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浙贝母的种植技术详解
浙贝是常见的中药材,又叫大贝、元宝贝、珠贝等,其干燥的鳞茎可入药,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等工作,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热咳嗽、乳腺炎等疾病。下面就来说说浙贝母的种植技术详解。
浙贝母的种植技术详解
浙贝母,又名浙贝、象贝、大贝,为百合科植物,以磷茎入药,其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极高,其栽培方法如下:
浙贝母喜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出苗的适宜地温为6℃~7℃,植株生长最适气温为10℃~22℃,低于4℃或高于30℃停止生长。磷茎在地下5厘米处,日平均地温10℃~25℃时能正常膨大,高于25℃时休眠,低于-6℃时磷茎受冻。开花适宜气温为22℃左右,喜充足阳光。
一、选地整地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过粘或过沙的土壤均不宜栽植。选好地后,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5吨作基肥,翻20~30厘米厚土层,耕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宽1~2米,畦沟宽33厘米,深13~16厘米
二、繁殖方法
浙贝母多用磷茎繁殖。栽培浙贝母可分为种子地和商品地两种。种子地待地上部枯萎后在原地过夏,9~10月间将磷茎挖起,按磷茎直径大小,进行挑选后分别栽植于种子地和商品地。
栽培期为9月前后为宜。按行距20厘米在畦上开横条沟、沟深10~12厘米,沟要直、底要平,将磷茎按株距13~16厘米种植。芽头向上,栽种一行,再开第二行,并把第二行翻起的覆盖在前一行上按顺序进行。一般种子地约400~500千克;商品地约250~300千克。
三、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要尽早进行,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较宜。一般栽植半月后浅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后,适当深锄一次,以伤茎为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
浙贝是耐肥作物,对氮肥要求量大,对钾肥需求量也较多。追肥分别在冬前、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尤其冬季施肥量要大、每亩浅沟施入7粪尿2500~3000千克,饼肥75~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1500千克或硫酸铵10~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
浙贝生长期需水不多,但在植株旺盛生长时期(2月初~4月初),需水相应较多,如这时缺水、茎叶生长不良,直接影响磷茎的膨大。如此期干旱,应每周沟灌一次,以满足生长需要。水分过多易使磷茎腐烂,所以遇积水应及时排出。
适时摘花有利用磷茎养分集中,促使茎杆生长,增加光合作用。在植株顶部有1~2朵花开放时应摘除,摘花宜在晴天进行,以免雨水渗入伤口,引起腐烂。摘下的花稍经晒干后可入药。
四、病虫防治
灰霉病可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10天一次,连喷3~4次,或在发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应注意过夏期间挖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800~1500倍液喷洒。
五、采收
浙贝5月份地上部分枯萎,到9月份磷茎发根,此期称为过夏(浙贝此期休眠)。种茎数量少可在阴凉处沙藏过夏,种子地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坡地种植,栽植可深些,以免露出土面。地上部分枯萎前,可套种大豆(4551,-47.00,-1.02%)、花生、瓜类、红薯等作物,以给浙贝遮荫,降低地温,调解水分,有利于磷茎过夏。
9月上旬种子地挖掘磷茎,按大小分级、选大小均匀、呈扁圆型、磷片紧密抱合、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二号贝(直径4~5厘米)作种用,随挖随选随种。
商品地5月上、中旬当地上部分全部枯萎时,选择晴天采挖,切忌弄伤磷茎,按大小分级、加工。一般亩产鲜贝600~900千克,折合干品200~300千克。
浙贝母的栽植技术
产地选择
在监测产地大气、农田灌溉用水、初加工用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分别符合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生活用水标准》(GB5749-85)、《国家土壤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的基础上,选择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土壤pH5~7较为适宜。忌连作。前茬以玉米、大豆作物为好。播种前深翻细耕,每667米2施入农家肥2000千克作基肥,再配施100千克饼肥和30千克磷肥耙匀,做成1.2~1.5米的高畦,畦沟宽25~30厘米、沟深20~25厘米,并做到四周排水沟畅通。
生长发育
浙贝母喜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根的生长要求气温在7~25℃,25℃以上根生长受抑制。平均地温达6~7℃时出苗,地上部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4~30℃,在此范围内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生长加快。开花适温为22℃左右。-3℃时植株受冻,30℃以上植株顶部出现枯黄。鳞茎在地温10~25℃时能正常膨大,-6℃时将受冻,25℃以上时出现休眠。
浙贝母鳞茎和种子均有休眠作用。鳞茎经地上部枯萎开始进入休眠,经自然越夏到9月即可解除休眠。种子则经2个月左右5~10℃或经自然越冬也可解除休眠。因此生产上多采用秋播。种子发芽率一般在70%~80%。
选种播种
主要用鳞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生长年限长,结实率低,生产上较少采用。
1、鳞茎繁殖: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挖出自然越夏的种茎,选鳞片抱合紧密、芽头饱满、无病虫害者,按大小分级分别栽种,种植密度和深度视种茎大小而定,一般株距15~30厘米、行距20厘米。开浅沟条播,沟深6~8厘米,沟底要平,覆土5~6厘米。用种量因种茎大小而异,一般为每667米2用种茎300~400千克。
2、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可提高繁殖系数,但从种子育苗到形成商品需5~6年时间。用当年采收的种子于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如近期播种则将大大降低出苗率。条播,行距6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灰土上,薄覆细土,畦面用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每667米2用种子6~10千克。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前要及时除草。出苗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植株封行后,可用手拔草。
2、追肥:一般为3次,12月下旬施腊肥,每667米2沟施浓人畜施肥2500千克,施后覆土。到春齐苗时施苗肥,每667米2拨浇人畜粪20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3月下旬打花后追施花肥,肥种和施肥量与苗肥相似。
3、排灌:生长中后期需水量较大,如遇干旱应适时浇水。采用泡灌,当土壤湿润后立即排除。雨季积水应及时排除。
4、摘花打顶:3月下旬,当花茎下端有2~3朵花初开时,选晴天将花和花蕾连同顶梢一齐摘除,打顶长度一般8~10厘米。4、病虫害防治:玉竹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锈病、灰霉病、紫轮病、白绢病、褐腐病等。
5、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一般4月上旬发生,为害地上部。发病前用波尔多液喷雾预防,清除残体,防止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时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施。
(2)黑斑病:4月上旬始发,尤以雨水多时严重,为害叶部。防治方法同灰霉病。
(3)干腐病:在鳞茎越夏保种期间,土壤干旱时发病严重。主要为害鳞茎基部。要选用健壮无病的鳞茎种子;越夏保种期间合理套作,以创造阴凉通风环境;发病种茎在下种前用20%三氯杀螨砜1000~1500倍液浸种10~15分钟,或50%托布津300~500倍液浸种10~20分钟。
(4)角豆芫菁:成虫咬食叶片。可人工捕杀,也可药物防治。还有蛴螬、金针虫、螨等为害。沟金针虫的防治要改变地下害虫的生活条件,将害虫翻出土面,使受天敌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死亡。在金针虫化蛹时,将蛹室破坏,可使其大量死亡。
采收加工储藏
5月中旬待植株于上部茎叶枯萎后选晴天采挖,并按鳞茎大小分档,大者除去心芽,习称“大贝”、“元宝贝”,小者不去心芽,习称“珠贝”。将鳞茎洗净,将直径3厘米以上的大鳞茎鳞片分开,挖出心芽,然后将分好的鲜鳞茎于脱皮机中脱去表皮,使浆液渗出,加入4%的贝壳粉,使贝母表面涂满贝壳粉,倒入箩内过夜,促使贝母干燥,再于第二天取出晒3~4天,待回潮2~3天后晒至全干。回潮后也可置烘灶内,用70℃以下的温度烘干。
浙贝母种子田一般采用原地越夏保种法。枯黄前在植株间套作浅根性作物,起到遮阳降温和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的作用。套作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及瓜类等。越夏期间特别是多雨季节,要随时排除田间积水。此外禁止人畜在畦面上踩踏以免积水烂种。浙贝母种茎在越夏保种田中需经3~4个月的时间,一般损耗率为10%左右。
【浙贝母的种植技术详解】相关文章:
木香的种植技术11-27
大葱种植技术09-27
瓜蒌种植技术06-09
三七的种植技术08-04
麦冬种植技术07-14
白术种植技术07-06
月见草的种植技术09-21
桃树的种植技术06-29
玉米的种植技术09-02