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制止孩子第一次的耍熊行为指导

时间:2023-05-05 18:49:31 进利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应该制止孩子第一次的耍熊行为指导

  熊孩子,让家长都十分头痛,但是家长为何为让孩子变成熊孩子呢?其实,家长应该早在孩子第一次“耍熊”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家长应该制止孩子第一次的耍熊行为指导,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家长应该制止孩子第一次的耍熊行为指导

  及早纠正孩子的“过分”行为

  孩子1~2岁的时候,实际上他还不懂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但是他能够从父母的语言、表情中知道自己哪些做法是可以被接受的,哪些做法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家长就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态度,让他逐渐对客观事物有个判断标准。

  朱冬生说,父母对孩子正确的语言行为要不吝啬地表扬,如微笑着摸摸他的头告诉他:“宝宝好棒哦。”但第一次遇到宝宝“耍熊”,比如有不正确的语言、行为,家长就应制止,绝不能姑息迁就,应该要让孩子的任性苗头得到及时的遏制,比如孩子打人,家长可以严肃地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

  事先约法三章,预防任性的发生

  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熊孩子的各种无理要求。比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让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带你出去了。”

  如果孩子一上街,就想让父母给他买各种玩具或食物,不买就哭闹不止。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事先就要与孩子约法三章,先说好买什么东西,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随便买什么,最好根据实际需要买合适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满足孩子的欲望,要让孩子懂得克制自己。

  孩子哭闹,试试冷处理

  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达不到就哭闹的话,家长不能随意妥协,也不能跟他讨价还价,应该要表现出一副你不怕他哭闹的表情,或暂时离开他,当孩子看到没有人理他时,哭闹一会儿之后他便会无趣地停止哭闹了。

  在阻止孩子破坏行为的同时要满足其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看到什么东西都想自己去摸一摸,撕书、扔东西、碰这碰那,这些表面上看起来都像是孩子的破坏行为,实际上是孩子的好奇心在驱使,是儿童的探索行为,家长在阻止他破坏的同时,可以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满足探索心上。朱冬生说,如果孩子喜欢撕书,可以告诉他,书里面有很多很好听的故事,撕坏了妈妈就不能给你讲故事了,然后拿一些废纸给他撕,让他在满足了好奇心的同时,也知道书籍是用来看而不是用来撕的。

  奖惩分明,绝不含糊

  当孩子能够主动将玩具分给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微笑着表扬他,让他知道学会分享是一件能令爸爸妈妈喜欢的行为,是可以得到赞扬。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表扬孩子,但要注意物质奖励不要过多、过大,否则很快就会失效。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担心饿坏了孩子,一顿两顿不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的。

  如何解决初中孩子不听话问题

  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岁,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仿佛一下换了个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脾气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家伙?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心理学中,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叛逆期"。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很多过去看上去不错的"亲子关系"好像一下子出了问题。为了改变孩子,父母从批评、斥责、吵闹到无可奈何、焦虑不安。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从改变自身开始,重新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

  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你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不会感激你,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3%的家长保有此种心态,他们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时刻监视孩子,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现场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这说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长都可能陷入了"输不起的心态"这个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