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
敬畏是一份修为,是回归人性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心存对生命的敬畏,才会珍爱生命。敬畏自然,才会热爱自然。一颗没有敬畏的心灵,很容易被邪魔占据,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心灵因为敬畏而有了高度。对于每一个有生命的赋予情感,生命也会拥有令人欣赏的画面。有时候在自己寂寞无助之时,我也会对着高山大声的呼唤,以期换得另一种安慰的回应;有时候也会对着那些无名的花蕾对话,似乎可以听到其呼吸的声音;有时候也会对着大树发呆,想着倾听它历史年轮的声音,想着看到它碾过的动人辙印;有时候也会静静地看着鸟儿自由的飞翔,落在树丫上,捕捉着自己的所需。每一朵花,每一株树,每一只鸟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只不过我们有时候没有细心的聆听,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这些伴侣的值得敬畏的地方。
当我们领略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苍茫,更懂得这份自然的纯洁带给人类的是一份修为,一份灵魂的景仰感。
敬畏之心能促进成功,也许你不相信,成功就是要无所畏惧,一往直前的,心要坚硬狠辣,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就算是这样得来的成功,也是小成功,甚至不能长久守住这份成功。
因为只有敬畏生活的点滴,才能将修为的世界举得很高。敬畏之心才能善待生活的一切,将自己的每一个节点当做生命的累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拥有令人称羡的业绩。并不是每一个璀璨的星月都属于你,只有那些从低处着眼,在喧嚣的世界能够秉持住自己的底线,还能够心存“明月”,就一定能达到光明温暖的彼岸,终有美轮美奂的一天。耐得住寂寞,在生活中又有所“怕”,有信仰与理想的指引,就一定不会迷失,就一定能登至极顶。如果将自我包装成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也就失去了生命的风范。
中国先圣孔子曾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德国哲学家康德也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先哲所言,并非无知,而恰恰是一种智慧,一种修为。当一个人心怀敬畏之心,就会对其顶礼膜拜,丝毫不敢亵渎。
我们提倡科学,反对迷信。那么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佛语将:不加思考不去考证的全部相信是迷信。认为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科学,是迷信。敬畏自然,是一种科学精神。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有其规律性,人类也并不能凌驾于其之上。虽然吾等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也不能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来标榜我们的杰作。一旦我们的思考和行为超越了自然的法则,必然会遭遇大自然的洗礼和惩罚。诸如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水质污染,流行病肆虐,沙尘暴的疯狂之作,无一不在检阅着遵循自然规则的大道。敬畏自然,就是要对自然有种膜拜之感,感到自身的渺小。任何与自然为敌者,终将败下阵来。
人类历史上多少人因为疾病饥饿而哀鸿遍地;战争中被杀戮的生灵更是令人唏嘘不已(感悟人生)。所以敬畏生命,是一份人文情怀,更是一份自我修为。生命是神圣的,她来自于自然,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对于家庭、友人、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旦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痛心和无助。记得埃及“二战”盟军阵亡将士墓碑上有一句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这种人文关怀透视着对生命的敬畏,对于生命地位的敬畏。
敬畏来自于内心真实人性的呼唤,不是因为“有用”才去膜拜,不是因为害怕而尊敬。正如古人所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一旦人人变成了无所畏惧,人心没有了心中的景仰,变成了无所顾忌,那么世界一切都可以被毁坏、被砸碎,是非不分,这将是一个可怕的令人心寒的窘境,陷入这个境界的人们该是多么可怜可悲!因此,心存敬畏,就学会心存良知,就有着道德的底线,心中还会有着“明月”。
【常存敬畏之心作文】相关文章:
常怀敬畏之心作文10-16
常怀感恩之心活动的班会03-11
适者,存作文07-28
关于存作文09-03
敬畏的作文07-22
志当存高远作文11-14
(热)关于存作文09-29
敬畏文字作文07-27
心存敬畏作文10-16
心怀敬畏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