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灾后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甲肝、霍乱、感染性腹泻等,由细菌、病毒引起。”地震发生后,由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污水等影响,易滋生蚊蝇,以下是“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种类
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2.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4.分布特点
(1)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2)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3)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5.影响发病的因素
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习惯、战争、饥荒等,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水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强度。而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三、临床表现
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四、预防措施
除了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安全供水和搞好环境卫生等治本措施外,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对肠道传染病危害性、可防性的认识,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1.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安全开水,防止因失水过多而发生脱水;合理调整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包括肉、鱼、蔬菜等)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旅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3.自觉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水反复洗手。搞好家庭卫生,生熟食品要分开。保持环境清洁,消灭苍蝇。
4.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5.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相关文章: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03-11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03-09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锦集【6篇】03-09
传染病及其预防03-12
预防秋季传染病班会03-11
关于预防森林火灾的知识03-08
学校手足口病预防知识03-08
预防防灾减灾宣传知识大全03-24
肠道不健康的六大表现03-09
预防溺水安全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