋、扎粉,都让我十分回味。我比较喜欢吃辣,特别是家乡独特的辣味,那种味道无法用语言形容。当在外的游子吃到家乡的一碗炒扎粉,那唤起的思念总会让人眼眸氤氲。那只属于家乡的味道,是什么也不能够替代,不能够磨灭的,它鲜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独一无二。
那瑰丽的景色是后记。我的家乡有许多小山,每一座山都有属于他们的一个小故事。也许是有诗人曾在此作诗,也许是这儿曾出过状元,那些故事都被当做给山起名的依据,比如明月山。话说那儿的名字与嫦娥奔月有关,可我却觉得这名字定跟在明月山顶看见的'月亮独特而又分外秀美的有关。明月山有一个十分著名的景点——青云栈道。它傍着山修筑,栏杆旁总有些许云雾缭绕,让人有行走于青云之上的感觉。顺着栈道一路向上,到达顶峰,如果夜晚在此留宿,定能看见那剪独特的月亮,和缕缕清冷的月光。那延绵不绝的群山在月光的照耀下更加醒目,愈发幽青。
家乡的味道永远是那样独特,扣人心弦,交织心底……
家乡的味道作文4
在不经意之间看到一篇关于雪的文章,将我带入无限的遐想。还记得三个月前离开家乡的时候都还是艳阳高照的,可能现在已经在下雪了吧!不过说起我的家乡就不得不说他的味道。虽然我的家乡还算不上是旅游胜地,但还是山清水秀,花香鸟语,每年来此的散心的人数不胜数。绝色的美景伴着绝色的美食,浓浓的家乡味参杂其中,让人回味无穷。
就拿腊肉来讲吧!其他地方虽然也有,但在我的家乡对它的加工却有另外一种工艺。将新鲜猪肉抹了盐,然后熏上几天,再洗净后放入油锅里炸成八分熟,再放入一个罐子里用油浸没,想吃的时候就从里面拿出来放入水里煮熟切片,这样的腊肉吃起来黏黏的,肥而不腻,还带有一股淡淡的烟熏味,这就是我家乡特有的味道。
虽然离开家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家乡独到的美食却在我的脑中不停盘旋。还记得在一家餐馆里吃过一次酸菜鱼,但味道远不如在家里母亲给我做的,虽然做法相似,但选料上差距就有些大了。在餐馆里吃的鱼肉质没有在家里吃的那么嫩,也许因为家乡的鱼是从湖中打捞出的野生的。野生的鱼没有了池塘的束缚,畅游于沟河之间,那淡淡的腥味勾起我朝思暮想的家乡的味道。
自从离开家来到学校之后,我都会时不时想念家乡的那野生蕨菜的味道了,虽然学校也有卖的但吃起来却没有那么劲道,因为我家乡的蕨菜是风干过的,自然劲道很多。
一年最热闹时,自是过年团圆之时,一大桌好吃的其中就有我最爱的竹笋炖海带。将干的竹笋(家乡特产)放在水里泡上一晚,然后切成小截,把洗好的猪头肉和海带放在一起,加水炖上几个小时,让猪头肉的烟熏味儿和海带竹笋的清脆味儿交融在一起,这就是地道的家乡风味。竹笋用来凉拌也很好吃,在冬天的时候收集一瓶雪让其自然融化,将竹笋和盐浸没于冰晶之水中,这样做出来的竹笋就着火锅别有一番风味,这就是家乡地方特色的味道。
在离开家乡的这三个月中,我凭着对家乡的记忆四处找寻这些熟悉的`味道,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所以就让我加剧了对回家的欲望,因为我的味蕾告诉我,它对家乡的味道有多么的想念民。现在我希望可以早点回家,因为这些熟悉的味道只有在家才能吃到,这些都是我家乡的味道。
每一次的失败都会让我的味蕾随之跳动,跳动的味蕾犹如我面对久别的东西时那颗激动的心。那颗激动的心,也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明白原来这些味道还是只有在那一个地方才能吃到,而那个地方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家乡。
家乡的味道作文5
什么是味道,味道就是人的嗅觉的一种体验,也可说是嗅觉的记忆。在城市里呆久了,你体会到城市是种什么味道吗!你的嗅觉有体验吗。我感觉城市味道有几种:
满街汽车尾气味,是种汽油、柴油。酒精的混合味道,很刺鼻;空气中充斥着煤烟味与雾霾的混合味道(尤其冬季更甚烈),即刺鼻又刺眼;走进步行街或购物商场,扑鼻而来的是化妆品味、香水味,使人昏昏晋噩噩,半醒半睡,不知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总之,我觉得城市的味道,浑浊,黑暗让人沉闷、窒息、压抑!
告别了城市,离开这钢铁水泥森林,驱车向久违的家乡驶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袤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心情豁然开朗,就连呼吸也觉得顺畅了!
到了家乡,闭上双眼用鼻子来嗅一嗅,唉!这真是久违的乡村味道。它在我嗅觉记忆中刻下深深的痕迹。我贪婪地吸吮家乡的味道,品味着它,它还是过去的老味道,那么纯正,那么亲切!我细细咀嚼家乡味道,真是丰富多彩啊!
在青青的草地里,你可闻到草的青香,使你回味冗长,这气味清爽就像在口中含了块薄荷糖。躺在绿草中打滚,追忆着童年时无忧无虑的时光,也想起玩伴小芳,如今她一定是位漂亮的姑娘,我还真有点想念她,不知她在何方!
在缓缓的山坡上,你可闻到花的芬芳,这山上处处开满了山花,映山红似火焰燃烧了山岗;百合花张开秀丽的小嘴,吐着舌尖似乎要亲吻你的脸庞;不知名的花朵艳艳开放,彩蝶飞舞,花香四溢,这里是人间美丽的天堂,空气中充满了芳香,这味道让人把一切烦恼遗忘!
在绿绿的瓜田中,你可嗅到鲜瓜的芳香,瓜田是生长甜蜜的地方,瓜儿个个像绿色翡翠,瓜秧好似优美的诗行。咬一口嫩脆的鲜瓜,甜蜜涌心头,阵阵扑鼻香。会觉得生活无限美好,处处充满甜密的畅想。
在碧波麟麟的鱼塘,你可嗅到略带腥味且美妙的味道。这是纯正的鱼塘味道,塘里银鲢飞,锦鲤跃,一幅丰收的.景象。一网捕上鲜活鱼儿,就着塘水铁锅炖鱼,一会就飘出诱人的鱼肉香。吃着鱼锅就着二锅头白酒,把这故乡的味道品尝!
家乡的味道还有很多,哪种都会让我心旷神怡刻骨不忘。家乡啊!你的味道就是,清馨、高雅。清爽、芬芳。投入你的怀抱,就象拥抱了我的亲娘。你的味道永远记忆在我的心上!
家乡的味道作文6
今年的清明节,我是在异乡度过的。
“表妹,你在外面还好吗?你外婆做黄姜饭了,刚才她还唠叨你今年怎么没回家呢……”表姐的一个电话,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家乡……
黄姜饭是家乡清明节必备的主食之一,听说是祖先们流传下来的风俗。黄姜饭那金灿灿的颜色,是这个世上最具有魅力的色彩;黄姜饭那清香的气味,是这个世上最具有诱惑的气味;黄姜饭那美妙可口的味道,醇香缠绵,令人回味无穷,不可言喻……
记得有一年清明节下起了雨,而那时候,黄姜还在菜地里。“下雨了,怎么去挖黄姜?”“要不今年就不做黄姜饭了?太费功夫……”我和堂哥堂姐们在一旁听了大人们的对话,都害怕吃不上黄姜饭,急忙说:“我们去挖吧!”“下雨了,路很远……”为了吃上一顿黄姜饭,我挺了挺胸膛,说道:“没关系!包在我们身上好了。”
来到菜地,我们先是找到种植黄姜的地带。然后认真地挖了起来。我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挖黄姜,因为下着大雨,黄姜在地下好像喝饱了水,想出来见见新世界,我用手轻轻一拔,它就乖乖地出来了……
我们回来后,妈妈就开始忙碌地准备黄姜饭。做黄姜饭的.程序有点繁琐。先用菜刀把姜压扁成块状,把姜用水煮到沸腾,最后再把姜压一次,除去黄姜,只取煮好的黄姜水,还需要放上一个夜晚,第二天再用黄姜水来煮饭。而且每一个程序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必定会影响口感。
尽管黄姜饭做起来程序繁琐,家人也仍然每年都做黄姜饭,为的就是把祖先们的风俗传承下来,为的就是把家乡的味道永存心中,那熟悉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啊……
三年前,我们一家都离开了家乡。后来,每逢清明节回家乡后,外婆总是打来电话,非要我们回去吃一顿黄姜饭。尽管与外婆家相隔甚远,但是,爸爸也总会开着车载着弟弟、妈妈和我一起前往外婆家,去品咂那熟悉的家乡的味道……
而今年,清明节我却身在他乡。表姐的一个打电话,使我马上想吃到黄姜饭。于是,我便立即到繁华的街面去寻找,问过若干个本地人,哪里有黄姜?回答我的只有失望——他们连黄姜的名字也没听过,更不要说是见过了。
黄姜饭清香缠绵的味道,是我最熟悉的味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那种熟悉的味道无法淡忘的!
遥望家乡的方向,我仿佛闻到了黄姜饭的味道,仿佛感受到了家乡的气息,那种气息以其独特的芳香抚摸着我的身躯,温暖我体内的每个幸福细胞……
家乡的味道作文7
小时候只知道呆在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她总能使不成样的哭脸变成一副可爱的笑脸;她总能使一颗跳动不安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家乡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而那时的我对她的了解仿佛披上了一层面纱——朦胧而清淡。
家乡的味道对于一个追逐世俗的人来说,家乡只是一块不值钱的土地。她没有城市的一小块地那么值钱,但对于我,家乡则是一块藏着金矿的沃土。她让我懂得一个人的价值,生命的真正内涵。
最喜欢在春天时躺在翠绿的草地上,那里充满着草的芬芳。那是家乡的体味,让我留念与陶醉。在这时到处都是放牲口的孩子,看他们的表情,准是被这芬芳给乐坏了。这让我想起许多草的珍贵。如薰衣草可用来装饰,车前草可以做药,这些草早已被药农视为掌上明珠。虽然家乡的草没有沁人心脾的香味也无他用之处,但那种淡淡的香使你觉得仿佛与自然溶为一体了。所以每当春天时我都要在草的怀里躺一会——那是一种享受。
蔚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它有水一样的清澈却不乏色彩之美,没有红那样让人眼花缭乱,它是一种饱览沧桑的色彩。当你睁大眼睛注视着它时,你会感到一种伟大并几分崇敬之情溶于你的血液。所以每当仰望家乡的天空时,这种激情燃烧了我。在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几件或许多件事让其充满激情。如未上学的你对书本的渴望,青春期的你对异性的渴求,青年的你对理想的追逐等这些曾让你付出许多精力与时间,但当激情之后又是怎样的生活。就像老年人一样,渐渐被时间磨去了壮志的棱角,没有了太多的激情,只有回忆已去的.往事。我正年轻,喜欢家乡那种激情,我不想看到我将激情丢失时是怎样地痛苦,所以我加倍地努力,去捕捉时间的馈赠。
时间可以使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瞧,东边的小树已蔚然成林了。还不时有燕雀的叫声。这给家乡添了一些生气。那翠绿的树叶尽情地欢唱,引起我无尽的遐想。我想几十年之后家乡便笼罩在一片翠绿之中了。我们又能歌颂大自然的美,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了。那时人们就真的会去珍惜这些,而不去做违背自然的丑事了。
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往日的喧哗也已经被宁静所代替。每次进入树林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鸟语花香的日子赶快回来吧。
故乡哺育了我,故乡的变迁牵着我的心。愿故乡慢慢地沉睡在寂静的夜空下,不要被时间所吞噬。
家乡的味道作文8
家乡的味道,如刻画般隽刻在我心中,使我永难忘怀……
——题记
我的家乡,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湛江。这里环境怡人,美食数不胜数。但最令我着迷的,是白切鸡。
白切鸡,顾名思义就是不经浓味的调味料烹饪而成的鸡。也许你会问,这样的鸡寡然无味,何处令你着迷?所以,这就要讲究鸡肉的质地了。湛江别的不多,空阔的农地倒是大把大把的,饲鸡者在每日清晨会将鸡放出笼子,把鸡指引到空地,散上稻谷和杂米,让他们自己自由地吃,尽情的跑。这样的.鸡我们本地称为“走地鸡”。所以正宗的白切鸡都是选用走地鸡,这种完全自然的放养使鸡更健康,鸡肉更美味。在我家,全家人都喜爱吃白切鸡,这是奶奶的熏陶。奶奶是地道的湛江人,她热爱生活,热爱美食,会做一手好菜,其中她做的最好吃并且她最爱吃就是白切鸡。每到逢年过节,奶奶都会做白切鸡给我们吃,那时的厨房便是奶奶的天地。奶奶先将一只新鲜的鸡去毛,挖出内脏,洗净后将开水煮沸,然后将鸡整只放入锅里,加上一勺盐,关上锅盖。待十几分钟后,打开盖,只见鸡皮澄黄,这时的白切鸡就可以出锅了。最好吃的白切鸡就是鸡肉煮得与鸡骨刚分离,鸡骨还带着一些血色,这时的鸡肉是最嫩、最滑、最鲜美的。待鸡凉冻后,奶奶会把他们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美味的的白切鸡就可以上桌了。
随着白切鸡上桌,除夕夜的大餐便拉开了序幕。姑姑伯父们一边吃着白切鸡及其他饭菜,一边谈论这一年的欢乐事。表弟表妹们与我便为了好吃的鸡腿和鸡翅膀“大抢出手”。每次的白切鸡都会被扫个精光。
我去过不少外省的城市旅游,也品尝过当地的鸡,虽然味各不同,但辣的只有辣味、甜的只有甜味,完全没有家乡原汁原味的白切鸡好吃。父辈们也都说,吃了半辈子的鸡,只有家乡的鸡最好吃,百吃不厌。家乡的白切鸡不同其它鸡般用各种调味装饰自己,它把自己最真实最原本展示给人们,让人们对它赞不绝口。它就如同家乡人一般,纯朴、真实,不用各种虚名装饰自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家人和我,以及家乡人对白切鸡痴迷的原因吧。
也许将来的我会因学业、事业去到很远的地方,但只要想起美味的白切鸡,就会记起逝去的奶奶,记起儿时吃白切鸡的快乐,记起远离的家乡,记起纯朴的家乡人民。白切鸡,是家乡的味道,是家乡人民返璞归真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9
我的家乡罗田,地处吴头楚尾的大别山腹地,秋冬季节,气候清寒,自古以来就有围坐火塘吃吊锅的习俗。说起家乡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鲜嫩的野菜,最让我念念难忘的就是罗田吊锅了。
山乡土菜招远客,吊锅美名天下传。隆冬腊月,正值农闲,是乡亲们一年中最享受的时候,因为可以开始吃吊锅了。近几年“罗田吊锅”作为特色美食亮相于黄州的街头。城里的吊锅从土吊锅推陈出新,吊锅下面是由一个铁架子,铁架子中间的火盆里燃烧的是无烟,无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铁锅挂在升降自如的铁钩上,锅里煮的食物五花八门,蒸腾的美味香气扑鼻。
每每在黄州吃着家乡的吊锅,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锅了。三叔公家的吊锅我觉得是最最正宗的“罗田吊锅”。三叔公家在楼房旁另砌了一间厨房,厨房靠墙的一角,用土砖做了一个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条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钩,火锅就吊在滑钩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树蔸子,这些硬柴可是烧火锅专备的。每逢回老家,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接着,话匣子一打开,家长里短,乡间趣闻,无所不及。三叔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往火塘里添树蔸子,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吊锅里肥嫩的野干笋、美味的熏腊肉、腊鱼,地道的肉糕,金黄的炸豆腐,滑嫩的`鱼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浓的土鸡汤,一起被锅下的柴火烧的咕嘟咕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屋外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屋内炉火正旺,美酒飘香。我一边心满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锅,一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句家乡人尽皆知的歌谣,用在此时是多么贴切!
家乡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种各样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笋、荆芥茶叶;夏天的蕨苗、苦菜、马齿苋、枞树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锅、糍粑、各种干菜和野味等,它们具有家乡特别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
除了美食,我常常会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神奇险秀笔架山、醉人秋色九资河、避暑胜地天堂寨,无不令人魂牵梦萦。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欢迎朋友们来罗田赏美景,品美食,点赞我们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10
我生在济南,从小变伴着泉水长大。闲暇时常蹲在由泉水形成的涓涓溪流旁,那儿有我看不完的雅景,讲不清的心情,理不完的思绪。做不尽的美梦。
刚涌出的股股清泉急匆匆地分散到泉口的周围,从高高的长满茂盛杂草的石壁下汩汩涌出,悄无声息地流入,继而又旋转着、依依不舍地离开。在水面上溅起颗颗珍珠,洒落在每个缝隙和角落,默默滋养着土地。那泉水的味道是清清的。在空气中总会弥漫着淡雅的感觉。若是捧起一捧品尝。那味道虽然普通,但夹杂这一丝甜蜜。在口中融化,流到心里。再到全身蔓延开来。不能延年益寿,却可以让人忘记烦恼,从喧嚣紧张的生活中走出来。
家乡的味道是甘冽甜蜜的.。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很小的时候,我时常背诵这句诗。只觉朗朗上口满嘴余香,于是就一直记着,也没能忘记。稍大一点时才知是记录家乡的风景。
夏日的济南总少不了开满湖面的荷花。远观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绿莹莹地散发出淡淡的荷香。温柔的荷花含苞欲放。景致甚是优美。那是像蜡染一样的花朵,姹紫嫣红、端的好看。走进时便有芬芳萦绕在身旁。同美酒般醉人。“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想必诗人当初也大概是在这荷花池边流连忘返了吧。
人们爱莲是因为它香远益清的雅美,陶渊明爱莲是因为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坚贞。而我爱莲是因为它装点家乡,是家乡不变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清新醉人的。
葱香和椒盐的味道铺满济南的大街小巷,每个济南人都应该熟悉的味道。油旋儿,在济南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油旋儿外皮酥脆,内瓤柔嫩,葱香透鼻,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润呈金黄色。老济南人吃油旋儿是颇讲究的,大多是趁热吃,或配米粉,或配馄饨,另有一番滋味。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
济南的油旋必须用纯正花生油手工和面,根据四季调配面团软硬。小小的油旋虽然只有巴掌大,却要由很多层薄如报纸的面皮叠压而成,在制作中不论揉、搓、擀、捏,一遍不多一遍不少。细腻执着的精神也在面团锅炉间传递着。
家乡的味道是葱花椒盐在油香混合的。
家乡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跃,在血脉里流淌,在心中舞动。像是刚刚坠地的婴儿,我深爱着母乳般家乡的味道。他将一直陪伴着我,陪办我成长。家乡的味道温柔而让人无法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